【主权评级】联合资信上调斯里兰卡主权信用等级

联合资信

1周前

2024年继续延续经常账户盈余趋势,再加上斯里兰卡央行大量购买外汇,为斯里兰卡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截至2024年末,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规模上涨至61.2亿美元,是2022年4月发生外债违约时的3.4倍,能够满足斯里兰卡未来3个月以上的货物和服务进口需求,对缓解外部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2025年3月20日,联合资信公布了斯里兰卡的主权跟踪评级结果:

●将斯里兰卡长期外币信用等级由Di上调至CCCi,长期本币信用等级维持CCCi不变,评级展望为稳定。

联合资信对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斯里兰卡”)的主权信用进行了跟踪评级,考虑到斯里兰卡的国际债券债务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正式结束债务违约状态,决定将斯里兰卡长期外币信用等级由Di上调至CCCi,长期本币信用等级维持CCCi不变,评级展望为稳定。联合资信将持续关注斯里兰卡债务重组、获得外部资金援助以及经济复苏情况,并及时评估及揭示对斯里兰卡主权信用状况的影响。

斯里兰卡国际债券的债务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已经正式结束债务违约状态。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叠加影响,2022年斯里兰卡面临进口能源价格暴涨、外汇储备严重不足以及经济濒临崩溃等困境,4月斯里兰卡财政部宣布暂停偿还外债,导致两笔主权国际债券的利息未予支付,构成实质性违约并触发其他债券的交叉违约。2023年斯里兰卡与中国、印度、巴黎俱乐部等官方债权人以及私人债权人展开债务重组谈判,虽然部分债权人同意延长债务期限并降低利率,但仍存在一定分歧。2024年斯里兰卡的债务重组取得关键性突破:一是斯里兰卡与官方债权人就100亿美元债务达成原则性协议,包括延长债务期限以及降低利率,债务重组协议将推迟斯里兰卡的双边贷款偿付时间至2028年,且在2043年之前以优惠条件偿还贷款;二是斯里兰卡通过本金减记以及债务置换等方式与私人债权人达成价值125.5亿美元的国际主权债券重组协议,债权人债务置换的参与率高达98%,标志着斯里兰卡自2022年违约以来首次完成全面债务重组;三是斯里兰卡的债务置换会将11只国际主权债券和累计逾期利息转换为与宏观经济挂钩债券、与政府治理挂钩债券以及美元阶梯式债券,置换后的新外币债券到期日被推迟至2029年以后。在此背景下,斯里兰卡财政部于2024年12月宣布正式结束债务违约状态。

斯里兰卡政府实施有效的经济改革有助于经济基本面回暖,外部资金援助对其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斯里兰卡发生外债违约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斯里兰卡实施财政紧缩、结构性改革为前提,批准为期4年的29亿美元“扩展基金机制(EFF)”,以支持斯里兰卡的经济复苏。伴随着斯里兰卡政府实施有效的经济改革,IMF于2023年和2024年援助其3笔合计约13亿美元贷款,以支持其经济发展。此外,2023年11月,世界银行批准了对斯里兰卡1.5亿美元的融资支持,旨在支持其金融部门的稳定;2024年,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两笔合计3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支持斯里兰卡的电力能源行业发展。得益于上述措施,斯里兰卡经济持续回暖,2023年经济衰退幅度从上年的-7.4%收窄至-2.3%,2024年前三季度的实际GDP增速分别回升至5.3%、4.7%和5.5%,预计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4.5%左右。

财政改革对控制政府财政收支失衡和债务高企起到一定作用,国内债务优化有助于减少政府债务负担。为控制财政失衡和债务高企,斯里兰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整固举措, 2023年斯里兰卡政府的财政赤字率由上年的10.2%下降至8.4%,2024年有望进一步下降至7%,相应政府债务水平也逐步回落至100%以下。另一方面,2023年7月斯里兰卡政府通过了国内债务优化(DDO)的决议,旨在通过债务重组减少政府债务负担,避免对金融系统造成冲击。

斯里兰卡的经常账户由赤字转向盈余,外汇储备规模显著增长对缓解外部风险起到积极作用。受益于斯里兰卡政府重启与中国、印度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23年斯里兰卡的贸易赤字显著收窄。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复苏以及国际机构增加对斯里兰卡的资金援助,斯里兰卡的经常账户由赤字转向盈余。2024年继续延续经常账户盈余趋势,再加上斯里兰卡央行大量购买外汇,为斯里兰卡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截至2024年末,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规模上涨至61.2亿美元,是2022年4月发生外债违约时的3.4倍,能够满足斯里兰卡未来3个月以上的货物和服务进口需求,对缓解外部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