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经济中最为基础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之一,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激发活力的重要支撑,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提出加强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十余年来,普惠金融不仅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撑,更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福祉等领域释放出深远价值。
小微企业经营活力、专利创新亮点不断涌现
我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规模不断壮大,2024年,我国经营主体数量近2亿户,新设经营主体超2000万户。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设个体工商户1402.4万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5万户,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普惠金融-小微指数自2018年以来对全国样本小微企业的监测调查显示,小微企业发展经历两次放缓,但在政策托举与市场韧性共同作用下,整体保持良好复苏态势。两次“不景气”状态分别出现在2020年一季度和2022年一、二季度,小微企业发展指数表现分别为49.6点、48.9点和49.4点,低于荣枯线,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发展短期收缩下降。近两年来,小微企业发展指数重回中长期增长通道,活力动能持续释放。
图为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发展指数走势
小微企业发展韧性较强。从普惠金融-小微发展指数中的活力子指数来看,指数经2020年一季度短期回调后恢复迅速,长期高于 50点荣枯线,处于景气状态,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力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5.1%,较2023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小型、微型企业产业化率分别为57.8%和36.7%,连续两年持续提升。中小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中,独立研发产生的比例为75.3%,较2023年提高3.9个百分点。
营商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持续滋养
指数观测与分析显示,小微营商指数和小微发展指数具有较强相关性。在2021年二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2022年三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等时间段,小微营商指数和小微发展指数同频共振,2024年小微营商环境情况总体平稳,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基本稳定,略有上行趋势。
图为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营商指数和发展指数走势对比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通过改革破解企业生产经营难点。税收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税收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同比增长6.7%。
在行政效率方面,许多地方政府推行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措施,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对企业一视同仁。例如,杭州以“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创新创业土壤,孵化了“六小龙”,这正是做优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从政策托举到市场驱动,从数字技术赋能到营商环境优化,普惠金融为小微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小微企业正以更强的韧性和活力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潘宇昕、孙瑞涓)
作为中国经济中最为基础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之一,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激发活力的重要支撑,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提出加强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十余年来,普惠金融不仅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撑,更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福祉等领域释放出深远价值。
小微企业经营活力、专利创新亮点不断涌现
我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规模不断壮大,2024年,我国经营主体数量近2亿户,新设经营主体超2000万户。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设个体工商户1402.4万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5万户,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普惠金融-小微指数自2018年以来对全国样本小微企业的监测调查显示,小微企业发展经历两次放缓,但在政策托举与市场韧性共同作用下,整体保持良好复苏态势。两次“不景气”状态分别出现在2020年一季度和2022年一、二季度,小微企业发展指数表现分别为49.6点、48.9点和49.4点,低于荣枯线,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发展短期收缩下降。近两年来,小微企业发展指数重回中长期增长通道,活力动能持续释放。
图为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发展指数走势
小微企业发展韧性较强。从普惠金融-小微发展指数中的活力子指数来看,指数经2020年一季度短期回调后恢复迅速,长期高于 50点荣枯线,处于景气状态,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力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5.1%,较2023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小型、微型企业产业化率分别为57.8%和36.7%,连续两年持续提升。中小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中,独立研发产生的比例为75.3%,较2023年提高3.9个百分点。
营商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持续滋养
指数观测与分析显示,小微营商指数和小微发展指数具有较强相关性。在2021年二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2022年三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等时间段,小微营商指数和小微发展指数同频共振,2024年小微营商环境情况总体平稳,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基本稳定,略有上行趋势。
图为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营商指数和发展指数走势对比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通过改革破解企业生产经营难点。税收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税收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同比增长6.7%。
在行政效率方面,许多地方政府推行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措施,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对企业一视同仁。例如,杭州以“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创新创业土壤,孵化了“六小龙”,这正是做优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从政策托举到市场驱动,从数字技术赋能到营商环境优化,普惠金融为小微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小微企业正以更强的韧性和活力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潘宇昕、孙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