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925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00%,深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0.33%。今天带来一只可控核聚变行业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近7个月上涨45%。
2、此前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2.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9.21%。
3、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增长,国内低轨卫星开始批量化发射。公司生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随之增加。
4、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计划于2025年4月25日发射,将进一步点燃市场对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关注,作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公司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资金的青睐,推动其股价上涨。
市场的情绪整体有望迎来新的提振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今日大盘下降,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涨0.00%,深证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0.33%。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26万亿元,较昨日减少1924.70亿。其中沪市成交5164.36亿元,深市成交7418.34亿元。本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6.44亿,连续7日净流出。
巨丰投顾认为,短期,市场或继续保持震荡筑底,关注60日线支撑的同时,留意指数是否会形成新的技术性背离,一旦底背离延续,短期仍以触发超跌反弹。而整体上,需留意短期市场对业绩的预期以及4月业绩真实表现,如果预期向好或者4月财报显示经济复苏(如消费、地产数据企稳)或政策发力(如财政刺激),市场情绪可能修复,带动指数回升。而如果科技股业绩低于预期,调整可能延续,大盘蓝筹(金融、周期)或成资金避险选择。
巴菲特如何发现好股票?
巴菲特发现好股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方面。首先,他会关注公司的业务模式,偏好那些具有简单易懂、稳定且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更容易被理解和评估。其次,注重公司的竞争优势,寻找拥有持久竞争壁垒的企业,如品牌优势、专利技术、规模经济等,这能使其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再者,考察公司的财务状况,关注净资产收益率(ROE)、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确保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同时,他也会评估管理层的能力和诚信,优秀的管理层能带领公司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此外,巴菲特还会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趋势,但不会被短期波动所左右,而是从长期角度判断公司的发展前景,以此来发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好股票。
可控核聚变行业未来存在的利好刺激有哪些?
可控核聚变行业未来利好刺激众多。政策支持层面,中国、美国、日本等多国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如中国发布碳达峰相关意见和行动方案、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美国公布《核能创新和现代化法案》等,加速产业发展。技术突破方面,全球多个实验装置取得进展,如中国EAST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下1066秒的“高质量燃烧”,美国有望建成全球首座电网规模商业聚变能发电厂,技术的进步让商业化应用渐行渐近。
市场需求层面,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以及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核聚变能凭借燃料丰富、清洁环保、安全性高等优势,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市场前景广阔。资本投入层面,全球私营核聚变公司累计融资额屡创新高,资本的涌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加速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回溯近一年市场表现,该股连涨连跌概率如上。连涨5天后上涨概率75%,连跌4天后上涨概率50%。
公司财务透视:业绩增长与估值
此前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2.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9.21%。
公司有望在国产替代进程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5G通信、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发展迅速,对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的需求潜力巨大。例如,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牵引电机转子的端环和导条也需要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公司作为全球该细分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市场需求稳步增加。
在全球环境保护和国内双碳政策的驱动下,电力及相关产业持续增长。中高压开关作为清洁环保电力设备的重要配件,发展机遇良好。公司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并且返销全球,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民众健康意识提高以及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医学影像的需求增加。公司生产的CT和DR球管零组件是医疗影像CT和DR设备的关键基础核心元件,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增长,国内低轨卫星开始批量化发射。公司生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随之增加。
公司在多个领域拥有优质客户。在轨道交通领域,客户包括Wabtec集团、阿尔斯通、庞巴迪、中国中车等;在电力电子领域,客户有西门子、ABB、施耐德、伊顿等;在医疗影像领域,客户有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昆山医源等;在商业航天领域,客户有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
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多个项目来扩充产能。如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公司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等。项目建成后,公司的产能将大幅增加,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商业航天领域,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推动了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公司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等相关产品的需求。
市盈率变化
2024 年3月22日市盈率(TTM)约 73.37倍,到9月13日下降至38.07倍,如今PE为71倍。虽高于前期但在行业内处于中等水平,表明市场对其未来盈利预期逐渐升温。
股价爆发动因
公司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已进入量产阶段,2024年建成100套产能,2025年计划扩大至年产1100套。随着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如“千帆星座”“国网星座”等发射计划的推进,2025年一季度相关订单预计将集中释放,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
公司与天孚通信合作的光模块基座/壳体项目已启动建设,2025年一季度产能逐步释放。受益于5G通信和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人工智能对光模块需求的增长,光模块基座业务有望实现较高收入。
公司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和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受益于电网投资增长,以及国产医疗器械对进口的替代,相关业务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商业航天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球低轨卫星组网加速,如G60星链计划等,火箭发射需求激增,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实现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内壁量产的企业,深度参与多个主力型号研发,在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材料细分市场占据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单机价值量高,订单交付周期短,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全球电力需求稳步向上,AI与数据中心、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转型驱动成为未来重要的需求增长极。公司的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属于输配电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主要产品铜铬触头和铜钨触头两大类进入中高速增长期,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拥有超过150项核心发明专利,在多个领域掌握关键技术。例如,其自主研发的铬铜、铬锆铜等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成功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关键部件,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技术空白;公司还研发出锆铬铜合金,可替代传统的不锈钢水冷热屏用于光伏拉晶环节,降低成本。
公司在多个领域拥有优质客户,如轨道交通领域的Wabtec集团、阿尔斯通、庞巴迪、中国中车等;电力电子领域的西门子、ABB、施耐德、伊顿等;医疗影像领域的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昆山医源等;商业航天领域的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
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商业航天,推动电网改造升级,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等,为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公司拓展市场、提升业绩。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计划于2025年4月25日发射,将进一步点燃市场对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关注,作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公司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资金的青睐,推动其股价上涨。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925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00%,深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0.33%。今天带来一只可控核聚变行业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近7个月上涨45%。
2、此前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2.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9.21%。
3、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增长,国内低轨卫星开始批量化发射。公司生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随之增加。
4、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计划于2025年4月25日发射,将进一步点燃市场对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关注,作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公司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资金的青睐,推动其股价上涨。
市场的情绪整体有望迎来新的提振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今日大盘下降,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涨0.00%,深证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0.33%。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26万亿元,较昨日减少1924.70亿。其中沪市成交5164.36亿元,深市成交7418.34亿元。本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6.44亿,连续7日净流出。
巨丰投顾认为,短期,市场或继续保持震荡筑底,关注60日线支撑的同时,留意指数是否会形成新的技术性背离,一旦底背离延续,短期仍以触发超跌反弹。而整体上,需留意短期市场对业绩的预期以及4月业绩真实表现,如果预期向好或者4月财报显示经济复苏(如消费、地产数据企稳)或政策发力(如财政刺激),市场情绪可能修复,带动指数回升。而如果科技股业绩低于预期,调整可能延续,大盘蓝筹(金融、周期)或成资金避险选择。
巴菲特如何发现好股票?
巴菲特发现好股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方面。首先,他会关注公司的业务模式,偏好那些具有简单易懂、稳定且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更容易被理解和评估。其次,注重公司的竞争优势,寻找拥有持久竞争壁垒的企业,如品牌优势、专利技术、规模经济等,这能使其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再者,考察公司的财务状况,关注净资产收益率(ROE)、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确保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同时,他也会评估管理层的能力和诚信,优秀的管理层能带领公司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此外,巴菲特还会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趋势,但不会被短期波动所左右,而是从长期角度判断公司的发展前景,以此来发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好股票。
可控核聚变行业未来存在的利好刺激有哪些?
可控核聚变行业未来利好刺激众多。政策支持层面,中国、美国、日本等多国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如中国发布碳达峰相关意见和行动方案、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美国公布《核能创新和现代化法案》等,加速产业发展。技术突破方面,全球多个实验装置取得进展,如中国EAST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下1066秒的“高质量燃烧”,美国有望建成全球首座电网规模商业聚变能发电厂,技术的进步让商业化应用渐行渐近。
市场需求层面,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以及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核聚变能凭借燃料丰富、清洁环保、安全性高等优势,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市场前景广阔。资本投入层面,全球私营核聚变公司累计融资额屡创新高,资本的涌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加速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回溯近一年市场表现,该股连涨连跌概率如上。连涨5天后上涨概率75%,连跌4天后上涨概率50%。
公司财务透视:业绩增长与估值
此前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2.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9.21%。
公司有望在国产替代进程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5G通信、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发展迅速,对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的需求潜力巨大。例如,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牵引电机转子的端环和导条也需要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公司作为全球该细分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市场需求稳步增加。
在全球环境保护和国内双碳政策的驱动下,电力及相关产业持续增长。中高压开关作为清洁环保电力设备的重要配件,发展机遇良好。公司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并且返销全球,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民众健康意识提高以及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医学影像的需求增加。公司生产的CT和DR球管零组件是医疗影像CT和DR设备的关键基础核心元件,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增长,国内低轨卫星开始批量化发射。公司生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随之增加。
公司在多个领域拥有优质客户。在轨道交通领域,客户包括Wabtec集团、阿尔斯通、庞巴迪、中国中车等;在电力电子领域,客户有西门子、ABB、施耐德、伊顿等;在医疗影像领域,客户有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昆山医源等;在商业航天领域,客户有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
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多个项目来扩充产能。如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公司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等。项目建成后,公司的产能将大幅增加,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商业航天领域,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推动了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公司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等相关产品的需求。
市盈率变化
2024 年3月22日市盈率(TTM)约 73.37倍,到9月13日下降至38.07倍,如今PE为71倍。虽高于前期但在行业内处于中等水平,表明市场对其未来盈利预期逐渐升温。
股价爆发动因
公司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已进入量产阶段,2024年建成100套产能,2025年计划扩大至年产1100套。随着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如“千帆星座”“国网星座”等发射计划的推进,2025年一季度相关订单预计将集中释放,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
公司与天孚通信合作的光模块基座/壳体项目已启动建设,2025年一季度产能逐步释放。受益于5G通信和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人工智能对光模块需求的增长,光模块基座业务有望实现较高收入。
公司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和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受益于电网投资增长,以及国产医疗器械对进口的替代,相关业务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商业航天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球低轨卫星组网加速,如G60星链计划等,火箭发射需求激增,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实现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内壁量产的企业,深度参与多个主力型号研发,在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材料细分市场占据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单机价值量高,订单交付周期短,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全球电力需求稳步向上,AI与数据中心、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转型驱动成为未来重要的需求增长极。公司的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属于输配电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主要产品铜铬触头和铜钨触头两大类进入中高速增长期,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拥有超过150项核心发明专利,在多个领域掌握关键技术。例如,其自主研发的铬铜、铬锆铜等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成功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关键部件,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技术空白;公司还研发出锆铬铜合金,可替代传统的不锈钢水冷热屏用于光伏拉晶环节,降低成本。
公司在多个领域拥有优质客户,如轨道交通领域的Wabtec集团、阿尔斯通、庞巴迪、中国中车等;电力电子领域的西门子、ABB、施耐德、伊顿等;医疗影像领域的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昆山医源等;商业航天领域的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
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商业航天,推动电网改造升级,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等,为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公司拓展市场、提升业绩。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计划于2025年4月25日发射,将进一步点燃市场对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关注,作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公司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资金的青睐,推动其股价上涨。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