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分西方国家网络上流传的“中国是俄乌冲突以来最大赢家”的说法,俄罗斯观点报在近期刊文反驳了这种观点,大意是: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接近1.1亿吨的石油,且有优惠。
价格要低于中国从国际市场上采购的石油整体水平。以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为准,2024年的石油进口总数量为55341.54万吨,进口总金额为3247.98亿美元,平均每吨石油的售价为586.9美元。
而我国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数量为10847.13万吨,交易金额为624.26亿美元,平均每吨售价575.51美元。与我国石油进口的整体均价相比,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平均每吨便宜了11.39美元”。
还可以有更多参考对象,例如:沙特阿拉伯,2024年销往中国的石油数量为7863.88万吨,排名第二。交易金额为478.58亿美元,平均每吨608.58美元,比俄罗斯石油售价高了30多美元/吨。
再看特朗普希望中国增购的美国产石油,2024年销往中国的数量为963.97万吨,交易金额为60.19亿美元,平均每吨624.44美元,与俄油的每吨575.51美元相比,售价高了50美元左右。
提到售价,网友通常会说“不能离开质量”。那就看质量吧,还是以我国海关总署公开的数据为例,从沙特购买的石油“平均每吨折合7.22桶”,属于中质石油。而从美国、俄罗斯购买的石油每吨都是7.4桶。
美俄两国销往中国的石油都是典型的轻质石油,轻质石油的售价通常都是比“中质、重质”石油更高的。但俄罗斯售给中国的石油均价却比沙特便宜了30多美元/吨,比美国便宜了50美元/吨。
是的,数据看起来很好
但俄罗斯媒体还强调:在俄乌冲突之前,中国就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年交易量在8000万吨左右。到了2024年达到了“近1.1亿吨”的高位,总量很庞大,但净增数量仅在3000万吨左右。
而印度自俄乌冲突以来“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新增数量要更高、而且高很多”,由400万至450万吨,增加至2024年的近9000万吨——增量超过8000万吨。俄媒称,2022年之前的印度并非是俄罗斯石油大买家。
但如今却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买家,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的石油消费已基本见顶了”,未来的增量空间不大。而印度的能源消费才刚刚迈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主要分为东西两个方向,西部以乌拉尔原油为主,东部以ESPO原油为核心。中俄之间的石油贸易主要是质量更佳的ESPO原油,此外还通过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给中国供应。
俄乌冲突之前,西部的乌拉尔原油主要是欧洲人在买。战争爆发后,欧洲各国提出了降低对俄罗斯石油依赖的战略,大幅增购美国、挪威、加拿大及中东、北非地区的石油。
为了拓展东方市场,俄罗斯提出了优惠政策,与印度达成了合作协议,大量购买“欧洲国家主动放弃的乌拉尔原油”。不仅如此,印度还和土耳其、希腊、阿联酋等国干起了倒卖的生意。
这就是说:印度才是“俄乌冲突”以来的最大受益者
俄罗斯观点报评论道,当一些欧洲国家禁止俄罗斯油轮靠岸后,俄罗斯不得不为其原油寻找新的市场,这个新的市场主要是印度。虽然也包括了中国,但中国不是新市场的核心。因为,中国主要是在购买远东地区出产的石油。
俄罗斯真正发愁的是“欧洲国家现在不想用的乌拉尔原油,位于西部地区”。这时印度人来了,做着超级赚钱的生意——他们以折扣价购买,提炼俄罗斯石油,除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外。
还将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再按市场价出售到国外市场。反观中国的成品油出口并没有明显的提升,2024年的出口数量甚至减少了7.2%。换言之,虽然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也获得了优惠。
也获得了一些额外利益,但与印度相比,中国在俄乌冲突以来得到的实际收益要明显少很多。而且这种现象预计还会延续数年,毕竟欧洲各国与俄罗斯当前的矛盾太大了,即使未来有所缓和。
但印度作为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第一大买家的位置不会变——已经与印度炼油厂签订了长期合同,无论地缘政治格局如何,这一趋势都将持续下去。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分享!
对部分西方国家网络上流传的“中国是俄乌冲突以来最大赢家”的说法,俄罗斯观点报在近期刊文反驳了这种观点,大意是: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接近1.1亿吨的石油,且有优惠。
价格要低于中国从国际市场上采购的石油整体水平。以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为准,2024年的石油进口总数量为55341.54万吨,进口总金额为3247.98亿美元,平均每吨石油的售价为586.9美元。
而我国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数量为10847.13万吨,交易金额为624.26亿美元,平均每吨售价575.51美元。与我国石油进口的整体均价相比,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平均每吨便宜了11.39美元”。
还可以有更多参考对象,例如:沙特阿拉伯,2024年销往中国的石油数量为7863.88万吨,排名第二。交易金额为478.58亿美元,平均每吨608.58美元,比俄罗斯石油售价高了30多美元/吨。
再看特朗普希望中国增购的美国产石油,2024年销往中国的数量为963.97万吨,交易金额为60.19亿美元,平均每吨624.44美元,与俄油的每吨575.51美元相比,售价高了50美元左右。
提到售价,网友通常会说“不能离开质量”。那就看质量吧,还是以我国海关总署公开的数据为例,从沙特购买的石油“平均每吨折合7.22桶”,属于中质石油。而从美国、俄罗斯购买的石油每吨都是7.4桶。
美俄两国销往中国的石油都是典型的轻质石油,轻质石油的售价通常都是比“中质、重质”石油更高的。但俄罗斯售给中国的石油均价却比沙特便宜了30多美元/吨,比美国便宜了50美元/吨。
是的,数据看起来很好
但俄罗斯媒体还强调:在俄乌冲突之前,中国就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年交易量在8000万吨左右。到了2024年达到了“近1.1亿吨”的高位,总量很庞大,但净增数量仅在3000万吨左右。
而印度自俄乌冲突以来“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新增数量要更高、而且高很多”,由400万至450万吨,增加至2024年的近9000万吨——增量超过8000万吨。俄媒称,2022年之前的印度并非是俄罗斯石油大买家。
但如今却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买家,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的石油消费已基本见顶了”,未来的增量空间不大。而印度的能源消费才刚刚迈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主要分为东西两个方向,西部以乌拉尔原油为主,东部以ESPO原油为核心。中俄之间的石油贸易主要是质量更佳的ESPO原油,此外还通过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给中国供应。
俄乌冲突之前,西部的乌拉尔原油主要是欧洲人在买。战争爆发后,欧洲各国提出了降低对俄罗斯石油依赖的战略,大幅增购美国、挪威、加拿大及中东、北非地区的石油。
为了拓展东方市场,俄罗斯提出了优惠政策,与印度达成了合作协议,大量购买“欧洲国家主动放弃的乌拉尔原油”。不仅如此,印度还和土耳其、希腊、阿联酋等国干起了倒卖的生意。
这就是说:印度才是“俄乌冲突”以来的最大受益者
俄罗斯观点报评论道,当一些欧洲国家禁止俄罗斯油轮靠岸后,俄罗斯不得不为其原油寻找新的市场,这个新的市场主要是印度。虽然也包括了中国,但中国不是新市场的核心。因为,中国主要是在购买远东地区出产的石油。
俄罗斯真正发愁的是“欧洲国家现在不想用的乌拉尔原油,位于西部地区”。这时印度人来了,做着超级赚钱的生意——他们以折扣价购买,提炼俄罗斯石油,除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外。
还将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再按市场价出售到国外市场。反观中国的成品油出口并没有明显的提升,2024年的出口数量甚至减少了7.2%。换言之,虽然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也获得了优惠。
也获得了一些额外利益,但与印度相比,中国在俄乌冲突以来得到的实际收益要明显少很多。而且这种现象预计还会延续数年,毕竟欧洲各国与俄罗斯当前的矛盾太大了,即使未来有所缓和。
但印度作为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第一大买家的位置不会变——已经与印度炼油厂签订了长期合同,无论地缘政治格局如何,这一趋势都将持续下去。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