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极材料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企业容百控股下辖公司——容百科技(微号:Ronbay688005)联合推出正极材料资讯类周报,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正极材料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容百科技
2025年3月24日
图片来源:黄石发布
【项目】10亿!含正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这一锂电池再生项目落户湖北黄石
据“黄石发布”消息,3月22日,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2025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锂电池再生利用及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举行。
在众多签约项目中,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和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锂电池再生利用及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项目备受瞩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实施。项目一期计划建设2条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1条电池负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1条年生产1GWh电池生产线。项目二期启动建设生产厂区、办公楼、仓储、研发中心,新增建设2万吨/年废旧动力电池处理及配套项目,计划建设2条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打造锂电池再生利用零碳产业园。(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6亿元!年产5500吨!甘肃白银这一碳酸锂项目三季度投产
据“白银新闻”消息,甘肃微达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简称:微达利)年产5500吨碳酸锂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土建工程,将于7到8月份正式投产。
据介绍,微达利年产5,500吨碳酸锂项目位于甘肃白银靖远县刘川工业集中区,投资总额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137亩,规划建设4栋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项目采用行业内生产碳酸锂的成熟生产工艺,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500吨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能力,第一年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23亿元,缴纳利税2500万元。二期项目也准备投入建设。(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政策】镍、钴、锂等金属矿产在列!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矿产资源法为核心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自然资源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贯彻实施,亟须制定配套法规。
《征求意见稿》共八章七十五条,对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进行了全面细化。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地质调查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规范勘查开采管理;完善矿业用地管理;健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健全矿区生态修复制度;完善矿产资源储备和应急管理制度。
矿产资源目录显示,锰、铜、铝、镍、钴、锂等金属矿产,石墨、磷等非金属矿产以及硫化氢气等水气矿产在列。(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近十年单矿体资源量第一!四川锰矿资源上新
来自“四川自然资源”的消息显示,近日,四川青川毛湾里锰矿普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探获锰矿资源量606.7万吨。
经过长期勘探,毛湾里锰矿普查项目在普查区内探获锰矿石推断资源量462.8万吨,同时在该普查区与南邻采矿权区之间的空白区估算锰矿石推断资源量143.9万吨,总计606.7万吨。
据悉,该项目单矿体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位列当前川内单矿区锰矿累计资源量第二,近十年川内单矿体资源量第一。
截至目前,四川省“十四五”期间新增锰矿资源量816.62万吨,完成率达102.08%。(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调研】厦钨新能:新能源材料年销量超10万吨 已切入固态电池材料赛道
3月18日上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一行到访厦钨新能(688778),通过实地参观调研,以及对话厦钨新能董事长杨金洪、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魏国祯等相关领导,深入探访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电池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
根据厦钨新能此前发布的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新能源材料产品销量约为10.24万吨,其中3C消费市场出现明显复苏,随着AI智能的逐步普及以及3C产品创新,进一步拉动对钴酸锂的需求量,公司钴酸锂实现销量约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在固态电池领域,厦钨新能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也在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合作开发中。厦钨新能与知名电池企业合作研发的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环等主要性能上都显著优于传统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正极产品,预计将在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杨金洪还提到,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也有相关技术储备。(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总投资25亿元!贵州大龙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收尾
据贵州大龙开发区消息,近日,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建设现场,40余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忙着外墙涂料、测量安装、设备基础预埋、室内地平浇筑和打磨抛光等工作,施工场景一派火热。
“目前,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全部完工,项目整体综合完成率达96%左右,现正在做一些小的收尾工作,室内在进行吊顶装修、地坪硬化等,室外在进行附属设施施工,包含室外管网、室外绿化、场坪硬化等,预计4月上旬完成所有的收尾工作。”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常亚伟说,“后续我们还会根据企业的要求适当作出调整,争取整个项目在交付后企业用起来更方便,更加符合生产需求,预计6月完成交付。”
据悉,贵州大龙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0万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1万吨钴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分两期进行。该项目二期为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内容包括1号厂房、废水处理站、水泵房等,建成投产后可吸纳100余人就业。(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年产4800吨硫酸镍!陕西银矿与红马科技战略合作
3月18日,据“陕西银矿”发布消息,近日,陕西银矿矿业有限公司(简称:陕西银矿)与陕西红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红马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年产4800吨硫酸镍项目建设。
据介绍,根据项目规划,年产4,800吨硫酸镍项目选址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经开区西昝产业园省级化工园区,主要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等三元锂电池前驱体核心原料。项目建成后,产品将直接供应给红马科技年产2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形成“原料-材料-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
作为合作主体,陕西银矿依托其托管的煎茶岭镍业核心资源,为项目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煎茶岭镍业现保有镍资源矿石量高达4,158万吨,镍金属量达17.3万吨。通过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实施的百万吨级升级改造,预计将形成年产9万吨镍精矿、5,000吨镍金属的产能。而红马科技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其年产2.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的产业规模及领先的电池回收技术,将实现“矿山资源+循环再生”双原料路径的创新融合。(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年产2.5万吨!紫金矿业这一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计划年底投产
据“龙岩发布”消息,近日,位于福建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的紫金锂元粗碳制备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传新动态,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地面建设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由紫金矿业(601899)全资子公司紫金锂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2.65亿元,拟于2025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依托紫金矿业阿根廷3Q盐湖碳酸锂以及其他工业级碳酸锂资源,采用先进环保的碳化+树脂除杂工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应用于公司自产磷酸铁锂产品,有利于提高产品一致性和合格率项目达产后,年产量可达2.5万吨,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9.91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总投资11亿元!华阳集团万吨级钠电正负极材料项目公布新进展
据华阳新材料集团消息,日前,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建设接近尾声,进入设备单机调试阶段,截至目前,调试工作正常有序。
据悉,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属于省级重点工程,位于山西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致力打造世界首条万吨级钠电材料生产线。项目达产后,正负极材料年产量将分别达20,000吨、12,000吨。
资料显示,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由华阳股份与中科海钠联合建设,也是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项目占地110亩,总投资约11亿元,建成后,将有力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进步,实现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产业化。(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10亿元!3万吨!致良新材这一磷酸锰铁锂项目明年底竣工投产
据“柯桥经开”消息,作为高科技新能源材料制造企业,中科致良新能源材料(浙江)有限公司(简称:致良新材)继千吨量产线调试投产后,又启动了万吨级生产基地,项目位于浙江绍兴柯桥滨海工业园区,占地80亩,总投资达10亿元,分期建设年产3万吨磷酸锰铁锂材料生产线。目前,项目两个仓库主体已经建成,总体进度完成约10%,预计将于明年12月底竣工投产。
据介绍,致良新材由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立桅领衔创办,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完成从“实验室”向“生产线”的跨越,并向着规模化量产大步迈进。待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5亿元,实现年税收7,500万元,为当地提供超400个就业岗位。
资料显示,2022年致良新材将总部搬迁至浙江绍兴柯桥,并投建6,000吨量产线,与现万吨线项目仅相距1公里,于2023年调试完成,截至目前生产线稳定运行,实现量产出货,持续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公司产品分为高性能的磷酸锰铁锂粉体材料和磷酸锰铁锂浆料两大类。广泛运用于四轮车、二轮车、消费数码等领域的混掺和纯用锂电体系。(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天华新能:孙公司取得陶瓷土(含锂)矿采矿许可证
3月20日晚间,天华新能(300390)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孙公司宜春盛源的通知,宜春盛源已取得由宜春市自然资源局颁发的江西省奉新县金子峰—宜丰县左家里矿区陶瓷土(含锂)矿《采矿许可证》,取得该采矿许可证有助于公司增加锂矿资源的储备,有效保障公司锂矿资源供应,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来源:海融网)
【业绩】五矿新能:公司固态电池正极路线主要为高界面离子通量三元材料
3月20日,五矿新能(688779)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主要为高界面离子通量三元正极材料,当前初代产品部分指标已满足市场要求,目前积极配合头部客户以及国家项目开展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开发工作。(来源:海融网)
【业绩】洛阳钼业:2024年实现营收2130.29亿元 净利润135.32亿元
3月21日晚间,洛阳钼业(603993)披露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7%;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增长64.03%;基本每股收益0.63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5元(含税)。年报称,2024年公司所有产品产量均超越产量指引中值,铜、钴、铌、磷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产铜65.02万吨,同比增长55%,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大铜生产商,也是2024年全球铜产能增量最大的公司。(来源:海融网)
【业绩】盛新锂能:2024年实现营收45.81亿元 净亏6.22亿元
3月21日晚间,盛新锂能(002240)披露2024年度报告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81亿元,同比下降42.38%;净亏损6.2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7.02亿元。(来源:海融网)
【业绩】紫金矿业:2024年实现营收3036.4亿元 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
3月21日晚间,紫金矿业(601899)披露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36.4亿元,同比增长3.49%;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同比增长51.76%;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元(含税)。报告期末,公司保有总资源量为铜11,037万吨、金3973吨、锌(铅)1298万吨、银31,836吨,锂(LCE)1788万吨。(来源:海融网)
【智库圈点】“跌跌不休”!碳酸锂过剩格局难改
近日,SMM分析,随着下游需求或将不及预期的情绪逐步发酵,叠加碳酸锂供应量级仍较为强劲,碳酸锂呈现持续累库。过剩格局延续下,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下跌。
持续的价格下跌使得部分处于成本高位的锂盐厂已出现不同程度地减产,但减量相对有限,国内碳酸锂产量仍保持高位运行。碳酸锂过剩格局难改,叠加下游排产或将不及此前预期,预计碳酸锂现货价格仍存在一定下跌趋势,同时伴有区间震荡。
【编者按】正极材料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企业容百控股下辖公司——容百科技(微号:Ronbay688005)联合推出正极材料资讯类周报,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正极材料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容百科技
2025年3月24日
图片来源:黄石发布
【项目】10亿!含正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这一锂电池再生项目落户湖北黄石
据“黄石发布”消息,3月22日,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2025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锂电池再生利用及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举行。
在众多签约项目中,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和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锂电池再生利用及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项目备受瞩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实施。项目一期计划建设2条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1条电池负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1条年生产1GWh电池生产线。项目二期启动建设生产厂区、办公楼、仓储、研发中心,新增建设2万吨/年废旧动力电池处理及配套项目,计划建设2条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利用生产线,打造锂电池再生利用零碳产业园。(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6亿元!年产5500吨!甘肃白银这一碳酸锂项目三季度投产
据“白银新闻”消息,甘肃微达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简称:微达利)年产5500吨碳酸锂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土建工程,将于7到8月份正式投产。
据介绍,微达利年产5,500吨碳酸锂项目位于甘肃白银靖远县刘川工业集中区,投资总额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137亩,规划建设4栋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达5.6万平方米,项目采用行业内生产碳酸锂的成熟生产工艺,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500吨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能力,第一年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23亿元,缴纳利税2500万元。二期项目也准备投入建设。(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政策】镍、钴、锂等金属矿产在列!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矿产资源法为核心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自然资源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贯彻实施,亟须制定配套法规。
《征求意见稿》共八章七十五条,对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进行了全面细化。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地质调查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规范勘查开采管理;完善矿业用地管理;健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健全矿区生态修复制度;完善矿产资源储备和应急管理制度。
矿产资源目录显示,锰、铜、铝、镍、钴、锂等金属矿产,石墨、磷等非金属矿产以及硫化氢气等水气矿产在列。(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近十年单矿体资源量第一!四川锰矿资源上新
来自“四川自然资源”的消息显示,近日,四川青川毛湾里锰矿普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探获锰矿资源量606.7万吨。
经过长期勘探,毛湾里锰矿普查项目在普查区内探获锰矿石推断资源量462.8万吨,同时在该普查区与南邻采矿权区之间的空白区估算锰矿石推断资源量143.9万吨,总计606.7万吨。
据悉,该项目单矿体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位列当前川内单矿区锰矿累计资源量第二,近十年川内单矿体资源量第一。
截至目前,四川省“十四五”期间新增锰矿资源量816.62万吨,完成率达102.08%。(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调研】厦钨新能:新能源材料年销量超10万吨 已切入固态电池材料赛道
3月18日上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一行到访厦钨新能(688778),通过实地参观调研,以及对话厦钨新能董事长杨金洪、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魏国祯等相关领导,深入探访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电池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
根据厦钨新能此前发布的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新能源材料产品销量约为10.24万吨,其中3C消费市场出现明显复苏,随着AI智能的逐步普及以及3C产品创新,进一步拉动对钴酸锂的需求量,公司钴酸锂实现销量约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在固态电池领域,厦钨新能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也在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合作开发中。厦钨新能与知名电池企业合作研发的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环等主要性能上都显著优于传统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正极产品,预计将在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杨金洪还提到,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也有相关技术储备。(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总投资25亿元!贵州大龙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收尾
据贵州大龙开发区消息,近日,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建设现场,40余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忙着外墙涂料、测量安装、设备基础预埋、室内地平浇筑和打磨抛光等工作,施工场景一派火热。
“目前,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全部完工,项目整体综合完成率达96%左右,现正在做一些小的收尾工作,室内在进行吊顶装修、地坪硬化等,室外在进行附属设施施工,包含室外管网、室外绿化、场坪硬化等,预计4月上旬完成所有的收尾工作。”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常亚伟说,“后续我们还会根据企业的要求适当作出调整,争取整个项目在交付后企业用起来更方便,更加符合生产需求,预计6月完成交付。”
据悉,贵州大龙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0万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1万吨钴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分两期进行。该项目二期为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内容包括1号厂房、废水处理站、水泵房等,建成投产后可吸纳100余人就业。(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年产4800吨硫酸镍!陕西银矿与红马科技战略合作
3月18日,据“陕西银矿”发布消息,近日,陕西银矿矿业有限公司(简称:陕西银矿)与陕西红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红马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年产4800吨硫酸镍项目建设。
据介绍,根据项目规划,年产4,800吨硫酸镍项目选址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经开区西昝产业园省级化工园区,主要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等三元锂电池前驱体核心原料。项目建成后,产品将直接供应给红马科技年产2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形成“原料-材料-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
作为合作主体,陕西银矿依托其托管的煎茶岭镍业核心资源,为项目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煎茶岭镍业现保有镍资源矿石量高达4,158万吨,镍金属量达17.3万吨。通过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实施的百万吨级升级改造,预计将形成年产9万吨镍精矿、5,000吨镍金属的产能。而红马科技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其年产2.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的产业规模及领先的电池回收技术,将实现“矿山资源+循环再生”双原料路径的创新融合。(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年产2.5万吨!紫金矿业这一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计划年底投产
据“龙岩发布”消息,近日,位于福建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的紫金锂元粗碳制备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传新动态,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地面建设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由紫金矿业(601899)全资子公司紫金锂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2.65亿元,拟于2025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依托紫金矿业阿根廷3Q盐湖碳酸锂以及其他工业级碳酸锂资源,采用先进环保的碳化+树脂除杂工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应用于公司自产磷酸铁锂产品,有利于提高产品一致性和合格率项目达产后,年产量可达2.5万吨,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9.91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总投资11亿元!华阳集团万吨级钠电正负极材料项目公布新进展
据华阳新材料集团消息,日前,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建设接近尾声,进入设备单机调试阶段,截至目前,调试工作正常有序。
据悉,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属于省级重点工程,位于山西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致力打造世界首条万吨级钠电材料生产线。项目达产后,正负极材料年产量将分别达20,000吨、12,000吨。
资料显示,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由华阳股份与中科海钠联合建设,也是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项目占地110亩,总投资约11亿元,建成后,将有力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进步,实现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产业化。(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10亿元!3万吨!致良新材这一磷酸锰铁锂项目明年底竣工投产
据“柯桥经开”消息,作为高科技新能源材料制造企业,中科致良新能源材料(浙江)有限公司(简称:致良新材)继千吨量产线调试投产后,又启动了万吨级生产基地,项目位于浙江绍兴柯桥滨海工业园区,占地80亩,总投资达10亿元,分期建设年产3万吨磷酸锰铁锂材料生产线。目前,项目两个仓库主体已经建成,总体进度完成约10%,预计将于明年12月底竣工投产。
据介绍,致良新材由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立桅领衔创办,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完成从“实验室”向“生产线”的跨越,并向着规模化量产大步迈进。待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5亿元,实现年税收7,500万元,为当地提供超400个就业岗位。
资料显示,2022年致良新材将总部搬迁至浙江绍兴柯桥,并投建6,000吨量产线,与现万吨线项目仅相距1公里,于2023年调试完成,截至目前生产线稳定运行,实现量产出货,持续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公司产品分为高性能的磷酸锰铁锂粉体材料和磷酸锰铁锂浆料两大类。广泛运用于四轮车、二轮车、消费数码等领域的混掺和纯用锂电体系。(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天华新能:孙公司取得陶瓷土(含锂)矿采矿许可证
3月20日晚间,天华新能(300390)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孙公司宜春盛源的通知,宜春盛源已取得由宜春市自然资源局颁发的江西省奉新县金子峰—宜丰县左家里矿区陶瓷土(含锂)矿《采矿许可证》,取得该采矿许可证有助于公司增加锂矿资源的储备,有效保障公司锂矿资源供应,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来源:海融网)
【业绩】五矿新能:公司固态电池正极路线主要为高界面离子通量三元材料
3月20日,五矿新能(688779)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主要为高界面离子通量三元正极材料,当前初代产品部分指标已满足市场要求,目前积极配合头部客户以及国家项目开展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开发工作。(来源:海融网)
【业绩】洛阳钼业:2024年实现营收2130.29亿元 净利润135.32亿元
3月21日晚间,洛阳钼业(603993)披露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7%;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增长64.03%;基本每股收益0.63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5元(含税)。年报称,2024年公司所有产品产量均超越产量指引中值,铜、钴、铌、磷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产铜65.02万吨,同比增长55%,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大铜生产商,也是2024年全球铜产能增量最大的公司。(来源:海融网)
【业绩】盛新锂能:2024年实现营收45.81亿元 净亏6.22亿元
3月21日晚间,盛新锂能(002240)披露2024年度报告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81亿元,同比下降42.38%;净亏损6.2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7.02亿元。(来源:海融网)
【业绩】紫金矿业:2024年实现营收3036.4亿元 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
3月21日晚间,紫金矿业(601899)披露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36.4亿元,同比增长3.49%;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同比增长51.76%;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元(含税)。报告期末,公司保有总资源量为铜11,037万吨、金3973吨、锌(铅)1298万吨、银31,836吨,锂(LCE)1788万吨。(来源:海融网)
【智库圈点】“跌跌不休”!碳酸锂过剩格局难改
近日,SMM分析,随着下游需求或将不及预期的情绪逐步发酵,叠加碳酸锂供应量级仍较为强劲,碳酸锂呈现持续累库。过剩格局延续下,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下跌。
持续的价格下跌使得部分处于成本高位的锂盐厂已出现不同程度地减产,但减量相对有限,国内碳酸锂产量仍保持高位运行。碳酸锂过剩格局难改,叠加下游排产或将不及此前预期,预计碳酸锂现货价格仍存在一定下跌趋势,同时伴有区间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