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ID.系列销量降47%,要自砍百万产能?

智车科技

1个月前

2018年6月,奥迪汽车股份公司获得大众汽车集团所持有的上汽大众1%的股权。...五星汽车发现,从挂牌数据来看,2025年前2月,大众ID.系列销量仅7745辆,较上年同期14506辆下降约47%。

撰文/ 程睿

出品/ 五星汽车

靠“口水战”出圈的上汽大众,还有多少潜力?

2024年,上汽大众销量达114.81万辆,同比下降5.51%,保住了100万级的水平。

不过,五星汽车发现,2024年,上汽大众的产能利用率约为55%,有约94万辆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曾公开表示,大众品牌有250万辆的年产能,未来需要的年产能在150万至200万辆之间,多出来的50万到100万辆的年产能可能就是现在运营的包袱,上汽大众要适当进行调整。

需要关注的是,近日,上汽大众新发布的途昂Pro依然是一款油车,而旗下的纯电池ID.系列的销量已大幅回落。

五星汽车发现,从挂牌数据来看,2025年前2月,大众ID.系列销量仅7745辆,较上年同期14506辆下降约47%。

作为我国最大合资车企之一,上汽大众成功挑起了“内部矛盾”。

近日,上汽大众途昂Pro上市发布会现场,一场针对日系车“全面落伍”的公开批评引发车圈震荡。

发布会上,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纵观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日系车已经全面落伍了,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来应对整个市场严酷的挑战。”

“BBA有着不错的底盘和动力系统,但是它们的智能化却相对落后。”傅强接着说,“我们有很多新势力车型,有着不错的城市驾驶的舒适性,和智能化表现,但缺少了一种走四方的能力。即使采用了增程式的解决方案,其在亏电情况下的行驶性能,同燃油车相比,也是有着天壤之别。”

显然,傅强似乎是急了,他不仅“脚踩”日系车和我国造车新势力,连大众旗下BBA(奔驰、宝马、奥迪)中的奥迪这样的“自己人”也抨击。

随后,作为被“点名”的日系车之一,东风日产新能源品牌总经理王骞发文称:“看完这个发言(傅强的发言)感觉很震惊,在互相致敬的大环境下,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负责任地说,N7(东风日产N7车型)的智能化领先ID.(大众ID.车型)一个代际,也领先VW(大众汽车)的产品线12—18个月”。

资料显示,2024年8月中旬,在上汽集团重大人事变动中,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原执行总监傅强,接替俞经民担任现在职位。

或许,作为一个老营销人,傅强也希望借“过激”的成功出圈。这点,他是成功的。

“产品做不好,连互相嘲讽的底气都这么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专家分析称,德日系车企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22.6%萎缩至13.7%,根源在于“智能化投入滞后且战略摇摆”。

那么,上汽大众的处境好吗?

上汽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成立于1985年2月16日,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是国内历史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

2018年6月,奥迪汽车股份公司获得大众汽车集团所持有的上汽大众1%的股权。从法规和产业政策上,上汽大众已经具备生产奥迪的资质。

2024年11月,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延长合资协议,进一步加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将上汽大众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

可查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上汽大众销量分别为72.83万辆、100.14万辆、116.58万辆、128万辆、152.5万辆和17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59%、37.5%、16.42%、9.79%、19.14%和13.11%,基本保持着双位数增长。

2015年至2018年,上汽大众销量分别为181.2万辆、200.18万辆、206.31万辆和206.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5%、10.47%、3.06%和0.1%,增速明显放缓。

2019年开始,上汽大众的销量出现滑坡,并且持续多年。

具体来看,2019年,上汽大众销量达200.18万辆,同比下降3.07%,但也持续跨过了200万辆的大关。

然而,2020年和2021年,上汽大众销量为150.55万辆和124.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79%、-17.5%。其中,公司2021年的销量水平还不如2012年,可谓倒退了10年。

2022年,上汽大众略有起色,销量达132.08万辆,同比增长6.35%。

然而,好景不长,2023年,上汽大众销量为121.5万辆,同比增长-8.01%。

2024年,上汽大众销量达114.81万辆,同比下降5.51%,保住了100万级的水平。

2025年前2月,上汽大众销量达13.82万辆,同比下降12.59%,全年能否保住100万辆存疑。

销量不济之下,上汽大众产能也出现大量闲置。

上汽集团2023年年报显示,上汽大众设计产能达208.8万辆,报告期内产能达120.2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8%。

2024年,上汽大众产量达114.89万辆,同比下降4.43%。

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2024年,上汽大众的产能利用率约为55%,有约94万辆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一家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向五星汽车表示,车企如同所有企业一样,当出现产能闲置后,公司部分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未被充分利用,会导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浪费,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前文提到的傅强曾公开表示,大众品牌有250万辆的年产能,未来需要的年产能在150万至200万辆之间,多出来的50万到100万辆的年产能可能就是现在运营的包袱,上汽大众要适当进行调整。

2024年9月,有报道显示,针对市场上关于上汽大众南京工厂将关闭的传闻,上汽大众方面表示:“基于企业战略规划、响应市场趋势,企业对生产基地作出调整,是正常且必要的经营行为,这种调整不仅是对当前趋势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主动规划和投资。”

有媒体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上汽大众正计划于2025年关闭其位于江苏南京的工厂。

据了解,上述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帕萨特及斯柯达品牌旗下多款车型,年产能达到36万辆。上汽大众计划将南京工厂的部分工人搬迁至其位于江苏仪征的另一家工厂,该工厂目前专注于生产轿车朗逸。

上汽大众解释称,目前南京工厂的一切生产工作都在正常运行中,目前帕萨特全系车型产能充足,生产、销售一切正常。只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产品规划,上汽大众未来有很多新产品要推出,包括全新的燃油产品和新能源产品。基于全新产品型谱,生产基地也要做相应的规划。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之时,上汽大众依然抱着燃油车的“大腿”不放。

“根据我们对未来的市场判断,2025年-2027年可能是大决赛的三年,真正进入到了淘汰赛。”此前,傅强曾表示:“2025年可以说是战略相持阶段,是过渡的一年,燃油车要守住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众新发布的途昂Pro,依然是一款油车,售价为“一口价”26.99万元起。

傅强称:“这是让陶总(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疼的价格”。

如果看到“友商”发布的新车,陶总或许会更加心痛。

同一时间段,广汽丰田发布铂智3X,该车配备激光雷达,售价10.98万元起;零跑汽车B10进行预售,激光雷达版本车型预售价不到13万元。

上汽大众官网显示,公司目前拥有ID.3、ID4X和ID6X三款纯电车型,官方售价分别为12.99万元起、15.99万元起、25.99万元起。

从挂牌销量数据来看,2025年前2月,大众ID.3销量达5721辆,较上年同期11409辆相比下降约50%,惨遭腰斩。

同期,大众ID4X销量达2020辆,较上年同期2725辆相比下降约26%。

最为可怜的要数ID6X,2025年前2月的销量仅4辆,上年同期为372辆,而且自2024年11月份开始,已连续4个月销量为2辆,进入了被淘汰的行列。

总体来看,2025年前2月,大众ID.系列挂牌销量仅7745辆,较上年同期14506辆下降约47%。

原文标题 : 上汽大众ID.系列销量降47%,要自砍百万产能?

2018年6月,奥迪汽车股份公司获得大众汽车集团所持有的上汽大众1%的股权。...五星汽车发现,从挂牌数据来看,2025年前2月,大众ID.系列销量仅7745辆,较上年同期14506辆下降约47%。

撰文/ 程睿

出品/ 五星汽车

靠“口水战”出圈的上汽大众,还有多少潜力?

2024年,上汽大众销量达114.81万辆,同比下降5.51%,保住了100万级的水平。

不过,五星汽车发现,2024年,上汽大众的产能利用率约为55%,有约94万辆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曾公开表示,大众品牌有250万辆的年产能,未来需要的年产能在150万至200万辆之间,多出来的50万到100万辆的年产能可能就是现在运营的包袱,上汽大众要适当进行调整。

需要关注的是,近日,上汽大众新发布的途昂Pro依然是一款油车,而旗下的纯电池ID.系列的销量已大幅回落。

五星汽车发现,从挂牌数据来看,2025年前2月,大众ID.系列销量仅7745辆,较上年同期14506辆下降约47%。

作为我国最大合资车企之一,上汽大众成功挑起了“内部矛盾”。

近日,上汽大众途昂Pro上市发布会现场,一场针对日系车“全面落伍”的公开批评引发车圈震荡。

发布会上,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纵观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日系车已经全面落伍了,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来应对整个市场严酷的挑战。”

“BBA有着不错的底盘和动力系统,但是它们的智能化却相对落后。”傅强接着说,“我们有很多新势力车型,有着不错的城市驾驶的舒适性,和智能化表现,但缺少了一种走四方的能力。即使采用了增程式的解决方案,其在亏电情况下的行驶性能,同燃油车相比,也是有着天壤之别。”

显然,傅强似乎是急了,他不仅“脚踩”日系车和我国造车新势力,连大众旗下BBA(奔驰、宝马、奥迪)中的奥迪这样的“自己人”也抨击。

随后,作为被“点名”的日系车之一,东风日产新能源品牌总经理王骞发文称:“看完这个发言(傅强的发言)感觉很震惊,在互相致敬的大环境下,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负责任地说,N7(东风日产N7车型)的智能化领先ID.(大众ID.车型)一个代际,也领先VW(大众汽车)的产品线12—18个月”。

资料显示,2024年8月中旬,在上汽集团重大人事变动中,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原执行总监傅强,接替俞经民担任现在职位。

或许,作为一个老营销人,傅强也希望借“过激”的成功出圈。这点,他是成功的。

“产品做不好,连互相嘲讽的底气都这么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专家分析称,德日系车企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22.6%萎缩至13.7%,根源在于“智能化投入滞后且战略摇摆”。

那么,上汽大众的处境好吗?

上汽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成立于1985年2月16日,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是国内历史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

2018年6月,奥迪汽车股份公司获得大众汽车集团所持有的上汽大众1%的股权。从法规和产业政策上,上汽大众已经具备生产奥迪的资质。

2024年11月,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延长合资协议,进一步加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将上汽大众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

可查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上汽大众销量分别为72.83万辆、100.14万辆、116.58万辆、128万辆、152.5万辆和17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59%、37.5%、16.42%、9.79%、19.14%和13.11%,基本保持着双位数增长。

2015年至2018年,上汽大众销量分别为181.2万辆、200.18万辆、206.31万辆和206.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5%、10.47%、3.06%和0.1%,增速明显放缓。

2019年开始,上汽大众的销量出现滑坡,并且持续多年。

具体来看,2019年,上汽大众销量达200.18万辆,同比下降3.07%,但也持续跨过了200万辆的大关。

然而,2020年和2021年,上汽大众销量为150.55万辆和124.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79%、-17.5%。其中,公司2021年的销量水平还不如2012年,可谓倒退了10年。

2022年,上汽大众略有起色,销量达132.08万辆,同比增长6.35%。

然而,好景不长,2023年,上汽大众销量为121.5万辆,同比增长-8.01%。

2024年,上汽大众销量达114.81万辆,同比下降5.51%,保住了100万级的水平。

2025年前2月,上汽大众销量达13.82万辆,同比下降12.59%,全年能否保住100万辆存疑。

销量不济之下,上汽大众产能也出现大量闲置。

上汽集团2023年年报显示,上汽大众设计产能达208.8万辆,报告期内产能达120.2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8%。

2024年,上汽大众产量达114.89万辆,同比下降4.43%。

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2024年,上汽大众的产能利用率约为55%,有约94万辆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一家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向五星汽车表示,车企如同所有企业一样,当出现产能闲置后,公司部分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未被充分利用,会导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浪费,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前文提到的傅强曾公开表示,大众品牌有250万辆的年产能,未来需要的年产能在150万至200万辆之间,多出来的50万到100万辆的年产能可能就是现在运营的包袱,上汽大众要适当进行调整。

2024年9月,有报道显示,针对市场上关于上汽大众南京工厂将关闭的传闻,上汽大众方面表示:“基于企业战略规划、响应市场趋势,企业对生产基地作出调整,是正常且必要的经营行为,这种调整不仅是对当前趋势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主动规划和投资。”

有媒体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上汽大众正计划于2025年关闭其位于江苏南京的工厂。

据了解,上述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帕萨特及斯柯达品牌旗下多款车型,年产能达到36万辆。上汽大众计划将南京工厂的部分工人搬迁至其位于江苏仪征的另一家工厂,该工厂目前专注于生产轿车朗逸。

上汽大众解释称,目前南京工厂的一切生产工作都在正常运行中,目前帕萨特全系车型产能充足,生产、销售一切正常。只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产品规划,上汽大众未来有很多新产品要推出,包括全新的燃油产品和新能源产品。基于全新产品型谱,生产基地也要做相应的规划。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之时,上汽大众依然抱着燃油车的“大腿”不放。

“根据我们对未来的市场判断,2025年-2027年可能是大决赛的三年,真正进入到了淘汰赛。”此前,傅强曾表示:“2025年可以说是战略相持阶段,是过渡的一年,燃油车要守住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众新发布的途昂Pro,依然是一款油车,售价为“一口价”26.99万元起。

傅强称:“这是让陶总(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疼的价格”。

如果看到“友商”发布的新车,陶总或许会更加心痛。

同一时间段,广汽丰田发布铂智3X,该车配备激光雷达,售价10.98万元起;零跑汽车B10进行预售,激光雷达版本车型预售价不到13万元。

上汽大众官网显示,公司目前拥有ID.3、ID4X和ID6X三款纯电车型,官方售价分别为12.99万元起、15.99万元起、25.99万元起。

从挂牌销量数据来看,2025年前2月,大众ID.3销量达5721辆,较上年同期11409辆相比下降约50%,惨遭腰斩。

同期,大众ID4X销量达2020辆,较上年同期2725辆相比下降约26%。

最为可怜的要数ID6X,2025年前2月的销量仅4辆,上年同期为372辆,而且自2024年11月份开始,已连续4个月销量为2辆,进入了被淘汰的行列。

总体来看,2025年前2月,大众ID.系列挂牌销量仅7745辆,较上年同期14506辆下降约47%。

原文标题 : 上汽大众ID.系列销量降47%,要自砍百万产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