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2024年,根据wind数据显示,近七成主动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冠军收益近70%,而垫底的那只基金收益确达到了-36%,其首尾业绩相差超过了100%。
基金经理是主动型基金的“灵魂”,其能力差异可使同类型基金年化收益有天壤之别的区分,在投资的时候若忽视这一变量,等同于将资金交给“随机波动”而非“专业守护”。
本文内容节选自“从0—1构建长期有效的投资体系”领教营,以业绩导向为核心,根据基金类别和风格展开分析,帮助大家选出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基金投资领域,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至关重要。今天,为大家分享一套严选基金经理的方法论。
其核心是以业绩为导向,剔除业绩中不属于基金经理自身能力的因素,从而筛选出真正出色的基金经理。
当面对一位基金经理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基本业绩基准。从绝对维度和相对维度进行对比,得出基金业绩好坏的结论。
如果基金业绩不佳,无论基金经理的投资理论多么高深、从业年限多长、教育背景多优秀,或是调研多么勤奋,都应暂且将其排除。
若基金业绩良好,还需进一步分析,因为业绩好可能有多种原因。
比如,有的基金经理是新人,在2019—2021年牛市期间任职,这种短期业绩好可能得益于牛市行情。
判断业绩时,以一轮牛熊市为一个周期,2019年初之后任职的基金经理,在这轮周期里可视为新人。只有经历完整的牛熊市,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其长期业绩。
对于长期业绩好的基金经理,要深入分析其业绩归因,判断是受牛熊市、行业、风格等因素影响,还是业绩存在明显的前后差异。
剔除这些非基金经理自身能力带来的业绩因素后,再与同类基金对比。若业绩依然出色,那么该基金经理在相应领域大概率是较为优秀的。
这套基金经理选择体系,本质上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基金经理投资的方向,二是评估其收益水平。
在确定业绩基准前,需要先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向和能力圈,这样才能通过历史业绩推断其未来表现。
图源:渐近研究院
在确定业绩基准前,要先确定基金的类别。不同类别的基金,投资方向不同,业绩基准也不同。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先普及一些行业知识。下面介绍几类常见的基金分类标准(此标准为独家提出,仅供参考):
▶▷消费类基金
通常消费类基金并非只重仓食品饮料和白酒。
其投资范围更广,包括食品、饮料、农林牧渔、轻工制造、零售服务、纺织服装等行业,像家电、汽车、珠宝餐饮、成衣制造等都在其投资范畴内。投向这些方向的基金,都可归为消费型基金。
▶▷医药类基金
医药行业在市场中占比大。
其上游涉及原料药、中药原料药;中游有医疗器械、化学制剂等制药领域;下游则包括医疗服务、医院咨询服务、体检,以及中下游的药品经销商。投资这些方向个股或对应行业的基金,就是医药基金。
▶▷科技类基金
科技型基金包含成熟类科技和成长类科技领域。
常见的新能源、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等属于此类,基础化工、通信、机械等也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投向这些方向的基金,就是科技型基金。
▶▷均衡方向基金
这类基金建议重点关注。
与赛道型基金经理不同,多数公募基金经理会投资多个行业,行业配置相对均衡。由于自下而上追求业绩,风格偏向成长。其特点是投资行业广泛,没有明显主线,个股和行业持有周期相对稳定。
不过,均衡类基金在熊市或结构性熊市中表现欠佳。例如,过去两年,投向能源、电力等公用事业和高股息方向的基金表现较好,而均衡类基金因持仓分散,在市场下跌时,多数持仓会拖累净值。
▶▷灵活型基金
灵活型基金的典型特征是基金经理会主观选择行业或风格。与均衡类基金不同,它会根据市场行情研判调整行业配置,具备部分自上而下的投资思路。
比如,有位基金经理在2020年前满仓成长行业,搭上2019—2020年成长牛市的快车,获得高收益;2020年后,他将持仓全部转向价值行业。虽然提前调仓错过2021年成长行业的第二轮行情,但也避开了熊市,近两年持仓房地产、建筑等个股,没有出现大幅亏损。
灵活型基金是把双刃剑,若基金经理判断正确,投资者在牛市可获高收益,熊市也能减少亏损;若判断失误,牛市收益少,熊市还会面临更大亏损,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选择。
图源:渐近研究院
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灵活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要随时跟踪。
基金风格双维度判定
了解基金类别后,接下来要确定基金的投资风格。通常从两个维度判断:
▶▷价值与成长维度
主要看基金持有标的的业绩成长性和股息率。
若持有标的成长性强、股息率低,这类基金属于成长风格;若持有标的股息率高、业绩增速不高,且以周期性行业为主,则属于价值风格。
▶▷个股市值维度
根据基金经理对个股市值的偏好划分。
偏好大市值个股的是大盘基金经理;偏好中小市值个股的是中小盘基金经理。大盘和中小盘的界限以沪深300指数的最小市值区分,中小盘和微盘的界限以中证2000的市值中位数作为分界线。
图源:渐近研究院
确定业绩基准,评估基金业绩
在明确基金投向的行业和风格,划定基金投资风格和能力圈后,就可以确定合适的业绩基准,并通过与基准对比判断基金业绩好坏。
常见的业绩基准判断原则如下:
权益型基金,一般使用沪深300指数;纯债型基金,采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各类行业基金,使用相应的行业指数;各类风格基金,使用国证指数提供的相关风格指数,如国证的大盘、中盘、小盘价值指数,以及大盘、中盘、小盘成长指数等。
不过这只是通用标准,具体到每个基金经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业绩基准,后续在讲解基金经理案例时会详细介绍。
图源:渐近研究院
以上,小巴节选了本期投资体系领教营的部分内容,如果你想了解后续更加详细的基金经理案例,请点击添加小助手,免费领取完整稿件。
在刚过去的2024年,根据wind数据显示,近七成主动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冠军收益近70%,而垫底的那只基金收益确达到了-36%,其首尾业绩相差超过了100%。
基金经理是主动型基金的“灵魂”,其能力差异可使同类型基金年化收益有天壤之别的区分,在投资的时候若忽视这一变量,等同于将资金交给“随机波动”而非“专业守护”。
本文内容节选自“从0—1构建长期有效的投资体系”领教营,以业绩导向为核心,根据基金类别和风格展开分析,帮助大家选出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基金投资领域,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至关重要。今天,为大家分享一套严选基金经理的方法论。
其核心是以业绩为导向,剔除业绩中不属于基金经理自身能力的因素,从而筛选出真正出色的基金经理。
当面对一位基金经理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基本业绩基准。从绝对维度和相对维度进行对比,得出基金业绩好坏的结论。
如果基金业绩不佳,无论基金经理的投资理论多么高深、从业年限多长、教育背景多优秀,或是调研多么勤奋,都应暂且将其排除。
若基金业绩良好,还需进一步分析,因为业绩好可能有多种原因。
比如,有的基金经理是新人,在2019—2021年牛市期间任职,这种短期业绩好可能得益于牛市行情。
判断业绩时,以一轮牛熊市为一个周期,2019年初之后任职的基金经理,在这轮周期里可视为新人。只有经历完整的牛熊市,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其长期业绩。
对于长期业绩好的基金经理,要深入分析其业绩归因,判断是受牛熊市、行业、风格等因素影响,还是业绩存在明显的前后差异。
剔除这些非基金经理自身能力带来的业绩因素后,再与同类基金对比。若业绩依然出色,那么该基金经理在相应领域大概率是较为优秀的。
这套基金经理选择体系,本质上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基金经理投资的方向,二是评估其收益水平。
在确定业绩基准前,需要先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向和能力圈,这样才能通过历史业绩推断其未来表现。
图源:渐近研究院
在确定业绩基准前,要先确定基金的类别。不同类别的基金,投资方向不同,业绩基准也不同。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先普及一些行业知识。下面介绍几类常见的基金分类标准(此标准为独家提出,仅供参考):
▶▷消费类基金
通常消费类基金并非只重仓食品饮料和白酒。
其投资范围更广,包括食品、饮料、农林牧渔、轻工制造、零售服务、纺织服装等行业,像家电、汽车、珠宝餐饮、成衣制造等都在其投资范畴内。投向这些方向的基金,都可归为消费型基金。
▶▷医药类基金
医药行业在市场中占比大。
其上游涉及原料药、中药原料药;中游有医疗器械、化学制剂等制药领域;下游则包括医疗服务、医院咨询服务、体检,以及中下游的药品经销商。投资这些方向个股或对应行业的基金,就是医药基金。
▶▷科技类基金
科技型基金包含成熟类科技和成长类科技领域。
常见的新能源、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等属于此类,基础化工、通信、机械等也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投向这些方向的基金,就是科技型基金。
▶▷均衡方向基金
这类基金建议重点关注。
与赛道型基金经理不同,多数公募基金经理会投资多个行业,行业配置相对均衡。由于自下而上追求业绩,风格偏向成长。其特点是投资行业广泛,没有明显主线,个股和行业持有周期相对稳定。
不过,均衡类基金在熊市或结构性熊市中表现欠佳。例如,过去两年,投向能源、电力等公用事业和高股息方向的基金表现较好,而均衡类基金因持仓分散,在市场下跌时,多数持仓会拖累净值。
▶▷灵活型基金
灵活型基金的典型特征是基金经理会主观选择行业或风格。与均衡类基金不同,它会根据市场行情研判调整行业配置,具备部分自上而下的投资思路。
比如,有位基金经理在2020年前满仓成长行业,搭上2019—2020年成长牛市的快车,获得高收益;2020年后,他将持仓全部转向价值行业。虽然提前调仓错过2021年成长行业的第二轮行情,但也避开了熊市,近两年持仓房地产、建筑等个股,没有出现大幅亏损。
灵活型基金是把双刃剑,若基金经理判断正确,投资者在牛市可获高收益,熊市也能减少亏损;若判断失误,牛市收益少,熊市还会面临更大亏损,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选择。
图源:渐近研究院
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灵活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要随时跟踪。
基金风格双维度判定
了解基金类别后,接下来要确定基金的投资风格。通常从两个维度判断:
▶▷价值与成长维度
主要看基金持有标的的业绩成长性和股息率。
若持有标的成长性强、股息率低,这类基金属于成长风格;若持有标的股息率高、业绩增速不高,且以周期性行业为主,则属于价值风格。
▶▷个股市值维度
根据基金经理对个股市值的偏好划分。
偏好大市值个股的是大盘基金经理;偏好中小市值个股的是中小盘基金经理。大盘和中小盘的界限以沪深300指数的最小市值区分,中小盘和微盘的界限以中证2000的市值中位数作为分界线。
图源:渐近研究院
确定业绩基准,评估基金业绩
在明确基金投向的行业和风格,划定基金投资风格和能力圈后,就可以确定合适的业绩基准,并通过与基准对比判断基金业绩好坏。
常见的业绩基准判断原则如下:
权益型基金,一般使用沪深300指数;纯债型基金,采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各类行业基金,使用相应的行业指数;各类风格基金,使用国证指数提供的相关风格指数,如国证的大盘、中盘、小盘价值指数,以及大盘、中盘、小盘成长指数等。
不过这只是通用标准,具体到每个基金经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业绩基准,后续在讲解基金经理案例时会详细介绍。
图源:渐近研究院
以上,小巴节选了本期投资体系领教营的部分内容,如果你想了解后续更加详细的基金经理案例,请点击添加小助手,免费领取完整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