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动漫,何时燃动全球

美术报

1周前

中南卡通依托集团力量高起点、大投入、国际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集动漫原创、全球发行、IP授权、文创文旅等为一体的动漫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圈。...“我算杭州动画行业的老人了,这20年一直很庆幸自己身处杭州。

动画产业并不是单一的环节,而是长周期、重资本、强联动的系统性工程。内容制作、发行和播映、衍生品与周边开发、营销与宣传、技术与工具支持、教育与人才培育、投资与产业链管理……动画产业的每个环节都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从创意到消费的完整生态。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其边界也在不断扩展。

据悉,3月17日至20日,亚洲最大的影视娱乐交易平台——第29届香港国际影视展(FILMART)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中南卡通携带优秀国产动漫作品亮相杭州馆。这是2006年至今中南卡通第20年参加这一亚洲领先的影视产业盛会。

作为首批国家重点动漫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南卡通从2007年至今连续18年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21年9月,其运营的“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成功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数字贸易功能区。“我们在出海的过程中,一方面了解国际,另一方面也把更多优秀的经验引进国内。我们希望让更多杭州乃至中国的中小企业一起组团出海,用动画的方式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传播。”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玉良表示。

多元的产业格局

在杭州这片热土聚集形成

“杭州会出下一个‘哪吒’吗?”“当然能!”当我们问出这个问题时,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动画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陈凌广给了我们非常肯定的答案。“游戏和动画,其实就是手心手背,一体两面的。《黑神话:悟空》在杭州诞生了,这足以说明一切。”

杭州是中国动画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其本土动画产业格局呈现出鲜明的生态特征与区域优势,且具有高度民营化和市场化的特点。大大小小的动画公司,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生态。头部企业的代表之一就是中南卡通。中南卡通依托集团力量高起点、大投入、国际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集动漫原创、全球发行、IP授权、文创文旅等为一体的动漫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圈。

“我们伴随杭州动漫产业发展已22年,深刻感受到杭州的政策和营商环境带来的积极效应。杭州的城市品牌与动漫产业紧密相关;近2万从业者聚集在杭州,使杭州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动漫生产基地。”沈玉良表示,“杭州的优势明显,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中小企业依托杭州发展动漫产业。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产业链,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底层优势显著,数字与动漫的结合,将为杭州动漫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创作了《秦时明月》等大热IP的玄机科技也是杭州不容忽视的大型动画制作企业,其作品涵盖了武侠、科幻、奇幻等多个领域。玄机科技总经理魏本娜表示,杭州的政策支持、生态集聚和优秀的人才储备,为杭产动画提供了丰沃的生长土壤。

杭州这片热土,也为中小型动画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例如由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科班学生为核心成员的崇卓动画,集动画、漫画、美术、教育、技术研发为一体,多部原创动画番剧在国内知名平台播放,并多次获得中影、猫眼、万达影业、光线传媒、十月文化抛出的电影项目邀请,主导创作多部动画、漫画作品。

定位为“小而美、小而精”的友诺动漫,在乡村振兴题材动画的开发上成绩突出,同时也在商业动画开发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深耕动画创意领域的虾条动画,将品牌理念与丰富内容进行别出心裁的创意演绎,在广告行业收获众多好评。

同时,杭州还包容了一些较为“另类”的存在。杭州蒸汽工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动画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依然坚持手工制作定格动画。“我算杭州动画行业的老人了,这20年一直很庆幸自己身处杭州。杭州市政府在动漫产业扶持上抱着‘长期主义’的态度,希望这个长期主义能够延续下去。”蒸汽工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成伟芳告诉记者,“杭州是做动漫的好地方,希望政府能继续支持动漫产业,特别希望能在内容差异化多样化上多些支持。”

动画IP产生的效益超乎想象

在记者的采访中,行业专家大多提到,动画IP的体系化开发正构成国产动画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模式正经历从“短期爆款输出”向“全产业链协同”的进阶。

2021年《“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打造一批中国动漫品牌,促进动漫“全产业链”和“全年龄段”发展。发展动漫品牌授权和形象营销,延伸动漫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国文化产业IP影响力报告(2024)》显示,去年有7个动漫品牌登上价值综合榜前50,其中就有杭州出品或参与制作的《长安三万里》和《中国奇谭》。

IP产生的经济效益超乎想象。今天,“谷子经济”风靡市场,以潮玩为例,《中国潮玩和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中国潮玩产业2023年市场规模约600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1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3%。而动漫产业与潮玩市场深度融合,盲盒、手办等细分品类成为增长亮点。

中国动画学会产业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杭州天雷动漫创始人雷涛认为,目前国内动画IP的变现模式比较单一,院线公映和平台销售等单一的发行收入难以覆盖IP开发和生产的成本,必须要考虑衍生品产业。“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动画企业能够更好地变现,让这些优质动画IP增加企业产品的用户粘性、美感度和IP的溢价,去帮助更多的国产动画原创IP链接到下游产品端的授权,借此反推创新,这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杭州的诸多动画企业,正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出具有差异化的IP打造路线。在衍生品开发和产业融合方面,中南卡通积极探索多元化路径:一方面主打低龄市场的“绿色动画”,构建安全、益智的IP产品线;另一方面聚焦民族精神符号,通过动画重构郑和、郑成功、苏东坡等历史人物IP。“当然,好的作品还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本,任何商业价值都是没有基础的‘泡沫’。”沈玉良强调。再如,玄机科技以全品牌运营战略布局整体的IP开发和运营:从动画制作到影视、游戏、衍生品开发,构建IP生态闭环,提升商业价值,形成良好的造血能力——《秦时明月》先后推出两部真人剧和舞台剧;在开发衍生品时,强化IP的文化属性,提升了IP的调性与溢价;此外,还在开拓线下文旅体验等项目。

IP的题材也是受众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哪吒2》的破圈效应,不仅创造了票房神话,更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神话IP价值的集体重估。据“wuhu动画人空间”的数据统计,2015-2024年间国产动画电影备案总量达1294部,其中168部聚焦经典神话题材,占比达13%,折射出内容市场对传统文化题材的渴望。

国产动画电影正在逐渐跳出“低龄化”逻辑,打造覆盖全年龄层的世界观。然而,问题也仍然存在。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郝昕认为:“爆款依赖神话IP的现象仍未改变,我们需要更多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原创科幻IP,依托科学研究的基础,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科幻类型作品,或者其他具有现代社会特征、地域特色的新IP,让各个学科优秀人才投入到影视动画制作工业体系中,创作更具原创性的作品。”陈凌广同样认为科幻题材是国产动画IP的下一个热点:“目前,我们对于科幻题材的创作已经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也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失去吸引力。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洪万里认为,杭州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与人文传统底蕴的城市,演绎了不少动人的故事。依托本土文化,继承传统,创新呈现,拥抱数字经济与文化,大力发展杭州人文动画,是杭州的未来动画之路。“动画故事IP不仅仅有《西游记》《封神演义》,杭州也不只有许仙、白娘子。”有动画创作经历的洪万里认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还有大量传统故事有待开发,“只要有好的美术和故事,就可以去创作。”

科技发展助力动画公司“弯道超车”

杭州拥有强大的数字技术储备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基因,为动漫产业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同时,杭州动漫产业也在加速与科技融合,推进动漫游戏创作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尤其是当下高科技AI技术的介入,在提升动画制作效率、优化创作流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科技发展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沈玉良说,“数字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我们动画制作的效率。在播出后,也能够进一步来推动作品以及衍生产品和消费场景的互动。”例如中南卡通以AI技术打造的“苏东坡数字人全息舱”,能够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不仅能吟诗作赋,还能答疑解惑,甚至具备学习能力,增加了观众和作品角色的“粘性”。

在数字化时代,动漫、影视等视听内容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中南卡通立足国际、国内动漫市场,按照“动漫IP+文创+科创+文旅”理念,打造了“之江一号”AI表演动画数字摄影棚、“版钉”数字文化版权保护平台等数字化平台,进入数字藏品、元宇宙赛道,积极拓展数字文创产业园等文旅融合业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友诺动漫创始人张磊表示:“建议杭州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推动动漫产业与文旅、科技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友诺始终抱着开放包容、不断学习的态度对待新科技,已在动画制作中引进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并做了实际尝试。例如,友诺开发的《半片桂》正是结合AIGC技术创作的短片。

然而,技术的迭代也促使行业进行结构调整,部分传统岗位会受到冲击,从而推动从业人员向更高技能水平和更具创新性的方向转型;同时,传统的手工制作并未消亡,在精心的运营下,依然具备独特的竞争力。

“AI对整个影视行业特别是动画产业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这种影响我们无法逃避,只能迎头赶上。”在蒸汽工场成伟芳看来,AI从某些方面起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但其实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在人类自由的创作力上,特别是对于我们以定格动画为特色的动画公司,不能把定格动画最核心的特点——手工制作资产丢掉,因为这一点恰恰是AI和人的最大区别。所以目前AI的发展在短期内会导致我们营收的降低;但从长期来说,我个人觉得,等大家‘AI味’看多了看腻了,我们定格动画的‘人类手工味’价值反倒会重新被看到。”

在杭州这片包容开放的沃土上,相信动画产业能够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总策划 杨丽

中南卡通依托集团力量高起点、大投入、国际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集动漫原创、全球发行、IP授权、文创文旅等为一体的动漫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圈。...“我算杭州动画行业的老人了,这20年一直很庆幸自己身处杭州。

动画产业并不是单一的环节,而是长周期、重资本、强联动的系统性工程。内容制作、发行和播映、衍生品与周边开发、营销与宣传、技术与工具支持、教育与人才培育、投资与产业链管理……动画产业的每个环节都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从创意到消费的完整生态。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其边界也在不断扩展。

据悉,3月17日至20日,亚洲最大的影视娱乐交易平台——第29届香港国际影视展(FILMART)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中南卡通携带优秀国产动漫作品亮相杭州馆。这是2006年至今中南卡通第20年参加这一亚洲领先的影视产业盛会。

作为首批国家重点动漫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南卡通从2007年至今连续18年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21年9月,其运营的“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成功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数字贸易功能区。“我们在出海的过程中,一方面了解国际,另一方面也把更多优秀的经验引进国内。我们希望让更多杭州乃至中国的中小企业一起组团出海,用动画的方式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传播。”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玉良表示。

多元的产业格局

在杭州这片热土聚集形成

“杭州会出下一个‘哪吒’吗?”“当然能!”当我们问出这个问题时,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动画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陈凌广给了我们非常肯定的答案。“游戏和动画,其实就是手心手背,一体两面的。《黑神话:悟空》在杭州诞生了,这足以说明一切。”

杭州是中国动画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其本土动画产业格局呈现出鲜明的生态特征与区域优势,且具有高度民营化和市场化的特点。大大小小的动画公司,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生态。头部企业的代表之一就是中南卡通。中南卡通依托集团力量高起点、大投入、国际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集动漫原创、全球发行、IP授权、文创文旅等为一体的动漫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圈。

“我们伴随杭州动漫产业发展已22年,深刻感受到杭州的政策和营商环境带来的积极效应。杭州的城市品牌与动漫产业紧密相关;近2万从业者聚集在杭州,使杭州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动漫生产基地。”沈玉良表示,“杭州的优势明显,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中小企业依托杭州发展动漫产业。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产业链,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底层优势显著,数字与动漫的结合,将为杭州动漫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创作了《秦时明月》等大热IP的玄机科技也是杭州不容忽视的大型动画制作企业,其作品涵盖了武侠、科幻、奇幻等多个领域。玄机科技总经理魏本娜表示,杭州的政策支持、生态集聚和优秀的人才储备,为杭产动画提供了丰沃的生长土壤。

杭州这片热土,也为中小型动画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例如由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科班学生为核心成员的崇卓动画,集动画、漫画、美术、教育、技术研发为一体,多部原创动画番剧在国内知名平台播放,并多次获得中影、猫眼、万达影业、光线传媒、十月文化抛出的电影项目邀请,主导创作多部动画、漫画作品。

定位为“小而美、小而精”的友诺动漫,在乡村振兴题材动画的开发上成绩突出,同时也在商业动画开发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深耕动画创意领域的虾条动画,将品牌理念与丰富内容进行别出心裁的创意演绎,在广告行业收获众多好评。

同时,杭州还包容了一些较为“另类”的存在。杭州蒸汽工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动画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依然坚持手工制作定格动画。“我算杭州动画行业的老人了,这20年一直很庆幸自己身处杭州。杭州市政府在动漫产业扶持上抱着‘长期主义’的态度,希望这个长期主义能够延续下去。”蒸汽工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成伟芳告诉记者,“杭州是做动漫的好地方,希望政府能继续支持动漫产业,特别希望能在内容差异化多样化上多些支持。”

动画IP产生的效益超乎想象

在记者的采访中,行业专家大多提到,动画IP的体系化开发正构成国产动画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模式正经历从“短期爆款输出”向“全产业链协同”的进阶。

2021年《“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打造一批中国动漫品牌,促进动漫“全产业链”和“全年龄段”发展。发展动漫品牌授权和形象营销,延伸动漫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国文化产业IP影响力报告(2024)》显示,去年有7个动漫品牌登上价值综合榜前50,其中就有杭州出品或参与制作的《长安三万里》和《中国奇谭》。

IP产生的经济效益超乎想象。今天,“谷子经济”风靡市场,以潮玩为例,《中国潮玩和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中国潮玩产业2023年市场规模约600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1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3%。而动漫产业与潮玩市场深度融合,盲盒、手办等细分品类成为增长亮点。

中国动画学会产业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杭州天雷动漫创始人雷涛认为,目前国内动画IP的变现模式比较单一,院线公映和平台销售等单一的发行收入难以覆盖IP开发和生产的成本,必须要考虑衍生品产业。“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动画企业能够更好地变现,让这些优质动画IP增加企业产品的用户粘性、美感度和IP的溢价,去帮助更多的国产动画原创IP链接到下游产品端的授权,借此反推创新,这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杭州的诸多动画企业,正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出具有差异化的IP打造路线。在衍生品开发和产业融合方面,中南卡通积极探索多元化路径:一方面主打低龄市场的“绿色动画”,构建安全、益智的IP产品线;另一方面聚焦民族精神符号,通过动画重构郑和、郑成功、苏东坡等历史人物IP。“当然,好的作品还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本,任何商业价值都是没有基础的‘泡沫’。”沈玉良强调。再如,玄机科技以全品牌运营战略布局整体的IP开发和运营:从动画制作到影视、游戏、衍生品开发,构建IP生态闭环,提升商业价值,形成良好的造血能力——《秦时明月》先后推出两部真人剧和舞台剧;在开发衍生品时,强化IP的文化属性,提升了IP的调性与溢价;此外,还在开拓线下文旅体验等项目。

IP的题材也是受众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哪吒2》的破圈效应,不仅创造了票房神话,更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神话IP价值的集体重估。据“wuhu动画人空间”的数据统计,2015-2024年间国产动画电影备案总量达1294部,其中168部聚焦经典神话题材,占比达13%,折射出内容市场对传统文化题材的渴望。

国产动画电影正在逐渐跳出“低龄化”逻辑,打造覆盖全年龄层的世界观。然而,问题也仍然存在。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郝昕认为:“爆款依赖神话IP的现象仍未改变,我们需要更多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原创科幻IP,依托科学研究的基础,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科幻类型作品,或者其他具有现代社会特征、地域特色的新IP,让各个学科优秀人才投入到影视动画制作工业体系中,创作更具原创性的作品。”陈凌广同样认为科幻题材是国产动画IP的下一个热点:“目前,我们对于科幻题材的创作已经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也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失去吸引力。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洪万里认为,杭州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与人文传统底蕴的城市,演绎了不少动人的故事。依托本土文化,继承传统,创新呈现,拥抱数字经济与文化,大力发展杭州人文动画,是杭州的未来动画之路。“动画故事IP不仅仅有《西游记》《封神演义》,杭州也不只有许仙、白娘子。”有动画创作经历的洪万里认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还有大量传统故事有待开发,“只要有好的美术和故事,就可以去创作。”

科技发展助力动画公司“弯道超车”

杭州拥有强大的数字技术储备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基因,为动漫产业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同时,杭州动漫产业也在加速与科技融合,推进动漫游戏创作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尤其是当下高科技AI技术的介入,在提升动画制作效率、优化创作流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科技发展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沈玉良说,“数字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我们动画制作的效率。在播出后,也能够进一步来推动作品以及衍生产品和消费场景的互动。”例如中南卡通以AI技术打造的“苏东坡数字人全息舱”,能够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不仅能吟诗作赋,还能答疑解惑,甚至具备学习能力,增加了观众和作品角色的“粘性”。

在数字化时代,动漫、影视等视听内容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中南卡通立足国际、国内动漫市场,按照“动漫IP+文创+科创+文旅”理念,打造了“之江一号”AI表演动画数字摄影棚、“版钉”数字文化版权保护平台等数字化平台,进入数字藏品、元宇宙赛道,积极拓展数字文创产业园等文旅融合业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友诺动漫创始人张磊表示:“建议杭州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推动动漫产业与文旅、科技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友诺始终抱着开放包容、不断学习的态度对待新科技,已在动画制作中引进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并做了实际尝试。例如,友诺开发的《半片桂》正是结合AIGC技术创作的短片。

然而,技术的迭代也促使行业进行结构调整,部分传统岗位会受到冲击,从而推动从业人员向更高技能水平和更具创新性的方向转型;同时,传统的手工制作并未消亡,在精心的运营下,依然具备独特的竞争力。

“AI对整个影视行业特别是动画产业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这种影响我们无法逃避,只能迎头赶上。”在蒸汽工场成伟芳看来,AI从某些方面起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但其实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在人类自由的创作力上,特别是对于我们以定格动画为特色的动画公司,不能把定格动画最核心的特点——手工制作资产丢掉,因为这一点恰恰是AI和人的最大区别。所以目前AI的发展在短期内会导致我们营收的降低;但从长期来说,我个人觉得,等大家‘AI味’看多了看腻了,我们定格动画的‘人类手工味’价值反倒会重新被看到。”

在杭州这片包容开放的沃土上,相信动画产业能够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总策划 杨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