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不惜一切代价”:八大关键点

一瑜中的

3周前

3月4日,默茨(基民盟CDU领导人,大概率是德国下一任总理)公布其财政刺激计划,涉及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放宽“债务刹车”限制以支持国防等,并放言“不惜一切代价”,引发市场震动。

事项

3月4日,默茨(基民盟CDU领导人,大概率是德国下一任总理)公布其财政刺激计划,涉及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放宽“债务刹车”限制以支持国防等,并放言“不惜一切代价”,引发市场震动。

核心观点

1、默茨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主要包含三项措施:1)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2)放宽“债务刹车”限制支持国防;3)州政府借贷由0放宽到GDP的0.35%。其或对应德国财政支出增加约GDP的2.2%~4.2%。

2、法案过会面临的挑战:在联邦议院层面,默茨希望能在新议院上台(最迟3月25日)前在旧议院通过宪法修正案,这需要拉拢绿党。从政策主张倾向上来说,绿党强烈支持乌克兰(同意援乌军事支出),也支持增加德国老旧基础设施的支出,但近日绿党的联合议会党团主席布丽塔·哈塞尔曼指责默茨违背了不增加债务的承诺。在联邦参议院(由16个州政府组成的第二议院)层面,目前来看通过概率比较高。

3、从金融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对默茨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的态度非常积极,并未担忧财政可持续性,而是计入更高的经济增长预期(德国国债期限利差走阔,德股上涨,欧元走强,且德国CDS并没有过分抬升)。

4、目前从梳理的四家外资行预期来看,普遍上修德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特别是明后年的预测。大体认为默茨的财政方案能拉动经济1个百分点/年。偏谨慎的主要是担忧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今年经济的负面冲击。

报告摘要

德国“不惜一切代价”:八大关键点

关键点1:德国大选后阻挠少数派或形成改革阻力

反对派选择党和左翼党获得超三分之一席位(216席>三分之一席位210席),意味着新政府的修宪努力可能面临一定阻力。2月23日德国第21届大选投票,根据初步结果,各党派获得席位数可能是:CDU/CSU席位数164+44=208(占比33%),SPD席位数120(占比19%),CDU/CSU与SPD合计占比52%,已过半数,可以组成执政联盟。反对派方面,AfD席位数152(占比24.1%),左翼党席位数64(占比10.2%),合计占比34.3%,超过议院三分之一(210席),这意味着新一届政府的修宪诉求可能受到反对派的阻挠(修宪需要超过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同意)。

关键点2:新旧议院更迭存在时间差

有意思的点在于,新旧议院更替之间存在一个月时间差,旧议院中反对派力量并没有新议院的大,这意味着如果默茨能加速在旧议院推进涉及修宪的法案,可能要比新议院上台后再推进容易许多。但新议院最迟要于3月25日召开首次会议。

关键点3:默茨的Whatever It Takes时刻

CDU/CSU与SPD达成历史性财政扩张协议,CDU领导人默茨于3月4日宣布了该一揽子新财政计划,希望在旧议院通过。默茨发出了经典话语“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保卫自由与和平。该计划具体包括:

1、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占2024年德国GDP(4.3万亿欧元)约11.6%,将在未来10年内发放。

与“债务刹车”条款关系:该基建基金拟作为独立于常规预算的特别投资工具,类似于2000年新冠疫情的1000亿欧元特别基金和2022年的2000亿欧元能源救助基金。而德国宪法允许特别基金在特定条件下豁免于净借贷不得超过0.35% GDP的限制,前提是通过立法明确其“特殊目的”和“有限期限”

2、国防支出豁免“债务刹车”限制:国防支出超过GDP的1%部分豁免“债务刹车”限制,相当于允许无限制借贷支持国防开支。

3、地方债务放宽:将各州政府借贷上限由GDP的0%升至0.35%(与联邦政府保持一致)。

关键点4:财政刺激规模可能有多大?

总共三项措施,增加的财政支出合计占GDP约2.2%~4.2%。1)十年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平均每年500亿欧元,占GDP约1.2%。2)国防支出豁免限制。德国可能会额外增加国防支出290亿欧/年-1151亿欧/年,占GDP约0.7%~2.7%。最低情景是补齐北约军事支出目标缺口。中等情景是补齐美国收缩对欧安全承诺收缩后的缺口,即,考虑美国对乌军事援助撤出,欧洲面临来自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可能需要军事开支抬升到GDP 3%-4%。3)地方债务放宽,州支出增加可能占GDP约0.35%(约151欧元/年)。

关健点5:财政刺激法案能否通过?

重点是票数够不够。因为涉及“债务刹车”条款的改革,所以需要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1)对于联邦议院,需要默茨拉拢绿党。绿党强烈支持乌克兰,也支持增加德国老旧基础设施的支出,但绿党的联合议会党团主席布丽塔·哈塞尔曼指责默茨违背了不增加债务的承诺。2)对于联邦参议院(由16个州政府组成的第二议院,对涉及州权的法律有否决权),通过概率或相对较高(详见正文分析)。

关键点6:法案过会的时间表

默茨需要在新议院上台最后期限(3月25日)前完成法案表决。根据时间表安排,3月10日默茨会正式向第20届议会提交法案,3月13日组织一读,3月18日组织二读和三读。3月21日在联邦参议院进行表决。

关键点7:市场怎么看?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对于默茨财政刺激计划的看法十分积极,并没有担忧财政可持续性,而是计入更加乐观的经济预期。主要表现在德国国债期限利差走阔,德股上涨,欧元走强,且德国CDS并没有过分抬升。

关键点8:外资预期如何?

梳理了四家机构,发现外资普遍上修德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特别是明后年的预测。大体认为默茨的财政方案能拉动经济1个百分点/年

风险提示德国议会推进法案进程超预期,联邦参议院可能不通过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德国“不惜一切代价”:八大关键点

(一)关键点1:德国大选后阻挠少数派或形成改革阻力

反对派选择党和左翼党获得超三分之一席位(216席>三分之一席位210席),意味着新政府的修宪努力可能面临一定阻力。具体而言:

前期海外周报《追踪德国大选》中我们介绍了德国议院选举的基本流程,本次大选的背景及民调情况。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21届大选初步投票结果公布(最终投票结果将于3月14日确认),保守派(基民盟/基社盟,或称“联盟党”,CDU/CSU)获得28.6%投票率,位列第一;极右翼选择党(AfD)获得20.8%投票率,位列第二;社民党(SPD)得票率16.4%,位列第三;绿党得票率11.6%,位列第四;自民党(FDP)和BSW得票率分别为4.3%、4.97%,不及5%门槛,没能获得议院席位

剔除不能获得议院席位的党派后,各主要政党在第21届议会630席位数的分布情况大体如下:CDU/CSU席位数164+44=208(占比33%),SPD席位数120(占比19%),CDU/CSU与SPD合计占比52%,已过半数,可以组成执政联盟反对派方面,AfD席位数152(占比24.1%),左翼党席位数64(占比10.2%),合计占比34.3%,超过议院三分之一(210席)这意味着新一届政府的修宪诉求可能受到反对派的阻挠(修宪需要超过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同意)

(二)关键点2:新旧议院更迭存在时间差

有意思的点在于,新旧议院更替之间存在一个月时间差,旧议院中反对派力量并没有新议院的大,这意味着如果默茨能加速在旧议院推进涉及修宪的法案,可能要比新议院上台后再推进容易许多。

目前仍然由旧议院主持工作,新议院还没上台,但最迟要于3月25日召开首次会议。德国《基本法》规定,新当选的联邦议院须在选举后30天内召开首次会议,当前暂时仍由第20届大选的旧联邦议院主持工作。

旧议院席位分布上,选择党和左翼党席位数远不足三分之一。旧联邦议院席位数共计736席,其中SPD占据206席、CDU/CSU占据152+45=197席,SPD和CDU/CSU合计占据403席,较三分之二多数差88席。绿党占据118席,FDP占据92席。而反对派AfD占据83席、左翼党占据39席,合计122席,远不足总席位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在旧议院中,CDU/CSU和SPD只要能拉拢绿党或者FDP,就能形成修宪的力量

(三)关键点3:默茨的Whatever It Takes时刻

“债务刹车”机制限制了德国财政扩张刺激经济的空间。从历史数据来看,自2011年德国开始实施“债务刹车”机制以来,直到疫情前,德国财政始终保持小额盈余(周期调整后基本赤字率始终为正,图3)。疫情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大财政支出,周期调整后基本赤字率抬升,相较之下,德国的赤字率显得偏低。

结合上述经济和政治背景,CDU/CSU与SPD达成历史性财政扩张协议,CDU领导人默茨(大概率是下一任德国总理)于3月4日宣布了该一揽子新财政计划,希望在旧议院通过。默茨发出了经典话语“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保卫自由与和平。该计划具体包括:

1、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占2024年德国GDP(4.3万亿欧元)约11.6%,将在未来10年内发放。其中,联邦政府分配4000亿欧元,地方政府分配1000亿欧元。用于民防和人口保护、交通运输、能源、教育、医疗护理和科学研究、医院投资、科研以及数字化建设

与“债务刹车”条款关系:该基建基金拟作为独立于常规预算的特别投资工具(SPV),类似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1000亿欧元特别基金和2022年的2000亿欧元能源救助基金。而德国宪法允许特别基金在特定条件下豁免于净借贷不得超过0.35% GDP的限制,前提是通过立法明确其“特殊目的”和“有限期限”。

2、国防支出豁免“债务刹车”限制:国防支出超过GDP的1%部分豁免“债务刹车”限制,相当于允许无限制借贷支持国防开支。

3、地方债务放宽。将各州政府借贷上限由GDP的0%升至0.35%(与联邦政府保持一致)。

(四)关键点4:财政刺激规模可能有多大?

总共三项措施,增加的财政支出合计占GDP约2.2%~4.2%。具体而言:

1)十年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平均每年500亿欧元,占GDP约1.2%

2)国防支出豁免限制。德国可能会额外增加国防支出290亿欧/年-1151亿欧/年,占GDP约0.7%~2.7%最低情景是补齐北约军事支出目标缺口。2024年德国国防开支571亿欧元,占GDP(4.3万亿欧元)比例仅约1.3%,而北约对成员国的国防支出目标是GDP的2%,德国至少还缺290亿欧/年的国防开支。中等情景是补齐美国收缩对欧安全承诺收缩后的缺口,即,考虑美国对乌军事援助撤出,欧洲面临来自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可能需要军事开支抬升到GDP 3%-4%,意味着德国国防开支要额外增加721亿欧元/年-1151亿欧元/年。

3)地方债务放宽,州支出增加可能占GDP约0.35%(约151欧元/年)。各州政府借贷上限由GDP的0%升至0.35%假设各州政府都会使用这个新增借贷额度。

(五)关键点5:财政刺激法案能否通过?

重点是票数够不够。因为涉及“债务刹车”条款的改革,所以需要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具体而言:

对于联邦议院,需要默茨拉拢绿党。默茨希望能在第20届选举出的旧议院通过法案。旧议院共计735席,需要CDU/CSU(197席)、SPD(206席)额外拉拢绿党(118席)或者FDP(92席)。FDP本来就反对通过增加债务来提升支出(这也是导致第20届大选后组成的执政联盟破裂的重要原因),因此主要是看能否拉拢绿党。绿党强烈支持乌克兰,也支持增加德国老旧基础设施的支出,但绿党的联合议会党团主席布丽塔·哈塞尔曼指责默茨违背了不增加债务的承诺

对于联邦参议院(由16个州政府组成的第二议院,对涉及州权的法律有否决权),通过概率或相对较高。联邦参议院总共有69票,三分之二多数需要46票,即反对票若超过23票,则法案无法通过。其中,由BSW、左翼党参与执政的某些州,可能不支持默茨的宪法修正案,这些州主要包括Brandenburg(4票)、Bremen(3票)、Mecklenburg-Vorpommern(3票)、Thüringen(4票),共计14票;由FDP参与联合执政的州也可能会投票反对,包括Sachsen-Anhalt(4票)、Rheinland-Pfalz(4票),共计8票。此外自由选民参与执政的州Bayern有6票。所以,如果这三类州都不通过,则共计有28反对票,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多数;但若自由选民参与执政的州能通过,则反对票仅有22票,仍能超过三分之二多数,取得联邦参议院整体通过。考虑到自由选民所在州的执政联盟伙伴党是CSU(和CDU组成了CDU/CUS联盟),估计该州通过默茨的宪法修正案概率较高。

(六)关键点6:法案过会的时间表

默茨需要在新议院上台最后期限(3月25日)前完成法案表决。根据时间表安排,3月10日默茨会正式向第20届议会提交法案,3月13日组织一读,3月18日组织二读和三读。3月21日在联邦参议院进行表决。

(七)关键点7:市场怎么看?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对于默茨财政刺激计划的看法十分积极,并没有担忧财政可持续性,而是计入更加乐观的经济预期。主要表现在:1)德国国债曲线变陡,10Y-2Y国债利差大幅走阔。2)德国DAX指数在默茨宣布消息时随德债利率一同上扬,随后受到特朗普关税消息的影响而有所下跌,但整体而言德股表现不弱。3)欧元兑美元大幅走强。4)德国5年期CDS小幅走高,但整体保持低位,同时也没有因为德债收益率上升导致财政风险传染到尾部国家,如意大利,5年期CDS反而有所下行(图10)。

(八)关键点8:外资预期如何?

梳理了四家机构,发现外资普遍上修德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特别是明后年的预测。大体认为默茨的财政方案能拉动经济1个百分点/年。具体而言:

1)高盛将德国2025年经济增速上修0.2个百分点至0.2%,2026年预测上修0.5个百分点至1.5%,2027年预测上修0.6个百分点至2%,累计上修约为1.3个百分点。

2)ING集团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Brzeski称,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的财政刺激可能使德国每年经济增长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3)美银将德国的财政改革描述为“game changer”,预计到2027年经济增长可能达到1.5%-2%,远优于之前担忧的近乎零增长。

4)德银的态度相对较为谨慎,担忧来自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行风险以及财政方案执行风险。不过该机构估算默茨的财政方案将能额外拉动未来两年经济2个点左右,平均1个百分点/年。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10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德国“不惜一切代价”:八大关键点》。



3月4日,默茨(基民盟CDU领导人,大概率是德国下一任总理)公布其财政刺激计划,涉及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放宽“债务刹车”限制以支持国防等,并放言“不惜一切代价”,引发市场震动。

事项

3月4日,默茨(基民盟CDU领导人,大概率是德国下一任总理)公布其财政刺激计划,涉及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放宽“债务刹车”限制以支持国防等,并放言“不惜一切代价”,引发市场震动。

核心观点

1、默茨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主要包含三项措施:1)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2)放宽“债务刹车”限制支持国防;3)州政府借贷由0放宽到GDP的0.35%。其或对应德国财政支出增加约GDP的2.2%~4.2%。

2、法案过会面临的挑战:在联邦议院层面,默茨希望能在新议院上台(最迟3月25日)前在旧议院通过宪法修正案,这需要拉拢绿党。从政策主张倾向上来说,绿党强烈支持乌克兰(同意援乌军事支出),也支持增加德国老旧基础设施的支出,但近日绿党的联合议会党团主席布丽塔·哈塞尔曼指责默茨违背了不增加债务的承诺。在联邦参议院(由16个州政府组成的第二议院)层面,目前来看通过概率比较高。

3、从金融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对默茨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的态度非常积极,并未担忧财政可持续性,而是计入更高的经济增长预期(德国国债期限利差走阔,德股上涨,欧元走强,且德国CDS并没有过分抬升)。

4、目前从梳理的四家外资行预期来看,普遍上修德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特别是明后年的预测。大体认为默茨的财政方案能拉动经济1个百分点/年。偏谨慎的主要是担忧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今年经济的负面冲击。

报告摘要

德国“不惜一切代价”:八大关键点

关键点1:德国大选后阻挠少数派或形成改革阻力

反对派选择党和左翼党获得超三分之一席位(216席>三分之一席位210席),意味着新政府的修宪努力可能面临一定阻力。2月23日德国第21届大选投票,根据初步结果,各党派获得席位数可能是:CDU/CSU席位数164+44=208(占比33%),SPD席位数120(占比19%),CDU/CSU与SPD合计占比52%,已过半数,可以组成执政联盟。反对派方面,AfD席位数152(占比24.1%),左翼党席位数64(占比10.2%),合计占比34.3%,超过议院三分之一(210席),这意味着新一届政府的修宪诉求可能受到反对派的阻挠(修宪需要超过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同意)。

关键点2:新旧议院更迭存在时间差

有意思的点在于,新旧议院更替之间存在一个月时间差,旧议院中反对派力量并没有新议院的大,这意味着如果默茨能加速在旧议院推进涉及修宪的法案,可能要比新议院上台后再推进容易许多。但新议院最迟要于3月25日召开首次会议。

关键点3:默茨的Whatever It Takes时刻

CDU/CSU与SPD达成历史性财政扩张协议,CDU领导人默茨于3月4日宣布了该一揽子新财政计划,希望在旧议院通过。默茨发出了经典话语“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保卫自由与和平。该计划具体包括:

1、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占2024年德国GDP(4.3万亿欧元)约11.6%,将在未来10年内发放。

与“债务刹车”条款关系:该基建基金拟作为独立于常规预算的特别投资工具,类似于2000年新冠疫情的1000亿欧元特别基金和2022年的2000亿欧元能源救助基金。而德国宪法允许特别基金在特定条件下豁免于净借贷不得超过0.35% GDP的限制,前提是通过立法明确其“特殊目的”和“有限期限”

2、国防支出豁免“债务刹车”限制:国防支出超过GDP的1%部分豁免“债务刹车”限制,相当于允许无限制借贷支持国防开支。

3、地方债务放宽:将各州政府借贷上限由GDP的0%升至0.35%(与联邦政府保持一致)。

关键点4:财政刺激规模可能有多大?

总共三项措施,增加的财政支出合计占GDP约2.2%~4.2%。1)十年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平均每年500亿欧元,占GDP约1.2%。2)国防支出豁免限制。德国可能会额外增加国防支出290亿欧/年-1151亿欧/年,占GDP约0.7%~2.7%。最低情景是补齐北约军事支出目标缺口。中等情景是补齐美国收缩对欧安全承诺收缩后的缺口,即,考虑美国对乌军事援助撤出,欧洲面临来自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可能需要军事开支抬升到GDP 3%-4%。3)地方债务放宽,州支出增加可能占GDP约0.35%(约151欧元/年)。

关健点5:财政刺激法案能否通过?

重点是票数够不够。因为涉及“债务刹车”条款的改革,所以需要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1)对于联邦议院,需要默茨拉拢绿党。绿党强烈支持乌克兰,也支持增加德国老旧基础设施的支出,但绿党的联合议会党团主席布丽塔·哈塞尔曼指责默茨违背了不增加债务的承诺。2)对于联邦参议院(由16个州政府组成的第二议院,对涉及州权的法律有否决权),通过概率或相对较高(详见正文分析)。

关键点6:法案过会的时间表

默茨需要在新议院上台最后期限(3月25日)前完成法案表决。根据时间表安排,3月10日默茨会正式向第20届议会提交法案,3月13日组织一读,3月18日组织二读和三读。3月21日在联邦参议院进行表决。

关键点7:市场怎么看?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对于默茨财政刺激计划的看法十分积极,并没有担忧财政可持续性,而是计入更加乐观的经济预期。主要表现在德国国债期限利差走阔,德股上涨,欧元走强,且德国CDS并没有过分抬升。

关键点8:外资预期如何?

梳理了四家机构,发现外资普遍上修德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特别是明后年的预测。大体认为默茨的财政方案能拉动经济1个百分点/年

风险提示德国议会推进法案进程超预期,联邦参议院可能不通过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德国“不惜一切代价”:八大关键点

(一)关键点1:德国大选后阻挠少数派或形成改革阻力

反对派选择党和左翼党获得超三分之一席位(216席>三分之一席位210席),意味着新政府的修宪努力可能面临一定阻力。具体而言:

前期海外周报《追踪德国大选》中我们介绍了德国议院选举的基本流程,本次大选的背景及民调情况。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21届大选初步投票结果公布(最终投票结果将于3月14日确认),保守派(基民盟/基社盟,或称“联盟党”,CDU/CSU)获得28.6%投票率,位列第一;极右翼选择党(AfD)获得20.8%投票率,位列第二;社民党(SPD)得票率16.4%,位列第三;绿党得票率11.6%,位列第四;自民党(FDP)和BSW得票率分别为4.3%、4.97%,不及5%门槛,没能获得议院席位

剔除不能获得议院席位的党派后,各主要政党在第21届议会630席位数的分布情况大体如下:CDU/CSU席位数164+44=208(占比33%),SPD席位数120(占比19%),CDU/CSU与SPD合计占比52%,已过半数,可以组成执政联盟反对派方面,AfD席位数152(占比24.1%),左翼党席位数64(占比10.2%),合计占比34.3%,超过议院三分之一(210席)这意味着新一届政府的修宪诉求可能受到反对派的阻挠(修宪需要超过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同意)

(二)关键点2:新旧议院更迭存在时间差

有意思的点在于,新旧议院更替之间存在一个月时间差,旧议院中反对派力量并没有新议院的大,这意味着如果默茨能加速在旧议院推进涉及修宪的法案,可能要比新议院上台后再推进容易许多。

目前仍然由旧议院主持工作,新议院还没上台,但最迟要于3月25日召开首次会议。德国《基本法》规定,新当选的联邦议院须在选举后30天内召开首次会议,当前暂时仍由第20届大选的旧联邦议院主持工作。

旧议院席位分布上,选择党和左翼党席位数远不足三分之一。旧联邦议院席位数共计736席,其中SPD占据206席、CDU/CSU占据152+45=197席,SPD和CDU/CSU合计占据403席,较三分之二多数差88席。绿党占据118席,FDP占据92席。而反对派AfD占据83席、左翼党占据39席,合计122席,远不足总席位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在旧议院中,CDU/CSU和SPD只要能拉拢绿党或者FDP,就能形成修宪的力量

(三)关键点3:默茨的Whatever It Takes时刻

“债务刹车”机制限制了德国财政扩张刺激经济的空间。从历史数据来看,自2011年德国开始实施“债务刹车”机制以来,直到疫情前,德国财政始终保持小额盈余(周期调整后基本赤字率始终为正,图3)。疫情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大财政支出,周期调整后基本赤字率抬升,相较之下,德国的赤字率显得偏低。

结合上述经济和政治背景,CDU/CSU与SPD达成历史性财政扩张协议,CDU领导人默茨(大概率是下一任德国总理)于3月4日宣布了该一揽子新财政计划,希望在旧议院通过。默茨发出了经典话语“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保卫自由与和平。该计划具体包括:

1、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占2024年德国GDP(4.3万亿欧元)约11.6%,将在未来10年内发放。其中,联邦政府分配4000亿欧元,地方政府分配1000亿欧元。用于民防和人口保护、交通运输、能源、教育、医疗护理和科学研究、医院投资、科研以及数字化建设

与“债务刹车”条款关系:该基建基金拟作为独立于常规预算的特别投资工具(SPV),类似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1000亿欧元特别基金和2022年的2000亿欧元能源救助基金。而德国宪法允许特别基金在特定条件下豁免于净借贷不得超过0.35% GDP的限制,前提是通过立法明确其“特殊目的”和“有限期限”。

2、国防支出豁免“债务刹车”限制:国防支出超过GDP的1%部分豁免“债务刹车”限制,相当于允许无限制借贷支持国防开支。

3、地方债务放宽。将各州政府借贷上限由GDP的0%升至0.35%(与联邦政府保持一致)。

(四)关键点4:财政刺激规模可能有多大?

总共三项措施,增加的财政支出合计占GDP约2.2%~4.2%。具体而言:

1)十年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平均每年500亿欧元,占GDP约1.2%

2)国防支出豁免限制。德国可能会额外增加国防支出290亿欧/年-1151亿欧/年,占GDP约0.7%~2.7%最低情景是补齐北约军事支出目标缺口。2024年德国国防开支571亿欧元,占GDP(4.3万亿欧元)比例仅约1.3%,而北约对成员国的国防支出目标是GDP的2%,德国至少还缺290亿欧/年的国防开支。中等情景是补齐美国收缩对欧安全承诺收缩后的缺口,即,考虑美国对乌军事援助撤出,欧洲面临来自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可能需要军事开支抬升到GDP 3%-4%,意味着德国国防开支要额外增加721亿欧元/年-1151亿欧元/年。

3)地方债务放宽,州支出增加可能占GDP约0.35%(约151欧元/年)。各州政府借贷上限由GDP的0%升至0.35%假设各州政府都会使用这个新增借贷额度。

(五)关键点5:财政刺激法案能否通过?

重点是票数够不够。因为涉及“债务刹车”条款的改革,所以需要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具体而言:

对于联邦议院,需要默茨拉拢绿党。默茨希望能在第20届选举出的旧议院通过法案。旧议院共计735席,需要CDU/CSU(197席)、SPD(206席)额外拉拢绿党(118席)或者FDP(92席)。FDP本来就反对通过增加债务来提升支出(这也是导致第20届大选后组成的执政联盟破裂的重要原因),因此主要是看能否拉拢绿党。绿党强烈支持乌克兰,也支持增加德国老旧基础设施的支出,但绿党的联合议会党团主席布丽塔·哈塞尔曼指责默茨违背了不增加债务的承诺

对于联邦参议院(由16个州政府组成的第二议院,对涉及州权的法律有否决权),通过概率或相对较高。联邦参议院总共有69票,三分之二多数需要46票,即反对票若超过23票,则法案无法通过。其中,由BSW、左翼党参与执政的某些州,可能不支持默茨的宪法修正案,这些州主要包括Brandenburg(4票)、Bremen(3票)、Mecklenburg-Vorpommern(3票)、Thüringen(4票),共计14票;由FDP参与联合执政的州也可能会投票反对,包括Sachsen-Anhalt(4票)、Rheinland-Pfalz(4票),共计8票。此外自由选民参与执政的州Bayern有6票。所以,如果这三类州都不通过,则共计有28反对票,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多数;但若自由选民参与执政的州能通过,则反对票仅有22票,仍能超过三分之二多数,取得联邦参议院整体通过。考虑到自由选民所在州的执政联盟伙伴党是CSU(和CDU组成了CDU/CUS联盟),估计该州通过默茨的宪法修正案概率较高。

(六)关键点6:法案过会的时间表

默茨需要在新议院上台最后期限(3月25日)前完成法案表决。根据时间表安排,3月10日默茨会正式向第20届议会提交法案,3月13日组织一读,3月18日组织二读和三读。3月21日在联邦参议院进行表决。

(七)关键点7:市场怎么看?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对于默茨财政刺激计划的看法十分积极,并没有担忧财政可持续性,而是计入更加乐观的经济预期。主要表现在:1)德国国债曲线变陡,10Y-2Y国债利差大幅走阔。2)德国DAX指数在默茨宣布消息时随德债利率一同上扬,随后受到特朗普关税消息的影响而有所下跌,但整体而言德股表现不弱。3)欧元兑美元大幅走强。4)德国5年期CDS小幅走高,但整体保持低位,同时也没有因为德债收益率上升导致财政风险传染到尾部国家,如意大利,5年期CDS反而有所下行(图10)。

(八)关键点8:外资预期如何?

梳理了四家机构,发现外资普遍上修德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特别是明后年的预测。大体认为默茨的财政方案能拉动经济1个百分点/年。具体而言:

1)高盛将德国2025年经济增速上修0.2个百分点至0.2%,2026年预测上修0.5个百分点至1.5%,2027年预测上修0.6个百分点至2%,累计上修约为1.3个百分点。

2)ING集团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Brzeski称,5000亿欧元(基建基金)的财政刺激可能使德国每年经济增长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3)美银将德国的财政改革描述为“game changer”,预计到2027年经济增长可能达到1.5%-2%,远优于之前担忧的近乎零增长。

4)德银的态度相对较为谨慎,担忧来自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行风险以及财政方案执行风险。不过该机构估算默茨的财政方案将能额外拉动未来两年经济2个点左右,平均1个百分点/年。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10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德国“不惜一切代价”:八大关键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