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彪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能源企业的重要表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推进“两重”“两新”工作 保障能源安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
“推进‘两重’‘两新’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李国彪表示,“晋能控股集团围绕‘两重’‘两新’建设,始终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他告诉记者,晋能控股集团重点加快产能核增与新井建设,积极获取优质资源和夹缝扩区资源,着力打造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使煤炭产能提升至5亿吨/年。
同时,晋能控股集团全力推进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建设,在山西忻州规划布局千万千瓦级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项目,推动电力装机规模增加至5000万千瓦,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和火电装机规模各占半壁江山,构建起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基础上,我们抢抓‘两新’政策机遇,通过提升煤炭、电力主业规模,带动煤机和光伏制造产业提质升级,积极引进先进数控加工设备和智能化生产线,推动煤机制造向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李国彪表示,“我们将依托国家能源异质结技术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异质结、钙钛矿等光伏电池前沿技术,开展先进电池产能中试和组件技术改造,以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助力提升光伏产品转换效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创新驱动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近年来,晋能控股集团以创新驱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既包括技术和产业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李国彪说。
一是以技术和产业模式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晋能控股集团依托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广应用连采连充、超前支护、采煤采气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矿井生产效率,推动煤炭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同时,晋能控股集团抢抓山西省“四个一批”政策机遇,创新产业、规模“双集中”发展模式,通过“能核尽核、能增尽增,集中重点、不撒胡椒面”的方式,将人才、资金、设备、资源、资产、管理等要素向少数矿井集中,变过去传统的工作面接续为矿井接续,推动单井规模从现在的210万吨/年向“十五五”末的320万吨/年迈进。
二是以管理变革和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按照“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思路,晋能控股集团构建“战略决策+重要资源集约化管控”综合管理模式,对32家主业公司及服务整个集团的公司提级管理,将管理层级压缩至多数3级、少数4级,重塑集团管控体系,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同时,晋能控股集团构建“治理平台化”模式,系统搭建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监管等9个管理型平台,以及造价咨询、电子招标、信息采集等9个服务型平台,实现全要素数字化管控,累计压减各类费用超过250亿元,经营秩序统一规范,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