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买方视角打造投顾体系 助力基金投顾业务稳步发展

东方财富网

5小时前

张荣升认为,监管层在2021年年末对互联网基金组合加强监管,发布了《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推动了上述力量加速整合在基金投顾试点机构的旗帜下,为同一个买方投顾体系尽心出力。

2019年10月,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正式落地,买方投顾模式在中国正式拉开帷幕。如今,公募基金投顾业务已试点5年多的时间。近日,国联民生证券机构客户部总经理张荣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买方投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试点机构积极打造基于买方视角的投顾体系,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买方投顾服务模式,基金投顾业务规模持续上升,全方位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转型的背景下,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是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构建买方投顾体系的最优路径。

提升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9年10月25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基金投顾业务正式启航,从初期的首批5家机构获试点资格,到如今的60家机构纳入试点。

张荣升表示,基金投顾业务试点的60家机构中近一半为证券公司、40%为公募基金或其子公司,在2019年落地恰逢其时。一方面,伴随着证券公司投资顾问队伍不断扩充和成长,基金投顾策略不仅成为证券公司实践资产配置、帮助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工具,中金财富、国联民生证券、银河证券等试点券商更是将“分布式投顾”“建议式投顾”理念自上而下贯穿到营业部员工服务客户的第一线,使买方投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逐渐形成“千人多面”的投顾策略体系。

另一方面,不少试点机构积极实践双投顾、投顾-销售机构合作新模式,华夏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国联民生证券等将买方投顾理念融入到基金渠道合作中,开创了使用基金投顾策略服务中小银行、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客户的先河。

“2021年年底第二批试点机构落地以来,基金投顾展业规模持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中金财富、国联民生证券等多家试点机构的基金投顾保有规模累计增长均超过40%。”张荣升表示,国联民生证券在最近1年半的震荡市场环境中实现了客户盈利比例的逐季增加,客户盈利比例累计增长达10%以上。

形成差异化的买方投顾服务模式

从我国基金市场发展来看,张荣升认为,近10年来已经在各家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团队和新媒体平台诞生出买方投顾、组合配置的萌芽,但并未形成合力,无论是配置专业性、服务持续度还是团队组织度,都相对贫弱。

随着2019年基金投顾试点落地,这些力量逐渐整合在一起。张荣升认为,监管层在2021年年末对互联网基金组合加强监管,发布了《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推动了上述力量加速整合在基金投顾试点机构的旗帜下,为同一个买方投顾体系尽心出力。

“不少在互联网领域具备一定投资研究能力和较强陪伴服务能力的基金组合推广人员,积极入职各大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在专业、合规的环境中持续陪伴服务客户,并对试点机构线上运营方面反哺和赋能。”张荣升认为,这促进了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一线员工买方投顾能力持续提升。

相对专业的持牌金融机构之间互相赋能也屡见不鲜。张荣升表示,基金公司与券商、中小银行、互联网平台之间不仅诞生出了投顾-销售机构合作新模式,多家基金公司和独立第三方销售机构更是联合成立广州投资顾问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为买方投顾理念播撒未来收获的种子。

促进公募基金行业转型

“基金投顾试点5年以来,公募指数基金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2024年年底规模相比2019年年底增长了276%。”张荣升表示,全市场公募基金品类仍然不够丰富,指数ETF发行趋同性较强,在民生消费、深度价值、海外配置等领域的布局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

在张荣升看来,财富管理业务不是简单地提供产品,而是体现在服务上,强调客户性、配置性和长期性。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正在从管理架构、考核机制、品牌建设、配置体系和产品体系五方面推动财富管理转型。目前,基金投顾策略中指数化和工具化基金配置比例逐渐增加。

据张荣升透露,国联民生证券等试点机构正在从买方立场和基金投顾业务一线需求出发,积极与公募基金公司合作,定制新消费、创新药、北交所等稀缺主题工具基金。

张荣升认为,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是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构建买方投顾体系的最优路径,而买方投顾化是财富管理转型的必经之路,更是坚持“长钱长投”理念、践行金融人民性的重要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基于买方视角打造投顾体系 助力基金投顾业务稳步发展)

(责任编辑:137)

张荣升认为,监管层在2021年年末对互联网基金组合加强监管,发布了《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推动了上述力量加速整合在基金投顾试点机构的旗帜下,为同一个买方投顾体系尽心出力。

2019年10月,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正式落地,买方投顾模式在中国正式拉开帷幕。如今,公募基金投顾业务已试点5年多的时间。近日,国联民生证券机构客户部总经理张荣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买方投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试点机构积极打造基于买方视角的投顾体系,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买方投顾服务模式,基金投顾业务规模持续上升,全方位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转型的背景下,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是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构建买方投顾体系的最优路径。

提升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9年10月25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基金投顾业务正式启航,从初期的首批5家机构获试点资格,到如今的60家机构纳入试点。

张荣升表示,基金投顾业务试点的60家机构中近一半为证券公司、40%为公募基金或其子公司,在2019年落地恰逢其时。一方面,伴随着证券公司投资顾问队伍不断扩充和成长,基金投顾策略不仅成为证券公司实践资产配置、帮助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工具,中金财富、国联民生证券、银河证券等试点券商更是将“分布式投顾”“建议式投顾”理念自上而下贯穿到营业部员工服务客户的第一线,使买方投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逐渐形成“千人多面”的投顾策略体系。

另一方面,不少试点机构积极实践双投顾、投顾-销售机构合作新模式,华夏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国联民生证券等将买方投顾理念融入到基金渠道合作中,开创了使用基金投顾策略服务中小银行、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客户的先河。

“2021年年底第二批试点机构落地以来,基金投顾展业规模持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中金财富、国联民生证券等多家试点机构的基金投顾保有规模累计增长均超过40%。”张荣升表示,国联民生证券在最近1年半的震荡市场环境中实现了客户盈利比例的逐季增加,客户盈利比例累计增长达10%以上。

形成差异化的买方投顾服务模式

从我国基金市场发展来看,张荣升认为,近10年来已经在各家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团队和新媒体平台诞生出买方投顾、组合配置的萌芽,但并未形成合力,无论是配置专业性、服务持续度还是团队组织度,都相对贫弱。

随着2019年基金投顾试点落地,这些力量逐渐整合在一起。张荣升认为,监管层在2021年年末对互联网基金组合加强监管,发布了《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推动了上述力量加速整合在基金投顾试点机构的旗帜下,为同一个买方投顾体系尽心出力。

“不少在互联网领域具备一定投资研究能力和较强陪伴服务能力的基金组合推广人员,积极入职各大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在专业、合规的环境中持续陪伴服务客户,并对试点机构线上运营方面反哺和赋能。”张荣升认为,这促进了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一线员工买方投顾能力持续提升。

相对专业的持牌金融机构之间互相赋能也屡见不鲜。张荣升表示,基金公司与券商、中小银行、互联网平台之间不仅诞生出了投顾-销售机构合作新模式,多家基金公司和独立第三方销售机构更是联合成立广州投资顾问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为买方投顾理念播撒未来收获的种子。

促进公募基金行业转型

“基金投顾试点5年以来,公募指数基金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2024年年底规模相比2019年年底增长了276%。”张荣升表示,全市场公募基金品类仍然不够丰富,指数ETF发行趋同性较强,在民生消费、深度价值、海外配置等领域的布局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

在张荣升看来,财富管理业务不是简单地提供产品,而是体现在服务上,强调客户性、配置性和长期性。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正在从管理架构、考核机制、品牌建设、配置体系和产品体系五方面推动财富管理转型。目前,基金投顾策略中指数化和工具化基金配置比例逐渐增加。

据张荣升透露,国联民生证券等试点机构正在从买方立场和基金投顾业务一线需求出发,积极与公募基金公司合作,定制新消费、创新药、北交所等稀缺主题工具基金。

张荣升认为,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是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构建买方投顾体系的最优路径,而买方投顾化是财富管理转型的必经之路,更是坚持“长钱长投”理念、践行金融人民性的重要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基于买方视角打造投顾体系 助力基金投顾业务稳步发展)

(责任编辑:137)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