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就实现茅台自由了

星球商业评论

23小时前

乃悟翻遍了相关方的抖音、公众号,也没有看到有关茅台产量提升30~50%的表述,甚至都没有提及到产量的说法。

几天前,山东科技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题为《力克行业难题,他将茅台酒年产量提高30%~50%》的文章。文章中称,该校智能装备学院教授施陈博教授通过4年的攻坚克难,实现了对包装产品的精密检测国产替代,让茅台的年产量上涨了30~50%,次品率下降99%。
要知道,茅台产量这几年一直很稳定,去年基酒还出现了首次下降的情况,而且根据茅台“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5.6万吨基酒产能,2035年才能增至10万吨。这是什么黑科技,能让大国重器,核心科技的生产力提高一半,良率接近翻倍?
所以啊,你们别总是黑山东只懂主宾副宾头三尾四,人家山东人不白喝你的,下桌就在擅长的领域创造奇迹,这事儿要是真的,贵州的债务,山东的酒桌,那是不是都有救了?
媒体记者们很快就向茅台进行了求证,茅台的表态也很干脆利落:
不可能。
按照茅台方面的说法,这就是一种包装瓶的检测技术,是他们的供应商提供的,山东科大和茅台也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过合作。说白了,不管你检测矿泉水瓶还是茅台瓶,都不可能提高产量。
很快,山东科大就把这篇文章删除了。
文章的作者叫郭菁荔,通讯员叫蔡婧婧。乃悟查了一下,前者是山东科大报的副主编,这位90后女记者曾在《青岛日报》工作了8年,累计发表文章上千篇。2023年开始在山东科大报这家省级报纸任副主编。
而蔡婧婧则是智能装备学院的辅导员,根据学院宣传,这位辅导员经常给学院里的大学生们上新闻辅导课。
按道理说,这都是专业人士,不应该出现这种错误。
其实,这篇文章早在一个月前就刊登在了山东科大的官网上,原标题是《打破行业垄断,巧解行业难题,施陈博推动包装产品精密检测实现国产替代》。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篇文章在一个月后,又被山东科大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次,标题也改为了茅台产量提升。
乃悟翻遍了相关方的抖音、公众号,也没有看到有关茅台产量提升30~50%的表述,甚至都没有提及到产量的说法。
所以这个说法到底是哪儿来的?乃悟试着拨打了施教授的电话,但没有打通。
根据山东科大的宣传显示,学校的稿件会经过严格的:
三审三校。
三次审查加校对,为啥就没有人发现问题?
乃悟研究了一下,文章中被报道的施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高中时就参加国际中学奥赛并且拿奖,毕业后更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荣誉。
根据另一篇报道称,施教授是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
可以每天只睡1~2个小时。
除了在山东科大当教授外,施教授还是山东明佳的总经理。这是一家专门提供检测装备的公司,除了茅台,他们和雪花、嘉士伯也有合作。
明佳的控股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斯莱克,它们的确是茅台的供应商,它们的检测设备早在2023年就通过了茅台的评估。除此之外,明佳和山东科大还有很深的联系。明佳创始人,副董事长张明君就是山东科大的校友。
去年山东科大的领导们还专门到明佳拜访,希望他们能为山东科大的学子们提供工作岗位。茅台有个培训班,也被放在了山东科大举办,由明佳负责培训茅台的员工。
这次事件后,茅台方面表态也很有意思,说他们会联系山东科大:
私下协调修改。
其实这几年山东科大办的挺好,知名校友里男有Zoom创始人袁征,女有搅动全国舆论场和法律界的翟欣欣,这次的新闻幸亏是假的,要是真的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

图片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乃悟微信:yangnw0705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

乃悟翻遍了相关方的抖音、公众号,也没有看到有关茅台产量提升30~50%的表述,甚至都没有提及到产量的说法。

几天前,山东科技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题为《力克行业难题,他将茅台酒年产量提高30%~50%》的文章。文章中称,该校智能装备学院教授施陈博教授通过4年的攻坚克难,实现了对包装产品的精密检测国产替代,让茅台的年产量上涨了30~50%,次品率下降99%。
要知道,茅台产量这几年一直很稳定,去年基酒还出现了首次下降的情况,而且根据茅台“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5.6万吨基酒产能,2035年才能增至10万吨。这是什么黑科技,能让大国重器,核心科技的生产力提高一半,良率接近翻倍?
所以啊,你们别总是黑山东只懂主宾副宾头三尾四,人家山东人不白喝你的,下桌就在擅长的领域创造奇迹,这事儿要是真的,贵州的债务,山东的酒桌,那是不是都有救了?
媒体记者们很快就向茅台进行了求证,茅台的表态也很干脆利落:
不可能。
按照茅台方面的说法,这就是一种包装瓶的检测技术,是他们的供应商提供的,山东科大和茅台也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过合作。说白了,不管你检测矿泉水瓶还是茅台瓶,都不可能提高产量。
很快,山东科大就把这篇文章删除了。
文章的作者叫郭菁荔,通讯员叫蔡婧婧。乃悟查了一下,前者是山东科大报的副主编,这位90后女记者曾在《青岛日报》工作了8年,累计发表文章上千篇。2023年开始在山东科大报这家省级报纸任副主编。
而蔡婧婧则是智能装备学院的辅导员,根据学院宣传,这位辅导员经常给学院里的大学生们上新闻辅导课。
按道理说,这都是专业人士,不应该出现这种错误。
其实,这篇文章早在一个月前就刊登在了山东科大的官网上,原标题是《打破行业垄断,巧解行业难题,施陈博推动包装产品精密检测实现国产替代》。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篇文章在一个月后,又被山东科大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次,标题也改为了茅台产量提升。
乃悟翻遍了相关方的抖音、公众号,也没有看到有关茅台产量提升30~50%的表述,甚至都没有提及到产量的说法。
所以这个说法到底是哪儿来的?乃悟试着拨打了施教授的电话,但没有打通。
根据山东科大的宣传显示,学校的稿件会经过严格的:
三审三校。
三次审查加校对,为啥就没有人发现问题?
乃悟研究了一下,文章中被报道的施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高中时就参加国际中学奥赛并且拿奖,毕业后更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荣誉。
根据另一篇报道称,施教授是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
可以每天只睡1~2个小时。
除了在山东科大当教授外,施教授还是山东明佳的总经理。这是一家专门提供检测装备的公司,除了茅台,他们和雪花、嘉士伯也有合作。
明佳的控股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斯莱克,它们的确是茅台的供应商,它们的检测设备早在2023年就通过了茅台的评估。除此之外,明佳和山东科大还有很深的联系。明佳创始人,副董事长张明君就是山东科大的校友。
去年山东科大的领导们还专门到明佳拜访,希望他们能为山东科大的学子们提供工作岗位。茅台有个培训班,也被放在了山东科大举办,由明佳负责培训茅台的员工。
这次事件后,茅台方面表态也很有意思,说他们会联系山东科大:
私下协调修改。
其实这几年山东科大办的挺好,知名校友里男有Zoom创始人袁征,女有搅动全国舆论场和法律界的翟欣欣,这次的新闻幸亏是假的,要是真的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

图片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乃悟微信:yangnw0705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