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原本是企业通过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如今,却成不少公司的大型迷惑现场。
最近有博主发帖称,被集团的“降本增效”搞得很无语。“打印纸实名认领”、“备品只能以旧换新”,把“降本增效”玩出了新花样,简直就是“降本又降智,增效更增笑”。
此帖一发,引不少网友共鸣。今天,就让我们来扒一扒,“降本增效”大潮下,那些离谱的省钱操作。
01
倡导办公无纸化,从取消卫生纸开始
“不是……不再提供卫生纸,你管这叫降本增效?”
卫生纸,作为公司开源节流的“风向标”之一。很多公司的“降本增效”,都会从这里开始着手:换更便宜的,减少数量,或是直接取消。
朋友苏筱告诉我,他们公司在做预算管理时,发现过去半年卫生纸消耗量异常,平均每人每月达4卷,存在浪费和管理漏洞。
然而,公司的应对措施却是一刀切,直接取消了卫生纸供应。不得已,员工们只能揣纸上班,还得时刻提防桌上的抽纸“不翼而飞”。
这一做法不仅给员工带来了不便,还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降本多少不清楚,生活的不便倒是明显增加了不少。
02
上班自费带电脑,不给补助省成本
网友@孤灯的帖子#明明可以直接抢,还要给你个工作#,引发外界关注。
帖子中提到,他在某设计公司就职时,要求自备电脑,且一般电脑还不行,得按公司要求来采买。
这一要求让众多网友大跌眼镜,调侃道:“这不就是现实版‘带资进组’吗?”
先不说每天得背着沉重电脑上下班,这工资还没到手,就得先用出一笔大开销,让人哭笑不得。
码农@AIMI表示自己也遭遇过类似经历,刚入职公司便要求他使用高性能的笔记本电脑,方便配合程序的调试。对此,他忍不住吐槽:“这哪是找工作,简直是买工作送老板!”
为节省公司支出,简单粗暴地将成本直接转嫁给员工,却从不考虑员工的实际负担。
03
取消免费下午茶,茶叶取代瓶装水
曾几何时,免费下午茶是许多公司吸引员工的小福利。如今,为了降本增效,不少公司主动取消了这一福利。
一位博主留言称,他刚入职时,公司经常提供免费下午茶和加班餐,后来因为降本增效取消了。
这就算了,就连用来招待客户的瓶装矿泉水,也变成了普通茶叶。每次来客户,只能用自备的小茶壶烧水泡茶,多少有些尴尬寒酸。
“降本增效降到了茶水上,真是节省到了骨子里”,道出了许多职场人对这一现象的无奈与感慨。
04
减少办公灯管数,关灯时间有要求
为节约电费,一些公司竟把“降本”的想法,打到了办公室灯管上。
有职友发帖称,公司严格要求开关灯时间,加班也只能留少数几盏灯。
评论区有人跟帖,自己公司要求更“奇葩”,规定岗位上没人但开着灯的,属于浪费公共资源,计入个人考核。
结果,员工们为不被罚款,只能每次离开座位时都匆匆关灯,哪怕只是去倒杯水。一时间,办公室“灯火阑珊”。
虽然节约了电费,但牺牲了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度,效率也跟着大打折扣。
有句老话:“省了馒头饿了肚,降本不能降效率”,便很贴切地表达了这种舍本逐末的降本方式所带来的后果。
05
绩效奖金对半砍,节日福利被取消
如果说,在灯光、纸巾、下午茶上舞刀弄枪,只是小打小闹。那么在绩效、奖金、福利,甚至薪资上下手,算是真枪实战了。
朋友小陈最近吐槽,以前过年,公司会象征性地发些礼品和红包。尽管不多,但多少有点过年气氛。
今年,公司以“降本”为由,不仅取消了年前福利,连年终奖也缩水不少。
从事新媒体的博主朋友同样透露,公司取消了原本每年一度的旅游福利,理由是成本过高,年终奖相比往年也大幅缩水。
更有甚者,公司还开始调整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使得部分员工难以达到原有的奖金发放条件。
一位员工无奈表示:“赚不到甲方的钱就赚员工的钱,兜兜转转,原来自己才是那个‘本’。”
06
一人多岗兼数职,干不完活就加班
在“降本增效”的主旋律下,一人多岗的现象,成为不少企业的运行常态。
员工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其他岗位的工作。而这样的做法,在许多企业眼里便是“增效”。
网友@疲惫大鹅说,公司今年把库管裁了,每次去领办公用品,得自己在库房翻找,结果以前花个三分钟就可以把办公用品领回来,现在变成半个小时。
还有网友表示:“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加班、睡觉,连做梦都在工作。”
公司人员减少了,工作量却没有减少,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虽然在企业管理中,一人多岗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培育多技能人才,使员工具备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力,以此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了解,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而不是为降低用人成本,一味增加工作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员工长远发展。
真正的降本,应是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减少浪费来实现的,而不是为了降本过度把控。
其真正目的是“提高效率”,若本末倒置、过度节省,反倒失了效率不说,公司还容易变成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将降本增效变成降本增“笑”。
你遇过的“降本增效”奇葩操作,有哪些?
“降本增效”原本是企业通过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如今,却成不少公司的大型迷惑现场。
最近有博主发帖称,被集团的“降本增效”搞得很无语。“打印纸实名认领”、“备品只能以旧换新”,把“降本增效”玩出了新花样,简直就是“降本又降智,增效更增笑”。
此帖一发,引不少网友共鸣。今天,就让我们来扒一扒,“降本增效”大潮下,那些离谱的省钱操作。
01
倡导办公无纸化,从取消卫生纸开始
“不是……不再提供卫生纸,你管这叫降本增效?”
卫生纸,作为公司开源节流的“风向标”之一。很多公司的“降本增效”,都会从这里开始着手:换更便宜的,减少数量,或是直接取消。
朋友苏筱告诉我,他们公司在做预算管理时,发现过去半年卫生纸消耗量异常,平均每人每月达4卷,存在浪费和管理漏洞。
然而,公司的应对措施却是一刀切,直接取消了卫生纸供应。不得已,员工们只能揣纸上班,还得时刻提防桌上的抽纸“不翼而飞”。
这一做法不仅给员工带来了不便,还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降本多少不清楚,生活的不便倒是明显增加了不少。
02
上班自费带电脑,不给补助省成本
网友@孤灯的帖子#明明可以直接抢,还要给你个工作#,引发外界关注。
帖子中提到,他在某设计公司就职时,要求自备电脑,且一般电脑还不行,得按公司要求来采买。
这一要求让众多网友大跌眼镜,调侃道:“这不就是现实版‘带资进组’吗?”
先不说每天得背着沉重电脑上下班,这工资还没到手,就得先用出一笔大开销,让人哭笑不得。
码农@AIMI表示自己也遭遇过类似经历,刚入职公司便要求他使用高性能的笔记本电脑,方便配合程序的调试。对此,他忍不住吐槽:“这哪是找工作,简直是买工作送老板!”
为节省公司支出,简单粗暴地将成本直接转嫁给员工,却从不考虑员工的实际负担。
03
取消免费下午茶,茶叶取代瓶装水
曾几何时,免费下午茶是许多公司吸引员工的小福利。如今,为了降本增效,不少公司主动取消了这一福利。
一位博主留言称,他刚入职时,公司经常提供免费下午茶和加班餐,后来因为降本增效取消了。
这就算了,就连用来招待客户的瓶装矿泉水,也变成了普通茶叶。每次来客户,只能用自备的小茶壶烧水泡茶,多少有些尴尬寒酸。
“降本增效降到了茶水上,真是节省到了骨子里”,道出了许多职场人对这一现象的无奈与感慨。
04
减少办公灯管数,关灯时间有要求
为节约电费,一些公司竟把“降本”的想法,打到了办公室灯管上。
有职友发帖称,公司严格要求开关灯时间,加班也只能留少数几盏灯。
评论区有人跟帖,自己公司要求更“奇葩”,规定岗位上没人但开着灯的,属于浪费公共资源,计入个人考核。
结果,员工们为不被罚款,只能每次离开座位时都匆匆关灯,哪怕只是去倒杯水。一时间,办公室“灯火阑珊”。
虽然节约了电费,但牺牲了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度,效率也跟着大打折扣。
有句老话:“省了馒头饿了肚,降本不能降效率”,便很贴切地表达了这种舍本逐末的降本方式所带来的后果。
05
绩效奖金对半砍,节日福利被取消
如果说,在灯光、纸巾、下午茶上舞刀弄枪,只是小打小闹。那么在绩效、奖金、福利,甚至薪资上下手,算是真枪实战了。
朋友小陈最近吐槽,以前过年,公司会象征性地发些礼品和红包。尽管不多,但多少有点过年气氛。
今年,公司以“降本”为由,不仅取消了年前福利,连年终奖也缩水不少。
从事新媒体的博主朋友同样透露,公司取消了原本每年一度的旅游福利,理由是成本过高,年终奖相比往年也大幅缩水。
更有甚者,公司还开始调整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使得部分员工难以达到原有的奖金发放条件。
一位员工无奈表示:“赚不到甲方的钱就赚员工的钱,兜兜转转,原来自己才是那个‘本’。”
06
一人多岗兼数职,干不完活就加班
在“降本增效”的主旋律下,一人多岗的现象,成为不少企业的运行常态。
员工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其他岗位的工作。而这样的做法,在许多企业眼里便是“增效”。
网友@疲惫大鹅说,公司今年把库管裁了,每次去领办公用品,得自己在库房翻找,结果以前花个三分钟就可以把办公用品领回来,现在变成半个小时。
还有网友表示:“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加班、睡觉,连做梦都在工作。”
公司人员减少了,工作量却没有减少,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虽然在企业管理中,一人多岗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培育多技能人才,使员工具备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力,以此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了解,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而不是为降低用人成本,一味增加工作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员工长远发展。
真正的降本,应是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减少浪费来实现的,而不是为了降本过度把控。
其真正目的是“提高效率”,若本末倒置、过度节省,反倒失了效率不说,公司还容易变成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将降本增效变成降本增“笑”。
你遇过的“降本增效”奇葩操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