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教育强省目标,2025年四川教育这样干

川观新闻

23小时前

办好省级民生实事,在全省每个县(市、区)建好用好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发挥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作用,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2月24日,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蓉召开。如何扎实推动教育强省建设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一起来看——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更加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

以分类评价牵引高校分类改革,根据不同类型高校功能定位、质量贡献、特色优势,构建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办学条件、招生计划、学位点授权、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分类支持。

按照“省级统筹、学校自主、动态调整、供需适配”的思路,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严格落实专业监测“红橙黄牌”预警,促进人才培养周期与经济周期、产业周期更好适配。

在实施高等教育“登峰计划”、高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用好四川省科技教育联合基金的基础上,加强与经信、科技等部门及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支持高校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有效扩大技能人才供给

大力规范办学行为,探索建立全省中职统一招生平台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平台,坚持高职单招“五统一”,构建高质量办学的规范秩序。

推动教育部门、产业部门共同主导,头部企业、特色高校、优势专业深度参与,聚焦我省15条重点产业链,发挥省级产教融合试点项目带动作用,建立利益紧密型的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共同体,让产教融合真正扎根在重点产业链和优势产业赛道上。

推动中职学校转型发展,调整中职学校布局结构,鼓励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积极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建设,夯实职业教育发展根基。

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以高考、中考改革为重点,扭转教育评价指挥棒。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强化五育并举。

办好省级民生实事,在全省每个县(市、区)建好用好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发挥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作用,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深化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建立学龄人口动态监测研判工作机制,推进幼小衔接、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和高完中等贯通办学。

加快建设全省教育大数据平台,实施“网链共享计划”,打造“四川AI助教”和教育资源超市,构建覆盖全省中小学、公益便捷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远程共享体系。

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优秀教师精准帮培支教计划,今年为阿坝、甘孜、凉山和马边、峨边公办普通高中及部分初中选派400名支教教师,从受援学校选派200名“种子教师”到省内名校跟岗学习。

持续做好“三区”人才支持教师专项计划、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重点加强物理、化学、生物等紧缺教师的增派,缓解教师结构性矛盾。

办好省级民生实事,在全省每个县(市、区)建好用好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发挥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作用,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2月24日,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蓉召开。如何扎实推动教育强省建设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一起来看——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更加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

以分类评价牵引高校分类改革,根据不同类型高校功能定位、质量贡献、特色优势,构建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办学条件、招生计划、学位点授权、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分类支持。

按照“省级统筹、学校自主、动态调整、供需适配”的思路,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严格落实专业监测“红橙黄牌”预警,促进人才培养周期与经济周期、产业周期更好适配。

在实施高等教育“登峰计划”、高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用好四川省科技教育联合基金的基础上,加强与经信、科技等部门及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支持高校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有效扩大技能人才供给

大力规范办学行为,探索建立全省中职统一招生平台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平台,坚持高职单招“五统一”,构建高质量办学的规范秩序。

推动教育部门、产业部门共同主导,头部企业、特色高校、优势专业深度参与,聚焦我省15条重点产业链,发挥省级产教融合试点项目带动作用,建立利益紧密型的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共同体,让产教融合真正扎根在重点产业链和优势产业赛道上。

推动中职学校转型发展,调整中职学校布局结构,鼓励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积极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建设,夯实职业教育发展根基。

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以高考、中考改革为重点,扭转教育评价指挥棒。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强化五育并举。

办好省级民生实事,在全省每个县(市、区)建好用好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发挥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作用,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深化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建立学龄人口动态监测研判工作机制,推进幼小衔接、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和高完中等贯通办学。

加快建设全省教育大数据平台,实施“网链共享计划”,打造“四川AI助教”和教育资源超市,构建覆盖全省中小学、公益便捷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远程共享体系。

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优秀教师精准帮培支教计划,今年为阿坝、甘孜、凉山和马边、峨边公办普通高中及部分初中选派400名支教教师,从受援学校选派200名“种子教师”到省内名校跟岗学习。

持续做好“三区”人才支持教师专项计划、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重点加强物理、化学、生物等紧缺教师的增派,缓解教师结构性矛盾。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