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2024年,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增长15%,出货量创下1.37亿部的历史新高。此次增长主要受到设备需求复苏的推动,换机周期和厂商的激进促销策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星依然稳居市场榜首,出货量增长12%,达到4290万部。摩托罗拉尽管同比下降4%,但仍以2280万部的出货量保持第二名的地位。
与此同时,小米(01810)紧随其后,出货量同比增长20%至2270万部,双方差距进一步缩小,小米有望在该地区超越摩托罗拉。传音凭借40%的增长率稳固了其在拉美市场的第四名位置,出货量达1280万部。而荣耀则以惊人的79%同比增长首次跻身前五,出货量达800万部,主要受其在中美洲市场的快速扩张推动,在该地区的同比增幅超过200%。
Canalys高级分析师Miguel Pérez表示:“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37亿部这一历史性里程碑,乍一看似乎表明2024年市场上的所有玩家都取得了成功。小米、传音、荣耀、OPPO和realme等新兴厂商的出货量创历史纪录,不仅刺激市场需求,也大幅加剧了市场竞争,尤其是在售价低于300美元的细分市场,该价格段的设备占全年总出货量的72%。然而,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一增长究竟是厂商战略布局的体现,还是市场对竞争环境变化的短期反应。”
Pérez补充道:“从竞争角度来看,2024年,拉美智能手机市场的核心特征是抢占市场份额。三星和摩托罗拉等传统厂商试图夺回失去的份额,而小米和传音等中国厂商则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一竞争主要集中在200美元以下的价位段,也解释了该细分市场在2024年同比增长94%。因此,拉美市场竞争的加剧主要源于厂商对高性价比产品的持续投入。这种趋势在提升消费者可选择性的同时,也压缩了厂商和渠道的盈利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前沿移动设备技术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变现机会。”
Pérez表示:“虽然竞争预计将推动需求增长,但对于依赖于低利润细分市场的厂商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选择。对于那些在各价位段和生态系统设备上缺乏均衡产品线的品牌而言,市场的稳定性可能会面临风险,特别是在出现库存积压和需求放缓等不可预见的因素时——这一情况在创纪录的出货量之后变得愈加可能。此外,Canalys最新的预测,2025年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将略微下降1%。这表明,在该地区获得成功的厂商,将不是那些在低端市场实现规模化的厂商,而是能够在更高价值细分市场提升出货量和品牌定位的厂商。
智通财经APP获悉,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2024年,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增长15%,出货量创下1.37亿部的历史新高。此次增长主要受到设备需求复苏的推动,换机周期和厂商的激进促销策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星依然稳居市场榜首,出货量增长12%,达到4290万部。摩托罗拉尽管同比下降4%,但仍以2280万部的出货量保持第二名的地位。
与此同时,小米(01810)紧随其后,出货量同比增长20%至2270万部,双方差距进一步缩小,小米有望在该地区超越摩托罗拉。传音凭借40%的增长率稳固了其在拉美市场的第四名位置,出货量达1280万部。而荣耀则以惊人的79%同比增长首次跻身前五,出货量达800万部,主要受其在中美洲市场的快速扩张推动,在该地区的同比增幅超过200%。
Canalys高级分析师Miguel Pérez表示:“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37亿部这一历史性里程碑,乍一看似乎表明2024年市场上的所有玩家都取得了成功。小米、传音、荣耀、OPPO和realme等新兴厂商的出货量创历史纪录,不仅刺激市场需求,也大幅加剧了市场竞争,尤其是在售价低于300美元的细分市场,该价格段的设备占全年总出货量的72%。然而,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一增长究竟是厂商战略布局的体现,还是市场对竞争环境变化的短期反应。”
Pérez补充道:“从竞争角度来看,2024年,拉美智能手机市场的核心特征是抢占市场份额。三星和摩托罗拉等传统厂商试图夺回失去的份额,而小米和传音等中国厂商则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一竞争主要集中在200美元以下的价位段,也解释了该细分市场在2024年同比增长94%。因此,拉美市场竞争的加剧主要源于厂商对高性价比产品的持续投入。这种趋势在提升消费者可选择性的同时,也压缩了厂商和渠道的盈利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前沿移动设备技术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变现机会。”
Pérez表示:“虽然竞争预计将推动需求增长,但对于依赖于低利润细分市场的厂商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选择。对于那些在各价位段和生态系统设备上缺乏均衡产品线的品牌而言,市场的稳定性可能会面临风险,特别是在出现库存积压和需求放缓等不可预见的因素时——这一情况在创纪录的出货量之后变得愈加可能。此外,Canalys最新的预测,2025年拉美智能手机市场将略微下降1%。这表明,在该地区获得成功的厂商,将不是那些在低端市场实现规模化的厂商,而是能够在更高价值细分市场提升出货量和品牌定位的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