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
超3800亿元,中国科技圈迎来一笔巨量投资!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2月24日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这也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AI爆发远超预期
为何此时宣布3800亿元的投资?
吴泳铭给出的答案是:“AI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自DeepSeek在年初火爆全球、通义千问全新版本升级发布,中国AI产业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引发了大量关注,更是带动了中国科技股的爆发,全球资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
吴泳铭表示,超3800亿元巨额资金继续投入,能极大提振相关产业信心,同时也表明,阿里一如既往相信未来、投资未来。
据其透露,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此外,阿里巴巴还会在近期发布基于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阿里巴巴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国内CSP(云服务提供商)厂商将积极跟进,有望复现“互联网+”周期中出现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投资热潮。其他CSP厂商同步增加对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投资,推动国产AI算力产业链的需求改善。
中国企业加码科创
阿里之外,近期中国科技企业纷纷传来投资加码、项目落地的消息。
上海思朗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披露,其已完成D轮融资交割。本轮融资由宁德时代旗下唯一的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CATL Captial)领投,中芯聚源跟投。该公司是致力于国产自主处理器内核研发、芯片设计和应用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认为,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推高算力需求,中国智能算力发展水平增速高于预期,智能算力增幅远高于通用算力增幅。
市场规模方面,该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达到190亿美元,同比增86.9%,预计2025年将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36.2%。
在此背景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算力领域投入真金白银。如,2月20日,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参与的联合体中标了《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二中心)项目厂区建设及IDC配套部分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总价达3.91亿元。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跨界”切入算力运营领域,其于2月1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已完成一个算力运营项目,客户为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据悉,公司已设立专门团队并规划了不超过10亿元的预算用于发展算力业务。
科技资产“引力”提升
中国科技资产因AI大火提升了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认为,现在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科技和AI领域的可投资性。在国际舞台上,高端制造业与AI领域的竞争将更加受到关注。
“DeepSeek横空出世让投资者意识到,AI的应用可能并不需要大规模投资。与此同时,中国还拥有庞大的工程师资源池、数据可用性、社交网络和电商领域完善的生态系统,并可能获得政府的进一步支持,以加快AI的应用。”王滢说。
瑞银证券分析师孟磊表示,最近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对包括半导体、软件、医疗、汽车等多个产业链较长的行业将带来持续影响。
孟磊认为,生成式AI成本的降低有望不断惠及更多行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也将帮助AI模型训练,AI驱动的药物研发也具有更广泛的作用,智能汽车业有望更具竞争力。这些变化都将不断提升生活的舒适度,满足消费者需要,也会让相关资产的价值不断显现。
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则指出,近期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AI版图重构,腾讯、阿里、百度等多个科技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市场关注持续升温。这一突破性进展折射出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这背后离不开我国科创政策的支持。报告认为,未来产业政策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海通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表示,从宏观环境看,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已具备技术、人力和政策的基础条件;从股市层面看,目前中国科技企业在政策面、资金面、市场环境等方面均具备有利条件。“结合市场环境看,当前市场正处在熊牛转换中,产业趋势向上的科技或成主线。”
xiabin@chinanews.com.cn
您的关注是我们持续报道的动力!
▼
推荐阅读
编辑:诸葛瑞鑫
一审:李晓喻
责编:魏 晞
加码
超3800亿元,中国科技圈迎来一笔巨量投资!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2月24日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这也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AI爆发远超预期
为何此时宣布3800亿元的投资?
吴泳铭给出的答案是:“AI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自DeepSeek在年初火爆全球、通义千问全新版本升级发布,中国AI产业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引发了大量关注,更是带动了中国科技股的爆发,全球资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
吴泳铭表示,超3800亿元巨额资金继续投入,能极大提振相关产业信心,同时也表明,阿里一如既往相信未来、投资未来。
据其透露,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此外,阿里巴巴还会在近期发布基于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阿里巴巴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国内CSP(云服务提供商)厂商将积极跟进,有望复现“互联网+”周期中出现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投资热潮。其他CSP厂商同步增加对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投资,推动国产AI算力产业链的需求改善。
中国企业加码科创
阿里之外,近期中国科技企业纷纷传来投资加码、项目落地的消息。
上海思朗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披露,其已完成D轮融资交割。本轮融资由宁德时代旗下唯一的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CATL Captial)领投,中芯聚源跟投。该公司是致力于国产自主处理器内核研发、芯片设计和应用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认为,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推高算力需求,中国智能算力发展水平增速高于预期,智能算力增幅远高于通用算力增幅。
市场规模方面,该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达到190亿美元,同比增86.9%,预计2025年将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36.2%。
在此背景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算力领域投入真金白银。如,2月20日,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参与的联合体中标了《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二中心)项目厂区建设及IDC配套部分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总价达3.91亿元。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跨界”切入算力运营领域,其于2月1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已完成一个算力运营项目,客户为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据悉,公司已设立专门团队并规划了不超过10亿元的预算用于发展算力业务。
科技资产“引力”提升
中国科技资产因AI大火提升了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认为,现在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科技和AI领域的可投资性。在国际舞台上,高端制造业与AI领域的竞争将更加受到关注。
“DeepSeek横空出世让投资者意识到,AI的应用可能并不需要大规模投资。与此同时,中国还拥有庞大的工程师资源池、数据可用性、社交网络和电商领域完善的生态系统,并可能获得政府的进一步支持,以加快AI的应用。”王滢说。
瑞银证券分析师孟磊表示,最近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对包括半导体、软件、医疗、汽车等多个产业链较长的行业将带来持续影响。
孟磊认为,生成式AI成本的降低有望不断惠及更多行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也将帮助AI模型训练,AI驱动的药物研发也具有更广泛的作用,智能汽车业有望更具竞争力。这些变化都将不断提升生活的舒适度,满足消费者需要,也会让相关资产的价值不断显现。
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则指出,近期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AI版图重构,腾讯、阿里、百度等多个科技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市场关注持续升温。这一突破性进展折射出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这背后离不开我国科创政策的支持。报告认为,未来产业政策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海通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表示,从宏观环境看,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已具备技术、人力和政策的基础条件;从股市层面看,目前中国科技企业在政策面、资金面、市场环境等方面均具备有利条件。“结合市场环境看,当前市场正处在熊牛转换中,产业趋势向上的科技或成主线。”
xiabin@chinanews.com.cn
您的关注是我们持续报道的动力!
▼
推荐阅读
编辑:诸葛瑞鑫
一审:李晓喻
责编:魏 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