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跷跷板再现 债市出现倒春寒 后市怎么走?

东方财富网

14小时前

蛇年新春的债市开局,似乎经历了一场倒春寒:30年期国债期货从高位大幅回落,不少纯债基金连续多个交易日调整,半数以上纯债基金年初以来收益率告负,如鹏扬淳兴三个月定开债C、宏利溢利C、平安惠旭纯债C等今年至今净值跌幅已超过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陈燕青

春节长假后,A股迎来一波反弹,而债市明显走弱。根据统计,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2月以来下跌2.65%,10年期国债期货2月至今下跌1.09%。

上周,国债期货走弱。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连跌5天,单周跌幅高达2.63%。

蛇年新春的债市开局,似乎经历了一场倒春寒:30年期国债期货从高位大幅回落,不少纯债基金连续多个交易日调整,半数以上纯债基金年初以来收益率告负,如鹏扬淳兴三个月定开债C、宏利溢利C、平安惠旭纯债C等今年至今净值跌幅已超过1%。

随着债市波动的加大,近日又有多只债券基金出现大额赎回。2月18日,浙商惠丰定开债、财通汇利纯债基金、浙商惠丰定开债等三只债券基金称,因发生大额赎回而提高了基金份额净值精度。

对于近期债市的调整,深圳一家券商固收分析师分析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节后股市走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分流了部分资金;二是近期资金面相对紧张,央行净回笼,资金价格明显抬升;三是市场此前对于降准降息预期较强,但国内1月社融超预期,而美联储降息周期停滞,使得降准降息的预期减弱。

去年,债券市场演绎了一轮牛市行情,在降准降息等政策宽松预期与“资产荒”的推动下,流动性宽松与机构欠配压力共同推动债市收益率单边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去年初的2.56%波动下行,今年1月一度跌破1.6%,债券类资产收益率显著上升。去年,30年国债ETF大涨21.98%领跑债市,债券成为机构资金配置的核心标的。

近期的调整是否意味着去年以来的债券牛市结束了呢?对此,东部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个人认为长债牛市已终结,资金面阶段性紧张并不是债市后市走势的核心矛盾。从目前看,股债跷跷板效应依然存在,而经济基本面有所好转,货币宽松的节奏可能低于预期,这都不利于债市。当然,从中期来看,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也不大。”

浙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展望下一阶段,我们认为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加热”状态下,叠加政府债发行缴款、两会预期、AI浪潮有效提振权益市场情绪等其他因素催化下,债市这壶“冰水”或将逐步走向“沸腾”,也即债市尤其是长债或仍有较大调整压力。

展望后市,国泰基金表示,在央行暂停国债买卖后,收益率曲线熊平,短端上行幅度大于长端。从政策角度看,央行将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目前情况不足以促使央行采取大幅宽松的动作,总量货币政策可能推后。债券市场进入到震荡期,密切关注建筑业开复工与关税加征情况。 南方基金认为,现在判断债市拐点出现或许还为时过早。此外,在债券市场波动变大的市场环境下,配置中短债基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过去十几年,债券市场在某些年份曾经出现过较大的波动,但中短期债基受到债券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较小,基金净值波动也相对较低。

近日,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为3.6%,已连续4个月维持不变。

外资仍在流入中国债市。国际金融协会近日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今年1月,新兴市场债券资金总流入达450亿美元,较股市增量显著。其中,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外资净流入81亿美元,成为新兴市场债市资金流入的主力军。

事实上,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债券的热情自去年末便已重燃。去年12月,境外机构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月的减持,当月增持银行间市场债券约100亿元人民币。

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蛇年新春的债市开局,似乎经历了一场倒春寒:30年期国债期货从高位大幅回落,不少纯债基金连续多个交易日调整,半数以上纯债基金年初以来收益率告负,如鹏扬淳兴三个月定开债C、宏利溢利C、平安惠旭纯债C等今年至今净值跌幅已超过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陈燕青

春节长假后,A股迎来一波反弹,而债市明显走弱。根据统计,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2月以来下跌2.65%,10年期国债期货2月至今下跌1.09%。

上周,国债期货走弱。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连跌5天,单周跌幅高达2.63%。

蛇年新春的债市开局,似乎经历了一场倒春寒:30年期国债期货从高位大幅回落,不少纯债基金连续多个交易日调整,半数以上纯债基金年初以来收益率告负,如鹏扬淳兴三个月定开债C、宏利溢利C、平安惠旭纯债C等今年至今净值跌幅已超过1%。

随着债市波动的加大,近日又有多只债券基金出现大额赎回。2月18日,浙商惠丰定开债、财通汇利纯债基金、浙商惠丰定开债等三只债券基金称,因发生大额赎回而提高了基金份额净值精度。

对于近期债市的调整,深圳一家券商固收分析师分析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节后股市走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分流了部分资金;二是近期资金面相对紧张,央行净回笼,资金价格明显抬升;三是市场此前对于降准降息预期较强,但国内1月社融超预期,而美联储降息周期停滞,使得降准降息的预期减弱。

去年,债券市场演绎了一轮牛市行情,在降准降息等政策宽松预期与“资产荒”的推动下,流动性宽松与机构欠配压力共同推动债市收益率单边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去年初的2.56%波动下行,今年1月一度跌破1.6%,债券类资产收益率显著上升。去年,30年国债ETF大涨21.98%领跑债市,债券成为机构资金配置的核心标的。

近期的调整是否意味着去年以来的债券牛市结束了呢?对此,东部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个人认为长债牛市已终结,资金面阶段性紧张并不是债市后市走势的核心矛盾。从目前看,股债跷跷板效应依然存在,而经济基本面有所好转,货币宽松的节奏可能低于预期,这都不利于债市。当然,从中期来看,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也不大。”

浙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展望下一阶段,我们认为在资金面持续收紧的“加热”状态下,叠加政府债发行缴款、两会预期、AI浪潮有效提振权益市场情绪等其他因素催化下,债市这壶“冰水”或将逐步走向“沸腾”,也即债市尤其是长债或仍有较大调整压力。

展望后市,国泰基金表示,在央行暂停国债买卖后,收益率曲线熊平,短端上行幅度大于长端。从政策角度看,央行将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目前情况不足以促使央行采取大幅宽松的动作,总量货币政策可能推后。债券市场进入到震荡期,密切关注建筑业开复工与关税加征情况。 南方基金认为,现在判断债市拐点出现或许还为时过早。此外,在债券市场波动变大的市场环境下,配置中短债基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过去十几年,债券市场在某些年份曾经出现过较大的波动,但中短期债基受到债券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较小,基金净值波动也相对较低。

近日,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为3.6%,已连续4个月维持不变。

外资仍在流入中国债市。国际金融协会近日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今年1月,新兴市场债券资金总流入达450亿美元,较股市增量显著。其中,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外资净流入81亿美元,成为新兴市场债市资金流入的主力军。

事实上,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债券的热情自去年末便已重燃。去年12月,境外机构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月的减持,当月增持银行间市场债券约100亿元人民币。

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