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竞相闪现“科技风” 保守型策略频频破圈

东方财富网

4小时前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人形机器人、AI医疗发力的背景下,易方达裕鑫债券基金已将此类赛道股作为股票仓位上的主要品种,涉及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极米科技更是成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随着科技股赚钱效应显著提升,债券基金为了追求业绩弹性,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了科技股。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相对稳健的债基产品,不仅在仓位上越来越多地覆盖高弹性科技股,同时,债券基金南下港股市场掘金的现象也进一步反映了此类产品在选股范围上风险偏好的变化。

债券基金注入科技弹性

自去年9月底股市回暖,股票行情一边倒指向科技板块,不仅偏股型基金大量仓位转向科技股,连风险偏好较低的债券基金也开始在股票仓位上突出科技股。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人形机器人、AI医疗发力的背景下,易方达裕鑫债券基金已将此类赛道股作为股票仓位上的主要品种,涉及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极米科技更是成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此外,在最近一个月内股价实现翻倍的AI医疗龙头卫宁健康,也成为这只债基产品的第八大重仓股。

此外,长城久悦、南方达元、嘉实添惠、招商安泽等一批债券型基金,也均将科技股作为重要持仓,且大多集中在人形机器人、科技互联网、AI医疗、芯片半导体等热门高弹性品种上。以南方达元债券基金为例,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一半指向高科技赛道,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控股菲利华中芯国际

债基产品风险偏好的提升,还体现在部分产品一改此前多元赛道的均衡策略,开始转变为以持有科技股为主要策略。以华润元大双鑫债券基金为例,截至去年12月末的前十大重仓股信息显示,该基金所持仓的十大股票全部为科技股,且大部分指向人工智能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原本保守的债券基金在买入科技股后,业绩有了明显起色,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资金和基金持有人。此前出现过偏债基金面临清盘,但在基金经理增加股票仓位并主要配置科技股后,基金产品不仅避免了清盘,还扭转了产品资金规模下降的趋势。

南下港股寻求“出彩”

另外,债券基金选股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A股,那些传统上不出A股范围的债基产品,也开始进入港股掘金。

此前,在股市还相对低迷的阶段,一些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更多的是强调风险,在股票的配置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匹配的股票以安全稳健为主。

平安基金一位债券基金经理此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债券选手在管理产品时要放弃一些机会,把握住有把握的东西,基于可控的原则在有安全边际的地方进行布局,偏债型基金在股票方面不能犯大错,债券选手在股票赛道上的胜率本就不高,债基的操作首先要避免本末倒置,控制风险是债券基金产品的首要任务,避免因为追求高弹性损害债券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

“债基产品在股票上不能犯大的错误,最重要的是债券方面要做好,不奢望在股票上追求太多机会。”这位债券基金经理强调,债基产品的核心是在选股上不能犯错,因此要强调能力圈,不犯大的错误是债基在股票操作层面的核心,不强调在股票操作上选股多么出彩。

但随着权益市场温度回升,中国科技股单边持续走强,弹性更大的港股科技股更是频频出现单月翻倍的现象。这也导致部分基金经理去港股掘金,一些基金经理突破传统股票能力圈去配置港股科技股的动力越来越大。以嘉实添惠基金为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这只偏债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股票的席位已占据半壁江山,且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赛道。

一些偏债型基金产品的港股仓位甚至远远超过可投资港股的偏股型基金。例如,华夏兴源基金披露的信息显示,这只偏债型产品不仅总股票仓位超过了25%,其中,港股仓位占比接近总股票仓位的一半,该基金通过港股通所买入的股票仓位占比超过10%,且在港股市场的具体股票配置上紧抓高弹性科技股,包括一年内上涨3倍的心动公司以及AI赛道龙头金山软件等。

当前权益资产吸引力高于债券

债券基金产品大量增加科技股配置的逻辑背后,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突破已带来不容忽视的投资机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债基产品在股票操作上不得不重视科技赛道。

管理广发聚盛的明星债券基金经理李晓博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是在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在持续升级的制造业环节,预期今年均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开年以来,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主要是AI和机器人领域,可简单划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方面,国产算力持续稳健发展,DeepSeek的出现优化了算法,提高了算力利用效率,但并不会对算力需求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前期国内训练端投资需求不足,但基于国产芯片的本地云建设会继续快速发展,会持续关注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软件应用方面,DeepSeek开源后带动了市场预期的变化,大量的中小企业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定制服务,开源模型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本地云服务需求。

“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人形机器人赛道也拥有巨大的投资机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企业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积累扎实,拥有广阔的投资机会。”李晓博认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未来的销量及保有量可能会高度类似于汽车产业,无论是在国内产能方面,还是在产业链利润分配方面,都会非常类似,操作策略上首先关注的是行业和公司的成长性,比较青睐产业自身逻辑成长性强、供给格局比较好的行业;其次是赔率和胜率比较均衡的行业,偏向于绝对收益策略;最后是量化模型筛选出来的行业。

招商安瑞债券基金经理况冲表示,当前在基金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股票操作主要是在震荡过程中积极寻找个股机会,持续关注估值和成长性匹配度较好的优质公司,发掘并配置一些竞争优势明确、未来空间较大的投资机会,在这样剧烈变化的市场中,坚持自下而上的投资框架,将仓位更加集中在有全球竞争力、能看到中长期成长能力的公司上面,继续持有军工、新质生产力及一些代表中国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债券基金竞相闪现“科技风” 保守型策略频频破圈)

(责任编辑:137)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人形机器人、AI医疗发力的背景下,易方达裕鑫债券基金已将此类赛道股作为股票仓位上的主要品种,涉及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极米科技更是成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随着科技股赚钱效应显著提升,债券基金为了追求业绩弹性,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了科技股。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相对稳健的债基产品,不仅在仓位上越来越多地覆盖高弹性科技股,同时,债券基金南下港股市场掘金的现象也进一步反映了此类产品在选股范围上风险偏好的变化。

债券基金注入科技弹性

自去年9月底股市回暖,股票行情一边倒指向科技板块,不仅偏股型基金大量仓位转向科技股,连风险偏好较低的债券基金也开始在股票仓位上突出科技股。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人形机器人、AI医疗发力的背景下,易方达裕鑫债券基金已将此类赛道股作为股票仓位上的主要品种,涉及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极米科技更是成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此外,在最近一个月内股价实现翻倍的AI医疗龙头卫宁健康,也成为这只债基产品的第八大重仓股。

此外,长城久悦、南方达元、嘉实添惠、招商安泽等一批债券型基金,也均将科技股作为重要持仓,且大多集中在人形机器人、科技互联网、AI医疗、芯片半导体等热门高弹性品种上。以南方达元债券基金为例,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一半指向高科技赛道,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控股菲利华中芯国际

债基产品风险偏好的提升,还体现在部分产品一改此前多元赛道的均衡策略,开始转变为以持有科技股为主要策略。以华润元大双鑫债券基金为例,截至去年12月末的前十大重仓股信息显示,该基金所持仓的十大股票全部为科技股,且大部分指向人工智能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原本保守的债券基金在买入科技股后,业绩有了明显起色,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资金和基金持有人。此前出现过偏债基金面临清盘,但在基金经理增加股票仓位并主要配置科技股后,基金产品不仅避免了清盘,还扭转了产品资金规模下降的趋势。

南下港股寻求“出彩”

另外,债券基金选股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A股,那些传统上不出A股范围的债基产品,也开始进入港股掘金。

此前,在股市还相对低迷的阶段,一些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更多的是强调风险,在股票的配置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匹配的股票以安全稳健为主。

平安基金一位债券基金经理此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债券选手在管理产品时要放弃一些机会,把握住有把握的东西,基于可控的原则在有安全边际的地方进行布局,偏债型基金在股票方面不能犯大错,债券选手在股票赛道上的胜率本就不高,债基的操作首先要避免本末倒置,控制风险是债券基金产品的首要任务,避免因为追求高弹性损害债券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

“债基产品在股票上不能犯大的错误,最重要的是债券方面要做好,不奢望在股票上追求太多机会。”这位债券基金经理强调,债基产品的核心是在选股上不能犯错,因此要强调能力圈,不犯大的错误是债基在股票操作层面的核心,不强调在股票操作上选股多么出彩。

但随着权益市场温度回升,中国科技股单边持续走强,弹性更大的港股科技股更是频频出现单月翻倍的现象。这也导致部分基金经理去港股掘金,一些基金经理突破传统股票能力圈去配置港股科技股的动力越来越大。以嘉实添惠基金为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这只偏债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股票的席位已占据半壁江山,且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赛道。

一些偏债型基金产品的港股仓位甚至远远超过可投资港股的偏股型基金。例如,华夏兴源基金披露的信息显示,这只偏债型产品不仅总股票仓位超过了25%,其中,港股仓位占比接近总股票仓位的一半,该基金通过港股通所买入的股票仓位占比超过10%,且在港股市场的具体股票配置上紧抓高弹性科技股,包括一年内上涨3倍的心动公司以及AI赛道龙头金山软件等。

当前权益资产吸引力高于债券

债券基金产品大量增加科技股配置的逻辑背后,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突破已带来不容忽视的投资机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债基产品在股票操作上不得不重视科技赛道。

管理广发聚盛的明星债券基金经理李晓博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是在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在持续升级的制造业环节,预期今年均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开年以来,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主要是AI和机器人领域,可简单划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方面,国产算力持续稳健发展,DeepSeek的出现优化了算法,提高了算力利用效率,但并不会对算力需求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前期国内训练端投资需求不足,但基于国产芯片的本地云建设会继续快速发展,会持续关注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软件应用方面,DeepSeek开源后带动了市场预期的变化,大量的中小企业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定制服务,开源模型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本地云服务需求。

“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人形机器人赛道也拥有巨大的投资机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企业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积累扎实,拥有广阔的投资机会。”李晓博认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未来的销量及保有量可能会高度类似于汽车产业,无论是在国内产能方面,还是在产业链利润分配方面,都会非常类似,操作策略上首先关注的是行业和公司的成长性,比较青睐产业自身逻辑成长性强、供给格局比较好的行业;其次是赔率和胜率比较均衡的行业,偏向于绝对收益策略;最后是量化模型筛选出来的行业。

招商安瑞债券基金经理况冲表示,当前在基金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股票操作主要是在震荡过程中积极寻找个股机会,持续关注估值和成长性匹配度较好的优质公司,发掘并配置一些竞争优势明确、未来空间较大的投资机会,在这样剧烈变化的市场中,坚持自下而上的投资框架,将仓位更加集中在有全球竞争力、能看到中长期成长能力的公司上面,继续持有军工、新质生产力及一些代表中国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债券基金竞相闪现“科技风” 保守型策略频频破圈)

(责任编辑:137)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