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什么没有DeepSeek?

投资家

13小时前

但是...没有一家是在台积电的南京工厂进行流片。...我曾经出于好奇,和各家企业的高管都交流过,咨询他们不在台积电南京工厂流片的原因。...听起来,这些企业在落地南京之前,就知道他们是没办法跟台积电产生业务协同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愿意落地过来呢。

作者 | 叫小宋

来源 | 叫小宋 别叫总

本月初,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连抛三篇文章,直问南京在新兴产业领域的缺失:

“DeepSeek为什么出现在杭州?”

“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

“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

我在2020-2022年期间任职的机构,有募集南京的母基金,也有对南京的返投。我斗胆发几句牢骚,聊聊这座让我又爱又恨的城市。

我们当时看的方向是半导体。听合伙人讲,南京那个时点设立母基金,是希望各投资机构招引一些半导体产业链的项目落地南京,配套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

(一)

2008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飞来南京,参加“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研讨会”。

坊间传闻,这次会议后的几年,南京领导多次前往台湾,交流和台积电的深入合作。

时间来到2016年7月6日,南京大雨。大家常说,“贵人出门多逢雨”。

这天下午,张忠谋从南京禄口机场贵宾通道走出,第二天他将亲自主持台积电南京工厂的奠基仪式。

台积电南京工厂首期投资30亿美元,制程主要为16、12纳米。而后在2021年,工厂又追加28.87亿美元投资,建设28纳米产线。

合计接近60亿美元,合人民币超过400亿元。

2018年10月31日,台积电南京工厂正式宣布量产。

为促成台积电落地,为促成南京工厂的顺利建设,南京各部门领导做了非常大量的工作,甚至大打“亲情牌”:

得知张忠谋父亲曾在南京工作过,南京商务局通过多方努力,找到了张的父亲曾经工作和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二)

2020-2022年,我任职的机构有对南京的返投,其中重点返投芯片设计企业,兼顾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

2021年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基金已经差不多投了7,8家芯片设计企业。但是...没有一家是在台积电的南京工厂进行流片。

我曾经出于好奇,和各家企业的高管都交流过,咨询他们不在台积电南京工厂流片的原因。

“我们用中芯国际和华虹就可以,用的挺好的,还便宜”

“台积电南京工厂不配合我们调工艺”

“我们拿不到南京工厂的账号/产能”

“我们是成熟制程,不需要南京工厂那么先进的工艺”

我花着南京的管理费,帮南京招过来的企业却不在南京工厂流片,那时我内心是忐忑的。

等到了2022年,我发现我们投资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也仍然没有办法打进台积电南京工厂的供应链。

“老弟我跟你讲,他们很封闭的,你看看他们工厂的设备,清一色来自于海外供应商,阿斯麦,科林,科磊,等等。我们本土企业进不去的。”

诚然,一家小机构的返投落地项目,不应该全都和庞大的台积电工厂直接产生联系。解决就业、创造税收、完善产业生态也是重要目的。

只是...

我曾经很耿直的,跟我的直属汇报人,一位总监闲聊:

听起来,这些企业在落地南京之前,就知道他们是没办法跟台积电产生业务协同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愿意落地过来呢?

然后,台积电南京工厂投资30亿美元,南京政府又给了我们一两个小目标,但是我们招引来的企业,好像都和南京工厂没有直接关系?

南京政府知道我们的现状嘛?

总监笑了笑,没有回答我。

(三)

时间再回到2017年10月。在台积电南京工厂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台积电的竞争对手——中芯国际做了一件事:

邀请台积电曾经的核心技术骨干 梁孟松 加入中芯国际,担任联席CEO。

百度百科“梁孟松”词条显示:梁孟松带领团队,在短短300天内就攻克了14纳米工艺技术的难关,将中芯国际的工艺良品率提升到95%。

300天,比台积电南京工厂的建设周期还要短。

然后,再往前拨几年。2014年,代表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量的股权投资业务主体——大基金一期成立。

2015年,也就是台积电南京工厂正在筹划的时候,大基金一期投资了中芯国际的上市主体。

2019年,台积电南京工厂投产刚一年的时候,大基金二期成立,又先后投资了中芯国际的上市主体,以及中芯东方、中芯北方、中芯京城、中芯南方、中芯深圳。

上述主体都是中芯国际在全国各地的工厂。

注:以上信息全部来自企查查、中芯国际公告

大基金一二期对中芯国际上述各主体的投资额应该是低于30亿美元的,低于台积电南京工厂的投资额的。

但是,上述各主体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拉动作用,在我个人看来是大于台积电南京工厂的。

(四)

我搞南京返投的那两年,携创始人与南京领导会面,开场白多是:

我们是十二朝古都,历史科教文卫底子厚。

我在南京当地打车,司机师傅经常骄傲的说:

我们有秦淮,有城墙;我们有紫金山,有中山陵。

上至领导下至百姓,似乎,很少听到他们口中提到“创新”。

在台积电南京工厂的建设和运营阶段,南京招引落地了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紫光,他们都是我国最头部的芯片设计企业,都是台积电的上游企业。

然后,还落地了台积电的下游封装企业——华天科技。

通过以上动作,南京计划将该城市打造成为中国“芯片之都”。

恰好,前几天百度李彦宏被问到DeepSeek时,说:创新是不能被计划的。

大型峰会回顾

投资家网·第十二届股权投资年会

“万物资生 福启未来”第十一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3上市公司智能产业对接会

2022第十四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智者谋远·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1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涅槃重生——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聚势待发——投资家网2019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资本破局—2019中国基金合伙人(GPLP)峰会

回归价值投资—2018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

但是...没有一家是在台积电的南京工厂进行流片。...我曾经出于好奇,和各家企业的高管都交流过,咨询他们不在台积电南京工厂流片的原因。...听起来,这些企业在落地南京之前,就知道他们是没办法跟台积电产生业务协同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愿意落地过来呢。

作者 | 叫小宋

来源 | 叫小宋 别叫总

本月初,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连抛三篇文章,直问南京在新兴产业领域的缺失:

“DeepSeek为什么出现在杭州?”

“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

“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

我在2020-2022年期间任职的机构,有募集南京的母基金,也有对南京的返投。我斗胆发几句牢骚,聊聊这座让我又爱又恨的城市。

我们当时看的方向是半导体。听合伙人讲,南京那个时点设立母基金,是希望各投资机构招引一些半导体产业链的项目落地南京,配套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

(一)

2008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飞来南京,参加“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研讨会”。

坊间传闻,这次会议后的几年,南京领导多次前往台湾,交流和台积电的深入合作。

时间来到2016年7月6日,南京大雨。大家常说,“贵人出门多逢雨”。

这天下午,张忠谋从南京禄口机场贵宾通道走出,第二天他将亲自主持台积电南京工厂的奠基仪式。

台积电南京工厂首期投资30亿美元,制程主要为16、12纳米。而后在2021年,工厂又追加28.87亿美元投资,建设28纳米产线。

合计接近60亿美元,合人民币超过400亿元。

2018年10月31日,台积电南京工厂正式宣布量产。

为促成台积电落地,为促成南京工厂的顺利建设,南京各部门领导做了非常大量的工作,甚至大打“亲情牌”:

得知张忠谋父亲曾在南京工作过,南京商务局通过多方努力,找到了张的父亲曾经工作和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二)

2020-2022年,我任职的机构有对南京的返投,其中重点返投芯片设计企业,兼顾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

2021年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基金已经差不多投了7,8家芯片设计企业。但是...没有一家是在台积电的南京工厂进行流片。

我曾经出于好奇,和各家企业的高管都交流过,咨询他们不在台积电南京工厂流片的原因。

“我们用中芯国际和华虹就可以,用的挺好的,还便宜”

“台积电南京工厂不配合我们调工艺”

“我们拿不到南京工厂的账号/产能”

“我们是成熟制程,不需要南京工厂那么先进的工艺”

我花着南京的管理费,帮南京招过来的企业却不在南京工厂流片,那时我内心是忐忑的。

等到了2022年,我发现我们投资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也仍然没有办法打进台积电南京工厂的供应链。

“老弟我跟你讲,他们很封闭的,你看看他们工厂的设备,清一色来自于海外供应商,阿斯麦,科林,科磊,等等。我们本土企业进不去的。”

诚然,一家小机构的返投落地项目,不应该全都和庞大的台积电工厂直接产生联系。解决就业、创造税收、完善产业生态也是重要目的。

只是...

我曾经很耿直的,跟我的直属汇报人,一位总监闲聊:

听起来,这些企业在落地南京之前,就知道他们是没办法跟台积电产生业务协同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愿意落地过来呢?

然后,台积电南京工厂投资30亿美元,南京政府又给了我们一两个小目标,但是我们招引来的企业,好像都和南京工厂没有直接关系?

南京政府知道我们的现状嘛?

总监笑了笑,没有回答我。

(三)

时间再回到2017年10月。在台积电南京工厂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台积电的竞争对手——中芯国际做了一件事:

邀请台积电曾经的核心技术骨干 梁孟松 加入中芯国际,担任联席CEO。

百度百科“梁孟松”词条显示:梁孟松带领团队,在短短300天内就攻克了14纳米工艺技术的难关,将中芯国际的工艺良品率提升到95%。

300天,比台积电南京工厂的建设周期还要短。

然后,再往前拨几年。2014年,代表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量的股权投资业务主体——大基金一期成立。

2015年,也就是台积电南京工厂正在筹划的时候,大基金一期投资了中芯国际的上市主体。

2019年,台积电南京工厂投产刚一年的时候,大基金二期成立,又先后投资了中芯国际的上市主体,以及中芯东方、中芯北方、中芯京城、中芯南方、中芯深圳。

上述主体都是中芯国际在全国各地的工厂。

注:以上信息全部来自企查查、中芯国际公告

大基金一二期对中芯国际上述各主体的投资额应该是低于30亿美元的,低于台积电南京工厂的投资额的。

但是,上述各主体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拉动作用,在我个人看来是大于台积电南京工厂的。

(四)

我搞南京返投的那两年,携创始人与南京领导会面,开场白多是:

我们是十二朝古都,历史科教文卫底子厚。

我在南京当地打车,司机师傅经常骄傲的说:

我们有秦淮,有城墙;我们有紫金山,有中山陵。

上至领导下至百姓,似乎,很少听到他们口中提到“创新”。

在台积电南京工厂的建设和运营阶段,南京招引落地了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紫光,他们都是我国最头部的芯片设计企业,都是台积电的上游企业。

然后,还落地了台积电的下游封装企业——华天科技。

通过以上动作,南京计划将该城市打造成为中国“芯片之都”。

恰好,前几天百度李彦宏被问到DeepSeek时,说:创新是不能被计划的。

大型峰会回顾

投资家网·第十二届股权投资年会

“万物资生 福启未来”第十一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3上市公司智能产业对接会

2022第十四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智者谋远·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1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涅槃重生——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聚势待发——投资家网2019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资本破局—2019中国基金合伙人(GPLP)峰会

回归价值投资—2018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