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引关注 瀚川智能收监管工作函 企业控制权存隐忧

东方财富网

2天前

尽管该公司及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均解释“通过中登系统查询后才获悉”,但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显然未履行及时告知义务,信披链条或存“漏洞”。

K图 688022_0

结合瀚川智能近期公告,该公司实控人蔡昌蔚因个人债务纠纷及离婚财产分割诉讼,导致其通过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间接持有的公司17.6892%股权被司法冻结,叠加此前高比例质押融资违约风险,该公司控制权面临多重冲击。

▍股权质押与司法冻结叠加企业控制权稳定性存隐忧

今年2月21日,瀚川智能公告,因个人资金需求,2023年7月,蔡昌蔚及其时任配偶刘爱琼作为共同借款人与华能贵诚信托签署了《特定股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合同》,融资金额为2.2亿元,融资期限(即信托成立日至回购日)为12个月(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

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蔡昌蔚本次质押股权所融资金主要用于增持瀚川投资股权(购买小股东张洪铭所持有的瀚川投资的10.68%股权)涉及资金约9000万元、 偿还个人借款约5400万元、对外投资约3000万元、支付实控人离婚协议补偿费用约2500万元、支付融资利息约2000万元等。

此前,2024年6月,蔡昌蔚与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签订了上述主合同之补充合同,其中调整回购日延长至信托成立日起届满36个月(即在不触发其他限制性条款的前提下,融资期限延长至2026年7月)。此外,主合同之补充合同也对保证金安排、回购安排及补充约定等内容进行了调整。

然而,该公司2024年半年报净利润为负值,触发主合同补充协议违约条款,蔡昌蔚未按期支付保证金及本金(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其拖欠保证金约1147万元、本金2000万元),质权人有权提前终止融资并要求强制执行质押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增信措施中还包括瀚川投资持有的13,134,329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占总股本7.47%)的质押协议,但该质押至今未完成登记,质权尚未设立。一旦华能贵诚信托启动登记程序并执行质押资产,蔡昌蔚通过瀚川投资间接持有的14.64%股份及7.47%流通股可能被处置,叠加其直接持股仅0.48%,实际控制人地位“岌岌可危”。

“若因权利人行使相关权利,导致本次出质的瀚川投资52.43%股权以及13,134,329股上市公司瀚川智能流通股股票到期无法解除质押且被司法强制执行,公司届时将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实际控制人变更的重大风险。”瀚川智能在公告中亦提及。

风险远未止步于质押违约。今年2月17日,瀚川智能公告显示,蔡昌蔚因与前妻刘爱琼的财产分割诉讼,其通过瀚川投资、瀚川德和及瀚智远合间接持有的17.6892%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占其总持股的97.36%。尽管案件处于诉前调解阶段,但若法院最终判决股权所有权变更,被冻结股份可能遭强制执行,导致控制权旁落。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质押与冻结风险或形成“连环劫”。蔡昌蔚用于质押融资的瀚川投资股权已被司法冻结,质权人华能贵诚信托的优先受偿权或将与离婚诉讼中的财产分配产生冲突。若两方同时主张权利,股权处置的复杂性将陡增,公司控制权稳定性进一步承压。

▍或存信披滞后、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

《科创板日报》记者梳理时间线发现,瀚川智能或存在信披滞后及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

据了解,蔡昌蔚与华能贵诚信托的主合同补充协议签订于2024年6月,约定将融资期限延长至2026年7月,但新增“净利润为负即触发违约”条款。然而,该公司迟至2025年2月21日才披露该条款及违约事实,滞后超8个月。期间,该公司2024年半年报(于2024年8月披露)已披露净利润亏损,却未在定期报告中提示质押违约风险。

更引发市场关注的是,瀚川投资1313.43万股股票质押协议早在2023年7月签署,但质权至今未设立。该公司辩称“未收到办理登记通知”,但根据《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办法》,出质人有义务及时披露质押进展。

在瀚川智能2月18日所发布的公告中,该公司承认蔡昌蔚所持股权司法冻结涉及离婚诉讼,但以“未获取法律文书”为由,未披露诉讼具体案由、金额及女方诉求。而根据此前公告,蔡昌蔚早在2023年7月已签署离婚协议并支付2500万元补偿,此次纠纷或涉及财产分割未尽事宜,但公司未说明资金链断裂是否影响补偿支付,导致风险敞口难以评估。

此外,瀚川智能控股股东瀚川投资261.89万股股份被冻结事项,该公司直至2025年2月才披露,但冻结早在2024年12月及2025年1月启动。尽管该公司及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均解释“通过中登系统查询后才获悉”,但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显然未履行及时告知义务,信披链条或存“漏洞”。

▍业绩现大额亏损高管、核心人员及业务频现变动

瀚川智能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系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该公司作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锂电池智能制造、充换电智能制造等领域。在经历起初业绩平稳走势后,该公司在2023年营收达到“顶峰”时,但净利润出现0.93亿元的亏损。

2024年,瀚川智能业绩并未实现好转,且亏损大幅增加。据其业绩预告披露,该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07亿元,同比亏损增加10.22亿元。

瀚川智能表示,应对宏观及市场环境等影响,该公司已进行战略性收缩,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报告期该公司将各地子公司闲置厂房退租,导致长期待摊费用中剩余的装修费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优化组织结构与人员,该公司依法合规给予优化人员赔偿,导致支付离职补偿金较多。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瀚川智能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变动频繁。今年1月,该公司公告核心技术人员兰峰宣布离职;2024年8月,其核心技术人员陈雄斌因个人原因离职,宋晓因工作职责调整不再担任核心技术人员;2023年2月,已有两位核心技术人员方正飞和白卫涛宣布离职。

而在2024年11月,瀚川智能还出现一起“罢免风波”。在瀚川智能任职超十年的财务总监何忠道突遭该公司董事会罢免,理由为“能力无法胜任”。此外,2024年7月,瀚川智能两位副总经理徐杨、张春分别以主动离职、免除职务方式去职。

与此同时,瀚川智能业务亦出现频繁调整。为布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相关的线束产品,该公司向下游延伸高速线束相关产品。2021年,瀚川智能与关联方蔡昌蔚以及周伟共同出资4500万元设立苏州博睿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后者主营汽车零部件线束产品的研发、生产。2024年8月,瀚川智能还使用自有资金719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博睿汽车26%股权。

但不到三个月时间,2024年11月,瀚川智能公告称拟出售控股子公司博睿汽车81%股权。经该公司测算,本次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增加瀚川智能利润总额896万元。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尽管该公司及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均解释“通过中登系统查询后才获悉”,但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显然未履行及时告知义务,信披链条或存“漏洞”。

K图 688022_0

结合瀚川智能近期公告,该公司实控人蔡昌蔚因个人债务纠纷及离婚财产分割诉讼,导致其通过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间接持有的公司17.6892%股权被司法冻结,叠加此前高比例质押融资违约风险,该公司控制权面临多重冲击。

▍股权质押与司法冻结叠加企业控制权稳定性存隐忧

今年2月21日,瀚川智能公告,因个人资金需求,2023年7月,蔡昌蔚及其时任配偶刘爱琼作为共同借款人与华能贵诚信托签署了《特定股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合同》,融资金额为2.2亿元,融资期限(即信托成立日至回购日)为12个月(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

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蔡昌蔚本次质押股权所融资金主要用于增持瀚川投资股权(购买小股东张洪铭所持有的瀚川投资的10.68%股权)涉及资金约9000万元、 偿还个人借款约5400万元、对外投资约3000万元、支付实控人离婚协议补偿费用约2500万元、支付融资利息约2000万元等。

此前,2024年6月,蔡昌蔚与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签订了上述主合同之补充合同,其中调整回购日延长至信托成立日起届满36个月(即在不触发其他限制性条款的前提下,融资期限延长至2026年7月)。此外,主合同之补充合同也对保证金安排、回购安排及补充约定等内容进行了调整。

然而,该公司2024年半年报净利润为负值,触发主合同补充协议违约条款,蔡昌蔚未按期支付保证金及本金(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其拖欠保证金约1147万元、本金2000万元),质权人有权提前终止融资并要求强制执行质押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增信措施中还包括瀚川投资持有的13,134,329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占总股本7.47%)的质押协议,但该质押至今未完成登记,质权尚未设立。一旦华能贵诚信托启动登记程序并执行质押资产,蔡昌蔚通过瀚川投资间接持有的14.64%股份及7.47%流通股可能被处置,叠加其直接持股仅0.48%,实际控制人地位“岌岌可危”。

“若因权利人行使相关权利,导致本次出质的瀚川投资52.43%股权以及13,134,329股上市公司瀚川智能流通股股票到期无法解除质押且被司法强制执行,公司届时将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实际控制人变更的重大风险。”瀚川智能在公告中亦提及。

风险远未止步于质押违约。今年2月17日,瀚川智能公告显示,蔡昌蔚因与前妻刘爱琼的财产分割诉讼,其通过瀚川投资、瀚川德和及瀚智远合间接持有的17.6892%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占其总持股的97.36%。尽管案件处于诉前调解阶段,但若法院最终判决股权所有权变更,被冻结股份可能遭强制执行,导致控制权旁落。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质押与冻结风险或形成“连环劫”。蔡昌蔚用于质押融资的瀚川投资股权已被司法冻结,质权人华能贵诚信托的优先受偿权或将与离婚诉讼中的财产分配产生冲突。若两方同时主张权利,股权处置的复杂性将陡增,公司控制权稳定性进一步承压。

▍或存信披滞后、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

《科创板日报》记者梳理时间线发现,瀚川智能或存在信披滞后及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

据了解,蔡昌蔚与华能贵诚信托的主合同补充协议签订于2024年6月,约定将融资期限延长至2026年7月,但新增“净利润为负即触发违约”条款。然而,该公司迟至2025年2月21日才披露该条款及违约事实,滞后超8个月。期间,该公司2024年半年报(于2024年8月披露)已披露净利润亏损,却未在定期报告中提示质押违约风险。

更引发市场关注的是,瀚川投资1313.43万股股票质押协议早在2023年7月签署,但质权至今未设立。该公司辩称“未收到办理登记通知”,但根据《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办法》,出质人有义务及时披露质押进展。

在瀚川智能2月18日所发布的公告中,该公司承认蔡昌蔚所持股权司法冻结涉及离婚诉讼,但以“未获取法律文书”为由,未披露诉讼具体案由、金额及女方诉求。而根据此前公告,蔡昌蔚早在2023年7月已签署离婚协议并支付2500万元补偿,此次纠纷或涉及财产分割未尽事宜,但公司未说明资金链断裂是否影响补偿支付,导致风险敞口难以评估。

此外,瀚川智能控股股东瀚川投资261.89万股股份被冻结事项,该公司直至2025年2月才披露,但冻结早在2024年12月及2025年1月启动。尽管该公司及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均解释“通过中登系统查询后才获悉”,但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显然未履行及时告知义务,信披链条或存“漏洞”。

▍业绩现大额亏损高管、核心人员及业务频现变动

瀚川智能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系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该公司作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锂电池智能制造、充换电智能制造等领域。在经历起初业绩平稳走势后,该公司在2023年营收达到“顶峰”时,但净利润出现0.93亿元的亏损。

2024年,瀚川智能业绩并未实现好转,且亏损大幅增加。据其业绩预告披露,该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07亿元,同比亏损增加10.22亿元。

瀚川智能表示,应对宏观及市场环境等影响,该公司已进行战略性收缩,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报告期该公司将各地子公司闲置厂房退租,导致长期待摊费用中剩余的装修费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优化组织结构与人员,该公司依法合规给予优化人员赔偿,导致支付离职补偿金较多。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瀚川智能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变动频繁。今年1月,该公司公告核心技术人员兰峰宣布离职;2024年8月,其核心技术人员陈雄斌因个人原因离职,宋晓因工作职责调整不再担任核心技术人员;2023年2月,已有两位核心技术人员方正飞和白卫涛宣布离职。

而在2024年11月,瀚川智能还出现一起“罢免风波”。在瀚川智能任职超十年的财务总监何忠道突遭该公司董事会罢免,理由为“能力无法胜任”。此外,2024年7月,瀚川智能两位副总经理徐杨、张春分别以主动离职、免除职务方式去职。

与此同时,瀚川智能业务亦出现频繁调整。为布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相关的线束产品,该公司向下游延伸高速线束相关产品。2021年,瀚川智能与关联方蔡昌蔚以及周伟共同出资4500万元设立苏州博睿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后者主营汽车零部件线束产品的研发、生产。2024年8月,瀚川智能还使用自有资金719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博睿汽车26%股权。

但不到三个月时间,2024年11月,瀚川智能公告称拟出售控股子公司博睿汽车81%股权。经该公司测算,本次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增加瀚川智能利润总额896万元。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