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名单到底是怎样的?
近日(2月18日),央视新闻报道了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的消息,并公布了具体城市名单。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共有22个超大特大城市,其中超大城市有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这些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在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有15个,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苏州,这些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
对此,媒体报道称中央定调22个超大特大城市,更大空间,更大作为。
01
7个超大城市,15个特大城市
以下就是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的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名单:
这个版本的超大特大城市名单,相比《2022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为依据的名单,此次佛山、哈尔滨、昆明、大连晋级为特大城市,而东莞、武汉、杭州则由此前媒体报道的超大城市变为特大城市。
22个超大特大城市,包含:
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12个副省级城市(深圳、广州、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南京、沈阳、青岛、哈尔滨、大连、济南)
6个地级市(东莞、佛山、长沙、郑州、昆明、苏州)
02
成为超大特大城市,有什么用?
那么,一个城市如果晋级超大特大城市,有什么好处?
分析认为,城区常住人口是衡量城市综合能级的重要指标,晋级超大特大城市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支持,它不仅关乎到一个城市的面子,还关乎到一个城市很多大项目的审批。
比如申报建设地铁,其中就有一项硬性指标——“市区常住人口不得低于300万”。
再比如,“城区人口”还与超高层建筑审批的重要依据。
根据2021年9月10日住建部公布的《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城区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城区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不得修建250米以上建筑。
再比如,是否为超大特大城市,还关系到城中村改造。2023年7月21日国家发布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就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否为超大特大城市,还关系到都市圈的建设资格。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公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另外,“城区人口”还和户籍管理挂钩,根据2019年12月国家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改革的意见》,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要精简积分落户项目,城区人口300—500万的,要放宽落户条件,而300万以下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总的来说,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大项目审批,更重视的是一个城市城区的常住人口,而不是城市总人口,是不是超大特大城市,很重要。
03
22个城市“可开发边界面积”对比
上海第一,北京第二,苏州第三
目前,22个超大特大城市2035总规均已获批。
在国土空间规划当中,除了各大城市的城市性质、核心功能之外,有一个指标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各城市的“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可开发面积越大,意味着这个城市在搞建设,尤其是搞工业方面有更大的空间。
可以看到,在22个超大特大城市当中,上海的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最大,达到了3200平方千米,大幅领先其他城市。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到,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200平方公里。
北京排第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达2760平方千米。
苏州排第三,城镇开发边界面积达2651.83平方千米,超过一众经济强市。而苏州城市总面积为8657.32平方千米,苏州为何能获得这么大的土地建设指标?
有分析认为,江苏省土地规划优先发展苏州,在建设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凭借这些支持,苏州在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大幅领先,保证其工业强市的发展后劲。
重庆2035总规没有公布具体数据,有网友计算,其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应该超过2400平方千米,排名第四。
除了上海、北京、苏州、重庆,成都、广州、郑州、青岛这4个城市的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均超过2000平方千米,也是此轮规划的大赢家。
深圳的城市面积仅为1997.47平方千米,发展空间受限。根据深圳2035总体规划,其城镇开发边界面积被限定在1130.74平方千米以内,其开发边界面积在超大特大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
在普通地级市中,佛山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排第二。
延伸阅读:
国务院批复!中央对苏州、无锡、佛山、东莞是这样定位的
最新表述!国家对各大城市的定位
deepseek认为,武汉是中部第一城
小鹏突然又行了!只有民企才能救广州?
广州版deepseek诞生?英伟达突然入股,暴涨至熔断
希音投入超百亿,加大国内供应链投资
中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名单到底是怎样的?
近日(2月18日),央视新闻报道了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的消息,并公布了具体城市名单。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共有22个超大特大城市,其中超大城市有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这些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在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有15个,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苏州,这些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
对此,媒体报道称中央定调22个超大特大城市,更大空间,更大作为。
01
7个超大城市,15个特大城市
以下就是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的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名单:
这个版本的超大特大城市名单,相比《2022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为依据的名单,此次佛山、哈尔滨、昆明、大连晋级为特大城市,而东莞、武汉、杭州则由此前媒体报道的超大城市变为特大城市。
22个超大特大城市,包含:
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12个副省级城市(深圳、广州、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南京、沈阳、青岛、哈尔滨、大连、济南)
6个地级市(东莞、佛山、长沙、郑州、昆明、苏州)
02
成为超大特大城市,有什么用?
那么,一个城市如果晋级超大特大城市,有什么好处?
分析认为,城区常住人口是衡量城市综合能级的重要指标,晋级超大特大城市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支持,它不仅关乎到一个城市的面子,还关乎到一个城市很多大项目的审批。
比如申报建设地铁,其中就有一项硬性指标——“市区常住人口不得低于300万”。
再比如,“城区人口”还与超高层建筑审批的重要依据。
根据2021年9月10日住建部公布的《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城区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城区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不得修建250米以上建筑。
再比如,是否为超大特大城市,还关系到城中村改造。2023年7月21日国家发布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就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否为超大特大城市,还关系到都市圈的建设资格。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公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另外,“城区人口”还和户籍管理挂钩,根据2019年12月国家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改革的意见》,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要精简积分落户项目,城区人口300—500万的,要放宽落户条件,而300万以下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总的来说,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大项目审批,更重视的是一个城市城区的常住人口,而不是城市总人口,是不是超大特大城市,很重要。
03
22个城市“可开发边界面积”对比
上海第一,北京第二,苏州第三
目前,22个超大特大城市2035总规均已获批。
在国土空间规划当中,除了各大城市的城市性质、核心功能之外,有一个指标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各城市的“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可开发面积越大,意味着这个城市在搞建设,尤其是搞工业方面有更大的空间。
可以看到,在22个超大特大城市当中,上海的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最大,达到了3200平方千米,大幅领先其他城市。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到,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200平方公里。
北京排第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达2760平方千米。
苏州排第三,城镇开发边界面积达2651.83平方千米,超过一众经济强市。而苏州城市总面积为8657.32平方千米,苏州为何能获得这么大的土地建设指标?
有分析认为,江苏省土地规划优先发展苏州,在建设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凭借这些支持,苏州在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大幅领先,保证其工业强市的发展后劲。
重庆2035总规没有公布具体数据,有网友计算,其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应该超过2400平方千米,排名第四。
除了上海、北京、苏州、重庆,成都、广州、郑州、青岛这4个城市的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均超过2000平方千米,也是此轮规划的大赢家。
深圳的城市面积仅为1997.47平方千米,发展空间受限。根据深圳2035总体规划,其城镇开发边界面积被限定在1130.74平方千米以内,其开发边界面积在超大特大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
在普通地级市中,佛山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排第二。
延伸阅读:
国务院批复!中央对苏州、无锡、佛山、东莞是这样定位的
最新表述!国家对各大城市的定位
deepseek认为,武汉是中部第一城
小鹏突然又行了!只有民企才能救广州?
广州版deepseek诞生?英伟达突然入股,暴涨至熔断
希音投入超百亿,加大国内供应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