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五的成交额是不是“天量”?
短线大盘指数在横向小幅震荡6天之后,开始放量上涨。
这个动作的最大效应是,打消了很多观望资金的担忧心理,所以,这里放量也就比较明显。
市场2.23万亿的单日放量,看着好像很大,但是,也要注意到,截止2月21日收盘,沪深两市的总市值,突破了100万亿元,当天的两市成交额占比当日总市值的2.23%。
而在去年(2024年)10月8日当日,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是89.93万亿元,两市总成交额3.45万亿元,当日成交额占比当日总市值的3.84%比例。
也就是说,周五(21日)的两市成交额看着达到2.23万亿,好像放量很大;
但还不如去年10月8日时的“总成交/总市值”的比例高,因此,这个成交水平,还在合理范围内;
因为,当天两市5347只交易个股,其中2991只收阳(占比55.94%),2356只收阴(占比44.06%),“一半儿海水,一半儿火焰”,也就是一半兴奋一半冷静。
而去年的10月8日呢?
当天两市交易个股5320只,其中5029只收阳(占比94.53%),291只收阴(占比5.47%),明显是市场情绪极端化表现。
水涨船高,随着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大关,单日2万多亿的成交额,可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二)
也有人问:怎么市场里突然来了这么多资金?
一个方面,是国外看好“中国机会China Opportunity”的资金有一些加仓;
另一个方面,就是国债市场里的一些资金,可能在转战股市。
这种资金转战的现象,看看时间线的交叠点,就一目了然;(参看附图①)
国债指数是2月10日(周一)见顶的,而2月7日(周五)时,就已经出现滞涨现象,而且还是一个典型的“顶背离”,所以随后一路下行至今。
相对应的,股市这边的放量最早在2月6日、特别是7日时,刚好开始了,随后这些天里,虽然大盘只是一直在横向小幅震荡,而市场成交量依然保持放大的水平。
一边是(国债市场)顶背离转跌;一边是持续放量但指数一直横走。哪个资金在出,哪个资金在进,就很明显了。
所以,周五的价量齐升,是顺势而上的结果,而非是谁一时心血来潮之举。
还有一个技术上的小技巧:
2月10日,也是指数(沪指,深指是在2月7日)从所有均线里面“冒出头”来的日子;
通常,当价格(包括指数)从所有均线里“冒头”出来后,成交量还能持续放大,价格继续上行的概率都比较大。
(三)
短线大盘会不会冲击去年10月8日时的3674高点?
不排除。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3500点的压力位冲破才更重要。(参看附图②)
因为在3500点上下还有一道压力位,短线来看,有可能在冲击到这个压力位附近时,市场的情绪就有可能出现极端化现象;
而且两市成交也可能会达到或接近3万亿元的换手水平(去年11月8日两市在此成交2.68万亿元),到时,出现短期“天量”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再加上,短线市场里的获利盘群体累积也会很大;
还有可能,到时短期系统里出现“脱线”+“八爪线”的现象;
到时候,各种情况一旦产生“共振”,这一波段的上攻就有可能会结束。
而现在,
自1月13日打出3140点箱体震荡低点之后,一个多月来,3140点----3350点之间区域的最大的这堆筹码峰,已经在周五时突破了;
下一步先冲击上面3500点的压力位,才是短线最主要的任务。
还有一点,
自去年9月2689底以来,2689点----3140点之间区域里的沉淀筹码群,都属于市场里经过这几个月换手之后,沉淀下来的盈利群体(当然,其中大多数应该都是大资金群体)。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些沉淀下来的大资金盈利筹码,只要它们不跑,通常行情就会继续延续。
下周里,需要关注两点:
①“脱线”和510通道“八爪线”。
一般,如果大盘继续这样慢慢小幅上涨,不会那么快出现“脱线”和“八爪线”;
但如果大盘指数在下周里,加速上攻的话,就要注意这个现象的出现;
一旦出现,就要警惕短线风险。
特别是,当指数冲击3500点压力位上下时,出现放量+脱线+八爪线的情况,须格外警惕。
②在热点方面,下周二、三时,有可能会出现一次热点切换动作。
因为,短线确实,有一些个股的持续涨幅很大,累积的获利盘,一旦价格走势不稳,就有可能抢先锁利。
因此,下周里,对于涨幅已经很大的个股,不宜追高。
市场也可能出现一次剧烈波动,热点切换。
如果新的热点品种,还是与新科技有关,只是新崛起一批个股,来替换短线涨幅大的个股位置,市场上行就还会继续。
权重股群体会不会异动?
也不排除。
不过,如果权重股集体动时,反而要注意市场情绪是否过热?
如果市场情绪过热,个股、指数、量价出现了短线加速极端化现象,
就要开始注意控制交易和仓位了。
总体看,
目前这里的市场情绪还没有出现极端化现象;市场多头情绪还有升温空间。
因此,短线大盘延续上行的概率依然比较大;
只是要注意下周里,有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和热点切换情况。
(一)
周五的成交额是不是“天量”?
短线大盘指数在横向小幅震荡6天之后,开始放量上涨。
这个动作的最大效应是,打消了很多观望资金的担忧心理,所以,这里放量也就比较明显。
市场2.23万亿的单日放量,看着好像很大,但是,也要注意到,截止2月21日收盘,沪深两市的总市值,突破了100万亿元,当天的两市成交额占比当日总市值的2.23%。
而在去年(2024年)10月8日当日,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是89.93万亿元,两市总成交额3.45万亿元,当日成交额占比当日总市值的3.84%比例。
也就是说,周五(21日)的两市成交额看着达到2.23万亿,好像放量很大;
但还不如去年10月8日时的“总成交/总市值”的比例高,因此,这个成交水平,还在合理范围内;
因为,当天两市5347只交易个股,其中2991只收阳(占比55.94%),2356只收阴(占比44.06%),“一半儿海水,一半儿火焰”,也就是一半兴奋一半冷静。
而去年的10月8日呢?
当天两市交易个股5320只,其中5029只收阳(占比94.53%),291只收阴(占比5.47%),明显是市场情绪极端化表现。
水涨船高,随着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大关,单日2万多亿的成交额,可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二)
也有人问:怎么市场里突然来了这么多资金?
一个方面,是国外看好“中国机会China Opportunity”的资金有一些加仓;
另一个方面,就是国债市场里的一些资金,可能在转战股市。
这种资金转战的现象,看看时间线的交叠点,就一目了然;(参看附图①)
国债指数是2月10日(周一)见顶的,而2月7日(周五)时,就已经出现滞涨现象,而且还是一个典型的“顶背离”,所以随后一路下行至今。
相对应的,股市这边的放量最早在2月6日、特别是7日时,刚好开始了,随后这些天里,虽然大盘只是一直在横向小幅震荡,而市场成交量依然保持放大的水平。
一边是(国债市场)顶背离转跌;一边是持续放量但指数一直横走。哪个资金在出,哪个资金在进,就很明显了。
所以,周五的价量齐升,是顺势而上的结果,而非是谁一时心血来潮之举。
还有一个技术上的小技巧:
2月10日,也是指数(沪指,深指是在2月7日)从所有均线里面“冒出头”来的日子;
通常,当价格(包括指数)从所有均线里“冒头”出来后,成交量还能持续放大,价格继续上行的概率都比较大。
(三)
短线大盘会不会冲击去年10月8日时的3674高点?
不排除。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3500点的压力位冲破才更重要。(参看附图②)
因为在3500点上下还有一道压力位,短线来看,有可能在冲击到这个压力位附近时,市场的情绪就有可能出现极端化现象;
而且两市成交也可能会达到或接近3万亿元的换手水平(去年11月8日两市在此成交2.68万亿元),到时,出现短期“天量”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再加上,短线市场里的获利盘群体累积也会很大;
还有可能,到时短期系统里出现“脱线”+“八爪线”的现象;
到时候,各种情况一旦产生“共振”,这一波段的上攻就有可能会结束。
而现在,
自1月13日打出3140点箱体震荡低点之后,一个多月来,3140点----3350点之间区域的最大的这堆筹码峰,已经在周五时突破了;
下一步先冲击上面3500点的压力位,才是短线最主要的任务。
还有一点,
自去年9月2689底以来,2689点----3140点之间区域里的沉淀筹码群,都属于市场里经过这几个月换手之后,沉淀下来的盈利群体(当然,其中大多数应该都是大资金群体)。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些沉淀下来的大资金盈利筹码,只要它们不跑,通常行情就会继续延续。
下周里,需要关注两点:
①“脱线”和510通道“八爪线”。
一般,如果大盘继续这样慢慢小幅上涨,不会那么快出现“脱线”和“八爪线”;
但如果大盘指数在下周里,加速上攻的话,就要注意这个现象的出现;
一旦出现,就要警惕短线风险。
特别是,当指数冲击3500点压力位上下时,出现放量+脱线+八爪线的情况,须格外警惕。
②在热点方面,下周二、三时,有可能会出现一次热点切换动作。
因为,短线确实,有一些个股的持续涨幅很大,累积的获利盘,一旦价格走势不稳,就有可能抢先锁利。
因此,下周里,对于涨幅已经很大的个股,不宜追高。
市场也可能出现一次剧烈波动,热点切换。
如果新的热点品种,还是与新科技有关,只是新崛起一批个股,来替换短线涨幅大的个股位置,市场上行就还会继续。
权重股群体会不会异动?
也不排除。
不过,如果权重股集体动时,反而要注意市场情绪是否过热?
如果市场情绪过热,个股、指数、量价出现了短线加速极端化现象,
就要开始注意控制交易和仓位了。
总体看,
目前这里的市场情绪还没有出现极端化现象;市场多头情绪还有升温空间。
因此,短线大盘延续上行的概率依然比较大;
只是要注意下周里,有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和热点切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