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美团在官方公众号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于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此项方案预计将覆盖百万骑手。
同日,京东也宣称将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社保。就在2月20日,饿了么方面也发布公告,称未来将继续落实政策倡导和要求的各项新就业群体社保方案。
至此,国内主要平台已经集体下场,推动新就业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险“破局”。
在一见财经看来,此举对于平台来说,短期内可能会增加比较多的成本支出,但对企业和骑手来说都是“双赢”,平台告别了低水平“内卷”,而骑手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他们工作可以更安心,更稳定。
1
从公告表述来看,美团在缴纳骑手社保的事情上,已经试点两年多了。
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大概的时间线如下:
2022年7月以来,在人社部指导下,美团率先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出资14亿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量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未来将进一步覆盖所有省市所有骑手。
如果按照广义的“社会保险”概念,美团是两年前在国家指导下开展项试点,这也是最早一批开始探索为骑手交社保的企业。
根据此前江苏方面公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3月底,仅江苏一省就已累计将178万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其中美团骑手占据了相当比例,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到了2024年,这项方案从“职业伤害保险”,升级到了“养老保险”,这也是外界和骑手小哥最为关注的“社保”话题。美团选取了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进行深入调研,并且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形成了初步方案。
从进度来看,美团社保方案预计将于4月份开始推进,并且覆盖全职骑手,也覆盖了稳定的兼职骑手,这个范围可能会超过百万人以上。
美团研究院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团745万有接单收入骑手中,全年接单在260天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1%,大约81.95万人。另外考虑到2023年后外卖市场与就业群体的规模持续扩大,到今年这个群体大概率已经突破百万,这些人基本就是“全职骑手+稳定兼职骑手”覆盖的范围。
从最开始覆盖日常工作的“职业伤害保险”,到如今的“养老保险”,让外卖小哥“伤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一步背后的进步意义是巨大的。这意味着企业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补贴。
2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社保”,也就是“五险一金”。其中和外卖骑手关联度最高的险种,就是养老保险。
而对这个群体而言,要上养老保险的挑战比较大,国内学术界也有很多讨论。
第一、许多外卖骑手是青年农民工群体,他们往往在家乡已经缴纳过新农合等类似社保;而且他们的返乡意愿比较强,更在意到手收入,参保意愿普遍不强。
第二、最可能接入的城镇职工参保体系,对外卖骑手而言缺少主体单位承担,而且个人承担部分较高,压力会比较大;包括国内部分城市已试行的鼓励个人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的社会保险,门槛也比较高。
更关键是,国内现行的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试点,也尚未覆盖到养老保险,存在制度空白,甚至在国际上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正因为牵涉群体大、推进难度高,所以才有了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多家平台参与,在各个省市组织开展试点,最终摸索出一个稳妥、合理的方案,最终在全国推广实行。
一见财经认为,这种“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也是符合国内制度改革的典型特征。而美团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展的两年多探索,也是在这个原则下开展。
这也能从侧面解释了为何美团在最近才公布这项方案的原因——外卖骑手关联到千万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平台必须在按照指导方案合理探索、稳步推进。这与新入局者“了无牵挂一身轻”,是完全不同的。
3
美团给百万骑手上社保,到底要付出多少成本?这个问题,目前争议也比较大。
有人测算,按照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可能美团每年要承担上百亿的成本。不过,来自国际投行高盛的研究报告相对比较谨慎:按照逐步推进的方案来看,美团大约第一年要付出20亿元~30亿元的成本,平摊到每单大约新增0.1元~0.2元/单。
如此来看,这项经过长期试点的方案,也让多方相对能够容易接受:平台所承担的成本相对可控,并且单均摊销成本也不高。对骑手而言多了一份福利保障,对消费者而言配送费也不会上涨太多。
目前,美团方面还没有公布给“稳定兼职骑手”上社保的具体方案,只是表示已经在搭建相关信息系统。但能迈出这一步,已经是巨大的行业进步。
更关键的是,美团为“稳定兼职骑手”也上社保意义重大,要知道,由于这部分骑手多平台跑单、工作时长零散、收入难以按月稳定统计,在劳动关系认定上一直存在很大的难题。
比如说,某个外卖小哥可能在美团、饿了么等多个平台众包跑单,并且月收入存在较大波动,那么他在劳动关系认定、缴纳方式上,就存在较大难题:“谁来交?如何计算缴费基数?”
而美团主动牵头,将这部分兼职群体纳入到保障方案之中,也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平台多承担一些、骑手就少承担一些。
结合部分兼职众包骑手存在多平台跑单的工作特征来分析,如果某个众包骑手小哥在美团、饿了么、京东多个平台跑单,那么也会按照“稳定兼职”的原则,纳入到美团的保障范围之类来。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最近在回应给骑手上社保时称,履行好社会责任,不必用竞争思维来思考,“我们讨论社保问题很久,也和相关部门做了很多种方案的汇报,最终一定会帮助骑手兄弟姐妹们生活更好。至于友商是否知道我们要发布信息来‘抢跑’,不得而知。但如果整个行业都向我们看齐,也是好事。”
4
一见财经注意到,美团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标题为《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 “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一见财经看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时代优秀民营企业家精神之“回报社会”的应有之义。很明显,此举也是与国家政策导向的同频互动。
从过往举措来看,凡是涉及到外卖骑手的规则改进,美团都是一贯的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去年12月27日,美团公布了多项算法改进举措,其中包括上线防疲劳机制、在2025年底前逐步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
其中,“跑单满12小时下线”防疲劳机制是在部分城市试点后,在华东区域铺开,并逐步在全国范围上线。“取消骑手超时扣款”,也是在过往试点的“扣款变扣分”的机制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方案,并在全国上线。
这些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防疲劳机制上线后,就有外卖骑手怒喷美团客服,“有力气没地方使,我还想多跑几单”;比如取消超时扣款上线后,就有消费者认为可能导致送餐时间变慢。
外卖行业涉及商家、骑手、消费者等多方利益,是一个标准的多边市场,这里面的改革既有平台主动推进,也有市场自然竞争。但这些转变的背后不仅是平台管理、算法机制的优化,更是劳动者价值的回归,意味着广大的骑手将逐步从极致的算法束缚中解脱出来。
在一见财经看来,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要在多方利益中取中平衡。这一次美团的社保方案落地,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借鉴意义。
可预见的是,除了外卖行业外,网约车、快递物流等涉及新就业群体的行业,相应的劳动保障也很快会跟上,补齐最后一块短板。
上文
民企座谈会上,这几句话值得企业家关注
2月19日,美团在官方公众号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于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此项方案预计将覆盖百万骑手。
同日,京东也宣称将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社保。就在2月20日,饿了么方面也发布公告,称未来将继续落实政策倡导和要求的各项新就业群体社保方案。
至此,国内主要平台已经集体下场,推动新就业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险“破局”。
在一见财经看来,此举对于平台来说,短期内可能会增加比较多的成本支出,但对企业和骑手来说都是“双赢”,平台告别了低水平“内卷”,而骑手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他们工作可以更安心,更稳定。
1
从公告表述来看,美团在缴纳骑手社保的事情上,已经试点两年多了。
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大概的时间线如下:
2022年7月以来,在人社部指导下,美团率先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出资14亿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量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未来将进一步覆盖所有省市所有骑手。
如果按照广义的“社会保险”概念,美团是两年前在国家指导下开展项试点,这也是最早一批开始探索为骑手交社保的企业。
根据此前江苏方面公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3月底,仅江苏一省就已累计将178万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其中美团骑手占据了相当比例,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到了2024年,这项方案从“职业伤害保险”,升级到了“养老保险”,这也是外界和骑手小哥最为关注的“社保”话题。美团选取了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进行深入调研,并且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形成了初步方案。
从进度来看,美团社保方案预计将于4月份开始推进,并且覆盖全职骑手,也覆盖了稳定的兼职骑手,这个范围可能会超过百万人以上。
美团研究院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团745万有接单收入骑手中,全年接单在260天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1%,大约81.95万人。另外考虑到2023年后外卖市场与就业群体的规模持续扩大,到今年这个群体大概率已经突破百万,这些人基本就是“全职骑手+稳定兼职骑手”覆盖的范围。
从最开始覆盖日常工作的“职业伤害保险”,到如今的“养老保险”,让外卖小哥“伤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一步背后的进步意义是巨大的。这意味着企业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补贴。
2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社保”,也就是“五险一金”。其中和外卖骑手关联度最高的险种,就是养老保险。
而对这个群体而言,要上养老保险的挑战比较大,国内学术界也有很多讨论。
第一、许多外卖骑手是青年农民工群体,他们往往在家乡已经缴纳过新农合等类似社保;而且他们的返乡意愿比较强,更在意到手收入,参保意愿普遍不强。
第二、最可能接入的城镇职工参保体系,对外卖骑手而言缺少主体单位承担,而且个人承担部分较高,压力会比较大;包括国内部分城市已试行的鼓励个人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的社会保险,门槛也比较高。
更关键是,国内现行的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试点,也尚未覆盖到养老保险,存在制度空白,甚至在国际上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正因为牵涉群体大、推进难度高,所以才有了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多家平台参与,在各个省市组织开展试点,最终摸索出一个稳妥、合理的方案,最终在全国推广实行。
一见财经认为,这种“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也是符合国内制度改革的典型特征。而美团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展的两年多探索,也是在这个原则下开展。
这也能从侧面解释了为何美团在最近才公布这项方案的原因——外卖骑手关联到千万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平台必须在按照指导方案合理探索、稳步推进。这与新入局者“了无牵挂一身轻”,是完全不同的。
3
美团给百万骑手上社保,到底要付出多少成本?这个问题,目前争议也比较大。
有人测算,按照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可能美团每年要承担上百亿的成本。不过,来自国际投行高盛的研究报告相对比较谨慎:按照逐步推进的方案来看,美团大约第一年要付出20亿元~30亿元的成本,平摊到每单大约新增0.1元~0.2元/单。
如此来看,这项经过长期试点的方案,也让多方相对能够容易接受:平台所承担的成本相对可控,并且单均摊销成本也不高。对骑手而言多了一份福利保障,对消费者而言配送费也不会上涨太多。
目前,美团方面还没有公布给“稳定兼职骑手”上社保的具体方案,只是表示已经在搭建相关信息系统。但能迈出这一步,已经是巨大的行业进步。
更关键的是,美团为“稳定兼职骑手”也上社保意义重大,要知道,由于这部分骑手多平台跑单、工作时长零散、收入难以按月稳定统计,在劳动关系认定上一直存在很大的难题。
比如说,某个外卖小哥可能在美团、饿了么等多个平台众包跑单,并且月收入存在较大波动,那么他在劳动关系认定、缴纳方式上,就存在较大难题:“谁来交?如何计算缴费基数?”
而美团主动牵头,将这部分兼职群体纳入到保障方案之中,也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平台多承担一些、骑手就少承担一些。
结合部分兼职众包骑手存在多平台跑单的工作特征来分析,如果某个众包骑手小哥在美团、饿了么、京东多个平台跑单,那么也会按照“稳定兼职”的原则,纳入到美团的保障范围之类来。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最近在回应给骑手上社保时称,履行好社会责任,不必用竞争思维来思考,“我们讨论社保问题很久,也和相关部门做了很多种方案的汇报,最终一定会帮助骑手兄弟姐妹们生活更好。至于友商是否知道我们要发布信息来‘抢跑’,不得而知。但如果整个行业都向我们看齐,也是好事。”
4
一见财经注意到,美团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标题为《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 “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一见财经看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时代优秀民营企业家精神之“回报社会”的应有之义。很明显,此举也是与国家政策导向的同频互动。
从过往举措来看,凡是涉及到外卖骑手的规则改进,美团都是一贯的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去年12月27日,美团公布了多项算法改进举措,其中包括上线防疲劳机制、在2025年底前逐步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
其中,“跑单满12小时下线”防疲劳机制是在部分城市试点后,在华东区域铺开,并逐步在全国范围上线。“取消骑手超时扣款”,也是在过往试点的“扣款变扣分”的机制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方案,并在全国上线。
这些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防疲劳机制上线后,就有外卖骑手怒喷美团客服,“有力气没地方使,我还想多跑几单”;比如取消超时扣款上线后,就有消费者认为可能导致送餐时间变慢。
外卖行业涉及商家、骑手、消费者等多方利益,是一个标准的多边市场,这里面的改革既有平台主动推进,也有市场自然竞争。但这些转变的背后不仅是平台管理、算法机制的优化,更是劳动者价值的回归,意味着广大的骑手将逐步从极致的算法束缚中解脱出来。
在一见财经看来,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要在多方利益中取中平衡。这一次美团的社保方案落地,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借鉴意义。
可预见的是,除了外卖行业外,网约车、快递物流等涉及新就业群体的行业,相应的劳动保障也很快会跟上,补齐最后一块短板。
上文
民企座谈会上,这几句话值得企业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