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2月20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业绩。
有人说这更像是一份阿里的AI成绩单:财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云智能集团,收入达到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相比上一季度7%的增速接近翻倍。
“All in AI”几乎成为了当下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的口号。这一次,阿里CEO吴泳铭也明确将“用户为先,AI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并称,未来三年,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超越过去十年总和”!
此番表态背后,阿里的另一组数据也同样受到关注,那就是整个2024年自然年,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减少了24940人。
有分析认为,阿里缩减员工数量是为了战略聚焦与效率优化。
类似动作还可以追溯到此前出售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其目的,同样被解读为阿里让资源向电商和云计算进一步集中。
从财报看,阿里在AI和云领域的资本支出环比增加80%,这意味着公司资源正从人力密集型业务转向技术密集型领域。
技术密集的落实方式,就是“All in AI”。
具体怎么做?
前不久,阿里巴巴与苹果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联合开发的iOS系统级AI功能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将为2.5亿中国iPhone用户,提供本地化AI服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云”之一,以及深深影响中国市场的手机终端,阿里和苹果这次“云+端”的协同模式,有可能重塑消费电子与云计算的市场格局。
不出意外,这次和苹果的牵手,只是阿里“All in AI”的第一枪。通义千问Qwen大模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AI模型家族之一,其开源AI的模式,叠加持续扩大云基础设施投资,将进一步强化长期技术护城河。
不过如此大规模“All in”也将带来一定限制。
财报显示,AI和云领域投入增加后,其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31%,短期内可能使其面临盈利压力。此外,AI技术的成熟商业模式到底在哪儿?还需时间来解答。
对此,阿里自身持乐观态度。吴泳铭认为,由AI推动的云智能集团收入增速还会持续提升,阿里将继续执行聚焦电商和云计算的战略,持续投入以推动长期增长。
一个即将可见的实际行动是:阿里将于近期发布基于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剑指DeepSeek-R1。
其实,DeepSeek的突然入局,一直让国内的各大厂商有点“乱”:一边纷纷接入其中,一边用力研发自己的模型。
如何平衡自有模型和第三方模型的关系?说实话,想想都觉得是个难题。
但是,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阿里这次以“All度”极高的姿态再上牌桌,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2月20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业绩。
有人说这更像是一份阿里的AI成绩单:财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云智能集团,收入达到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相比上一季度7%的增速接近翻倍。
“All in AI”几乎成为了当下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的口号。这一次,阿里CEO吴泳铭也明确将“用户为先,AI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并称,未来三年,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超越过去十年总和”!
此番表态背后,阿里的另一组数据也同样受到关注,那就是整个2024年自然年,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减少了24940人。
有分析认为,阿里缩减员工数量是为了战略聚焦与效率优化。
类似动作还可以追溯到此前出售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其目的,同样被解读为阿里让资源向电商和云计算进一步集中。
从财报看,阿里在AI和云领域的资本支出环比增加80%,这意味着公司资源正从人力密集型业务转向技术密集型领域。
技术密集的落实方式,就是“All in AI”。
具体怎么做?
前不久,阿里巴巴与苹果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联合开发的iOS系统级AI功能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将为2.5亿中国iPhone用户,提供本地化AI服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云”之一,以及深深影响中国市场的手机终端,阿里和苹果这次“云+端”的协同模式,有可能重塑消费电子与云计算的市场格局。
不出意外,这次和苹果的牵手,只是阿里“All in AI”的第一枪。通义千问Qwen大模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AI模型家族之一,其开源AI的模式,叠加持续扩大云基础设施投资,将进一步强化长期技术护城河。
不过如此大规模“All in”也将带来一定限制。
财报显示,AI和云领域投入增加后,其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31%,短期内可能使其面临盈利压力。此外,AI技术的成熟商业模式到底在哪儿?还需时间来解答。
对此,阿里自身持乐观态度。吴泳铭认为,由AI推动的云智能集团收入增速还会持续提升,阿里将继续执行聚焦电商和云计算的战略,持续投入以推动长期增长。
一个即将可见的实际行动是:阿里将于近期发布基于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剑指DeepSeek-R1。
其实,DeepSeek的突然入局,一直让国内的各大厂商有点“乱”:一边纷纷接入其中,一边用力研发自己的模型。
如何平衡自有模型和第三方模型的关系?说实话,想想都觉得是个难题。
但是,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阿里这次以“All度”极高的姿态再上牌桌,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