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零售业务表现亮眼,但近年来亚马逊的物流成本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2月6日,亚马逊公布了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报,2024年Q4亚马逊的收入达到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全年净销售额为637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
然而,虽然零售业务表现亮眼,但近年来亚马逊的物流成本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其运输成本达到895亿美元,同比增长7%。
亚马逊23年Q3-24Q4运输成本同比增长 图源:亚马逊
若亚马逊仅在美西和美东热门地区设立仓库,便会陷入仓租居高不下但仓库资源匮乏的困境。
2024年,亚马逊多次面临严重爆仓,尤其是在备货旺季和促销活动期间,许多仓库的预约时间大幅延长,甚至出现预约被取消或无法获取预约的情况。此外,货物转运周期延长,部分货件甚至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入库,导致物流成本大幅上涨。
为此,亚马逊在2024年持续优化物流网络和配送效率,推出入库配置服务,帮助卖家调拨库存至距离消费者更近的运营中心,以实现更快的配送速度,并成功降低了单位运输成本。
亚马逊入库配置服务价目表 图源:亚马逊全球开店
一、亚马逊分仓新规背后的博弈
亚马逊为了将货物放置在更靠近消费者的地方,要把仓库建设在更为分散的、存在消费需求的地方。鉴于美国的仓租水平参差不齐,分散建仓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仓库成本,获取更多的仓库资源。2024年,亚马逊的当日送达网络同比增长60%,现已覆盖140+个都会区。
这将使得平台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快的交付,并提高投资回报率,2024年亚马逊次日达和本日达的订单再度增长了50%。
亚马逊当日或次日送达商品超90亿件 图源:亚马逊
倘若后续仓库进一步下沉,便可开展类似于中国美团等平台的当地配送业务,届时亚马逊的品类还能再度拓展至日用杂货等领域。
身为跨境物流资深从业者,纵横集团的副总裁李聪在采访中谈及亚马逊新规时表示:“亚马逊希望借助这种遍及全美国的网络式仓储网络物流设施,与沃尔玛等线下零售的物流设施相抗衡,达成40%的订单本地配送、40%的订单区域内配送以及20%的订单区域外配送。”
二、卖家面临强制分仓
2月20日起,亚马逊物流将针对标准尺寸商品的入库配置服务进行调整,取消标准尺寸商品的“部分货件拆分”选项,仅提供“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和“最低货件拆分”两种选项。
• 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如果卖家能打包至少5个相同的纸箱或托拍,并发往多个亚马逊美国运营中心,则无需支付入库配置服务费。
• 最低货件拆分:指对卖家无纸箱或托拍包装要求,可将库存发往卖家所选地理区域内(美西,美中或美东)的单个仓库,并收取相应的入库配置服务费。
这就意味着,如果卖家想要免除入库费用,需保证每件商品(SKU)至少包含5个相同的纸箱或托拍,且每个纸箱或托拍中必须包含相同的商品组合和数量。
图源:亚马逊全球开店
新规旨在提高亚马逊的仓库效率,减少内部物流成本。但对于卖家来说,毋庸置疑的是今后的分仓情况会更严重,而合仓困难可能导致物流成本上升,库存管理更加复杂。
因此,卖家在发货前需要检查自己的SKU数量和包装是否符合亚马逊优化拆分的条件,否则可能面临更高的费用或更频繁的分仓。这要求卖家具备更精准的销售预测和库存管理能力,避免库存周转率下降,导致资金压力增大的风险。
三、海外仓的黄金时代
强制分仓新规是对铺货卖家的沉重打击,铺货卖家的货物众多,但每个货物的备货数量不多,一旦分仓,成本就会很高。卖家原本10个立方的货要运往3个仓库,今后可能至少要运往4个仓库甚至更多仓才能免费。
此外,亚马逊更新了AI算法,不再是高价投入广告营销就能获利,还要考虑商家附近是否有库存。
图源:亚马逊COSMO论文
考虑到规模差异,大卖家有更多资源应对分仓,比如自建物流体系;中小卖家则更依赖第三方服务,比如海外仓和物流合作伙伴。
海外仓作为缓冲,可以帮助卖家更灵活地管理库存,还能处理中大件商品。中小卖家可使用海外仓作为中转,先集中存储,再根据销售情况分批入亚马逊仓库,减少分仓带来的影响。
依照行业标准,一个1万平方米的海外仓,一年能够达成1亿美金的销售额。倘若在美国达成70-80亿美金的销售额,那就需要70-80万平方米的海外仓。
这意味着,新规生效后势必会吸引来更多的卖家资源和服务商资源。随着许多新的海外仓入局,近几年的海外仓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仓储资源供给的增加也会导致“卷”低价现象的出现。
2020-2024Q1美国新仓(灰)和租赁面积(蓝)对比 图源:谷仓
受到特朗普关税新规的影响,如今Temu、SHEIN、TikTok Shop等中国电商平台都在大力推广海外仓(半托管)模式,以货物储备量换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分仓政策收紧将迫使更多卖家采用海外仓作为中转枢纽,备货频率愈发上涨,对亚马逊FBA运营精度的要求也会愈发提高,未来能够提供专业仓储服务和更多增值服务的海外仓竞争优势显著。
因此,对海外仓企业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抓住分仓带来的机遇:
1、 增值服务升级
虽然海外仓的业务量可能会增加,但企业首先需要评估自身仓储能力和物流效率是否能满足突然上涨的需求。可针对不同规模的卖家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提供更灵活的仓储套餐;或整合物流资源,帮助中小卖家降低成本。
同时,企业可拓展增值服务的种类,如常见的FBA退货换标、分拣打包,以及维修贴标等,帮助卖家更好地满足亚马逊“优化货件拆分”的条件。
2、确保合规性和操作规范
海外仓应加强在合规性和操作规范方面的服务,确保卖家商品的标签、包装,以及运输时效符合亚马逊平台要求,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入库延迟或拒收。
3、智能分仓系统
未来的海外仓行业技术壁垒凸显,具备智能分仓能力的海外仓将获得溢价能力。海外仓应加大在海外仓系统上的投入,以提高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的效率。
如今优秀的海外仓系统已经能帮助卖家在入库后锁定最近的FBA仓,实现智能分拨和实时数据同步,提供旺季前备货预测,帮助卖家更好地应对分仓带来的挑战。
图源:海外仓市场观察员Yejoin
4、调整仓储布局
针对亚马逊的AI算法,海外仓企业可考虑是否要在美东、美西和美中等亚马逊核心仓库集群附近布局,降低FBA中转过程的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
中国的电商平台当下主要着眼于大量铺货与低价,或许暂时不会施行此类策略。但长远来看,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顾客和商家都将转而追求高质量和品牌产品,供应链升级成为大势所趋。
(来源:海外仓市场观察员Yejoin)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虽然零售业务表现亮眼,但近年来亚马逊的物流成本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2月6日,亚马逊公布了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报,2024年Q4亚马逊的收入达到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全年净销售额为637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
然而,虽然零售业务表现亮眼,但近年来亚马逊的物流成本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其运输成本达到895亿美元,同比增长7%。
亚马逊23年Q3-24Q4运输成本同比增长 图源:亚马逊
若亚马逊仅在美西和美东热门地区设立仓库,便会陷入仓租居高不下但仓库资源匮乏的困境。
2024年,亚马逊多次面临严重爆仓,尤其是在备货旺季和促销活动期间,许多仓库的预约时间大幅延长,甚至出现预约被取消或无法获取预约的情况。此外,货物转运周期延长,部分货件甚至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入库,导致物流成本大幅上涨。
为此,亚马逊在2024年持续优化物流网络和配送效率,推出入库配置服务,帮助卖家调拨库存至距离消费者更近的运营中心,以实现更快的配送速度,并成功降低了单位运输成本。
亚马逊入库配置服务价目表 图源:亚马逊全球开店
一、亚马逊分仓新规背后的博弈
亚马逊为了将货物放置在更靠近消费者的地方,要把仓库建设在更为分散的、存在消费需求的地方。鉴于美国的仓租水平参差不齐,分散建仓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仓库成本,获取更多的仓库资源。2024年,亚马逊的当日送达网络同比增长60%,现已覆盖140+个都会区。
这将使得平台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快的交付,并提高投资回报率,2024年亚马逊次日达和本日达的订单再度增长了50%。
亚马逊当日或次日送达商品超90亿件 图源:亚马逊
倘若后续仓库进一步下沉,便可开展类似于中国美团等平台的当地配送业务,届时亚马逊的品类还能再度拓展至日用杂货等领域。
身为跨境物流资深从业者,纵横集团的副总裁李聪在采访中谈及亚马逊新规时表示:“亚马逊希望借助这种遍及全美国的网络式仓储网络物流设施,与沃尔玛等线下零售的物流设施相抗衡,达成40%的订单本地配送、40%的订单区域内配送以及20%的订单区域外配送。”
二、卖家面临强制分仓
2月20日起,亚马逊物流将针对标准尺寸商品的入库配置服务进行调整,取消标准尺寸商品的“部分货件拆分”选项,仅提供“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和“最低货件拆分”两种选项。
• 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如果卖家能打包至少5个相同的纸箱或托拍,并发往多个亚马逊美国运营中心,则无需支付入库配置服务费。
• 最低货件拆分:指对卖家无纸箱或托拍包装要求,可将库存发往卖家所选地理区域内(美西,美中或美东)的单个仓库,并收取相应的入库配置服务费。
这就意味着,如果卖家想要免除入库费用,需保证每件商品(SKU)至少包含5个相同的纸箱或托拍,且每个纸箱或托拍中必须包含相同的商品组合和数量。
图源:亚马逊全球开店
新规旨在提高亚马逊的仓库效率,减少内部物流成本。但对于卖家来说,毋庸置疑的是今后的分仓情况会更严重,而合仓困难可能导致物流成本上升,库存管理更加复杂。
因此,卖家在发货前需要检查自己的SKU数量和包装是否符合亚马逊优化拆分的条件,否则可能面临更高的费用或更频繁的分仓。这要求卖家具备更精准的销售预测和库存管理能力,避免库存周转率下降,导致资金压力增大的风险。
三、海外仓的黄金时代
强制分仓新规是对铺货卖家的沉重打击,铺货卖家的货物众多,但每个货物的备货数量不多,一旦分仓,成本就会很高。卖家原本10个立方的货要运往3个仓库,今后可能至少要运往4个仓库甚至更多仓才能免费。
此外,亚马逊更新了AI算法,不再是高价投入广告营销就能获利,还要考虑商家附近是否有库存。
图源:亚马逊COSMO论文
考虑到规模差异,大卖家有更多资源应对分仓,比如自建物流体系;中小卖家则更依赖第三方服务,比如海外仓和物流合作伙伴。
海外仓作为缓冲,可以帮助卖家更灵活地管理库存,还能处理中大件商品。中小卖家可使用海外仓作为中转,先集中存储,再根据销售情况分批入亚马逊仓库,减少分仓带来的影响。
依照行业标准,一个1万平方米的海外仓,一年能够达成1亿美金的销售额。倘若在美国达成70-80亿美金的销售额,那就需要70-80万平方米的海外仓。
这意味着,新规生效后势必会吸引来更多的卖家资源和服务商资源。随着许多新的海外仓入局,近几年的海外仓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仓储资源供给的增加也会导致“卷”低价现象的出现。
2020-2024Q1美国新仓(灰)和租赁面积(蓝)对比 图源:谷仓
受到特朗普关税新规的影响,如今Temu、SHEIN、TikTok Shop等中国电商平台都在大力推广海外仓(半托管)模式,以货物储备量换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分仓政策收紧将迫使更多卖家采用海外仓作为中转枢纽,备货频率愈发上涨,对亚马逊FBA运营精度的要求也会愈发提高,未来能够提供专业仓储服务和更多增值服务的海外仓竞争优势显著。
因此,对海外仓企业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抓住分仓带来的机遇:
1、 增值服务升级
虽然海外仓的业务量可能会增加,但企业首先需要评估自身仓储能力和物流效率是否能满足突然上涨的需求。可针对不同规模的卖家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提供更灵活的仓储套餐;或整合物流资源,帮助中小卖家降低成本。
同时,企业可拓展增值服务的种类,如常见的FBA退货换标、分拣打包,以及维修贴标等,帮助卖家更好地满足亚马逊“优化货件拆分”的条件。
2、确保合规性和操作规范
海外仓应加强在合规性和操作规范方面的服务,确保卖家商品的标签、包装,以及运输时效符合亚马逊平台要求,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入库延迟或拒收。
3、智能分仓系统
未来的海外仓行业技术壁垒凸显,具备智能分仓能力的海外仓将获得溢价能力。海外仓应加大在海外仓系统上的投入,以提高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的效率。
如今优秀的海外仓系统已经能帮助卖家在入库后锁定最近的FBA仓,实现智能分拨和实时数据同步,提供旺季前备货预测,帮助卖家更好地应对分仓带来的挑战。
图源:海外仓市场观察员Yejoin
4、调整仓储布局
针对亚马逊的AI算法,海外仓企业可考虑是否要在美东、美西和美中等亚马逊核心仓库集群附近布局,降低FBA中转过程的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
中国的电商平台当下主要着眼于大量铺货与低价,或许暂时不会施行此类策略。但长远来看,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顾客和商家都将转而追求高质量和品牌产品,供应链升级成为大势所趋。
(来源:海外仓市场观察员Yejoin)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