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戴珊“入职”耐克,新品牌000001号员工

服装经理人

1天前

依靠耐克运动品牌的背书和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Skims对女性需求的敏锐把控,NikeSkims有望在传统运动服饰领域,掀起又一波风暴。

与迈克尔·乔丹的合作一直被视作耐克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双方合作打造出世界知名运动品牌Air Jordan(现名称为Jordan Brand)。如今,耐克希望通过与另一位“乔丹”的合作,大举进攻女性体育市场。

2025年2月19日,全球运动巨头耐克与“网红界乔丹”、金·卡戴珊所创立的内衣和休闲服装品牌Skims,宣布推出联名品牌NikeSkims。此前耐克还从未有过与外部公司合作打造新品牌的先例,而是依靠收购或聘请知名运动员来打造新品牌。

耐克并非女性运动市场的新玩家,多年耐克都来持续强调拓展女性市场。但在运动品牌选择过剩,消费者更倾向兼具时尚感与舒适度的趋势下,耐克旗下的女性产品线并未取得理想的市场反馈。在耐克老将Elliot Hill回归出任CEO后,耐克大有全面进军女性体育市场的态势。

图片

图源:NikeSkims

Skims也不是第一次入局专业运动领域,2024 年,Skims 相继成为 NBA、WNBA 和美国篮协的官方内衣合作伙伴,并签约成为美国奥运代表队装备商。不过即使动作不断,也无法掩盖Skims缺乏运动基因的事实。

拥有纯正运动基因的耐克与掌握女性需求密码的Skims ,互相掌握对方开拓新市场的密匙。耐克可以借助 Skims 的品牌影响力和忠实客群进一步深耕女性运动市场,而Skims则可以正式进军专业运动领域,推进从内衣品牌到运动生活方式品牌的跃迁。

卡戴珊用“包容性”重塑女性服饰市场

要理解NikeSkims的合作价值,必须回溯Skims的成长路径。这个创立于2019年的品牌,凭借“Body Positivity”(身体自爱)理念,在五年内从一个小众内衣品牌发展为估值超40亿美元的行业颠覆者。其创始人金·卡戴珊也凭借Skims急速发展,得以完成从真人秀明星、名媛到商业领袖的转型。

Skims的诞生充满争议。卡戴珊最初以“Kimono”(和服)命名品牌,因文化挪用指控被迫更名为Skims。品牌创立之初,Skims的产品主要以塑身衣为主,凭借着拥有舒适面料和极其丰富的色彩、尺码选择,迅速赢得消费者好感,从而在市场站稳脚跟。

此后,Skims将产品向内衣、家居服、泳装、运动服饰和男士服装延伸,将自己从塑身衣品牌拓展成了拥有更广大消费者群体和穿着场景的生活方式品牌。

发展过程中,Skims一直保持着对舒适度、包容性和时尚感的追求,让其产品能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丰富的色彩和尺码,必然会提高卖方在备货和库存上的压力。因此,Skims采用“Drop式上新”(限量发售)策略,通过Instagram和TikTok预告新品,制造稀缺感。2022年与Swarovski合作的镶钻内衣系列,单价高达800美元,却在12秒内售罄。

图片

图源:Skims

在营销层面,卡戴珊本人作为“行走的广告牌”,通过社交媒体展示产品在不同体型上的效果,吸引用户在社媒积极生成内容(UGC),并逐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品牌宣传资产。这不仅极大地节省了Skims的营销成本,也能通过大量的用户真实体验反馈,提升市场对品牌的好感度。

2024年,Skims推出首个运动休闲系列,涵盖瑜伽裤、运动文胸等产品,标志着品牌向运动领域渗透。根据第三方报告,全球女性运动服饰市场中,兼顾功能性与时尚感的产品缺口达百亿美元级别。

如今Skims更近一步,联合运动品牌巨头耐克推出NikeSkims。依靠耐克运动品牌的背书和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Skims对女性需求的敏锐把控,NikeSkims有望在传统运动服饰领域,掀起又一波风暴。

Skims助力耐克“她经济”攻坚战

耐克在女性市场的布局可追溯至1980年代的“Nike Women”企划,但真正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推出的“Until We All Win”营销战役。然而,面对lululemon、Athleta、Alo Yoga等品牌的围攻,耐克始终未能突破“专业运动”与“日常穿着”的中间地带。NikeSkims的诞生,实则是其女性战略的第三次进化。

耐克正处于低迷状态,耐克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中下跌了四分之一以上,而一直想开拓的女性体育市场,又被lululemon等竞争对手所逐渐蚕食。

在打出NikeSkims这张牌之前,耐克就已经在女性体育市场有了营销大动作。耐克时隔自1988年以来首次推出以女性体育明星为主角的广告 ,并在2025超级碗上进行投放,足以见得耐克对推进女性体育市场拓展的决心。

耐克急需一个既能触达Z世代、又能突破产品同质化的合作伙伴。在财报会上,Elliott Hill表示现在耐克太依赖少数几款运动服饰,需加速创新、设计、产品创作和故事讲述,而这些正是Skims的优势所在。

图片

图源:Nike

耐克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世界顶尖的宣销能力和渠道,Skims则凭借包容性的发展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的女性消费客群。二者相互结合,NikeSkims将以全渠道覆盖姿态杀入大众女性市场,促进耐克在女性体育市场从口号化和叙事化向构建完整生态的转变。

耐克过往的“Just Do It”强调突破极限,却忽视了女性对运动服饰的多元需求。NikeSkims所追求的为塑形而生、为表现而造,则将产品价值从“提升运动表现”升华至“赋能自我表达”。

耐克与Skims的这次合作意义颇为重大深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耐克一改昔日与设计师的限量联名套路,转而与Skims联合推出全新独立品牌NikeSkims。机遇和风险并存,这番大动作,对于耐克和Skims来说,都足以改变命运。

耐克为了卡戴珊的Skims破例推出全新品牌,也让外界纷纷猜测耐克是否会在未来收购Skims?对耐克而言,收购Skims之后将可以进一步挖掘女性市场。对卡戴珊而言,如今品牌估值突破40亿美元,与后续冲击IPO和上市相比,逢高出手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侃爷联名阿迪,前车之鉴

耐克与卡戴珊所创立的品牌进行合作,不禁让人想起此前阿迪达斯与卡戴珊前夫坎耶·维斯特(以下简称侃爷)合作推出的品牌Yeezy。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的最高估值跟Skims一样,皆为40亿美元。

Yeezy依靠现象级创新单品椰子迅速崛起,不仅让自身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品牌,更启动了长达数年的全球球鞋街头文化周期。而Skims则在女性塑身衣和女性内衣行业都起到颠覆性创新作用,让广大女性从取悦别人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取悦自己。

虽然皆为运动品牌与个人IP联合,但NikeSkims与Yeezy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NikeSkims面世之前,Skims就已经是成熟的品牌,并且在女性市场具有不俗的影响力。假设双方合作最终走向失败,也不会对Skims造成太大的实质性冲击。

而Yeezy则是侃爷在阿迪达斯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品牌,侃爷百分百控股,能够获得Yeezy产品销售额约15%的特权使用费,有效期为十年。但真正拥有Yeezy商标、版权以及外观专利在内的所有权和维护责任,且负责设计生产的,仍然是阿迪达斯。

这就导致在侃爷陷入反犹风波、双方合作分崩离析之后,失去了阿迪达斯行业顶尖生产制造能力的Yeezy不复当年之勇,新品反响平平。

图片

图源:NikeSkims

与侃爷和阿迪达斯的合作相比,卡戴珊明显拥有更加稳定的退路,并且双方需求上的契合也让这次合作看起来是天作之合。但如今正处在合作的开始阶段,双方合作的更多细则我们都还未知,因此在后续的合作进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首先是品牌调性冲突,虽然合作是以推出全新品牌的形式进行,但耐克的“精英运动”形象与Skims的大众包容属性能否在NikeSkims这个新品牌上实现兼容?

其次是卡戴珊个人IP的舆论影响,作为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卡戴珊的未来若面临舆论风波则可能波及至品牌。最后是技术整合难题,双方如若在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分配上产生分歧,将会对NikeSkims品牌产生显著的影响。

耐克与Skims的合作,也向外界透露出运动品牌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品牌与个人IP合作的现象是否会越来越普及?值得我们期待。而如何将品牌的运动属性和个人IP的特色化做到理想的平衡,还待NikeSkims去探索。

耐克与Skims的合作本质是一场“用户主权”革命:它不再将女性视为被动的消费者,而是给予她们更多选择的主动权。当耐克的运动科技与Skims的身体叙事结合,女性运动市场的话语权正在从“品牌定义需求”转向“用户共创价值”。这次合作若能成功,或许将在未来重新定义女性服饰行业的标准:真正的护城河不是品牌和技术,而是对女性身体与情感的双重尊重。

依靠耐克运动品牌的背书和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Skims对女性需求的敏锐把控,NikeSkims有望在传统运动服饰领域,掀起又一波风暴。

与迈克尔·乔丹的合作一直被视作耐克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双方合作打造出世界知名运动品牌Air Jordan(现名称为Jordan Brand)。如今,耐克希望通过与另一位“乔丹”的合作,大举进攻女性体育市场。

2025年2月19日,全球运动巨头耐克与“网红界乔丹”、金·卡戴珊所创立的内衣和休闲服装品牌Skims,宣布推出联名品牌NikeSkims。此前耐克还从未有过与外部公司合作打造新品牌的先例,而是依靠收购或聘请知名运动员来打造新品牌。

耐克并非女性运动市场的新玩家,多年耐克都来持续强调拓展女性市场。但在运动品牌选择过剩,消费者更倾向兼具时尚感与舒适度的趋势下,耐克旗下的女性产品线并未取得理想的市场反馈。在耐克老将Elliot Hill回归出任CEO后,耐克大有全面进军女性体育市场的态势。

图片

图源:NikeSkims

Skims也不是第一次入局专业运动领域,2024 年,Skims 相继成为 NBA、WNBA 和美国篮协的官方内衣合作伙伴,并签约成为美国奥运代表队装备商。不过即使动作不断,也无法掩盖Skims缺乏运动基因的事实。

拥有纯正运动基因的耐克与掌握女性需求密码的Skims ,互相掌握对方开拓新市场的密匙。耐克可以借助 Skims 的品牌影响力和忠实客群进一步深耕女性运动市场,而Skims则可以正式进军专业运动领域,推进从内衣品牌到运动生活方式品牌的跃迁。

卡戴珊用“包容性”重塑女性服饰市场

要理解NikeSkims的合作价值,必须回溯Skims的成长路径。这个创立于2019年的品牌,凭借“Body Positivity”(身体自爱)理念,在五年内从一个小众内衣品牌发展为估值超40亿美元的行业颠覆者。其创始人金·卡戴珊也凭借Skims急速发展,得以完成从真人秀明星、名媛到商业领袖的转型。

Skims的诞生充满争议。卡戴珊最初以“Kimono”(和服)命名品牌,因文化挪用指控被迫更名为Skims。品牌创立之初,Skims的产品主要以塑身衣为主,凭借着拥有舒适面料和极其丰富的色彩、尺码选择,迅速赢得消费者好感,从而在市场站稳脚跟。

此后,Skims将产品向内衣、家居服、泳装、运动服饰和男士服装延伸,将自己从塑身衣品牌拓展成了拥有更广大消费者群体和穿着场景的生活方式品牌。

发展过程中,Skims一直保持着对舒适度、包容性和时尚感的追求,让其产品能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丰富的色彩和尺码,必然会提高卖方在备货和库存上的压力。因此,Skims采用“Drop式上新”(限量发售)策略,通过Instagram和TikTok预告新品,制造稀缺感。2022年与Swarovski合作的镶钻内衣系列,单价高达800美元,却在12秒内售罄。

图片

图源:Skims

在营销层面,卡戴珊本人作为“行走的广告牌”,通过社交媒体展示产品在不同体型上的效果,吸引用户在社媒积极生成内容(UGC),并逐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品牌宣传资产。这不仅极大地节省了Skims的营销成本,也能通过大量的用户真实体验反馈,提升市场对品牌的好感度。

2024年,Skims推出首个运动休闲系列,涵盖瑜伽裤、运动文胸等产品,标志着品牌向运动领域渗透。根据第三方报告,全球女性运动服饰市场中,兼顾功能性与时尚感的产品缺口达百亿美元级别。

如今Skims更近一步,联合运动品牌巨头耐克推出NikeSkims。依靠耐克运动品牌的背书和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Skims对女性需求的敏锐把控,NikeSkims有望在传统运动服饰领域,掀起又一波风暴。

Skims助力耐克“她经济”攻坚战

耐克在女性市场的布局可追溯至1980年代的“Nike Women”企划,但真正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推出的“Until We All Win”营销战役。然而,面对lululemon、Athleta、Alo Yoga等品牌的围攻,耐克始终未能突破“专业运动”与“日常穿着”的中间地带。NikeSkims的诞生,实则是其女性战略的第三次进化。

耐克正处于低迷状态,耐克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中下跌了四分之一以上,而一直想开拓的女性体育市场,又被lululemon等竞争对手所逐渐蚕食。

在打出NikeSkims这张牌之前,耐克就已经在女性体育市场有了营销大动作。耐克时隔自1988年以来首次推出以女性体育明星为主角的广告 ,并在2025超级碗上进行投放,足以见得耐克对推进女性体育市场拓展的决心。

耐克急需一个既能触达Z世代、又能突破产品同质化的合作伙伴。在财报会上,Elliott Hill表示现在耐克太依赖少数几款运动服饰,需加速创新、设计、产品创作和故事讲述,而这些正是Skims的优势所在。

图片

图源:Nike

耐克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世界顶尖的宣销能力和渠道,Skims则凭借包容性的发展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的女性消费客群。二者相互结合,NikeSkims将以全渠道覆盖姿态杀入大众女性市场,促进耐克在女性体育市场从口号化和叙事化向构建完整生态的转变。

耐克过往的“Just Do It”强调突破极限,却忽视了女性对运动服饰的多元需求。NikeSkims所追求的为塑形而生、为表现而造,则将产品价值从“提升运动表现”升华至“赋能自我表达”。

耐克与Skims的这次合作意义颇为重大深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耐克一改昔日与设计师的限量联名套路,转而与Skims联合推出全新独立品牌NikeSkims。机遇和风险并存,这番大动作,对于耐克和Skims来说,都足以改变命运。

耐克为了卡戴珊的Skims破例推出全新品牌,也让外界纷纷猜测耐克是否会在未来收购Skims?对耐克而言,收购Skims之后将可以进一步挖掘女性市场。对卡戴珊而言,如今品牌估值突破40亿美元,与后续冲击IPO和上市相比,逢高出手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侃爷联名阿迪,前车之鉴

耐克与卡戴珊所创立的品牌进行合作,不禁让人想起此前阿迪达斯与卡戴珊前夫坎耶·维斯特(以下简称侃爷)合作推出的品牌Yeezy。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的最高估值跟Skims一样,皆为40亿美元。

Yeezy依靠现象级创新单品椰子迅速崛起,不仅让自身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品牌,更启动了长达数年的全球球鞋街头文化周期。而Skims则在女性塑身衣和女性内衣行业都起到颠覆性创新作用,让广大女性从取悦别人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取悦自己。

虽然皆为运动品牌与个人IP联合,但NikeSkims与Yeezy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NikeSkims面世之前,Skims就已经是成熟的品牌,并且在女性市场具有不俗的影响力。假设双方合作最终走向失败,也不会对Skims造成太大的实质性冲击。

而Yeezy则是侃爷在阿迪达斯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品牌,侃爷百分百控股,能够获得Yeezy产品销售额约15%的特权使用费,有效期为十年。但真正拥有Yeezy商标、版权以及外观专利在内的所有权和维护责任,且负责设计生产的,仍然是阿迪达斯。

这就导致在侃爷陷入反犹风波、双方合作分崩离析之后,失去了阿迪达斯行业顶尖生产制造能力的Yeezy不复当年之勇,新品反响平平。

图片

图源:NikeSkims

与侃爷和阿迪达斯的合作相比,卡戴珊明显拥有更加稳定的退路,并且双方需求上的契合也让这次合作看起来是天作之合。但如今正处在合作的开始阶段,双方合作的更多细则我们都还未知,因此在后续的合作进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首先是品牌调性冲突,虽然合作是以推出全新品牌的形式进行,但耐克的“精英运动”形象与Skims的大众包容属性能否在NikeSkims这个新品牌上实现兼容?

其次是卡戴珊个人IP的舆论影响,作为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卡戴珊的未来若面临舆论风波则可能波及至品牌。最后是技术整合难题,双方如若在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分配上产生分歧,将会对NikeSkims品牌产生显著的影响。

耐克与Skims的合作,也向外界透露出运动品牌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品牌与个人IP合作的现象是否会越来越普及?值得我们期待。而如何将品牌的运动属性和个人IP的特色化做到理想的平衡,还待NikeSkims去探索。

耐克与Skims的合作本质是一场“用户主权”革命:它不再将女性视为被动的消费者,而是给予她们更多选择的主动权。当耐克的运动科技与Skims的身体叙事结合,女性运动市场的话语权正在从“品牌定义需求”转向“用户共创价值”。这次合作若能成功,或许将在未来重新定义女性服饰行业的标准:真正的护城河不是品牌和技术,而是对女性身体与情感的双重尊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