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莹莹,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讲师
刘斯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卜林(通信作者),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原文出自:金融市场研究,2025(02):24-36.
一、引言:股指期货的“价格指南针”
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即其在市场中快速反映信息、引导价格走向的能力,是衡量其市场效率和投资价值的关键指标。周莹莹、刘斯诺和卜林在《金融市场研究》2025年2月刊发表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基于四个上市品种的比较》一文,深入探讨了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并将其与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三个已上市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为理解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①股指期货的重要性。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它通过降低交易门槛、促进资金流动,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股指期货的高杠杆属性使其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快速吸收并反映市场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号。
②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背景。中证1000股指期货于2022年7月22日正式挂牌交易,中证1000作为宽基跨市场指数,它由沪深300和中证500成分股之后的1000只小市值股票组成。这些股票虽规模不大,但流动性强,能够反映小市值股票的整体表现。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我国股指期货品种的多样性,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工具。然而,作为一种新兴市场工具,其价格发现功能有待深入研究。
二、文献述评:价格发现功能的“学术地图”
全球范围内,学者们对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进行了广泛讨论。一方面,股指期货凭借其高杠杆属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Chu et al.(1999)揭示了美国S&P 500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主导地位;Brooks et al.(2001)通过分析FTSE 1000高频数据,强调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预测价值。另一方面,部分国家的指数现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发挥了更核心的作用。例如,Judge & Reancharoen(2014)通过研究泰国SET50指数,发现现货价格变动往往领先于期货价格的变化。
在中国,学者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起步较晚。2010年中国首个股指期货沪深300上市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例如,Yang et al.(2012)发现沪深300指数现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完善,李政 等(2016)通过高频数据分析发现,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三个品种主要是期货引导现货。这些研究为理解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构建分析的“科学框架”
①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全面评估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首先,通过长期弱外生检验明确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究竟是期货还是现货起主导作用。其次,基于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别建立永久短暂(P-T)和信息份额(I-S)模型,进一步量化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发现贡献度。此外,本文还通过递归协整分析方法,动态考察价格引领关系的时变特征。
②样本数据。本文选取了中证1000、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四个上市品种的5分钟高频数据,样本区间为2022年7月22日至2023年9月28日,共292个交易日。所有价格序列均进行了自然对数化处理。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揭开价格发现功能的“神秘面纱”
①期现引领关系的静态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和长期弱外生检验,本文发现中证1000、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四个上市品种的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四个品种的股指期货均为弱外生变量,期货单向引导现货。
②期现引领关系的动态递归分析。通过递归协整分析,本文进一步揭示了四个品种期现价格引领关系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四个上市品种股指期货与现货的协整关系比较稳定;沪深300期货单向引导现货能力最强,其次是中证1000,再次是上证50,中证500最差,且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三个品种从未出现现货单向引导期货的情况,而上证50现货单向引导期货占比约为30%。
③价格发现贡献度分析。通过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本文量化了四个上市品种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结果显示,四个品种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现贡献度均高于其对应的指数现货,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最高,中证1000的价格发现能力与上证50和中证500相当。
五、结论与启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导航”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证1000股指期货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价格发现能力,且其价格发现功能与上证50和中证500相当。这一发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监管机构优化市场机制提供了参考。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①丰富股指期货产品种类:不断开拓新兴行业指数的期货合约,引入与国际市场相关的股指期货产品,提升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
②提高股指期货市场韧性和效率:通过政策性金融鼓励引导对科技创新、绿色、普惠小微和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稳定股指期货市场运行。
③优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提升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帮助其更好地分析市场信息、评估投资风险。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阅读原文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作者:周莹莹,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讲师
刘斯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卜林(通信作者),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原文出自:金融市场研究,2025(02):24-36.
一、引言:股指期货的“价格指南针”
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即其在市场中快速反映信息、引导价格走向的能力,是衡量其市场效率和投资价值的关键指标。周莹莹、刘斯诺和卜林在《金融市场研究》2025年2月刊发表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基于四个上市品种的比较》一文,深入探讨了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并将其与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三个已上市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为理解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①股指期货的重要性。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它通过降低交易门槛、促进资金流动,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股指期货的高杠杆属性使其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快速吸收并反映市场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号。
②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背景。中证1000股指期货于2022年7月22日正式挂牌交易,中证1000作为宽基跨市场指数,它由沪深300和中证500成分股之后的1000只小市值股票组成。这些股票虽规模不大,但流动性强,能够反映小市值股票的整体表现。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我国股指期货品种的多样性,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工具。然而,作为一种新兴市场工具,其价格发现功能有待深入研究。
二、文献述评:价格发现功能的“学术地图”
全球范围内,学者们对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进行了广泛讨论。一方面,股指期货凭借其高杠杆属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Chu et al.(1999)揭示了美国S&P 500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主导地位;Brooks et al.(2001)通过分析FTSE 1000高频数据,强调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预测价值。另一方面,部分国家的指数现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发挥了更核心的作用。例如,Judge & Reancharoen(2014)通过研究泰国SET50指数,发现现货价格变动往往领先于期货价格的变化。
在中国,学者对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起步较晚。2010年中国首个股指期货沪深300上市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例如,Yang et al.(2012)发现沪深300指数现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完善,李政 等(2016)通过高频数据分析发现,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三个品种主要是期货引导现货。这些研究为理解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构建分析的“科学框架”
①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全面评估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首先,通过长期弱外生检验明确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究竟是期货还是现货起主导作用。其次,基于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别建立永久短暂(P-T)和信息份额(I-S)模型,进一步量化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发现贡献度。此外,本文还通过递归协整分析方法,动态考察价格引领关系的时变特征。
②样本数据。本文选取了中证1000、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四个上市品种的5分钟高频数据,样本区间为2022年7月22日至2023年9月28日,共292个交易日。所有价格序列均进行了自然对数化处理。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揭开价格发现功能的“神秘面纱”
①期现引领关系的静态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和长期弱外生检验,本文发现中证1000、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四个上市品种的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四个品种的股指期货均为弱外生变量,期货单向引导现货。
②期现引领关系的动态递归分析。通过递归协整分析,本文进一步揭示了四个品种期现价格引领关系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四个上市品种股指期货与现货的协整关系比较稳定;沪深300期货单向引导现货能力最强,其次是中证1000,再次是上证50,中证500最差,且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三个品种从未出现现货单向引导期货的情况,而上证50现货单向引导期货占比约为30%。
③价格发现贡献度分析。通过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本文量化了四个上市品种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结果显示,四个品种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现贡献度均高于其对应的指数现货,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最高,中证1000的价格发现能力与上证50和中证500相当。
五、结论与启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导航”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证1000股指期货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价格发现能力,且其价格发现功能与上证50和中证500相当。这一发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监管机构优化市场机制提供了参考。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①丰富股指期货产品种类:不断开拓新兴行业指数的期货合约,引入与国际市场相关的股指期货产品,提升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
②提高股指期货市场韧性和效率:通过政策性金融鼓励引导对科技创新、绿色、普惠小微和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稳定股指期货市场运行。
③优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提升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帮助其更好地分析市场信息、评估投资风险。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阅读原文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