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财报大超预期,净利润暴涨333%!吴泳铭:未来三年加大投入三大AI领域,将超过去10年总和【附人工智能行业前景】

前瞻网

1天前

阿里巴巴要加大AI投入,在继续专注于三大业务类型: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基础上,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战略核心,加大投入三大领域:第一,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第三,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阿里巴巴财报大超预期,净利润暴涨 333%!吴泳铭:未来三年重金押注三大 AI 领域

(图片来源:摄图网)

2月20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该季度的营收达到了2801.5亿元人民币,超出了市场预期,还实现了8%同比增长。净利润达到了464.34亿元人民币(约合63.6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333%的增长。

在业务板块表现上,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集团同样表现出色。得益于高德和饿了么的整体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的收入增加,本地生活集团在该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2%,达到169.88亿元人民币。

云智能集团的表现同样亮眼。该季度,云智能集团收入为31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云业务收入重新增长至两位数增长率,此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收入已经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的业绩表明,“我们的‘用户至上,人工智能驱动’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核心业务重新加速增长。

吴泳铭还表示,“AI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将积极投资于AI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

吴泳铭称,阿里巴巴要加大AI投入,在继续专注于三大业务类型: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基础上,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战略核心,加大投入三大领域:第一,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第三,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阿里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位居领先地位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3年,阿里云、天翼云、移动云、华为云、腾讯云、联通云占据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六,上述六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71.5%,其中,阿里云处于领先地位。

图表12:2023年中国公有云IaaS厂商市场占比(单位:%)

阿里巴巴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龙头企业

受益于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及服务已广泛地渗透和应用于诸多垂直领域。其中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渗透率更是高达89%。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各个环节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具体包括阿里巴巴、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百度、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等等。

图表2:中国人工智能各环节代表企业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应用场景的深度发展,牵动着以AIGC、数字人、多模态、AI大模型、智能决策为代表的技术浪潮。这些尖端技术为市场注入广泛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潜力,同时,企业对自身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推动也催生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多样性的需求,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测算2025-2030年期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规模目标。

图表16: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业绩会上表示,阿里集团在AI战略里面的首要目标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可能远远超过现在可见的任何一个应用场景。从实现AGI的商业价值来看,AGI的标准定义是能够完成80%以上的人类的能力,那么全球GDP的50%支出其实是就业者的劳动工资支出,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此阿里巴巴预判如果实现AGI,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大概率将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有可能影响或者替代现在50%左右的GDP构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方跃认为,2025 年将成为AI智能体的元年,这一技术从“增强知识”向“增强执行”转变;小模型将引领一场“精简但强大”的新风潮,能以更低的计算成本和能耗实现高效部署;生成式搜索将颠覆传统的信息获取模式,显著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阿里巴巴要加大AI投入,在继续专注于三大业务类型: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基础上,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战略核心,加大投入三大领域:第一,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第三,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阿里巴巴财报大超预期,净利润暴涨 333%!吴泳铭:未来三年重金押注三大 AI 领域

(图片来源:摄图网)

2月20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该季度的营收达到了2801.5亿元人民币,超出了市场预期,还实现了8%同比增长。净利润达到了464.34亿元人民币(约合63.6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333%的增长。

在业务板块表现上,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集团同样表现出色。得益于高德和饿了么的整体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的收入增加,本地生活集团在该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2%,达到169.88亿元人民币。

云智能集团的表现同样亮眼。该季度,云智能集团收入为31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云业务收入重新增长至两位数增长率,此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收入已经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的业绩表明,“我们的‘用户至上,人工智能驱动’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核心业务重新加速增长。

吴泳铭还表示,“AI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将积极投资于AI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

吴泳铭称,阿里巴巴要加大AI投入,在继续专注于三大业务类型: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基础上,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战略核心,加大投入三大领域:第一,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第三,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阿里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位居领先地位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3年,阿里云、天翼云、移动云、华为云、腾讯云、联通云占据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六,上述六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71.5%,其中,阿里云处于领先地位。

图表12:2023年中国公有云IaaS厂商市场占比(单位:%)

阿里巴巴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龙头企业

受益于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及服务已广泛地渗透和应用于诸多垂直领域。其中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渗透率更是高达89%。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各个环节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具体包括阿里巴巴、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百度、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等等。

图表2:中国人工智能各环节代表企业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应用场景的深度发展,牵动着以AIGC、数字人、多模态、AI大模型、智能决策为代表的技术浪潮。这些尖端技术为市场注入广泛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潜力,同时,企业对自身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推动也催生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多样性的需求,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测算2025-2030年期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规模目标。

图表16: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业绩会上表示,阿里集团在AI战略里面的首要目标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可能远远超过现在可见的任何一个应用场景。从实现AGI的商业价值来看,AGI的标准定义是能够完成80%以上的人类的能力,那么全球GDP的50%支出其实是就业者的劳动工资支出,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此阿里巴巴预判如果实现AGI,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大概率将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有可能影响或者替代现在50%左右的GDP构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方跃认为,2025 年将成为AI智能体的元年,这一技术从“增强知识”向“增强执行”转变;小模型将引领一场“精简但强大”的新风潮,能以更低的计算成本和能耗实现高效部署;生成式搜索将颠覆传统的信息获取模式,显著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