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常州市委副书记、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周伟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黄浦江畔春潮涌,沪常携手启新程。在这美好时节,我们相聚于此,共叙情谊、共促合作、共谋发展。首先,我代表常州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常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高端创新资源充沛,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加快建设,牵引长三角城市群加快向世界级迈进。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常州全方位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经贸互动十分频繁,产业创新合作紧密,区域协同不断升级。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城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813.6亿元、增长6.1%,增速列苏南第1、全国万亿城市第3,综合竞争力、资源集聚力、区域辐射力、发展影响力进一步跃升。
今年是常州连续第19年在上海举办经贸周活动。通过这一平台,一大批来自上海的技术成果在常孵化量产、落地生根,璞泰来、巴斯夫等代表企业加速动力电池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和转化,成为常州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平台,也有一大批常州产品配套上海、走向世界,常州超过90%的新能源进出口贸易通过上海往来。当前,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在常州激荡交汇,我们敞开怀抱欢迎更多上海企业、上海人才,投资常州、深耕常州,唱响新征程上现代化建设的“双城记”。
一是扎实的产业基础,为企业创新营造更强磁场。常州制造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6个,中国工业大奖、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工业规模超2.2万亿元。我们致力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构建“发储送用网”产业闭环,形成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能力,产业集聚度全国第3、投资热度连续三年全国第1,新能源产业规模超8500亿元、整车年产近80万辆,获授“中国新能源之都”产业名片,正向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我们致力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布局合成生物、低空经济、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依托“一核一园两室三中心”等创新平台赋能产业,以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人才引育大文章,高新技术企业超54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9.1%、全省第1。我们致力注入金融活水,与30余家知名机构共建“1+3+X”政府基金矩阵,总规模超500亿元,全市上市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得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劲的人才支撑、充足的资金保障,加速嵌入产业链、融入大循环。
二是跃升的城市能级,为企业裂变打开广阔空间。我们的城市承载力不断提高,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扬子江绿色发展带、苏锡常都市圈等省级战略部署在常州交汇叠加。我们的城市辐射力持续增强,前不久国务院批复,常州城市性质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我们的城市吸引力快速提升,除了新能源产业的品牌号召力不断放大,“青春乐都”“江南美食之都”也声名鹊起,10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投资205个项目,国际合作园区数量全省第一。随着城市能级的跃升,外界关注度越来越高、头部效应越来越强,城市对产业发展的生态价值、对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必将更好承载国家和省赋予的使命任务,得到更多战略支持、项目布局和要素配置。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赢得更大发展优势,加快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三是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企业链接市场架设高效通道。常州北倚长江、南衔太湖,今年常泰长江大桥将建成通车,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常州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公铁水空管”运输方式齐全的地级市,机场、高铁、高速、水运4种运输方式在15分钟左右能够完成转换。近日,常州成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将更有利于优质要素聚合聚变。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取优质的要素供给、便捷的物流供给、广阔的产品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
四是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扎根给足阳光雨露。常州是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我们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制造业为本,先后出台“创新20条”“产业30条”“新能源10条”等系列政策,护航企业稳健前行。今年“新春第一会”,我们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出台一揽子政策包,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真金白银、促进企业培育真抓实干。我们始终把企业家作为最宝贵的财富,确定农历正月初八为“常州企业家日”,以一城之礼遇,让企业家真真切切体会到“成就感”。我们始终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益和财产安全,全力当好“店小二”“急郎中”,以一城之温度,让企业家实实在在拥有“安全感”。我们始终秉持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花开的“长期主义”,推动惠企政策“非申即享”“直达快享”,加强绿电、算力等新型要素供给,实施十百千亿大企业培育工程和产业链融链强链对接活动,以一城之力度,让企业家满满当当感受到“获得感”。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上海这座“东方明珠”始终引领时代潮流,常州这座“实业明珠”矢志锻造硬核力量。我们真诚期待,更多“上海智慧”嫁接“常州制造”,更多“上海资本”激发“常州活力”,更多“上海英才”选择“常州舞台”。热忱欢迎大家常来常州、乐享常州、投资常州,共同书写“创新之火”点亮“实业之光”的时代篇章!
预祝2025年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中共常州市委副书记、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周伟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黄浦江畔春潮涌,沪常携手启新程。在这美好时节,我们相聚于此,共叙情谊、共促合作、共谋发展。首先,我代表常州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常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高端创新资源充沛,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加快建设,牵引长三角城市群加快向世界级迈进。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常州全方位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经贸互动十分频繁,产业创新合作紧密,区域协同不断升级。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城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813.6亿元、增长6.1%,增速列苏南第1、全国万亿城市第3,综合竞争力、资源集聚力、区域辐射力、发展影响力进一步跃升。
今年是常州连续第19年在上海举办经贸周活动。通过这一平台,一大批来自上海的技术成果在常孵化量产、落地生根,璞泰来、巴斯夫等代表企业加速动力电池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和转化,成为常州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平台,也有一大批常州产品配套上海、走向世界,常州超过90%的新能源进出口贸易通过上海往来。当前,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在常州激荡交汇,我们敞开怀抱欢迎更多上海企业、上海人才,投资常州、深耕常州,唱响新征程上现代化建设的“双城记”。
一是扎实的产业基础,为企业创新营造更强磁场。常州制造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6个,中国工业大奖、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工业规模超2.2万亿元。我们致力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构建“发储送用网”产业闭环,形成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能力,产业集聚度全国第3、投资热度连续三年全国第1,新能源产业规模超8500亿元、整车年产近80万辆,获授“中国新能源之都”产业名片,正向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我们致力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布局合成生物、低空经济、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依托“一核一园两室三中心”等创新平台赋能产业,以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人才引育大文章,高新技术企业超54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9.1%、全省第1。我们致力注入金融活水,与30余家知名机构共建“1+3+X”政府基金矩阵,总规模超500亿元,全市上市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得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劲的人才支撑、充足的资金保障,加速嵌入产业链、融入大循环。
二是跃升的城市能级,为企业裂变打开广阔空间。我们的城市承载力不断提高,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扬子江绿色发展带、苏锡常都市圈等省级战略部署在常州交汇叠加。我们的城市辐射力持续增强,前不久国务院批复,常州城市性质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我们的城市吸引力快速提升,除了新能源产业的品牌号召力不断放大,“青春乐都”“江南美食之都”也声名鹊起,10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投资205个项目,国际合作园区数量全省第一。随着城市能级的跃升,外界关注度越来越高、头部效应越来越强,城市对产业发展的生态价值、对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必将更好承载国家和省赋予的使命任务,得到更多战略支持、项目布局和要素配置。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赢得更大发展优势,加快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三是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企业链接市场架设高效通道。常州北倚长江、南衔太湖,今年常泰长江大桥将建成通车,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常州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公铁水空管”运输方式齐全的地级市,机场、高铁、高速、水运4种运输方式在15分钟左右能够完成转换。近日,常州成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将更有利于优质要素聚合聚变。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取优质的要素供给、便捷的物流供给、广阔的产品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
四是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扎根给足阳光雨露。常州是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我们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制造业为本,先后出台“创新20条”“产业30条”“新能源10条”等系列政策,护航企业稳健前行。今年“新春第一会”,我们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出台一揽子政策包,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真金白银、促进企业培育真抓实干。我们始终把企业家作为最宝贵的财富,确定农历正月初八为“常州企业家日”,以一城之礼遇,让企业家真真切切体会到“成就感”。我们始终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益和财产安全,全力当好“店小二”“急郎中”,以一城之温度,让企业家实实在在拥有“安全感”。我们始终秉持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花开的“长期主义”,推动惠企政策“非申即享”“直达快享”,加强绿电、算力等新型要素供给,实施十百千亿大企业培育工程和产业链融链强链对接活动,以一城之力度,让企业家满满当当感受到“获得感”。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上海这座“东方明珠”始终引领时代潮流,常州这座“实业明珠”矢志锻造硬核力量。我们真诚期待,更多“上海智慧”嫁接“常州制造”,更多“上海资本”激发“常州活力”,更多“上海英才”选择“常州舞台”。热忱欢迎大家常来常州、乐享常州、投资常州,共同书写“创新之火”点亮“实业之光”的时代篇章!
预祝2025年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