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举行

常州发布

1天前

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举行

image.png

沪常两地合作持续加深 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共谋协同发展新机遇。2月20日,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在黄浦江畔举办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与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商会和重点国有企业,以及上海产业、科创、金融、人才、文旅等领域的200多名企业机构代表共叙友情、畅谈机遇、共谋发展,推动沪常两地经贸交流、创新合作持续加深。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伟致辞。

image.png

周伟代表常州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今年是常州连续第19年在上海举办经贸活动周。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常州与上海经贸互动十分频繁,产业创新合作紧密,区域协同不断升级。站在新起点,常州将敞开怀抱欢迎更多上海企业、上海人才、上海项目,投资常州、深耕常州,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协奏曲”。

周伟表示,扎实的产业基础,为企业创新营造更强磁场。常州制造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我们致力建设新能源之都,致力优化创新生态,致力注入金融活水,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得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劲的人才支撑、充足的资金保障,加速嵌入产业链、融入大循环。

跃升的城市能级,为企业裂变打开广阔空间。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扬子江城市群、苏锡常都市圈等省级战略部署在常州交汇叠加。我们的城市辐射力持续增强,城市吸引力快速提升,企业在常发展,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赢得更大发展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企业链接市场架设高效通道。常州北倚长江、南衔太湖,成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常泰长江大桥将在今年建成通车。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取优质的要素供给、便捷的物流供给、广阔的产品市场。

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扎根给足阳光雨露。常州是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制造业为本,始终把企业家作为最宝贵的财富,始终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益和财产安全,始终秉持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花开的“长期主义”,让企业家真真切切体会到“成就感”“安全感”“获得感”。

现场,美敦力副总裁、中国骨科与神外业务兼外科业务总经理于婧,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平,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创新园负责人韩玮,上海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袁建军分别发言。大家认为,常州始终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产业氛围,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这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在常投资兴业的信心。大家表示,携手共赢谱新篇,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常州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本土创新的价值转化,为常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0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半导体、文旅等多个领域,总投资折合人民币达308.1亿元。据悉,今年一季度,全市预计开工项目265个,总投资额约882.8亿元。

常州市“新质生产力”细分赛道投资机遇同步发布,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固态电池、氢能、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母机、低空经济九个领域,面向全球进行投资推介,欢迎更多企业家、专家学者、投资创业者们来到常州、深耕常州。

市领导陈翔、夏思军、潘冬铃和市政府秘书长周承涛出席活动。

image.png

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举行

image.png

沪常两地合作持续加深 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共谋协同发展新机遇。2月20日,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在黄浦江畔举办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与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商会和重点国有企业,以及上海产业、科创、金融、人才、文旅等领域的200多名企业机构代表共叙友情、畅谈机遇、共谋发展,推动沪常两地经贸交流、创新合作持续加深。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伟致辞。

image.png

周伟代表常州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今年是常州连续第19年在上海举办经贸活动周。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常州与上海经贸互动十分频繁,产业创新合作紧密,区域协同不断升级。站在新起点,常州将敞开怀抱欢迎更多上海企业、上海人才、上海项目,投资常州、深耕常州,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协奏曲”。

周伟表示,扎实的产业基础,为企业创新营造更强磁场。常州制造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我们致力建设新能源之都,致力优化创新生态,致力注入金融活水,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得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劲的人才支撑、充足的资金保障,加速嵌入产业链、融入大循环。

跃升的城市能级,为企业裂变打开广阔空间。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扬子江城市群、苏锡常都市圈等省级战略部署在常州交汇叠加。我们的城市辐射力持续增强,城市吸引力快速提升,企业在常发展,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赢得更大发展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企业链接市场架设高效通道。常州北倚长江、南衔太湖,成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常泰长江大桥将在今年建成通车。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取优质的要素供给、便捷的物流供给、广阔的产品市场。

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扎根给足阳光雨露。常州是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制造业为本,始终把企业家作为最宝贵的财富,始终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益和财产安全,始终秉持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花开的“长期主义”,让企业家真真切切体会到“成就感”“安全感”“获得感”。

现场,美敦力副总裁、中国骨科与神外业务兼外科业务总经理于婧,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平,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创新园负责人韩玮,上海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袁建军分别发言。大家认为,常州始终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产业氛围,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这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在常投资兴业的信心。大家表示,携手共赢谱新篇,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常州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本土创新的价值转化,为常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0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半导体、文旅等多个领域,总投资折合人民币达308.1亿元。据悉,今年一季度,全市预计开工项目265个,总投资额约882.8亿元。

常州市“新质生产力”细分赛道投资机遇同步发布,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固态电池、氢能、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母机、低空经济九个领域,面向全球进行投资推介,欢迎更多企业家、专家学者、投资创业者们来到常州、深耕常州。

市领导陈翔、夏思军、潘冬铃和市政府秘书长周承涛出席活动。

image.png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