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AI的确定性已经在2024年得到市场的确认,那么,进入2025年之后,Deepseek的横空出世已经让这种确定性成为共识。
不过,对已经错失AI行情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切入AI赛道可能需要合适的时机,以及更多的勇气。毕竟,这个赛道的估值水平已经不低。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截至2月19日,中证人工智能及科创AI指数过去一年涨幅分别达到62.06%和93.09%,2025年以来涨幅分别为15.72%和18.18%,PE(TTM)分别为52倍和182倍。
但对基金经理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更多,比如体现其投资风格的标签,及其作为基金管理公司一份子的业务安排。下面以万家基金黄海为例。
《财中社》梳理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业务数据时发现,黄海管理的万家精选(519185)今年以来(截至2月19日)回报率为-9.8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一,与排名第一的鹏华碳中和主题(016530)相差逾70个百分点,后者同期涨幅61.78%。
从最新持仓来看,2024年四季度末,万家精选10大重仓股中有8只是煤炭标的,分别是淮北矿业、山煤国际、新集能源、晋控煤业、潞安环能、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及华阳股份,剩下的2只分别是第六大重仓股中远海控和第八大重仓股广汇能源,分属交通运输及石油化工行业(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正因为如此,对近期回报不满的投资者将黄海称作“煤的代理人”,其他过激言论也不在少数。
从历史数据看,黄海对煤炭行业颇有研究,在资产配置上对该行业也颇多偏爱。
熟悉最近几年公募基金表现的投资者可能都还记得,2022年,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519212)及万家新利(519181)分别以48.55%及43.65%的回报率包揽权益类基金的年度冠亚军,万家精选位列第四。
给黄海带来上述荣誉的,正是其重仓持有的煤炭标的。定期报告显示,2022年,上述几只产品重仓持有的标的几乎始终是煤炭标的。下面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2022年四个季度的十大重仓股名单。
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显示,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2022年只有2个上涨,分别是申万煤炭指数及申万综合指数,涨幅分别为10.95%和10.57%,当年申万电子、申万传媒及申万计算机行业指数涨幅分别为-36.54%、-26.06%及-25.47%,分列倒数第一、倒数第三及倒数第四位。
然而,世异时移,最令投资者感到不解的地方也在这里。尽管在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成为最火爆的赛道,黄海却不为所动,依然像几年前一样,几乎将所有仓位都留给煤炭标的。
不过,如果站在第三方立场来看,投资者在责怪黄海对煤炭行业过于偏执的同时,可能也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对黄海过于执着。
站在黄海的角度看,行情有周期,坚守煤炭板块,静待风来,对他来说可能是最优解。
正如他在2024年四季报中所言,展望一季度,未来宏观政策核心指向一定是扩内需,稳资产,政策面上整体趋暖;同时随着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降,国内优质的权益资产吸引力越发凸显,“特别是那些具有垄断性的业务模式、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和稳健的财务杠杆等特征的企业,其估值还处于显著折价的状态,我们将持续挖掘此类公司,坚定持有,以实现净值的稳健增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黄海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基金经理,他还是万家基金的投资总监、首席投资官,同时还是公司权益投决会副主任。
但是,黄海的持仓与万家基金的整体持仓却表现出某种“撕裂感”。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2024年四季度末,万家基金的十大重仓股是科大讯飞、海光信息、寒武纪、新易胜、天孚通信、金山办公、中际旭创、深信服、中芯国际、圣邦股份。这些标的都属于人工智能概念股。
那么,为何黄海的十大重仓股与万家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完全不同?为何会有这种撕裂感?
其实,站在基金公司的角度看,这种安排可能非常合理。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热灶”,煤炭行业是“冷灶”,那么,在基金公司中,可能既需要有人烧“热灶”,也需要有人烧“冷灶”。因为“灶”烧得好不好,算总账的时候才能揭晓。在烧“灶”的市场竞争中,烧两个“灶”比一个“灶”终究赢面更大一些。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截至2月19日,黄兴亮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161903)2025年以来回报率为32.19%,在偏股型基金中排在第11位。2024年四季报显示,这只产品的十大重仓股几乎都是人工智能标的。据《财中社》了解,黄兴亮也是公司权益投决委员会成员。
(文章来源:财中社)
如果说AI的确定性已经在2024年得到市场的确认,那么,进入2025年之后,Deepseek的横空出世已经让这种确定性成为共识。
不过,对已经错失AI行情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切入AI赛道可能需要合适的时机,以及更多的勇气。毕竟,这个赛道的估值水平已经不低。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截至2月19日,中证人工智能及科创AI指数过去一年涨幅分别达到62.06%和93.09%,2025年以来涨幅分别为15.72%和18.18%,PE(TTM)分别为52倍和182倍。
但对基金经理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更多,比如体现其投资风格的标签,及其作为基金管理公司一份子的业务安排。下面以万家基金黄海为例。
《财中社》梳理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业务数据时发现,黄海管理的万家精选(519185)今年以来(截至2月19日)回报率为-9.8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一,与排名第一的鹏华碳中和主题(016530)相差逾70个百分点,后者同期涨幅61.78%。
从最新持仓来看,2024年四季度末,万家精选10大重仓股中有8只是煤炭标的,分别是淮北矿业、山煤国际、新集能源、晋控煤业、潞安环能、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及华阳股份,剩下的2只分别是第六大重仓股中远海控和第八大重仓股广汇能源,分属交通运输及石油化工行业(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正因为如此,对近期回报不满的投资者将黄海称作“煤的代理人”,其他过激言论也不在少数。
从历史数据看,黄海对煤炭行业颇有研究,在资产配置上对该行业也颇多偏爱。
熟悉最近几年公募基金表现的投资者可能都还记得,2022年,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519212)及万家新利(519181)分别以48.55%及43.65%的回报率包揽权益类基金的年度冠亚军,万家精选位列第四。
给黄海带来上述荣誉的,正是其重仓持有的煤炭标的。定期报告显示,2022年,上述几只产品重仓持有的标的几乎始终是煤炭标的。下面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2022年四个季度的十大重仓股名单。
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显示,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2022年只有2个上涨,分别是申万煤炭指数及申万综合指数,涨幅分别为10.95%和10.57%,当年申万电子、申万传媒及申万计算机行业指数涨幅分别为-36.54%、-26.06%及-25.47%,分列倒数第一、倒数第三及倒数第四位。
然而,世异时移,最令投资者感到不解的地方也在这里。尽管在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成为最火爆的赛道,黄海却不为所动,依然像几年前一样,几乎将所有仓位都留给煤炭标的。
不过,如果站在第三方立场来看,投资者在责怪黄海对煤炭行业过于偏执的同时,可能也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对黄海过于执着。
站在黄海的角度看,行情有周期,坚守煤炭板块,静待风来,对他来说可能是最优解。
正如他在2024年四季报中所言,展望一季度,未来宏观政策核心指向一定是扩内需,稳资产,政策面上整体趋暖;同时随着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降,国内优质的权益资产吸引力越发凸显,“特别是那些具有垄断性的业务模式、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和稳健的财务杠杆等特征的企业,其估值还处于显著折价的状态,我们将持续挖掘此类公司,坚定持有,以实现净值的稳健增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黄海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基金经理,他还是万家基金的投资总监、首席投资官,同时还是公司权益投决会副主任。
但是,黄海的持仓与万家基金的整体持仓却表现出某种“撕裂感”。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2024年四季度末,万家基金的十大重仓股是科大讯飞、海光信息、寒武纪、新易胜、天孚通信、金山办公、中际旭创、深信服、中芯国际、圣邦股份。这些标的都属于人工智能概念股。
那么,为何黄海的十大重仓股与万家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完全不同?为何会有这种撕裂感?
其实,站在基金公司的角度看,这种安排可能非常合理。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热灶”,煤炭行业是“冷灶”,那么,在基金公司中,可能既需要有人烧“热灶”,也需要有人烧“冷灶”。因为“灶”烧得好不好,算总账的时候才能揭晓。在烧“灶”的市场竞争中,烧两个“灶”比一个“灶”终究赢面更大一些。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截至2月19日,黄兴亮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161903)2025年以来回报率为32.19%,在偏股型基金中排在第11位。2024年四季报显示,这只产品的十大重仓股几乎都是人工智能标的。据《财中社》了解,黄兴亮也是公司权益投决委员会成员。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