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首笔中国绿色主权债券来了

东方财富网

1天前

在信息披露方面,财政部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就《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发布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直至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并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及时披露。

财政部在境外发行首笔绿色主权债券的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财政部2月20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下称《框架》),《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此前,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透露,中方同意2025年发行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并在伦敦挂牌上市,这将是中国在英发行的首笔绿色主权债券。

未来,财政部将以《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下称“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募集资金用于绿色支出

在《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将在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及筛选、募集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遵循相关规定。

对于募集资金用途,《框架》明确,本《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并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目标。绿色支出的支持项目包括清洁交通、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等。绿色支出可包含直接项目投资、项目运营支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退税等形式。

在募集资金管理方面,《框架》规定,募集资金将由财政部负责统一管理,并记录绿色主权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分配情况。募集资金将分配至中央财政预算支出中的绿色领域,直到募集资金完全分配至相应的绿色支出。

《框架》同时规定,任何尚未被分配至绿色支出的募集资金将先按照财政部库款统筹使用。未分配资金不会分配给任何化石燃料有关资产或高污染、高能耗的资产或项目。

在信息披露方面,财政部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就《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发布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直至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并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及时披露。财政部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为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出具外部认证报告。

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

近年来,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4年末,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4.1万亿元。

从国际上看,绿色主权债券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常用融资方式之一,英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都已发布绿色主权债券。

财政部指出,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旨在彰显中国支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决心,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

绿色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财政部在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据《框架》披露,近五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资金约5000亿到6500亿元。在相关资金投入支持下,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业界专家与研究机构都曾建议,探索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普遍观点认为,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丰富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吸引多种类型投资者,满足多样化绿色资产配置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早在2020年就曾发文提出,探索在境外市场发行以人民币或其他币种计价的主权绿色债券和在境内市场发行绿色国债,对于彰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决心、推动达成碳中和目标、满足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可持续金融产品配置需求、形成人民币绿色债券市场的利率基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及创新价值。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在信息披露方面,财政部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就《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发布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直至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并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及时披露。

财政部在境外发行首笔绿色主权债券的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财政部2月20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下称《框架》),《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此前,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透露,中方同意2025年发行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并在伦敦挂牌上市,这将是中国在英发行的首笔绿色主权债券。

未来,财政部将以《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下称“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募集资金用于绿色支出

在《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将在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及筛选、募集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遵循相关规定。

对于募集资金用途,《框架》明确,本《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并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目标。绿色支出的支持项目包括清洁交通、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等。绿色支出可包含直接项目投资、项目运营支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退税等形式。

在募集资金管理方面,《框架》规定,募集资金将由财政部负责统一管理,并记录绿色主权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分配情况。募集资金将分配至中央财政预算支出中的绿色领域,直到募集资金完全分配至相应的绿色支出。

《框架》同时规定,任何尚未被分配至绿色支出的募集资金将先按照财政部库款统筹使用。未分配资金不会分配给任何化石燃料有关资产或高污染、高能耗的资产或项目。

在信息披露方面,财政部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就《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发布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直至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并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及时披露。财政部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为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出具外部认证报告。

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

近年来,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4年末,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4.1万亿元。

从国际上看,绿色主权债券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常用融资方式之一,英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都已发布绿色主权债券。

财政部指出,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旨在彰显中国支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决心,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

绿色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财政部在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据《框架》披露,近五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资金约5000亿到6500亿元。在相关资金投入支持下,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业界专家与研究机构都曾建议,探索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普遍观点认为,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丰富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吸引多种类型投资者,满足多样化绿色资产配置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早在2020年就曾发文提出,探索在境外市场发行以人民币或其他币种计价的主权绿色债券和在境内市场发行绿色国债,对于彰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决心、推动达成碳中和目标、满足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可持续金融产品配置需求、形成人民币绿色债券市场的利率基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及创新价值。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