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我国发布绿色主权债券框架 为后续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奠定基础

东方财富网

1天前

”赵廷辰表示,《框架》的发布以及未来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将吸引国际市场更加关注和着力研究、采纳我国绿色债券规则设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规范,推动国内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接轨与互认。

新华财经北京2月20日电(记者董道勇)20日,财政部制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未来,财政部将以此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框架》的发布为下一步我国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奠定基础,将拓展我国为支持绿色转型募集资金的境外渠道,成为财政支持绿色转型的又一重要措施。与此同时,《框架》还将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中国绿色领域提供参考,基于《框架》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将为后续中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更为准确的定价基准。

拓展我国为支持绿色转型募集资金的境外渠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财政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整体政策框架,持续强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资金保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认为,《框架》作为我国国家层面首个绿色债券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其发布为下一步我国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奠定了基础,对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加紧推进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特别是绿色环保领域往往具有‘直接经济效益’小于‘投资成本’且小于‘环境效益’的特征,不易吸引充足社会资金投资,亟待财政投入资源。”赵廷辰表示,《框架》为我国未来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建立了长效机制,拓展了中央财政为支持绿色转型募集资金的境外渠道。

作为一家香港金管局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认可的外部评审机构,联合绿色发展有限公司就《框架》出具了第二方评估意见。联合绿色认为,财政部可以基于该《框架》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并给予《框架》“优秀”的评估意见。

联合绿色认为,《框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政府在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该《框架》不仅为中国政府未来将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还为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积极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

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中国绿色领域提供参考

记者注意到,在《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包括清洁交通、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环境可持续管理及修复、海洋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以及资源循环利用。

联合绿色认为,《框架》是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又一重要进展。《框架》的发布,将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中国绿色领域提供有效参考。

此外,联合绿色还指出,《框架》中包括农村环境整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防沙治沙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类别,体现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结合自身国情的创新与实践。

“《框架》的发布向全球展现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赵廷辰表示,我国公开发布《框架》,并据此发行绿色主权债券,从境外市场募集资金用于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等领域。按《框架》要求,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将在财政部官网对募集资金分配和项目环境效益进行公开披露。这些举措,将增进国际社会和ESG投资人对中国政府降碳减排具体做法的关注和认识,为全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心针、树立正能量。

为中资企业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提供定价基准

业内专家介绍,目前中企境外绿色债券定价时,主要参照其自身非绿色债券二级市场价格,但非绿色债券价格难以体现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

“财政部基于《框架》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将为后续中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更为准确的定价基准,为完善中资企业绿色债券的定价曲线树立准确标杆。”赵廷辰表示,《框架》的发布以及未来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将吸引国际市场更加关注和着力研究、采纳我国绿色债券规则设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规范,推动国内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接轨与互认。

赵廷辰表示,《框架》的发布还为中资企业跨境绿色债券发行起到示范作用,引导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多采用国内与国际共同认可的绿色标准发行境外绿色债券,使债券发行既能提高国际市场认可度,又能适配国内绿色发展资金需求。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赵廷辰表示,《框架》的发布以及未来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将吸引国际市场更加关注和着力研究、采纳我国绿色债券规则设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规范,推动国内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接轨与互认。

新华财经北京2月20日电(记者董道勇)20日,财政部制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未来,财政部将以此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框架》的发布为下一步我国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奠定基础,将拓展我国为支持绿色转型募集资金的境外渠道,成为财政支持绿色转型的又一重要措施。与此同时,《框架》还将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中国绿色领域提供参考,基于《框架》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将为后续中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更为准确的定价基准。

拓展我国为支持绿色转型募集资金的境外渠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财政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整体政策框架,持续强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资金保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认为,《框架》作为我国国家层面首个绿色债券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其发布为下一步我国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奠定了基础,对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加紧推进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特别是绿色环保领域往往具有‘直接经济效益’小于‘投资成本’且小于‘环境效益’的特征,不易吸引充足社会资金投资,亟待财政投入资源。”赵廷辰表示,《框架》为我国未来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建立了长效机制,拓展了中央财政为支持绿色转型募集资金的境外渠道。

作为一家香港金管局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认可的外部评审机构,联合绿色发展有限公司就《框架》出具了第二方评估意见。联合绿色认为,财政部可以基于该《框架》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并给予《框架》“优秀”的评估意见。

联合绿色认为,《框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政府在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该《框架》不仅为中国政府未来将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还为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积极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

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中国绿色领域提供参考

记者注意到,在《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包括清洁交通、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环境可持续管理及修复、海洋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以及资源循环利用。

联合绿色认为,《框架》是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又一重要进展。《框架》的发布,将为国际资本市场投资中国绿色领域提供有效参考。

此外,联合绿色还指出,《框架》中包括农村环境整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防沙治沙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类别,体现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结合自身国情的创新与实践。

“《框架》的发布向全球展现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赵廷辰表示,我国公开发布《框架》,并据此发行绿色主权债券,从境外市场募集资金用于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等领域。按《框架》要求,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将在财政部官网对募集资金分配和项目环境效益进行公开披露。这些举措,将增进国际社会和ESG投资人对中国政府降碳减排具体做法的关注和认识,为全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心针、树立正能量。

为中资企业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提供定价基准

业内专家介绍,目前中企境外绿色债券定价时,主要参照其自身非绿色债券二级市场价格,但非绿色债券价格难以体现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

“财政部基于《框架》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将为后续中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更为准确的定价基准,为完善中资企业绿色债券的定价曲线树立准确标杆。”赵廷辰表示,《框架》的发布以及未来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将吸引国际市场更加关注和着力研究、采纳我国绿色债券规则设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规范,推动国内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接轨与互认。

赵廷辰表示,《框架》的发布还为中资企业跨境绿色债券发行起到示范作用,引导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多采用国内与国际共同认可的绿色标准发行境外绿色债券,使债券发行既能提高国际市场认可度,又能适配国内绿色发展资金需求。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