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资讯|惠州市监局2025年第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公告

消费者报道

3天前

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第11号《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规定,6-苄基腺嘌呤作为低毒农药登记管理并限定了使用范围,豆芽生产不在可使用范围之列,目前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上述物质的安全性尚无结论。

按:

质检信息每日查!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2025年第3期)现予以公布。

抽检详情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按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公众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请拨打热线“12345”或“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

4-氯苯氧乙酸钠(sodium 4-chlorophenoxyacetate,4-CPANa),俗称促生灵、番茄灵、防落素,为最常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在农业、果树和园艺作物从发芽到收获的各个阶段。4-氯苯氧乙酸钠可促进豆芽肥嫩、粗壮,提高豆芽产量。4-CPANa 对小鼠为低毒、低蓄积性药物,其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能够诱导大鼠性细胞凋亡。若长期食用 4-CPANa 残留过量的豆芽,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二、6-苄基腺嘌呤(6-BA)

6-苄基腺嘌呤是一种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加快豆芽生长。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第11号《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规定,6-苄基腺嘌呤作为低毒农药登记管理并限定了使用范围,豆芽生产不在可使用范围之列,目前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上述物质的安全性尚无结论。但为确保豆芽食用安全,豆芽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上述物质。

三、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是一种四环素类药物,一般用于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1-2022)中规定,鸡蛋中多西环素最大残留限量为10μg/kg。鸡蛋中多西环素(强力霉素)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食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特别声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消息均源自权威官方网站。如相关抽检结果、数据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实及认定后确认有变更事实的,请及时联系本刊。

作者:彭腾欢

微信编辑:彭腾欢

责任编辑:肖道

制图:Judy Chen、Julia

转载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消道长:

消道长微信:ccrzhushou

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第11号《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规定,6-苄基腺嘌呤作为低毒农药登记管理并限定了使用范围,豆芽生产不在可使用范围之列,目前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上述物质的安全性尚无结论。

按:

质检信息每日查!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2025年第3期)现予以公布。

抽检详情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按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公众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请拨打热线“12345”或“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关于部分检验项目的说明

一、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

4-氯苯氧乙酸钠(sodium 4-chlorophenoxyacetate,4-CPANa),俗称促生灵、番茄灵、防落素,为最常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在农业、果树和园艺作物从发芽到收获的各个阶段。4-氯苯氧乙酸钠可促进豆芽肥嫩、粗壮,提高豆芽产量。4-CPANa 对小鼠为低毒、低蓄积性药物,其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能够诱导大鼠性细胞凋亡。若长期食用 4-CPANa 残留过量的豆芽,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二、6-苄基腺嘌呤(6-BA)

6-苄基腺嘌呤是一种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加快豆芽生长。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第11号《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规定,6-苄基腺嘌呤作为低毒农药登记管理并限定了使用范围,豆芽生产不在可使用范围之列,目前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上述物质的安全性尚无结论。但为确保豆芽食用安全,豆芽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上述物质。

三、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是一种四环素类药物,一般用于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1-2022)中规定,鸡蛋中多西环素最大残留限量为10μg/kg。鸡蛋中多西环素(强力霉素)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食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特别声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消息均源自权威官方网站。如相关抽检结果、数据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实及认定后确认有变更事实的,请及时联系本刊。

作者:彭腾欢

微信编辑:彭腾欢

责任编辑:肖道

制图:Judy Chen、Julia

转载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消道长:

消道长微信:ccrzhushou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