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投债发行总结

中债资信

4天前

从增信比重来看,2024年设置增信2的城投债券共计810支,占全年城投债券发行支数的11.12%,较2023年下降5.34个百分点,化债政策背景下增信比重持续下降。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中债资信持续对全国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进行跟踪梳理,并发布分析报告。2024年,我们从发行量及净融资、发行主体行政级别分布、发行主体及债项级别分布、增信措施、发行利率与利差、发行期限方面梳理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缩量,净融资规模近年来首次为负,城投债存量规模整体收缩;一季度发行量较大,其余季度发行量分布较为均衡,除一季度外其余季度均表现为净偿还。市本级和园区级城投仍为债券发行主力;各行政级别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均同比下降,市辖区主体降幅最大。同时,城投债券发行主体级别持续向高等级迁移,AAA级债项占比进一步增长。此外,城投债券增信占比持续下降,城投企业担保仍为主要增信方式,同时工商企业担保占比也有所上升。2024年城投债发行利率快速下降,信用等级利差呈现收窄,票面利率进入“2”打头时代,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利率依旧最低;城投债发行向5年期债券集中,1年期及以内和3年期债券占比收缩,长期限偏好明显提升。

一、发行量及净融资

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缩量,净融资规模近年来首次为负,城投债存量规模整体收缩

2024年“控新增、化存量”仍是近年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总基调,城投债券发审政策延续上年相对严格的风格,城投企业新增债券难度持续加大。另一方面,2024年城投债进入到期高峰,债券到期规模达4.8万亿元,而特殊再融资债券、金融机构支持等化债措施的落地,使得企业债务结构发生改变。总体来看,债券偿还规模增长较快导致全年呈净偿还状态,城投债存量规模整体收缩。

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支数和发行规模分别同比下降7.86%和10.40%至7,283支和48,471.54亿元,净融资由正转负,为-2,584.59亿元。从债券类型来看,2024年公、私募债发行量分别同比下降7.80%和13.27%,公募债发行规模占比由2023年的52.43%增加至53.95%,私募债发行规模占比小幅下降1.52个百分点至46.05%。

2024年一季度城投债发行规模相对较大,其余季度发行量分布较为均衡;全年除一季度外,城投债净融资量持续为负,三季度净偿还规模最大

分季度来看,2024年一~四季度城投债券发行量占全年的比重分别为31.27%、24.43%、25.51%和24.57%,一季度发行量相对较大,其余季度分布较为均衡,第二、三季度城投债发行量较上年明显收缩,分别同比下降18.06%和23.77%。全年净融资仅一季度为净流入,自二季度开始持续为负,分别为558.50亿元、-874.62亿元、-1,620.98亿元和-647.49亿元,三季度净偿还规模最大。分月来看,除1月、11月和12月城投债发行规模高于上年同期外,其他月份发行规模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8~9月及12月,全国城投债迎来到期高峰,月度净融资呈现大幅净偿还状态,规模分别为-566.79亿元、-1,275.61亿元和-887.32亿元。年度间来看,2022~2024年各季度偿还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季度净融资额呈波动下降趋势,全年除一季度外,其余季度均为净偿还状态。

二、发行主体行政级别分布

2024年市本级和园区级城投仍为债券发行主力,园区级城投占比上升明显;各行政级别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均同比下降,市辖区主体降幅最大

从债券发行主体行政级别分布看,2024年,省本级、市本级、县本级城投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占比较上年变化幅度不大,分别下降0.11个百分点、上升0.01个百分点、下降0.25个百分点至6.09%、40.54%和12.22%;市辖区级城投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占比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至14.50%;园区级主体占比上升2.20个百分点至26.89%。2024年市本级和园区级城投仍为债券发行主力,发行规模合计占比达67.43%,其中园区级城投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占比上升明显。从不同行政级别主体发行规模和增速看,2024年各行政级别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情况,其中,市辖区主体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0.07%;省本级、市本级和县本级主体亦呈下降态势,均同比下降约10%。

三、发行主体及债项级别分布

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主体市场级别向高等级持续迁移;AAA级债项占比进一步增长

从债券发行主体级别分布及变化来看,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主体1,640家。中债资信级别方面,A+级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和支数占比均在25%左右;AA、AA-、A和A-级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占比分别约为11%、15%、17%和13%,发行支数占比分别约为10%、14%、19%和16%;其他级别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占比均不足10%。市场级别方面,2024年AA+级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居首,发行规模和支数占比分别为47.63%和50.11%,较2023年分别增加0.58和1.76个百分点;AAA级城投债发行规模和支数占比分别较2023年增加2.83和1.65个百分点;而AA级城投债发行规模和支数占比下降,分别较上年减少3.36和3.37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城投债券发行主体级别向高等级持续迁移。

从新发债券债项级别分布及变化来看,2024年新发城投债券共有699支含有债项评级,占全部发行债券的10%。从分布看,债项级别仍以AAA和AA+为主,占比分别为62%和32%。从变化看,2022~2024年,AAA级债项占比分别为48%、50%和62%,逐年增长;相反,AA级债项占比分别为7%、4%和3%,逐年下降。

四、增信措施

化债政策背景下,增信城投债券占比持续下降;城投债担保中城投企业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占比均有所下降,工商企业担保比重上升

从增信比重来看,2024年设置增信2的城投债券共计810支,占全年城投债券发行支数的11.12%,较2023年下降5.34个百分点,化债政策背景下增信比重持续下降。设置增信的债券所对应城投企业主体级别集中于AA,占比86.08%3,较2022年下降2.81个百分点,AA+级主体占比上升1.32个百分点至12.06%。

从增信方式来看,2024年全国城投债券发行增信方式中,城投企业担保占比54.07%,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担保公司占比同比小幅下降3.13个百分点至24.81%;工商企业担保占比21.11%,较2023年上升9.02个百分点。在城投企业和工商企业担保中,债券担保人多为发债主体的控股股东,由发债企业控股股东提供担保占比分别为57.76%和64.33%。城投企业担保方面,分区域来看,2024年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山东、浙江、重庆等12个省份城投发行的含增信债券中,由城投企业提供担保的比例超过了40%;其中,湖北和河北由城投企业担保的占比分别增长45.24个百分点和30.56个百分点,增幅靠前。分行政等级来看,2024年市本级、市辖区、县本级和园区级城投发行的含增信债券中,由城投企业提供担保的比例分别为60.44%、51.46%、41.85%和65.13%,变动幅度分别为8.81、-9.06、-5.63和-0.77个百分点,除市本级城投发行主体外,各行政层级城投主体发行债券由城投企业提供担保比例呈不同程度下降态势。担保公司担保方面,近年部分地区政府陆续召开金融工作会议,通过建立省级、市级基金和担保增信公司,对区域内城投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全国性担保机构业务规模整体收缩,多数省份(直辖市)已成立省级担保公司,多数省份(直辖市)拥有两家及以上融资担保机构,地方担保机构业务规模呈扩张态势。但对于城投企业来说,2024年在化债政策背景下,叠加“资产荒”行情下,城投债增信需求普遍下降,担保公司担保比重进一步下降。

五、发行利率与利差

2024年城投债发行利率快速下降,信用等级利差同步收窄,票面利率进入“2”打头时代,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利率依旧最低

从各月发行利率来看,2024年化债进程加速推进,城投债券发审趋严、供给受控,上半年随着基准利率下行叠加“资产荒”持续演绎,城投债券发行利率快速下降,票面利率进入“2”打头时代并在7月份探底;进入8月,机构开启预防性赎回,9~10月在稳增长财政货币政策出台预期下,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回升叠加机构止盈情绪强化,债市出现回调,利率小幅爬升;11~12月,随着“12万亿”化债方案落地、中央进一步释放未来“适时降准降息”预期,利率继续调头下行并在12月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2.43%)。2024年城投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74%,较2023年下降147个BP。分市场来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方面,2024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64%,较2023年下降134个BP,其中,1年期及以内利率为2.29%,较2023年下降138个BP。公司债券方面,2024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87%,较2023年下降162个BP,利率略高于企业债券;其中,1年期及以内利率为2.60%,较2023年下降177BP,高出同期限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31个BP。企业债券方面,2024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79%,较2023年下降173个BP。

从各月发行利差走势来看,年初至8月,城投债券信用利差4延续上年末收窄趋势,而各信用等级债券的发行利率的差距亦收至50个BP以内,特别是AAA级与AA级中长期城投债券间的等级利差,在9月期间一度降至10个BP左右;自9月之后,受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信用利差逐步走阔,同时中长期AAA级与AA级城投债券之间的等级利差整体回升至50BP左右;11月以来,增量化债政策出台使国债到期收益率加速下行,城投利差因此有所修复,但整体仍高于9月前水平。

从不同期限债券利率来看2024年1年期及以内、3年、5年、7年和10年期城投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2023年分别下降 142BP、148 BP、136 BP、166BP和81BP。从不同债项级别5、期限债券利率来看,各级别、各期限债券的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均大幅下行,级别越低,降幅越大,反映信用等级利差收窄这一趋势。具体来看,AA级债券发行利率降幅集中在160~200BP区间,其中仅10年期由于低级别主体债券发行样本相对较少降幅未落在该区间;AA+级债券发行利率下行区间集中于120~180BP;AAA级债券发行利率下行70~170BP。

六、发行期限

2024年城投债发行向5年期债券集中,1年期及以内和3年期债券占比收缩,长期限偏好提升 

2024年城投债发行期限仍以中期和短期品种为主,5年期及以下债券占比合计94.56%,但内部期限结构呈现较大的变化。具体来看,较短期限品种占比下降,3年期及以下债券占比合计50.98%,较2023年下降21.83个百分点,其中1年期及以内和3年期债券分别下降9.42和4.35个百分点至20.94%和26.82%;5年期债券占比大幅跃升19.99个百分点至43.21%,已成为当年发行规模最大的品种;7年期和10年期品种占比依旧较低,但合计较前一年占比仍有所增加。整体看,2024年城投债发行的期限结构显著拉长,且发行相对集中在5年期品种,1年期以内品种发行收缩最为显著。

标注

1净融资量=城投债券期末存量-城投债券期初存量。

2仅考虑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

3已剔除无主体级别的债券。

4信用利差的计算方法如下:信用利差为城投债券发行利率与同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乘以100(单位:BP)。其中,同期国债收益率是指债券发行起始日(不含)前五个交易日内相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平均值。

5有债项级别的债券比重较低,为丰富样本数量,对无担保的无债项级别债券使用其主体级别代替。

从增信比重来看,2024年设置增信2的城投债券共计810支,占全年城投债券发行支数的11.12%,较2023年下降5.34个百分点,化债政策背景下增信比重持续下降。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中债资信持续对全国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进行跟踪梳理,并发布分析报告。2024年,我们从发行量及净融资、发行主体行政级别分布、发行主体及债项级别分布、增信措施、发行利率与利差、发行期限方面梳理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缩量,净融资规模近年来首次为负,城投债存量规模整体收缩;一季度发行量较大,其余季度发行量分布较为均衡,除一季度外其余季度均表现为净偿还。市本级和园区级城投仍为债券发行主力;各行政级别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均同比下降,市辖区主体降幅最大。同时,城投债券发行主体级别持续向高等级迁移,AAA级债项占比进一步增长。此外,城投债券增信占比持续下降,城投企业担保仍为主要增信方式,同时工商企业担保占比也有所上升。2024年城投债发行利率快速下降,信用等级利差呈现收窄,票面利率进入“2”打头时代,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利率依旧最低;城投债发行向5年期债券集中,1年期及以内和3年期债券占比收缩,长期限偏好明显提升。

一、发行量及净融资

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缩量,净融资规模近年来首次为负,城投债存量规模整体收缩

2024年“控新增、化存量”仍是近年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总基调,城投债券发审政策延续上年相对严格的风格,城投企业新增债券难度持续加大。另一方面,2024年城投债进入到期高峰,债券到期规模达4.8万亿元,而特殊再融资债券、金融机构支持等化债措施的落地,使得企业债务结构发生改变。总体来看,债券偿还规模增长较快导致全年呈净偿还状态,城投债存量规模整体收缩。

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支数和发行规模分别同比下降7.86%和10.40%至7,283支和48,471.54亿元,净融资由正转负,为-2,584.59亿元。从债券类型来看,2024年公、私募债发行量分别同比下降7.80%和13.27%,公募债发行规模占比由2023年的52.43%增加至53.95%,私募债发行规模占比小幅下降1.52个百分点至46.05%。

2024年一季度城投债发行规模相对较大,其余季度发行量分布较为均衡;全年除一季度外,城投债净融资量持续为负,三季度净偿还规模最大

分季度来看,2024年一~四季度城投债券发行量占全年的比重分别为31.27%、24.43%、25.51%和24.57%,一季度发行量相对较大,其余季度分布较为均衡,第二、三季度城投债发行量较上年明显收缩,分别同比下降18.06%和23.77%。全年净融资仅一季度为净流入,自二季度开始持续为负,分别为558.50亿元、-874.62亿元、-1,620.98亿元和-647.49亿元,三季度净偿还规模最大。分月来看,除1月、11月和12月城投债发行规模高于上年同期外,其他月份发行规模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8~9月及12月,全国城投债迎来到期高峰,月度净融资呈现大幅净偿还状态,规模分别为-566.79亿元、-1,275.61亿元和-887.32亿元。年度间来看,2022~2024年各季度偿还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季度净融资额呈波动下降趋势,全年除一季度外,其余季度均为净偿还状态。

二、发行主体行政级别分布

2024年市本级和园区级城投仍为债券发行主力,园区级城投占比上升明显;各行政级别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均同比下降,市辖区主体降幅最大

从债券发行主体行政级别分布看,2024年,省本级、市本级、县本级城投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占比较上年变化幅度不大,分别下降0.11个百分点、上升0.01个百分点、下降0.25个百分点至6.09%、40.54%和12.22%;市辖区级城投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占比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至14.50%;园区级主体占比上升2.20个百分点至26.89%。2024年市本级和园区级城投仍为债券发行主力,发行规模合计占比达67.43%,其中园区级城投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占比上升明显。从不同行政级别主体发行规模和增速看,2024年各行政级别主体债券发行规模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情况,其中,市辖区主体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0.07%;省本级、市本级和县本级主体亦呈下降态势,均同比下降约10%。

三、发行主体及债项级别分布

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主体市场级别向高等级持续迁移;AAA级债项占比进一步增长

从债券发行主体级别分布及变化来看,2024年城投债券发行主体1,640家。中债资信级别方面,A+级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和支数占比均在25%左右;AA、AA-、A和A-级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占比分别约为11%、15%、17%和13%,发行支数占比分别约为10%、14%、19%和16%;其他级别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占比均不足10%。市场级别方面,2024年AA+级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居首,发行规模和支数占比分别为47.63%和50.11%,较2023年分别增加0.58和1.76个百分点;AAA级城投债发行规模和支数占比分别较2023年增加2.83和1.65个百分点;而AA级城投债发行规模和支数占比下降,分别较上年减少3.36和3.37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城投债券发行主体级别向高等级持续迁移。

从新发债券债项级别分布及变化来看,2024年新发城投债券共有699支含有债项评级,占全部发行债券的10%。从分布看,债项级别仍以AAA和AA+为主,占比分别为62%和32%。从变化看,2022~2024年,AAA级债项占比分别为48%、50%和62%,逐年增长;相反,AA级债项占比分别为7%、4%和3%,逐年下降。

四、增信措施

化债政策背景下,增信城投债券占比持续下降;城投债担保中城投企业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占比均有所下降,工商企业担保比重上升

从增信比重来看,2024年设置增信2的城投债券共计810支,占全年城投债券发行支数的11.12%,较2023年下降5.34个百分点,化债政策背景下增信比重持续下降。设置增信的债券所对应城投企业主体级别集中于AA,占比86.08%3,较2022年下降2.81个百分点,AA+级主体占比上升1.32个百分点至12.06%。

从增信方式来看,2024年全国城投债券发行增信方式中,城投企业担保占比54.07%,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担保公司占比同比小幅下降3.13个百分点至24.81%;工商企业担保占比21.11%,较2023年上升9.02个百分点。在城投企业和工商企业担保中,债券担保人多为发债主体的控股股东,由发债企业控股股东提供担保占比分别为57.76%和64.33%。城投企业担保方面,分区域来看,2024年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山东、浙江、重庆等12个省份城投发行的含增信债券中,由城投企业提供担保的比例超过了40%;其中,湖北和河北由城投企业担保的占比分别增长45.24个百分点和30.56个百分点,增幅靠前。分行政等级来看,2024年市本级、市辖区、县本级和园区级城投发行的含增信债券中,由城投企业提供担保的比例分别为60.44%、51.46%、41.85%和65.13%,变动幅度分别为8.81、-9.06、-5.63和-0.77个百分点,除市本级城投发行主体外,各行政层级城投主体发行债券由城投企业提供担保比例呈不同程度下降态势。担保公司担保方面,近年部分地区政府陆续召开金融工作会议,通过建立省级、市级基金和担保增信公司,对区域内城投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全国性担保机构业务规模整体收缩,多数省份(直辖市)已成立省级担保公司,多数省份(直辖市)拥有两家及以上融资担保机构,地方担保机构业务规模呈扩张态势。但对于城投企业来说,2024年在化债政策背景下,叠加“资产荒”行情下,城投债增信需求普遍下降,担保公司担保比重进一步下降。

五、发行利率与利差

2024年城投债发行利率快速下降,信用等级利差同步收窄,票面利率进入“2”打头时代,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利率依旧最低

从各月发行利率来看,2024年化债进程加速推进,城投债券发审趋严、供给受控,上半年随着基准利率下行叠加“资产荒”持续演绎,城投债券发行利率快速下降,票面利率进入“2”打头时代并在7月份探底;进入8月,机构开启预防性赎回,9~10月在稳增长财政货币政策出台预期下,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回升叠加机构止盈情绪强化,债市出现回调,利率小幅爬升;11~12月,随着“12万亿”化债方案落地、中央进一步释放未来“适时降准降息”预期,利率继续调头下行并在12月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2.43%)。2024年城投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74%,较2023年下降147个BP。分市场来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方面,2024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64%,较2023年下降134个BP,其中,1年期及以内利率为2.29%,较2023年下降138个BP。公司债券方面,2024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87%,较2023年下降162个BP,利率略高于企业债券;其中,1年期及以内利率为2.60%,较2023年下降177BP,高出同期限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31个BP。企业债券方面,2024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79%,较2023年下降173个BP。

从各月发行利差走势来看,年初至8月,城投债券信用利差4延续上年末收窄趋势,而各信用等级债券的发行利率的差距亦收至50个BP以内,特别是AAA级与AA级中长期城投债券间的等级利差,在9月期间一度降至10个BP左右;自9月之后,受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信用利差逐步走阔,同时中长期AAA级与AA级城投债券之间的等级利差整体回升至50BP左右;11月以来,增量化债政策出台使国债到期收益率加速下行,城投利差因此有所修复,但整体仍高于9月前水平。

从不同期限债券利率来看2024年1年期及以内、3年、5年、7年和10年期城投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2023年分别下降 142BP、148 BP、136 BP、166BP和81BP。从不同债项级别5、期限债券利率来看,各级别、各期限债券的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均大幅下行,级别越低,降幅越大,反映信用等级利差收窄这一趋势。具体来看,AA级债券发行利率降幅集中在160~200BP区间,其中仅10年期由于低级别主体债券发行样本相对较少降幅未落在该区间;AA+级债券发行利率下行区间集中于120~180BP;AAA级债券发行利率下行70~170BP。

六、发行期限

2024年城投债发行向5年期债券集中,1年期及以内和3年期债券占比收缩,长期限偏好提升 

2024年城投债发行期限仍以中期和短期品种为主,5年期及以下债券占比合计94.56%,但内部期限结构呈现较大的变化。具体来看,较短期限品种占比下降,3年期及以下债券占比合计50.98%,较2023年下降21.83个百分点,其中1年期及以内和3年期债券分别下降9.42和4.35个百分点至20.94%和26.82%;5年期债券占比大幅跃升19.99个百分点至43.21%,已成为当年发行规模最大的品种;7年期和10年期品种占比依旧较低,但合计较前一年占比仍有所增加。整体看,2024年城投债发行的期限结构显著拉长,且发行相对集中在5年期品种,1年期以内品种发行收缩最为显著。

标注

1净融资量=城投债券期末存量-城投债券期初存量。

2仅考虑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

3已剔除无主体级别的债券。

4信用利差的计算方法如下:信用利差为城投债券发行利率与同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乘以100(单位:BP)。其中,同期国债收益率是指债券发行起始日(不含)前五个交易日内相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平均值。

5有债项级别的债券比重较低,为丰富样本数量,对无担保的无债项级别债券使用其主体级别代替。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