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点燃“寻龙”引擎,书写科技金融新篇章

证券之星原创

1天前

浙商银行以“人才贷”“科创银投贷”“科创共担贷”等科技金融特色产品破除中早期科技型企业评审难题,服务了浙江精瓷半导体、浙江众凌科技、浙江拓感科技等一批泛半导体企业;以园区内企业缴纳水电费、房租等日常费用支出场景为切入点,打通以国内信用证支付水电费和房租的“主动脉”,通过高质量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近期,“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6家硬核科技企业甚至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天堂硅谷”再度刷新大众的“杭州印象”,成为浙江科技创新版图的新坐标;“耐心资本”“长期主义”“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独特的浙江科创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成为全国关注热议的“成功密码”。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在2023年与云深处科技携手,紧抓企业科技属性与人才要素,通过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了10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以金融力量全面赋能企业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这只是浙商银行书写科技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已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万户,提供融资余额超3600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近4000户,其中,服务国内外院士41位、国家级人才683位、省部级人才1359位。对于“银行之外”的服务,浙商银行创新性提出了“金融顾问综合化服务科技型企业新模式”,通过金融顾问这个“1”,链接起园区、创投、基金、担保机构等各类专业机构,形成“N”种合力,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类问题。

从“看当下”到“看未来”

以破界思维重构“未来估值”

云深处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先进控制算法、智能环境感知、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处于国际前沿,研究成果荣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封面。

创始人朱博士是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机器人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公司深耕行业应用,自主研发了多款机器人产品,多项性能指标全球领先,率先在能源、应急、工业、教育等领域落地应用。

2023年12月,浙商银行携手云深处科技,打破传统授信模式,以“人才评分卡”快速测额,通过人才银行服务为为“云深处科技”提供1000万元授信额度,利用善融资产池等综合服务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人才为锚、技术为尺。浙商银行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全国首个以高层次人才作为精准服务对象的“人才银行”金融服务品牌和全国首款“人才贷”系列产品。此后,在实践中创新推出并持续迭代了人才评分卡、科创积分贷等应用了科技型企业专属评价模型的产品和服务,突出专利价值、人才价值和经营价值,以“看技术”“看未来”量化、重构对科技型企业差异化的授信评审标准,为科技型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单点突破”到“星火燎原”

以善为盟激发创新生态圈共振

泛半导体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海宁经济开发区自2016年便大力推进泛半导体产业发展,当前已形成以先进半导体装备为主体,高端材料、精密元器件等相关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是首批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

但鉴于半导体产业专业性强等特点,园区内科技型企业授信复杂度高、企业需求难以高质量满足。浙商银行充分利用“金融顾问”服务模式优势,持续推进与政府、园区、协会常态化联系与合作,与泛半导体产业基金保持紧密联系,精准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效为科技型企业“舒筋活血”。

同时,浙商银行以“人才贷”“科创银投贷”“科创共担贷”等科技金融特色产品破除中早期科技型企业评审难题,服务了浙江精瓷半导体、浙江众凌科技、浙江拓感科技等一批泛半导体企业;以园区内企业缴纳水电费、房租等日常费用支出场景为切入点,打通以国内信用证支付水电费和房租的“主动脉”,通过高质量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分析人士指出,“杭州六小龙”的诞生使外界认识到,长三角将成为全球数字科创时代的新高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以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为重点,金融助力长三角协同是形成产业突破和产业高地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浙商银行将持续发力科技金融服务,以善本金融为核心,发挥金融顾问、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上的优势,构建专业队伍,通过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支早、支小、支硬科技”,构建科技金融多维生态圈,全面赋能人才培育与科技创新。

浙商银行以“人才贷”“科创银投贷”“科创共担贷”等科技金融特色产品破除中早期科技型企业评审难题,服务了浙江精瓷半导体、浙江众凌科技、浙江拓感科技等一批泛半导体企业;以园区内企业缴纳水电费、房租等日常费用支出场景为切入点,打通以国内信用证支付水电费和房租的“主动脉”,通过高质量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近期,“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6家硬核科技企业甚至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天堂硅谷”再度刷新大众的“杭州印象”,成为浙江科技创新版图的新坐标;“耐心资本”“长期主义”“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独特的浙江科创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成为全国关注热议的“成功密码”。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在2023年与云深处科技携手,紧抓企业科技属性与人才要素,通过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了10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以金融力量全面赋能企业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这只是浙商银行书写科技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已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万户,提供融资余额超3600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近4000户,其中,服务国内外院士41位、国家级人才683位、省部级人才1359位。对于“银行之外”的服务,浙商银行创新性提出了“金融顾问综合化服务科技型企业新模式”,通过金融顾问这个“1”,链接起园区、创投、基金、担保机构等各类专业机构,形成“N”种合力,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类问题。

从“看当下”到“看未来”

以破界思维重构“未来估值”

云深处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先进控制算法、智能环境感知、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处于国际前沿,研究成果荣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封面。

创始人朱博士是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机器人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公司深耕行业应用,自主研发了多款机器人产品,多项性能指标全球领先,率先在能源、应急、工业、教育等领域落地应用。

2023年12月,浙商银行携手云深处科技,打破传统授信模式,以“人才评分卡”快速测额,通过人才银行服务为为“云深处科技”提供1000万元授信额度,利用善融资产池等综合服务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人才为锚、技术为尺。浙商银行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全国首个以高层次人才作为精准服务对象的“人才银行”金融服务品牌和全国首款“人才贷”系列产品。此后,在实践中创新推出并持续迭代了人才评分卡、科创积分贷等应用了科技型企业专属评价模型的产品和服务,突出专利价值、人才价值和经营价值,以“看技术”“看未来”量化、重构对科技型企业差异化的授信评审标准,为科技型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单点突破”到“星火燎原”

以善为盟激发创新生态圈共振

泛半导体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海宁经济开发区自2016年便大力推进泛半导体产业发展,当前已形成以先进半导体装备为主体,高端材料、精密元器件等相关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是首批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

但鉴于半导体产业专业性强等特点,园区内科技型企业授信复杂度高、企业需求难以高质量满足。浙商银行充分利用“金融顾问”服务模式优势,持续推进与政府、园区、协会常态化联系与合作,与泛半导体产业基金保持紧密联系,精准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效为科技型企业“舒筋活血”。

同时,浙商银行以“人才贷”“科创银投贷”“科创共担贷”等科技金融特色产品破除中早期科技型企业评审难题,服务了浙江精瓷半导体、浙江众凌科技、浙江拓感科技等一批泛半导体企业;以园区内企业缴纳水电费、房租等日常费用支出场景为切入点,打通以国内信用证支付水电费和房租的“主动脉”,通过高质量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分析人士指出,“杭州六小龙”的诞生使外界认识到,长三角将成为全球数字科创时代的新高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以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为重点,金融助力长三角协同是形成产业突破和产业高地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浙商银行将持续发力科技金融服务,以善本金融为核心,发挥金融顾问、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上的优势,构建专业队伍,通过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支早、支小、支硬科技”,构建科技金融多维生态圈,全面赋能人才培育与科技创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