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智驾,才是全民智驾的甜点区

汽车之心

1天前

华为乾崑选择了长坡厚雪,用乾崑智驾来推动高质量全民智驾。...换句话说,推动全民智驾,要说得早、做得实。...仔细看,全民智驾与高质量全民智驾的差异,就像去年车位到车位的争议。
作者白雪
全民智驾火了,但命运的齿轮还没有彻底转动。
借全民智驾风潮,10 万元以下的车型开始配置智驾,但其智驾仍属于中端智驾,无法开启城区智驾。
衡量全民智驾的关键词,不是走量,而是实际使用率。换句话说,能被用起来的智驾,才是好智驾。
全民智驾和高质量的全民智驾是壁垒:前者是智驾的平价战争,后者是智驾的质量战争
就像拼多多和京东,拼多多以性价比为名,但更大概率会买到贴牌、白牌商品,买回来却使用率不高,而京东则以质量与服务取胜,用户信任度更高。
高质量的全民智驾,华为乾崑和岚图梦想家已经发力了。
2 月 17 日,华为车 BU CEO 靳玉志和岚图汽车 CEO 卢放在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直播中剧透了「一降两升」。
  • 一降:价格继续降,岚图梦想家再次升级更新,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型价格降到了 35.99 万
  • 两升:智驾范围扩大,岚图全品类全系将标配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高阶智驾再升级,具备L3 能力的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岚图车型正在开发中。
央妈的见证下,这场直播更像是华为乾崑的官宣——用高质量重新定义全民智驾
01
高阶智驾对 MPV 市场的一次突围
中国卖得最好的高端新能源 MPV,岚图梦想家算一个。
去年 11、12 月,岚图梦想家连续两个月获得全国新能源 MPV 销冠,12 月销量达到 12136 辆,连续四个月跻身「万辆 MPV 俱乐部」。
背后是华为乾崑智驾对岚图梦想家的赋能。
去年 8 月,双方官宣首款合作车型全新岚图梦想家,引入了华为乾崑智驾 ADS 3.0 和鸿蒙座舱。
自此,岚图梦想家销量飙升,从 8 月份月销 3254 辆,飙升到了 12 月的10116 辆
岚图梦想家的用户大多都是冲着乾崑版去的。
官方数据显示:梦想家高配版本订单占比 51% 以上,而全新版开通高阶智驾包的用户占比 94%。
岚图梦想家对华为乾崑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它是华为乾崑智驾对 MPV 市场的一次突围
在此之前,市面上还没有搭载高阶城区智驾的 MPV。
一方面,早期 MPV 用户更关注空间和舒适度,车企更愿意将智驾资源投向年轻化的轿车及 SUV 市场。
另一方面,传统 MPV 市场长期由以别克 GL8、丰田埃尔法的燃油车所统治,电动及智能化进展滞后。
在 MPV 市场搭载高阶智驾,是华为乾崑对全民智驾的一次新尝试,也是在解决 MPV 用户的真实需求。
第一,华为乾崑智驾解决了MPV 不好停车的问题。
MPV 体积太大,停车不便,但对搭载乾崑智驾的岚图梦想家来说,不成问题。
在央视直播中,主持人和卢放、靳玉志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体验了车位到车位,车辆从地下停车场出发,可以自动找到、通过停车场出口,全程无接管停进了另一个停车场车位。
甚至,「三明治」车位也没问题,被两辆岚图梦想家压线停车,这辆车依旧停进了车位,这样标准的停车动作解决了很多人「不敢买大车」的顾虑。
第二,解决大车难开、开车疲劳感的问题。
华为乾崑的高阶城区智驾给用户提供了可选的权利。
相比于高速智驾,很多用户的城区智驾使用率直转急下,究其原因——不开智驾只是手累,开了智驾是身心俱疲,要担心随时接管智驾,发生意外。
华为乾崑智驾在于以「智驾第一梯队」的高质量,在降低疲劳感的基础上,再提升安全感,达到好用的水准。
第三,提升了属于豪华中大型 MPV 的尊贵感
为 MPV 配司机已经太老派了。
如果去过深圳机场的停车场,就会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代客泊车有两个选择,要么花钱「人工泊车」,要么用华为乾崑的泊车代驾 VPD。
前者价格不菲,会有人帮忙停进固定车位,而具备华为乾崑智驾泊车代驾 VPD 功能的车辆,下车后车辆就会自动驾驶找寻车位。
目前华为乾崑是唯一一个发布泊车代驾功能的玩家,相当于 MPV 配个「赛博司机」,而这,才是属于豪华中大型 MPV 的尊贵感。
02
高质量全民智驾,
才是真全民智驾
全民智驾分两派,经验派和思辨派。
以比亚迪代表的经验派认为,全民智驾起量是核心。
因此,比亚迪以百万级别的体量掀起了全民智驾风暴。
以华为乾崑为代表的思辨派则认为,全民智驾不止于此,用户好用、爱用才是关键。
没有人比华为乾崑更有发言权。
仅春节期间,华为乾崑智驾总里程超过了1.43 亿公里,春节智驾里程占比 41.8%,甚至有人在一天内用智驾开了 2260 公里。
说白了,这是一场全民智驾和高质量全民智驾的竞赛。
只强调「全民普及」的全民智驾是经不起推敲的。
如果说普及才是智驾的维度,那么早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像五菱宝骏云朵这样十万级别的智驾车型,但并未引发爆款效应。
真正的全民智驾应该是高质量全民智驾,用高阶智驾的普及,确保用户爱用、好用、易用、敢用。
据车 Fans 报道,探访许多车企门店后,许多人认为现阶段的「全民智驾」更像是口号,离「人有我优」还有距离。
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目前在 10 万级上车的只是以高速智驾为主的中阶智驾,技术含量不高,离车主的智驾使用率还存在距离。
智驾,最宝贵的资源是用户信任感。
「说雪碧,就不能给消费者雷碧。」
一条基本线是,要明确智驾的定义,高速 NOA 并非高阶智驾。
「说是可口可乐,就不能给消费者百事可乐。」
智驾如果不好用,反而弄巧成拙。用户会在高频接管中失去对智驾的信任感,在技术破冰期,影响对智能汽车的认知。
华为乾崑选择了长坡厚雪,用乾崑智驾来推动高质量全民智驾。换句话说,推动全民智驾,要说得早、做得实。
首先,华为乾崑是最早提出「全民智驾」理念的玩家。
「让全国人民都用上更加安全、体验更好的智驾」,是去年 8 月华为乾崑在与长安深蓝合作时率先提出的理念。
其次,就是「跨界」,做到真正的高阶智驾技术普及。
华为乾崑是目前第一家,一次性推动高阶智驾跨车企、跨车型、跨品牌及跨价格带的供应商
而华为乾崑智驾可能是跨越价格带幅度最大的智驾系统,从深蓝 L07 的 15 万级别再到尊界的百万级价格都有所覆盖。
同时也覆盖了轿车、SUV、越野车、MPV 等多款车型,今年华为乾崑还会有数十款的车型合作,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和鸿蒙座舱。
仔细看,全民智驾与高质量全民智驾的差异,就像去年车位到车位的争议。
去年年末,部分车企先发布了「固定车位到车位」:车辆需要先学习一遍、遇到车位被占就会退出智驾,是城区智驾+智能泊车的拼凑。
而华为乾崑则提出真·车位到车位,不需要提前学习路线,车位被占也可以自动寻找车位,真正实现智驾不断点。
浑水中,仍然需要有人坚持高质量的智驾路线。
03
高阶智驾,
才是全民智驾甜点区
全民智驾就应该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的核心就是高阶智驾的比拼。
准确来说,高阶智驾就是全民智驾的甜点区
所谓甜点区,是找到网球网拍的最佳击球区域,击球时能量传输的效率最高,是体验与收益的最优平衡区间。
靳玉志在直播强调了一个概念,高阶智驾的核心在于同时支持高速和城区的智驾领航辅助(NCA),而不仅仅是高速场景。
换句话说,只有高阶智驾才能提供全场景智驾覆盖能力
这正是用户需要的高质量智驾体验。
华为乾崑是最早提出、实践「全民智驾」的头部玩家
核心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在覆盖范围上,与车企自研相比,华为乾崑作为智驾供应商,能够更加自由地服务更多车企。
在 2024 年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与华为乾崑有合作的车企有 8 家,揽获了国家队和民营选手的青睐。
通过合作车型量产,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服务不同车企不同车型,实现真正的智驾平权。
其次,就是华为乾崑智驾的技术领先性
回头看,华为乾崑智驾几乎都提前踩中了中国智驾的技术脉络。
  • 2022 年,首个推出城区智驾领航功能
  • 2023 年,首个推出无图智驾版本,率先达到全国都可开
  • 2024 年,首个提出真·车位到车位并推出 VPD 泊车代驾功能
  • 2025 年,将率先开启 L3 商用元年,伴随着尊界 S800 发布,华为乾崑也将成为第一个发布 L3 量产的供应商
其实不难发现,华为乾崑继承了华为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商用一代,预研一代」的风格。
靳玉志也在直播中总结了乾崑智驾高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华为乾崑的目标很明确,要做就要做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华为乾崑智驾依托的是华为 ICT 领域 30 年的积累,从 2014 年就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最懂中国道路。
其实回头看,华为乾崑的智驾研发风格是非常 ToC 的——看见车企的需求,更要看见用户的真需求
举个例子,用车安全。华为乾崑智驾的全向防碰撞系统 CAS3.0 具备 23 项主动安全功能,改变了过去只能急刹的常规 AEB,前后、侧面、后向都可以识别并避让障碍物,并且首创 eAES 技术,能边刹车边让行。
截止目前,算上车企,能量产刹车且让行的主动安全技术不超过 3 家
接下来华为乾崑的发展思路就像榕树,一面持续攀高,向 L3、L4 级高级别自动驾驶进发,另一面大树也要长出新叶,将聚焦量产项目,将乾崑智驾搭载到更多车型,让更多人都可以用到高质量智驾。
在智驾创新史中,有的公司要么科研技术能力顶尖,完成了 0-1 式的智驾技术创新。
要么更擅长「闷声干量产」,更注重 1-100 的智驾复制和普及流程。
华为乾崑最大的特点是,在压强式技术投入下,更懂用户的真实需求。
于是,它才成为了极少数同时打通 0-1 和 1-100 的玩家

华为乾崑选择了长坡厚雪,用乾崑智驾来推动高质量全民智驾。...换句话说,推动全民智驾,要说得早、做得实。...仔细看,全民智驾与高质量全民智驾的差异,就像去年车位到车位的争议。
作者白雪
全民智驾火了,但命运的齿轮还没有彻底转动。
借全民智驾风潮,10 万元以下的车型开始配置智驾,但其智驾仍属于中端智驾,无法开启城区智驾。
衡量全民智驾的关键词,不是走量,而是实际使用率。换句话说,能被用起来的智驾,才是好智驾。
全民智驾和高质量的全民智驾是壁垒:前者是智驾的平价战争,后者是智驾的质量战争
就像拼多多和京东,拼多多以性价比为名,但更大概率会买到贴牌、白牌商品,买回来却使用率不高,而京东则以质量与服务取胜,用户信任度更高。
高质量的全民智驾,华为乾崑和岚图梦想家已经发力了。
2 月 17 日,华为车 BU CEO 靳玉志和岚图汽车 CEO 卢放在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直播中剧透了「一降两升」。
  • 一降:价格继续降,岚图梦想家再次升级更新,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型价格降到了 35.99 万
  • 两升:智驾范围扩大,岚图全品类全系将标配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高阶智驾再升级,具备L3 能力的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岚图车型正在开发中。
央妈的见证下,这场直播更像是华为乾崑的官宣——用高质量重新定义全民智驾
01
高阶智驾对 MPV 市场的一次突围
中国卖得最好的高端新能源 MPV,岚图梦想家算一个。
去年 11、12 月,岚图梦想家连续两个月获得全国新能源 MPV 销冠,12 月销量达到 12136 辆,连续四个月跻身「万辆 MPV 俱乐部」。
背后是华为乾崑智驾对岚图梦想家的赋能。
去年 8 月,双方官宣首款合作车型全新岚图梦想家,引入了华为乾崑智驾 ADS 3.0 和鸿蒙座舱。
自此,岚图梦想家销量飙升,从 8 月份月销 3254 辆,飙升到了 12 月的10116 辆
岚图梦想家的用户大多都是冲着乾崑版去的。
官方数据显示:梦想家高配版本订单占比 51% 以上,而全新版开通高阶智驾包的用户占比 94%。
岚图梦想家对华为乾崑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它是华为乾崑智驾对 MPV 市场的一次突围
在此之前,市面上还没有搭载高阶城区智驾的 MPV。
一方面,早期 MPV 用户更关注空间和舒适度,车企更愿意将智驾资源投向年轻化的轿车及 SUV 市场。
另一方面,传统 MPV 市场长期由以别克 GL8、丰田埃尔法的燃油车所统治,电动及智能化进展滞后。
在 MPV 市场搭载高阶智驾,是华为乾崑对全民智驾的一次新尝试,也是在解决 MPV 用户的真实需求。
第一,华为乾崑智驾解决了MPV 不好停车的问题。
MPV 体积太大,停车不便,但对搭载乾崑智驾的岚图梦想家来说,不成问题。
在央视直播中,主持人和卢放、靳玉志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体验了车位到车位,车辆从地下停车场出发,可以自动找到、通过停车场出口,全程无接管停进了另一个停车场车位。
甚至,「三明治」车位也没问题,被两辆岚图梦想家压线停车,这辆车依旧停进了车位,这样标准的停车动作解决了很多人「不敢买大车」的顾虑。
第二,解决大车难开、开车疲劳感的问题。
华为乾崑的高阶城区智驾给用户提供了可选的权利。
相比于高速智驾,很多用户的城区智驾使用率直转急下,究其原因——不开智驾只是手累,开了智驾是身心俱疲,要担心随时接管智驾,发生意外。
华为乾崑智驾在于以「智驾第一梯队」的高质量,在降低疲劳感的基础上,再提升安全感,达到好用的水准。
第三,提升了属于豪华中大型 MPV 的尊贵感
为 MPV 配司机已经太老派了。
如果去过深圳机场的停车场,就会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代客泊车有两个选择,要么花钱「人工泊车」,要么用华为乾崑的泊车代驾 VPD。
前者价格不菲,会有人帮忙停进固定车位,而具备华为乾崑智驾泊车代驾 VPD 功能的车辆,下车后车辆就会自动驾驶找寻车位。
目前华为乾崑是唯一一个发布泊车代驾功能的玩家,相当于 MPV 配个「赛博司机」,而这,才是属于豪华中大型 MPV 的尊贵感。
02
高质量全民智驾,
才是真全民智驾
全民智驾分两派,经验派和思辨派。
以比亚迪代表的经验派认为,全民智驾起量是核心。
因此,比亚迪以百万级别的体量掀起了全民智驾风暴。
以华为乾崑为代表的思辨派则认为,全民智驾不止于此,用户好用、爱用才是关键。
没有人比华为乾崑更有发言权。
仅春节期间,华为乾崑智驾总里程超过了1.43 亿公里,春节智驾里程占比 41.8%,甚至有人在一天内用智驾开了 2260 公里。
说白了,这是一场全民智驾和高质量全民智驾的竞赛。
只强调「全民普及」的全民智驾是经不起推敲的。
如果说普及才是智驾的维度,那么早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像五菱宝骏云朵这样十万级别的智驾车型,但并未引发爆款效应。
真正的全民智驾应该是高质量全民智驾,用高阶智驾的普及,确保用户爱用、好用、易用、敢用。
据车 Fans 报道,探访许多车企门店后,许多人认为现阶段的「全民智驾」更像是口号,离「人有我优」还有距离。
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目前在 10 万级上车的只是以高速智驾为主的中阶智驾,技术含量不高,离车主的智驾使用率还存在距离。
智驾,最宝贵的资源是用户信任感。
「说雪碧,就不能给消费者雷碧。」
一条基本线是,要明确智驾的定义,高速 NOA 并非高阶智驾。
「说是可口可乐,就不能给消费者百事可乐。」
智驾如果不好用,反而弄巧成拙。用户会在高频接管中失去对智驾的信任感,在技术破冰期,影响对智能汽车的认知。
华为乾崑选择了长坡厚雪,用乾崑智驾来推动高质量全民智驾。换句话说,推动全民智驾,要说得早、做得实。
首先,华为乾崑是最早提出「全民智驾」理念的玩家。
「让全国人民都用上更加安全、体验更好的智驾」,是去年 8 月华为乾崑在与长安深蓝合作时率先提出的理念。
其次,就是「跨界」,做到真正的高阶智驾技术普及。
华为乾崑是目前第一家,一次性推动高阶智驾跨车企、跨车型、跨品牌及跨价格带的供应商
而华为乾崑智驾可能是跨越价格带幅度最大的智驾系统,从深蓝 L07 的 15 万级别再到尊界的百万级价格都有所覆盖。
同时也覆盖了轿车、SUV、越野车、MPV 等多款车型,今年华为乾崑还会有数十款的车型合作,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和鸿蒙座舱。
仔细看,全民智驾与高质量全民智驾的差异,就像去年车位到车位的争议。
去年年末,部分车企先发布了「固定车位到车位」:车辆需要先学习一遍、遇到车位被占就会退出智驾,是城区智驾+智能泊车的拼凑。
而华为乾崑则提出真·车位到车位,不需要提前学习路线,车位被占也可以自动寻找车位,真正实现智驾不断点。
浑水中,仍然需要有人坚持高质量的智驾路线。
03
高阶智驾,
才是全民智驾甜点区
全民智驾就应该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的核心就是高阶智驾的比拼。
准确来说,高阶智驾就是全民智驾的甜点区
所谓甜点区,是找到网球网拍的最佳击球区域,击球时能量传输的效率最高,是体验与收益的最优平衡区间。
靳玉志在直播强调了一个概念,高阶智驾的核心在于同时支持高速和城区的智驾领航辅助(NCA),而不仅仅是高速场景。
换句话说,只有高阶智驾才能提供全场景智驾覆盖能力
这正是用户需要的高质量智驾体验。
华为乾崑是最早提出、实践「全民智驾」的头部玩家
核心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在覆盖范围上,与车企自研相比,华为乾崑作为智驾供应商,能够更加自由地服务更多车企。
在 2024 年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与华为乾崑有合作的车企有 8 家,揽获了国家队和民营选手的青睐。
通过合作车型量产,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服务不同车企不同车型,实现真正的智驾平权。
其次,就是华为乾崑智驾的技术领先性
回头看,华为乾崑智驾几乎都提前踩中了中国智驾的技术脉络。
  • 2022 年,首个推出城区智驾领航功能
  • 2023 年,首个推出无图智驾版本,率先达到全国都可开
  • 2024 年,首个提出真·车位到车位并推出 VPD 泊车代驾功能
  • 2025 年,将率先开启 L3 商用元年,伴随着尊界 S800 发布,华为乾崑也将成为第一个发布 L3 量产的供应商
其实不难发现,华为乾崑继承了华为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商用一代,预研一代」的风格。
靳玉志也在直播中总结了乾崑智驾高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华为乾崑的目标很明确,要做就要做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华为乾崑智驾依托的是华为 ICT 领域 30 年的积累,从 2014 年就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最懂中国道路。
其实回头看,华为乾崑的智驾研发风格是非常 ToC 的——看见车企的需求,更要看见用户的真需求
举个例子,用车安全。华为乾崑智驾的全向防碰撞系统 CAS3.0 具备 23 项主动安全功能,改变了过去只能急刹的常规 AEB,前后、侧面、后向都可以识别并避让障碍物,并且首创 eAES 技术,能边刹车边让行。
截止目前,算上车企,能量产刹车且让行的主动安全技术不超过 3 家
接下来华为乾崑的发展思路就像榕树,一面持续攀高,向 L3、L4 级高级别自动驾驶进发,另一面大树也要长出新叶,将聚焦量产项目,将乾崑智驾搭载到更多车型,让更多人都可以用到高质量智驾。
在智驾创新史中,有的公司要么科研技术能力顶尖,完成了 0-1 式的智驾技术创新。
要么更擅长「闷声干量产」,更注重 1-100 的智驾复制和普及流程。
华为乾崑最大的特点是,在压强式技术投入下,更懂用户的真实需求。
于是,它才成为了极少数同时打通 0-1 和 1-100 的玩家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