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20日电(记者沈寅飞)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介绍,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中,检察机关聚焦重点热点领域,加强民生司法保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质效。
一是依法惩治民生领域侵权假冒犯罪,守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检察机关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领域,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食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箱包以及盗版书籍、玩具、软件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针对此类案件呈现出的产业化、链条化特点,注重审查发现原材料提供、生产、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犯罪线索,深挖彻查上下游关联犯罪,实现全链条打击。
二是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提升综合保护质效。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保障权利人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1085件,有效降低维权成本,减轻权利人诉累。积极稳妥开展涉食品药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探索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96件。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及时依法移送行政机关处理,筑牢民生安全“防火墙”。
三是坚持惩防并举,推进综合治理。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聚焦社会治理难点堵点,针对检察监督履职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社会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为群众纾困解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与法院、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单位沟通,做好知识产权案件矛盾化解工作,持续做实检察为民。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2月20日电(记者沈寅飞)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介绍,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中,检察机关聚焦重点热点领域,加强民生司法保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质效。
一是依法惩治民生领域侵权假冒犯罪,守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检察机关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领域,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食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箱包以及盗版书籍、玩具、软件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针对此类案件呈现出的产业化、链条化特点,注重审查发现原材料提供、生产、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犯罪线索,深挖彻查上下游关联犯罪,实现全链条打击。
二是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提升综合保护质效。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保障权利人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1085件,有效降低维权成本,减轻权利人诉累。积极稳妥开展涉食品药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探索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96件。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及时依法移送行政机关处理,筑牢民生安全“防火墙”。
三是坚持惩防并举,推进综合治理。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聚焦社会治理难点堵点,针对检察监督履职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社会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为群众纾困解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与法院、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单位沟通,做好知识产权案件矛盾化解工作,持续做实检察为民。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