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关注我们
一、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约1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30%。这一增长由制造业柔性化转型(全球50%的汽车工厂引入协作机器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时薪年均增长8.3%)共同驱动。
从应用领域看,汽车制造(35%)、电子装配(28%)、医疗(12%)仍为核心场景,而新能源领域(如光伏组件组装、电池检测)需求增速达45%。
技术路线上,六轴协作机器人凭借灵活度占据68%市场份额,但复合移动机器人(AMR+机械臂)增速最快(年增50%),已在半导体工厂实现物料搬运与设备维护全流程覆盖。
二、主流协作机器人市场卡位
当前市场呈现“欧美主导高端、中国加速替代”的竞争格局:
1、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
优傲机器人是一家来自丹麦的协作机械臂生产商,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欧登塞。公司专注于研发和推广灵活且兼具成本效益的协作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优傲机器人以其易于编程、安装简便、高度灵活等特点,在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已累计销售超75,000台。
2、越疆机器人(Dobot Robotics)
越疆机器人是一家领先的协作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商业化企业。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出了包括CRA系列、CRS系列、MG400、M1 Pro、Nova、Magician等在内的多款高性能、高精度、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医疗健康、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越疆是全球首家将AI+协作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2024年4月率先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X-Trainer,已在比亚迪、立讯精密、创元等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落地应用。越疆机器人以其安全可靠、灵活易用、部署快速等特点,赢得了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服务超过80+500强企业,累计出货量超过80000台,是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
3、库卡机器人(KUKA)
库卡机器人是全球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协作机器人以LBR iisy和LBR iiwa系列为代表,这些机器人搭载了灵敏的力控传感器与直观的编程界面,能够与人类员工无缝协作。库卡协作机器人具有高精度、高灵活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它们无需复杂的安全防护,即可在精密装配、质量检测、物料搬运等场景中灵活切换角色,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4、ABB(ABB Robotics)
ABB机器人是全球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制造商。其协作机器人产品如YuMi、GoFa™系列等,以高精度、高灵活性、易于编程和集成著称。这些机器人能够安全地与人类并肩工作,无需复杂防护,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ABB协作机器人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广泛应用经验,成为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力量。
5、节卡机器人(JAKA)
节卡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协作机器人本体与智慧工厂创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协作机器人产品系列丰富,包括JAKA Zu系列、JAKA S系列、JAKA All-in-one系列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零售领域。节卡机器人以高柔性、易操作、安全性高为特点,支持拖拽编程、无线互联等先进技术,能够轻松实现人机协作,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三、发展驱动因素
1.工业柔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倒逼产线灵活升级。
2.技术突破:AI视觉定位精度达±0.02mm,力控响应速度≤10ms。
3.成本下降:协作机器人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传统工业机器人需3-5年)。
4.政策支持:中国“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欧盟工业5.0战略推动行业渗透。
四、行业发展的三重挑战
1. 技术瓶颈:动态避障响应时间需压缩至0.1秒以内(当前最优水平0.3秒),多机协同调度算法在10台以上规模时效率下降40%;
2. 标准化缺失:全球超20种通信协议并存,中小企业部署成本增加30%-50%;
3. 认证壁垒:欧盟CE认证平均耗时18个月,美国UL 3300标准要求6,000小时无故障运行测试,直接推高出海成本25%。
五、区域市场特征
1.欧洲:汽车产业链主导(占全球应用量42%),ABB、KUKA占据高端市场。
2.北美:医疗/科研领域领先(复合增速38%),UR与本土初创企业竞争激烈。
3.亚太:电子制造需求爆发(中国占全球新装机量37%),越疆、节卡、达明加速替代进口。
六、中国厂商潜力巨大
中国厂商潜力巨大,越疆、节卡、达明等厂商纷纷展现迅猛发展趋势。其中,越疆机器人,已于2024年12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协作机器人企业;同时越疆也是全球少数具有全域正向自主研发能力的协作机器人公司;在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中,越疆机器人专利数量是行业第二至第六名的总和。
相信未来,中国的协作机器人厂商将在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理疗、教育科研等众多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七、结论
全球协作机器人将向“智能化、轻量化、场景化”演进,技术迭代与生态整合能力成为竞争核心,中国厂商有望在3C、新能源等赛道形成局部优势,但高端市场仍需突破核心技术壁垒。
机器人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器人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机器人在线(www.imrobotic.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21-6071719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机器人在线”,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3.本网评论版块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4
收藏文章
关注我们
一、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约1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30%。这一增长由制造业柔性化转型(全球50%的汽车工厂引入协作机器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时薪年均增长8.3%)共同驱动。
从应用领域看,汽车制造(35%)、电子装配(28%)、医疗(12%)仍为核心场景,而新能源领域(如光伏组件组装、电池检测)需求增速达45%。
技术路线上,六轴协作机器人凭借灵活度占据68%市场份额,但复合移动机器人(AMR+机械臂)增速最快(年增50%),已在半导体工厂实现物料搬运与设备维护全流程覆盖。
二、主流协作机器人市场卡位
当前市场呈现“欧美主导高端、中国加速替代”的竞争格局:
1、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
优傲机器人是一家来自丹麦的协作机械臂生产商,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欧登塞。公司专注于研发和推广灵活且兼具成本效益的协作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优傲机器人以其易于编程、安装简便、高度灵活等特点,在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已累计销售超75,000台。
2、越疆机器人(Dobot Robotics)
越疆机器人是一家领先的协作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商业化企业。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出了包括CRA系列、CRS系列、MG400、M1 Pro、Nova、Magician等在内的多款高性能、高精度、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医疗健康、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越疆是全球首家将AI+协作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2024年4月率先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X-Trainer,已在比亚迪、立讯精密、创元等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落地应用。越疆机器人以其安全可靠、灵活易用、部署快速等特点,赢得了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服务超过80+500强企业,累计出货量超过80000台,是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
3、库卡机器人(KUKA)
库卡机器人是全球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协作机器人以LBR iisy和LBR iiwa系列为代表,这些机器人搭载了灵敏的力控传感器与直观的编程界面,能够与人类员工无缝协作。库卡协作机器人具有高精度、高灵活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它们无需复杂的安全防护,即可在精密装配、质量检测、物料搬运等场景中灵活切换角色,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4、ABB(ABB Robotics)
ABB机器人是全球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制造商。其协作机器人产品如YuMi、GoFa™系列等,以高精度、高灵活性、易于编程和集成著称。这些机器人能够安全地与人类并肩工作,无需复杂防护,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ABB协作机器人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广泛应用经验,成为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力量。
5、节卡机器人(JAKA)
节卡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协作机器人本体与智慧工厂创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协作机器人产品系列丰富,包括JAKA Zu系列、JAKA S系列、JAKA All-in-one系列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零售领域。节卡机器人以高柔性、易操作、安全性高为特点,支持拖拽编程、无线互联等先进技术,能够轻松实现人机协作,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三、发展驱动因素
1.工业柔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倒逼产线灵活升级。
2.技术突破:AI视觉定位精度达±0.02mm,力控响应速度≤10ms。
3.成本下降:协作机器人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传统工业机器人需3-5年)。
4.政策支持:中国“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欧盟工业5.0战略推动行业渗透。
四、行业发展的三重挑战
1. 技术瓶颈:动态避障响应时间需压缩至0.1秒以内(当前最优水平0.3秒),多机协同调度算法在10台以上规模时效率下降40%;
2. 标准化缺失:全球超20种通信协议并存,中小企业部署成本增加30%-50%;
3. 认证壁垒:欧盟CE认证平均耗时18个月,美国UL 3300标准要求6,000小时无故障运行测试,直接推高出海成本25%。
五、区域市场特征
1.欧洲:汽车产业链主导(占全球应用量42%),ABB、KUKA占据高端市场。
2.北美:医疗/科研领域领先(复合增速38%),UR与本土初创企业竞争激烈。
3.亚太:电子制造需求爆发(中国占全球新装机量37%),越疆、节卡、达明加速替代进口。
六、中国厂商潜力巨大
中国厂商潜力巨大,越疆、节卡、达明等厂商纷纷展现迅猛发展趋势。其中,越疆机器人,已于2024年12月,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协作机器人企业;同时越疆也是全球少数具有全域正向自主研发能力的协作机器人公司;在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中,越疆机器人专利数量是行业第二至第六名的总和。
相信未来,中国的协作机器人厂商将在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理疗、教育科研等众多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七、结论
全球协作机器人将向“智能化、轻量化、场景化”演进,技术迭代与生态整合能力成为竞争核心,中国厂商有望在3C、新能源等赛道形成局部优势,但高端市场仍需突破核心技术壁垒。
机器人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器人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机器人在线(www.imrobotic.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21-6071719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机器人在线”,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3.本网评论版块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