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美团回应
千万骑手翘首以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2月19日,京东黑板报官宣,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这意味着,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图源:京东黑板报
对整个行业来说,这已经不叫“重磅炸弹”,而是核武器了。
要知道,2025年,全国外卖骑手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但绝大多数外卖骑手都没有社保。
究其原因,外卖平台上的骑手大多数是外包或众包骑手,合作方式相对灵活,也具有很高的流动性。
基于这一情况,外卖平台通常不会给骑手缴纳稳定的五险一金,而是倾向于通过意外险等商业保险,为骑手提供相应的保障。
其实,此前京东宣布要进军外卖行业时,业内就已经传起了京东可能会给骑手们缴纳五险一金的消息。
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京东不太可能完成这一壮举。
虽然京东已经为快递小哥们解决了社保问题,但这二者的性质并不完全等同。
京东能常年给40多万一线快递小哥缴纳社保,主要是依托于京东强大的物流供应链体系,能够用日均单量摊薄用人成本。但这也成了京东营收极高而净利润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根据公开信息,达达秒送的年活跃骑手数量近130万,是快递小哥们的3倍左右,可京东外卖的盘子跟京东电商却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在京东外卖还未跑出较大规模的背景下,若京东外卖日均单量未达预期,社保成本很可能侵蚀利润,给京东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而如果选择转嫁成本给骑手或者消费者,又可能会导致骑手收入下降,或者消费者因体验变差而流失。
这笔账算下来,京东的做法实在是有魄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京东外卖还自2月11日起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据知情人士透露,对于已签约的商家,自2月11日0时起,也将享受全年免佣金的待遇。
图源:京东黑板报
再加上这次要为骑手们缴纳五险一金的决定,不得不说,京东这次杀入外卖行业,真是下了血本。
而京东开了行业先河,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骑手的抗风险能力,为自己赢得了人心,还为美团、饿了么等友商作出了示范。
这不,下午美团官方也发文宣布称,去年以来,美团就骑手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方案做了认真研究,目前已经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从202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图源:美团Meituan
杨子相信,所有对员工的尊重与爱护,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生命力,推动它们在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京东入局,美团防守,外卖大战一触即发
不同于抖音与快手靠着内容与流量入局外卖行业,京东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即时配送能力,进军外卖行业只是其即时零售版图的自然延伸,可谓是水到渠成。
自2022年决定试水外卖业务以来,京东已经完成了从“小时达”到“秒送”的部署。
目前,京东拥有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大核心业务。其中,京东到家是本地即时零售平台,达达快送是本地即时配送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达达秒送年活跃骑手数量已近130万,宣称可实现“最快9分钟送达”。
达达骑手 图源:电商派
图源:美团Meituan
此外,美团还不断深化、拓展多元业务。小象超市迅猛发展,自营产品赢得人心,对京东、盒马等都造成了一定冲击。
在京东引以为傲的3C数码领域,美团也频频出手,与苹果、苏宁、华为、品胜、小米等达成合作,不断培养用户对大件3C电子产品的心智。
从这一方面来看,京东进军外卖领域,不只是进攻,也是反击。
竞争白热化,巨头互相进攻腹地
当下,竞争日益激烈,面对生存压力,互联网巨头们不能只守着原来的一亩三分地。在巩固核心业务的同时拓展多元化布局,才能够更好地活下去。
以京东为例,它不仅高调进军外卖行业,近日还与易企出行合作,在京东APP上线了“国内打车服务”。
按照京东的说法,目前这一打车服务已覆盖国内400个城市,运力充足、车型多样,可以满足用户多场景出行需求。
通过推出网约车、外卖这类用户会高频下单、复购的服务,有利于京东在存量时代留住更多用户。
同样盯上网约车市场这块肥肉的还有抖音。
据Tech星球独家消息,抖音前不久在抖音钱包内增设了打车服务入口。目前,高德打车是抖音平台上唯一的出行服务提供商。
图源:抖音
有趣的是,此前抖音也同样进军过外卖市场,一度与美团打得火热。
而面对试图虎口夺食的对手们,美团也没闲着,不仅着力于深化护城河,还掘金海外市场,重点发力AI科技,寻找新的增长机遇。
同样深耕AI赛道的还有阿里巴巴。
去年4月,马云指出,“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此后,阿里便加速布局AI,并将其各项业务与AI技术紧密结合。
近日,阿里巴巴与苹果达成合作,阿里将负责为国内的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这使得阿里股价连续数日大涨,再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阿里股价的前两次飙升,也都来自AI浪潮的推动,一次是李飞飞宣布是基于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训练,另一次则是deepseek在春节时期的爆火。
目前,阿里港股股价已经从1月13日的低谷一路狂飙,至2月17日市值暴增8000多亿港元。截至发稿前,阿里港股总市值已近2.36万亿。
图源:腾讯微证券
总而言之,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进行多元化布局,是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铁粉推荐
刘强东甩出王炸,京东外卖0佣金,已经开始大量招商
拼多多Temu拿下全球第一
直播电商出海,冰火两重天
刘强东野心暴露,京东出海,不成功便成仁
阿里出海,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美团回应
千万骑手翘首以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2月19日,京东黑板报官宣,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这意味着,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图源:京东黑板报
对整个行业来说,这已经不叫“重磅炸弹”,而是核武器了。
要知道,2025年,全国外卖骑手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但绝大多数外卖骑手都没有社保。
究其原因,外卖平台上的骑手大多数是外包或众包骑手,合作方式相对灵活,也具有很高的流动性。
基于这一情况,外卖平台通常不会给骑手缴纳稳定的五险一金,而是倾向于通过意外险等商业保险,为骑手提供相应的保障。
其实,此前京东宣布要进军外卖行业时,业内就已经传起了京东可能会给骑手们缴纳五险一金的消息。
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京东不太可能完成这一壮举。
虽然京东已经为快递小哥们解决了社保问题,但这二者的性质并不完全等同。
京东能常年给40多万一线快递小哥缴纳社保,主要是依托于京东强大的物流供应链体系,能够用日均单量摊薄用人成本。但这也成了京东营收极高而净利润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根据公开信息,达达秒送的年活跃骑手数量近130万,是快递小哥们的3倍左右,可京东外卖的盘子跟京东电商却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在京东外卖还未跑出较大规模的背景下,若京东外卖日均单量未达预期,社保成本很可能侵蚀利润,给京东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而如果选择转嫁成本给骑手或者消费者,又可能会导致骑手收入下降,或者消费者因体验变差而流失。
这笔账算下来,京东的做法实在是有魄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京东外卖还自2月11日起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据知情人士透露,对于已签约的商家,自2月11日0时起,也将享受全年免佣金的待遇。
图源:京东黑板报
再加上这次要为骑手们缴纳五险一金的决定,不得不说,京东这次杀入外卖行业,真是下了血本。
而京东开了行业先河,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骑手的抗风险能力,为自己赢得了人心,还为美团、饿了么等友商作出了示范。
这不,下午美团官方也发文宣布称,去年以来,美团就骑手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方案做了认真研究,目前已经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从202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图源:美团Meituan
杨子相信,所有对员工的尊重与爱护,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生命力,推动它们在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京东入局,美团防守,外卖大战一触即发
不同于抖音与快手靠着内容与流量入局外卖行业,京东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即时配送能力,进军外卖行业只是其即时零售版图的自然延伸,可谓是水到渠成。
自2022年决定试水外卖业务以来,京东已经完成了从“小时达”到“秒送”的部署。
目前,京东拥有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大核心业务。其中,京东到家是本地即时零售平台,达达快送是本地即时配送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达达秒送年活跃骑手数量已近130万,宣称可实现“最快9分钟送达”。
达达骑手 图源:电商派
图源:美团Meituan
此外,美团还不断深化、拓展多元业务。小象超市迅猛发展,自营产品赢得人心,对京东、盒马等都造成了一定冲击。
在京东引以为傲的3C数码领域,美团也频频出手,与苹果、苏宁、华为、品胜、小米等达成合作,不断培养用户对大件3C电子产品的心智。
从这一方面来看,京东进军外卖领域,不只是进攻,也是反击。
竞争白热化,巨头互相进攻腹地
当下,竞争日益激烈,面对生存压力,互联网巨头们不能只守着原来的一亩三分地。在巩固核心业务的同时拓展多元化布局,才能够更好地活下去。
以京东为例,它不仅高调进军外卖行业,近日还与易企出行合作,在京东APP上线了“国内打车服务”。
按照京东的说法,目前这一打车服务已覆盖国内400个城市,运力充足、车型多样,可以满足用户多场景出行需求。
通过推出网约车、外卖这类用户会高频下单、复购的服务,有利于京东在存量时代留住更多用户。
同样盯上网约车市场这块肥肉的还有抖音。
据Tech星球独家消息,抖音前不久在抖音钱包内增设了打车服务入口。目前,高德打车是抖音平台上唯一的出行服务提供商。
图源:抖音
有趣的是,此前抖音也同样进军过外卖市场,一度与美团打得火热。
而面对试图虎口夺食的对手们,美团也没闲着,不仅着力于深化护城河,还掘金海外市场,重点发力AI科技,寻找新的增长机遇。
同样深耕AI赛道的还有阿里巴巴。
去年4月,马云指出,“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此后,阿里便加速布局AI,并将其各项业务与AI技术紧密结合。
近日,阿里巴巴与苹果达成合作,阿里将负责为国内的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这使得阿里股价连续数日大涨,再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阿里股价的前两次飙升,也都来自AI浪潮的推动,一次是李飞飞宣布是基于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训练,另一次则是deepseek在春节时期的爆火。
目前,阿里港股股价已经从1月13日的低谷一路狂飙,至2月17日市值暴增8000多亿港元。截至发稿前,阿里港股总市值已近2.36万亿。
图源:腾讯微证券
总而言之,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进行多元化布局,是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铁粉推荐
刘强东甩出王炸,京东外卖0佣金,已经开始大量招商
拼多多Temu拿下全球第一
直播电商出海,冰火两重天
刘强东野心暴露,京东出海,不成功便成仁
阿里出海,好日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