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重磅出手!

正和岛

2天前

作者:微澜、十一。...刘强东,再一次出手了。...根据艾媒咨询的2024年报告,过去五年,中国外卖平台的平台服务费比例从平均20%涨到了25%(其平台服务费项目包含了佣金及配送费),有些热门商圈甚至超过了30%。

作 者:微澜、十一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刘强东,再一次出手了。
就在今天上午,京东官宣,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显然,京东又创造了行业首例。
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再次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京东方面表示,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不断完善外卖骑手权益保障,并喊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的口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11日起,京东外卖就已正式启动了“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京东在外卖行业的频频大动作,也无疑引来了外界的诸多关注和好奇:
为什么京东在当下这个节点进军外卖行业,并砸下真金白银?此举将对整个外卖行业将造成哪些冲击?回到京东本身来看,进军外卖行业又有哪些影响和挑战?
京东进军外卖,给外卖员交五险一金,意料之内
对于京东进军外卖这件事,很多不了解的人会觉得突然。
但事实上,京东进军外卖行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有准备:

在去年5月,京东就将即时零售业务全面升级,整合“小时达”和京东到家,推出“京东秒送”;

之后,京东App正式上线“秒送”频道,除了超市便利、买药秒送外,还设置了外卖功能入口,咖啡、奶茶、品牌连锁餐饮等陆续上线;

更早来看,在2022年,时任京东零售CEO的辛利军就曾表示京东考虑进军外卖市场。

截至2024年5月,“京东秒送”已覆盖全国2300余个县区市,合作门店超50万家,覆盖全品类商品。

如果说京东进军外卖是早有准备,那么给外卖小哥缴纳五险一金这个行为,放在京东这,就似乎更是一件意料之内的事了。
一直以来,刘强东在企业界是出了名的舍得在基层一线员工身上花钱的人。
此前刘强东与京东管理层开会时,就曾讲述过他从穷苦农村一路奋斗的经历和思考:
“我当年创业的动因,其实就是为了给外婆挣钱买药治病。现在为基层的兄弟提供就业机会、五险一金,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为老百姓创造价值,才能让京东有机会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也因此京东从始至终都特别重视基层员工的保障和福利,拿快递行业来说,京东是行业内少有的给所有基层员工交五险一金的公司,很多企业可能就只缴纳个两险,甚至用外聘制度,故意绕开保障和福利,而京东,每个季度为一线员工支出的薪酬保障就超过百亿。
不仅如此,在2022年京东收购德邦后,刘强东很快就在一份1300字的邮件中强调,给十几万德邦的员工交齐五险一金。
几十万员工背后,就是几十万户普通家庭、数百万人的生计。而能够为这么多的蓝领兄弟们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付出比别的企业多得多的成本,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做到的。
事实上,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中,京东62万的员工数量几乎超过其它互联网大厂总和,但相比于其它互联网企业的利润,京东的利润不算高。
京东能赚更多的钱吗?通过一些降本增效的手段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刘强东却说:
“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挣钱,牺牲他们60岁以后保命的钱,那是耻辱的,赚了多少都会让我良心不安,我没有成就感,这家公司的存在也没有价值和意义。”
让企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到每一个做出贡献的人,尤其是基层员工。刘强东和京东显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典范,即善待员工并非“成本负担”,而是对社会人力资本的投资。
这种模式在微观上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宏观上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转型。而当更多企业将员工福祉纳入公司核心战略,整个社会也将逐步形成“员工受益-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正向循环,而这正是商业向善,实现现代商业文明的必然方向,也是商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刘强东,整顿外卖行业
除了作为一个商业向善的标杆,事实上回到外卖行业本身来看,京东此番举措也带来了诸多影响和意义。
我们可以先简单了解一下当前外卖行业的具体情况。
根据相关机构披露,目前,美团和饿了么长期占据中国外卖市场超90%的份额(美团67.4%、饿了么29.6%),“双雄争霸”的市场格局下,平台相对于众多中小商家和万千骑手来说,无疑是处在较为强势的一方,而这又引发了诸多问题:
比如外卖平台的佣金为很多商家诟病。根据艾媒咨询的2024年报告,过去五年,中国外卖平台的平台服务费比例从平均20%涨到了25%(其平台服务费项目包含了佣金及配送费),有些热门商圈甚至超过了30%。
尽管相关外卖平台多次澄清其实际佣金率为6%-8%(包含技术服务费与履约服务费),但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对平台高昂的运营成本不满。尤其是中小餐饮企业,在流量分配、推广费用、佣金抽成的多重压力下,利润率被严重压缩。
除了高额佣金,流量曝光也是很多商家关注的另一个问题,为了获得用户曝光,很多商家需要购买竞价排名,进行促销活动等,而这又进一步引发连锁反应,比如商家通过减少菜品质量和分量等方式将成本转嫁消费者,从而形成进一步的恶性循环。
此外,配送环节产生的诸多矛盾也是外卖行业当下面临的一个挑战,比如外卖员被困在系统中,或是缺乏社会保障问题等,此前新华网就有报道,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及其团队,2020年11月在北京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外卖骑手六成以上没有社保。有社保的骑手多为兼职,是原单位交的社保,或是骑手自行缴纳。
可以说,商家、外卖骑手,乃至顾客都被困在了算法茧房,外卖行业像是走入到了一条恶性循环的死胡同里。
而京东此番入局外卖行业,并首次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与医疗险,显然将对外卖行业这种现状造成一次较大冲击。
从社会价值来看,有三点:

1.填补行业保障空白。此前,外卖行业普遍采用灵活用工模式,骑手社保覆盖率低,职业风险主要由个人承担。京东的保障政策不仅提高了骑手的保障和归属感,更倒逼其他平台重新审视劳动者权益。

2.平衡行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通过将骑手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京东展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这与过往其它部分外卖平台长期因“算法问题”和“高佣金”饱受争议形成一个对比,也将增加公众对平台经济的正向认知。

3.商家让利激活生态。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商家实行“全年免佣金”,直接降低中小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京东的零佣金策略可缓解商家压力,让外卖行业形成更健康的商业生态。

站在商业角度来看,短期内,京东以“零佣金”思路切入,吸引连锁品牌和众多商家入驻,有可能引发新的外卖平台补贴战,例如,饿了么紧急调整管理层(CEO换帅),此前还有消息传出,“美团总部凌晨三点灯火通明,紧急开会迅速做出调整”,显然这都是传统巨头对市场变局的反应。
与此同时,京东聚焦在“品质堂食餐厅”,通过严格审核确保食品安全,与当下外卖平台的消费者定位形成一定区隔,也将吸引重视品质的用户。
并且对于京东来说,外卖只是第一步。外卖日均单量超4000万,是获取用户即时消费数据的核心场景。京东可通过外卖推动商超日化、3C数码等即时零售品类的渗透,形成“外卖—即时零售—供应链金融”的闭环生态,而这也将是对此前美团力推的线上超市业务的一次反击。
京东外卖,任重而道远
对于京东整顿外卖这件事,对于大多数利益相关者,包括广大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因为只有竞争和开放才能带来行业的良性发展和生态繁荣。
回顾过往平台经济的发展历史,从本地生活的百团大战到网约车平台间的竞争,从共享单车到社区团购,这些行业从分散到合并,再到其它赛道的选手聚合切入及新玩家的加入,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正是在这种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的创新和规范的秩序中不断螺旋式向上发展。
京东外卖的入局,好比在沉寂已久甚至有点变成“一潭死水”的外卖“江湖”投入一颗巨石,重新激活了外卖行业的活力。
不过回到京东自身来看,京东外卖想要获得长期成功,依旧任重而道远。
于京东而言,想要真正在外卖行业站稳脚跟,让“双雄争霸”变成“三国鼎立”仍需要直面以下挑战:

1.如何用次一级的资源和投入,有限的兵力杀入到美团、饿了么的业务腹地,实现效果最大化?

2.如何突破美团、饿了么的运力与商家壁垒?美团拥有百万级骑手网络,日均调度超5000万次,京东快递尽管实现了下沉到社区层级,但如何兼顾运力和及时性,在配送模式上需要进一步进化;

3.如何拓展B端商家和扭转占据C端用户的心智?

4.如何在高成本保障骑手权益、品质外卖的同时保持商业盈利,真正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兼顾?

……

但无论京东外卖在未来发展将走向何方,当下来看,京东此番举措意味着平台经济进一步向着“生态共建”转型的尝试,其影响也将进一步超越外卖行业本身,为互联网企业的商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兼顾提供一个新范式、新标杆。
老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回到商业层面,什么是得民心,是一个个信任这家公司的顾客,是一个个发自内心想让这家企业好的员工,是一个个能在这家企业上感受到真诚、善意的老百姓,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显然算得上是“优等生”了。
最后还是要祝福京东,期待京东外卖闯出一番新天地,也让这份商业向善践行到更多的行业中去。
好文推荐:
  • 《超高规格座谈会,90后上桌了!》

图片

图片

排版| 丽萱

编辑米禾轮值主编| 夏昆图片

作者:微澜、十一。...刘强东,再一次出手了。...根据艾媒咨询的2024年报告,过去五年,中国外卖平台的平台服务费比例从平均20%涨到了25%(其平台服务费项目包含了佣金及配送费),有些热门商圈甚至超过了30%。

作 者:微澜、十一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刘强东,再一次出手了。
就在今天上午,京东官宣,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显然,京东又创造了行业首例。
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再次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京东方面表示,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不断完善外卖骑手权益保障,并喊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的口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11日起,京东外卖就已正式启动了“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京东在外卖行业的频频大动作,也无疑引来了外界的诸多关注和好奇:
为什么京东在当下这个节点进军外卖行业,并砸下真金白银?此举将对整个外卖行业将造成哪些冲击?回到京东本身来看,进军外卖行业又有哪些影响和挑战?
京东进军外卖,给外卖员交五险一金,意料之内
对于京东进军外卖这件事,很多不了解的人会觉得突然。
但事实上,京东进军外卖行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有准备:

在去年5月,京东就将即时零售业务全面升级,整合“小时达”和京东到家,推出“京东秒送”;

之后,京东App正式上线“秒送”频道,除了超市便利、买药秒送外,还设置了外卖功能入口,咖啡、奶茶、品牌连锁餐饮等陆续上线;

更早来看,在2022年,时任京东零售CEO的辛利军就曾表示京东考虑进军外卖市场。

截至2024年5月,“京东秒送”已覆盖全国2300余个县区市,合作门店超50万家,覆盖全品类商品。

如果说京东进军外卖是早有准备,那么给外卖小哥缴纳五险一金这个行为,放在京东这,就似乎更是一件意料之内的事了。
一直以来,刘强东在企业界是出了名的舍得在基层一线员工身上花钱的人。
此前刘强东与京东管理层开会时,就曾讲述过他从穷苦农村一路奋斗的经历和思考:
“我当年创业的动因,其实就是为了给外婆挣钱买药治病。现在为基层的兄弟提供就业机会、五险一金,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为老百姓创造价值,才能让京东有机会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也因此京东从始至终都特别重视基层员工的保障和福利,拿快递行业来说,京东是行业内少有的给所有基层员工交五险一金的公司,很多企业可能就只缴纳个两险,甚至用外聘制度,故意绕开保障和福利,而京东,每个季度为一线员工支出的薪酬保障就超过百亿。
不仅如此,在2022年京东收购德邦后,刘强东很快就在一份1300字的邮件中强调,给十几万德邦的员工交齐五险一金。
几十万员工背后,就是几十万户普通家庭、数百万人的生计。而能够为这么多的蓝领兄弟们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付出比别的企业多得多的成本,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做到的。
事实上,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中,京东62万的员工数量几乎超过其它互联网大厂总和,但相比于其它互联网企业的利润,京东的利润不算高。
京东能赚更多的钱吗?通过一些降本增效的手段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刘强东却说:
“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挣钱,牺牲他们60岁以后保命的钱,那是耻辱的,赚了多少都会让我良心不安,我没有成就感,这家公司的存在也没有价值和意义。”
让企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到每一个做出贡献的人,尤其是基层员工。刘强东和京东显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典范,即善待员工并非“成本负担”,而是对社会人力资本的投资。
这种模式在微观上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宏观上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转型。而当更多企业将员工福祉纳入公司核心战略,整个社会也将逐步形成“员工受益-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正向循环,而这正是商业向善,实现现代商业文明的必然方向,也是商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刘强东,整顿外卖行业
除了作为一个商业向善的标杆,事实上回到外卖行业本身来看,京东此番举措也带来了诸多影响和意义。
我们可以先简单了解一下当前外卖行业的具体情况。
根据相关机构披露,目前,美团和饿了么长期占据中国外卖市场超90%的份额(美团67.4%、饿了么29.6%),“双雄争霸”的市场格局下,平台相对于众多中小商家和万千骑手来说,无疑是处在较为强势的一方,而这又引发了诸多问题:
比如外卖平台的佣金为很多商家诟病。根据艾媒咨询的2024年报告,过去五年,中国外卖平台的平台服务费比例从平均20%涨到了25%(其平台服务费项目包含了佣金及配送费),有些热门商圈甚至超过了30%。
尽管相关外卖平台多次澄清其实际佣金率为6%-8%(包含技术服务费与履约服务费),但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对平台高昂的运营成本不满。尤其是中小餐饮企业,在流量分配、推广费用、佣金抽成的多重压力下,利润率被严重压缩。
除了高额佣金,流量曝光也是很多商家关注的另一个问题,为了获得用户曝光,很多商家需要购买竞价排名,进行促销活动等,而这又进一步引发连锁反应,比如商家通过减少菜品质量和分量等方式将成本转嫁消费者,从而形成进一步的恶性循环。
此外,配送环节产生的诸多矛盾也是外卖行业当下面临的一个挑战,比如外卖员被困在系统中,或是缺乏社会保障问题等,此前新华网就有报道,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及其团队,2020年11月在北京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外卖骑手六成以上没有社保。有社保的骑手多为兼职,是原单位交的社保,或是骑手自行缴纳。
可以说,商家、外卖骑手,乃至顾客都被困在了算法茧房,外卖行业像是走入到了一条恶性循环的死胡同里。
而京东此番入局外卖行业,并首次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与医疗险,显然将对外卖行业这种现状造成一次较大冲击。
从社会价值来看,有三点:

1.填补行业保障空白。此前,外卖行业普遍采用灵活用工模式,骑手社保覆盖率低,职业风险主要由个人承担。京东的保障政策不仅提高了骑手的保障和归属感,更倒逼其他平台重新审视劳动者权益。

2.平衡行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通过将骑手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京东展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这与过往其它部分外卖平台长期因“算法问题”和“高佣金”饱受争议形成一个对比,也将增加公众对平台经济的正向认知。

3.商家让利激活生态。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商家实行“全年免佣金”,直接降低中小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京东的零佣金策略可缓解商家压力,让外卖行业形成更健康的商业生态。

站在商业角度来看,短期内,京东以“零佣金”思路切入,吸引连锁品牌和众多商家入驻,有可能引发新的外卖平台补贴战,例如,饿了么紧急调整管理层(CEO换帅),此前还有消息传出,“美团总部凌晨三点灯火通明,紧急开会迅速做出调整”,显然这都是传统巨头对市场变局的反应。
与此同时,京东聚焦在“品质堂食餐厅”,通过严格审核确保食品安全,与当下外卖平台的消费者定位形成一定区隔,也将吸引重视品质的用户。
并且对于京东来说,外卖只是第一步。外卖日均单量超4000万,是获取用户即时消费数据的核心场景。京东可通过外卖推动商超日化、3C数码等即时零售品类的渗透,形成“外卖—即时零售—供应链金融”的闭环生态,而这也将是对此前美团力推的线上超市业务的一次反击。
京东外卖,任重而道远
对于京东整顿外卖这件事,对于大多数利益相关者,包括广大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因为只有竞争和开放才能带来行业的良性发展和生态繁荣。
回顾过往平台经济的发展历史,从本地生活的百团大战到网约车平台间的竞争,从共享单车到社区团购,这些行业从分散到合并,再到其它赛道的选手聚合切入及新玩家的加入,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正是在这种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的创新和规范的秩序中不断螺旋式向上发展。
京东外卖的入局,好比在沉寂已久甚至有点变成“一潭死水”的外卖“江湖”投入一颗巨石,重新激活了外卖行业的活力。
不过回到京东自身来看,京东外卖想要获得长期成功,依旧任重而道远。
于京东而言,想要真正在外卖行业站稳脚跟,让“双雄争霸”变成“三国鼎立”仍需要直面以下挑战:

1.如何用次一级的资源和投入,有限的兵力杀入到美团、饿了么的业务腹地,实现效果最大化?

2.如何突破美团、饿了么的运力与商家壁垒?美团拥有百万级骑手网络,日均调度超5000万次,京东快递尽管实现了下沉到社区层级,但如何兼顾运力和及时性,在配送模式上需要进一步进化;

3.如何拓展B端商家和扭转占据C端用户的心智?

4.如何在高成本保障骑手权益、品质外卖的同时保持商业盈利,真正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兼顾?

……

但无论京东外卖在未来发展将走向何方,当下来看,京东此番举措意味着平台经济进一步向着“生态共建”转型的尝试,其影响也将进一步超越外卖行业本身,为互联网企业的商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兼顾提供一个新范式、新标杆。
老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回到商业层面,什么是得民心,是一个个信任这家公司的顾客,是一个个发自内心想让这家企业好的员工,是一个个能在这家企业上感受到真诚、善意的老百姓,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显然算得上是“优等生”了。
最后还是要祝福京东,期待京东外卖闯出一番新天地,也让这份商业向善践行到更多的行业中去。
好文推荐:
  • 《超高规格座谈会,90后上桌了!》

图片

图片

排版| 丽萱

编辑米禾轮值主编| 夏昆图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