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六条举措谋划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天前

《方案》统筹深化物流业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创新,推进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加快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空经济、临港经济、高铁经济,力争到2027年,培育形成5个左右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2月15日,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谋划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物流资源配置成本等五大方面16条举措,确保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提供坚实支撑。

《方案》统筹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以及运输、仓储、配送等不同物流环节,提出优化物流枢纽设施网络、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加快优化运输结构,提高物流一体化衔接转换效率,要求积极创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布局建设15个左右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力推动大宗散货和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力争到2027年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较2024年分别增长5.7%、10%左右。

《方案》统筹深化物流业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创新,推进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加快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空经济、临港经济、高铁经济,力争到2027年,培育形成5个左右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根据《方案》,河南将加大物流企业引育力度,培育100家物流“豫军”企业,力争到2027年,3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过400家。同时,《方案》明确了推进铁路体制改革、推动公路货运市场治理和改革,以及加快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改革等3项重点改革任务。

《方案》统筹深化物流业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创新,推进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加快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空经济、临港经济、高铁经济,力争到2027年,培育形成5个左右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2月15日,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谋划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物流资源配置成本等五大方面16条举措,确保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提供坚实支撑。

《方案》统筹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以及运输、仓储、配送等不同物流环节,提出优化物流枢纽设施网络、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加快优化运输结构,提高物流一体化衔接转换效率,要求积极创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布局建设15个左右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力推动大宗散货和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力争到2027年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较2024年分别增长5.7%、10%左右。

《方案》统筹深化物流业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创新,推进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加快打造枢纽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空经济、临港经济、高铁经济,力争到2027年,培育形成5个左右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根据《方案》,河南将加大物流企业引育力度,培育100家物流“豫军”企业,力争到2027年,3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过400家。同时,《方案》明确了推进铁路体制改革、推动公路货运市场治理和改革,以及加快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改革等3项重点改革任务。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