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浮出水面背后,华为、上汽各自妥协

财经早餐

华夏Auto

5天前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已确定使用智选车模式,目前华为智选车相关业务团队已入驻上汽集团。从上汽注册的商标来看,该品牌名初步为“尚界”。对此向上汽集团、华为方面进行求证,得到的回复是:“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不过,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华为与上汽已经规划了相关车型。
有网友称,尚界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原有产品开发,外观改动不大,主要集中在与华为电子电气架构、智能技术的融合。据报道,尚界面向更年轻化市场,车型售价17万—25万元之间。对此,双方也均未给出确切且有效回应。
需要思考的是,上汽集团与华为,一个曾称“不出卖灵魂”,一个曾称仅能运营四界,不做20万元以下汽车,为何会在此时选择“妥协”?
敲定打造尚界,
但又不止再造“第五界”
华为与上汽的接触,发生在2024年下半年。当时,市场流出了上汽集团要与华为合作的消息。消息称,上汽集团正与华为进行合作接触,该项目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或将开辟华为目前与车企的三种合作模式(供应商、HI、智选车)以外的全新模式,不排除上汽集团将战略投资华为子公司引望的可能。
引望,全称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华为于2024年1月16日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拟装载华为车BU的技术和资源,被视为华为拆分独立车BU的重要标志。此前,阿维塔、赛力斯分别以115亿元占股10%的投资入股华为引望。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表示,华为也向奇瑞、江淮、北汽等发出股权开放邀请。
因此,上汽集团不排除入股华为引望的可能,被业界解读为双方将不做“第五界”。此前,华为已经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分别合作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界”。但峰回路转,2025年开年,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便奔着“第五界”而去。
天眼查显示,上汽集团在2025年1月13日、14日接连申请注册多枚“尚界”“上汽尚界”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金融物管、运输贮藏、机械设备、灯具空调、燃料油脂等。目前,上汽集团相关尚界商标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状态,尚未注册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也已注册“尚界”商标。天眼查显示,华为是在2023年11月申请注册两枚“尚界”商标,国际分类是运输工具、科学仪器,且当前商标状态均为已注册成功。
尚界商标仍在注册,或许是上汽集团讳莫如深的原因之一。毕竟在此之前曾发生华为将“四界”品牌商标分别转让给合作车企的情况。2024年5月,华为将运输工具类“享界”商标转让给北汽,6月将已注册的两枚运输工具类“智界”商标转让给奇瑞;7月赛力斯确认以25亿元拟收购“问界”系列商标权及专利,9月华为将“尊界”“MAEXTRO”“MASTRO”等十余枚文字和图形商标转让给江淮。
为何要将“四界”品牌转给汽车厂商?余承东回应称,“由于国家法规要求,品牌商和生产商必须合一,品牌必须由生产厂商拥有,所以我们把四个‘界’都转给了车厂。”上汽集团与华为或许也在等待上汽尚界相关商标的注册成功,以规避再一次的商标转让。
不过,有媒体报道称,上汽将在自身产业链优势的基础上,与华为达成与其他车企都不同的合作模式,“双方的合作是多边的,肯定不止再造一界”。
净利最高下降9成,
上汽选择“出卖灵魂”

上汽集团与华为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2021年。当年,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的陈虹曾发出关于汽车“灵魂论”的“呐喊”: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了自主掌握灵魂,上汽集团在呐喊之前已经着手布局。2020年,上汽集团先后推出飞凡和智己两个新能源品牌,且价格主要都集中在18万到30万元之间。二者不仅要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还要面对“兄弟相争”。最终,脱胎于荣威的飞凡,在2024年11月结束三年的单飞后,重新归入荣威,只留下智己这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

事实上,上汽集团算得上是汽车行业内最早布局汽车智能化的企业。2016年,上汽就已经联合阿里巴巴,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接入了淘宝、支付宝、高德地图等APP,荣威RX5在汽车行业掀起了智能网联化的热潮,一度成为“网红车”。

不过,这套智能车机系统,在随后快速崛起的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上,慢了一步,华为的介入、蔚小理的崛起,都给上汽集团的布局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上汽集团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布局,却付出了实打实的精力与金钱,甚至其蝉联18年的全国汽车销量冠军被比亚迪拿走,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

上汽集团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5亿—19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22亿—126亿元,同比下滑87%—90%。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亿元到-6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41亿元到160 亿元,同比下滑141%到160%。公司2024年实现整车批发销量401.3万辆,同比下滑20.07%。

关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上汽集团在报告中将其归结为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持续升级,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同时,上汽集团还提到合营企业上汽通用及其控股子公司在评估稳定市场份额和聚焦盈利能力所采取的业务重整行动的影响后,于2024年第四季度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该资产减值预计减少当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78.74亿元。

赛力斯的逆袭,以及大环境的紧逼,让上汽集团看清了现实,重新拥抱华为。2025年1月,上汽集团决定组建“大乘用车板块”,计划将荣威、MG、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几个板块进行合并,并已开启全员竞聘。多位上汽集团内部人士将此次调整解读为,上汽自主板块为迎接华为做准备。

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最终敲定智选模式,并将通过飞凡落地的消息,也再次印证了这一说法。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汽集团需要通过与华为之间的合作来扭转局势,尤其是在节后整个智驾行业进入白热化新阶段的情况下,更需要借助外力来抢夺市场。”

开工后,DeepSeek卷入车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吉利、长安、零跑等企业纷纷发布或升级智能化战略,都让2025年的智驾比拼迈入快车道。

获得更多资源,
华为选择“下沉”市场

从华为的角度来讲,“如果尚界能够落地,华为将实现与三个直辖市的地方车企合作,其背后的政府资源也将有利于华为的其他生意。”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其中,尚界对应上汽集团背后的上海直辖市,享界对应的是北汽背后的北京直辖市,问界对应的是赛力斯背后的重庆直辖市。而位于安徽的奇瑞和江淮,则算是余承东对家乡的照顾。

获得更多地方资源优势的同时,华为也开始转变思路,走下高台,谋划 “下沉”市场。

余承东曾公开表示,华为精力有限,目前只能运营“四界”。同时他还表示,华为在高端有优势,能给产品带来增值价值,但是华为目前还不具备低成本的控制能力,不具备做售价20万元以下汽车的能力。汽车之家数据显示,智界起售价22.98万元,问界24.98万元,享界起售价接近39.98万元,尊界更是号称百万级别,占据了中、高、豪华市场。

从市场反馈来看,四界之中仅有问界表现较为突出,智界渐渐有了新起色,享界却没那么幸运。为了促进消费,鸿蒙智行对旗下热销车型给予了购车补贴。从鸿蒙智行销售处获悉,2月16日前订问界M9、智界S7、享界S9,分别最高可享6.5万元、5.1万元、6.05万元的现车补贴。

据接近上汽集团的人士透露,尚界将不同于其他四界,将面向更年轻化市场,落地车型售价区间在17万—25万元之间。而这个价格区间刚好是过去飞凡所覆盖的,也就是说华为与上汽集团均有意抢夺20万元级主流市场。

正如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所讲,由于高昂的价格,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的车辆中,只有不到10%搭载了高阶智驾技术,而我国70%的汽车消费者购买的车型价格在20万元以下,这导致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接触到智能驾驶技术。

进入大多数汽车消费者集中的20万级主流市场,华为鸿蒙智行是首次尝试,因此需要上汽集团的庞大基盘。要知道,上汽集团是目前华为鸿蒙智行合作的五大车企中规模最大且产品线最为完备的企业,曾连续18年位于全国汽车销量冠军,并在2018年创下年销705万辆的成绩。

华为与上汽集团的合作细节仍在商定中,有消息称,尚界首款车型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

来源:华夏Auto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已确定使用智选车模式,目前华为智选车相关业务团队已入驻上汽集团。从上汽注册的商标来看,该品牌名初步为“尚界”。对此向上汽集团、华为方面进行求证,得到的回复是:“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不过,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华为与上汽已经规划了相关车型。
有网友称,尚界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原有产品开发,外观改动不大,主要集中在与华为电子电气架构、智能技术的融合。据报道,尚界面向更年轻化市场,车型售价17万—25万元之间。对此,双方也均未给出确切且有效回应。
需要思考的是,上汽集团与华为,一个曾称“不出卖灵魂”,一个曾称仅能运营四界,不做20万元以下汽车,为何会在此时选择“妥协”?
敲定打造尚界,
但又不止再造“第五界”
华为与上汽的接触,发生在2024年下半年。当时,市场流出了上汽集团要与华为合作的消息。消息称,上汽集团正与华为进行合作接触,该项目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或将开辟华为目前与车企的三种合作模式(供应商、HI、智选车)以外的全新模式,不排除上汽集团将战略投资华为子公司引望的可能。
引望,全称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华为于2024年1月16日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拟装载华为车BU的技术和资源,被视为华为拆分独立车BU的重要标志。此前,阿维塔、赛力斯分别以115亿元占股10%的投资入股华为引望。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表示,华为也向奇瑞、江淮、北汽等发出股权开放邀请。
因此,上汽集团不排除入股华为引望的可能,被业界解读为双方将不做“第五界”。此前,华为已经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分别合作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界”。但峰回路转,2025年开年,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便奔着“第五界”而去。
天眼查显示,上汽集团在2025年1月13日、14日接连申请注册多枚“尚界”“上汽尚界”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金融物管、运输贮藏、机械设备、灯具空调、燃料油脂等。目前,上汽集团相关尚界商标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状态,尚未注册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也已注册“尚界”商标。天眼查显示,华为是在2023年11月申请注册两枚“尚界”商标,国际分类是运输工具、科学仪器,且当前商标状态均为已注册成功。
尚界商标仍在注册,或许是上汽集团讳莫如深的原因之一。毕竟在此之前曾发生华为将“四界”品牌商标分别转让给合作车企的情况。2024年5月,华为将运输工具类“享界”商标转让给北汽,6月将已注册的两枚运输工具类“智界”商标转让给奇瑞;7月赛力斯确认以25亿元拟收购“问界”系列商标权及专利,9月华为将“尊界”“MAEXTRO”“MASTRO”等十余枚文字和图形商标转让给江淮。
为何要将“四界”品牌转给汽车厂商?余承东回应称,“由于国家法规要求,品牌商和生产商必须合一,品牌必须由生产厂商拥有,所以我们把四个‘界’都转给了车厂。”上汽集团与华为或许也在等待上汽尚界相关商标的注册成功,以规避再一次的商标转让。
不过,有媒体报道称,上汽将在自身产业链优势的基础上,与华为达成与其他车企都不同的合作模式,“双方的合作是多边的,肯定不止再造一界”。
净利最高下降9成,
上汽选择“出卖灵魂”

上汽集团与华为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2021年。当年,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的陈虹曾发出关于汽车“灵魂论”的“呐喊”: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了自主掌握灵魂,上汽集团在呐喊之前已经着手布局。2020年,上汽集团先后推出飞凡和智己两个新能源品牌,且价格主要都集中在18万到30万元之间。二者不仅要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还要面对“兄弟相争”。最终,脱胎于荣威的飞凡,在2024年11月结束三年的单飞后,重新归入荣威,只留下智己这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

事实上,上汽集团算得上是汽车行业内最早布局汽车智能化的企业。2016年,上汽就已经联合阿里巴巴,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接入了淘宝、支付宝、高德地图等APP,荣威RX5在汽车行业掀起了智能网联化的热潮,一度成为“网红车”。

不过,这套智能车机系统,在随后快速崛起的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上,慢了一步,华为的介入、蔚小理的崛起,都给上汽集团的布局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上汽集团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布局,却付出了实打实的精力与金钱,甚至其蝉联18年的全国汽车销量冠军被比亚迪拿走,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

上汽集团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5亿—19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22亿—126亿元,同比下滑87%—90%。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亿元到-6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41亿元到160 亿元,同比下滑141%到160%。公司2024年实现整车批发销量401.3万辆,同比下滑20.07%。

关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上汽集团在报告中将其归结为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持续升级,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同时,上汽集团还提到合营企业上汽通用及其控股子公司在评估稳定市场份额和聚焦盈利能力所采取的业务重整行动的影响后,于2024年第四季度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该资产减值预计减少当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78.74亿元。

赛力斯的逆袭,以及大环境的紧逼,让上汽集团看清了现实,重新拥抱华为。2025年1月,上汽集团决定组建“大乘用车板块”,计划将荣威、MG、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几个板块进行合并,并已开启全员竞聘。多位上汽集团内部人士将此次调整解读为,上汽自主板块为迎接华为做准备。

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最终敲定智选模式,并将通过飞凡落地的消息,也再次印证了这一说法。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汽集团需要通过与华为之间的合作来扭转局势,尤其是在节后整个智驾行业进入白热化新阶段的情况下,更需要借助外力来抢夺市场。”

开工后,DeepSeek卷入车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吉利、长安、零跑等企业纷纷发布或升级智能化战略,都让2025年的智驾比拼迈入快车道。

获得更多资源,
华为选择“下沉”市场

从华为的角度来讲,“如果尚界能够落地,华为将实现与三个直辖市的地方车企合作,其背后的政府资源也将有利于华为的其他生意。”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其中,尚界对应上汽集团背后的上海直辖市,享界对应的是北汽背后的北京直辖市,问界对应的是赛力斯背后的重庆直辖市。而位于安徽的奇瑞和江淮,则算是余承东对家乡的照顾。

获得更多地方资源优势的同时,华为也开始转变思路,走下高台,谋划 “下沉”市场。

余承东曾公开表示,华为精力有限,目前只能运营“四界”。同时他还表示,华为在高端有优势,能给产品带来增值价值,但是华为目前还不具备低成本的控制能力,不具备做售价20万元以下汽车的能力。汽车之家数据显示,智界起售价22.98万元,问界24.98万元,享界起售价接近39.98万元,尊界更是号称百万级别,占据了中、高、豪华市场。

从市场反馈来看,四界之中仅有问界表现较为突出,智界渐渐有了新起色,享界却没那么幸运。为了促进消费,鸿蒙智行对旗下热销车型给予了购车补贴。从鸿蒙智行销售处获悉,2月16日前订问界M9、智界S7、享界S9,分别最高可享6.5万元、5.1万元、6.05万元的现车补贴。

据接近上汽集团的人士透露,尚界将不同于其他四界,将面向更年轻化市场,落地车型售价区间在17万—25万元之间。而这个价格区间刚好是过去飞凡所覆盖的,也就是说华为与上汽集团均有意抢夺20万元级主流市场。

正如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所讲,由于高昂的价格,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的车辆中,只有不到10%搭载了高阶智驾技术,而我国70%的汽车消费者购买的车型价格在20万元以下,这导致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接触到智能驾驶技术。

进入大多数汽车消费者集中的20万级主流市场,华为鸿蒙智行是首次尝试,因此需要上汽集团的庞大基盘。要知道,上汽集团是目前华为鸿蒙智行合作的五大车企中规模最大且产品线最为完备的企业,曾连续18年位于全国汽车销量冠军,并在2018年创下年销705万辆的成绩。

华为与上汽集团的合作细节仍在商定中,有消息称,尚界首款车型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

来源:华夏Auto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