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3个柞蚕品种列入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东北新闻网

2天前

这13个保护品种在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均有保存,不属于养殖户现行主流养殖品种,而是以基因资源予以保存,以供柞蚕遗传资源研究及开发利用,是不少养殖端品种的母本。

近日,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发布《辽宁省蚕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经论证评估,鲁黄、黄安东、胶蓝等13个品种列入保护名录。

据了解,这13个保护品种在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均有保存,不属于养殖户现行主流养殖品种,而是以基因资源予以保存,以供柞蚕遗传资源研究及开发利用,是不少养殖端品种的母本。柞蚕基因资源的保存方式,一般是由科研人员一代代连续养殖进行活体保存。截至2024年年末,该库活体保存柞蚕遗传资源86份,约占全国柞蚕遗传资源总量的70%,是世界上保存柞蚕品种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柞蚕遗传资源基因库。

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由省农科院蚕科研究所建设,是继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重庆)和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之后,成为第三个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柞蚕遗传资源保护主体。现已培育柞蚕品种70余个,其中以青黄1号、青6号、大三元和抗大为代表的实用型品种,实现了柞蚕品种的两次大规模更新换代,培育的新品种及其杂交种应用面积达全国柞蚕生产总面积的80%。

这13个保护品种在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均有保存,不属于养殖户现行主流养殖品种,而是以基因资源予以保存,以供柞蚕遗传资源研究及开发利用,是不少养殖端品种的母本。

近日,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发布《辽宁省蚕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经论证评估,鲁黄、黄安东、胶蓝等13个品种列入保护名录。

据了解,这13个保护品种在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均有保存,不属于养殖户现行主流养殖品种,而是以基因资源予以保存,以供柞蚕遗传资源研究及开发利用,是不少养殖端品种的母本。柞蚕基因资源的保存方式,一般是由科研人员一代代连续养殖进行活体保存。截至2024年年末,该库活体保存柞蚕遗传资源86份,约占全国柞蚕遗传资源总量的70%,是世界上保存柞蚕品种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柞蚕遗传资源基因库。

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由省农科院蚕科研究所建设,是继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重庆)和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之后,成为第三个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柞蚕遗传资源保护主体。现已培育柞蚕品种70余个,其中以青黄1号、青6号、大三元和抗大为代表的实用型品种,实现了柞蚕品种的两次大规模更新换代,培育的新品种及其杂交种应用面积达全国柞蚕生产总面积的8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