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公募基金现集中发行潮,36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同日首发。其中,指数产品占比超过七成,首批科创综指系列产品和新一批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的首发成为当天亮点,两类产品数量合计达21只。
发行首日,科创综指ETF建信宣告结募。建信基金公告称,截至2月17日,科创综指ETF建信累计有效认购申请份额总额已超过募集规模上限20亿元,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2月18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13只科创综指系列产品齐发
首批科创综指系列产品共13只,包括10只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的产品,3只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产品。
据了解,两种类型指数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计入分红收益。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由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并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采取同样的指数编制方式,由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但不计入上市公司分红收益。
中证指数官网显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和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均于1月20日发布。截至2月14日,两大指数前三大权重股均为海光信息、寒武纪、中芯国际,权重占比分别为4.84%、4%、3.02%。近日,两大指数出现较为明显上涨,截至2月17日收盘,2月以来涨幅均超过8%。
据数据统计,首批13只科创综指系列产品中,募集期多为5天,仅有3只产品募集期为12天。除了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未设置发行上限外,其余12只产品首募上限均为20亿元。此外,还有1只跟踪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指数的产品于2月17日首发,募集上限同样为20亿元。若上述产品全部顶格募集,预计将为科创板带来超260亿元资金。
热门产品布局热度不减
从2月17日基金新发情况来看,基金公司现阶段产品布局仍多围绕相对热门赛道。例如,此前热度较高的中证A500指数和红利指数迎来较多新入场者进行布局,近期颇受关注的软件板块也迎来新发的ETF联接基金。
2月17日,融通基金、苏新基金、泓德基金、宏利基金纷纷发行旗下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A、C份额基金同步发售。这也是市场上新一批亮相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据数据统计,截至2月14日,全市场已成立的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超过130只,总规模超2900亿元。其中已有12只产品规模超过百亿元,规模居前三的为国泰中证A500ETF、南方中证A500ETF、广发中证A500ETF。
长城基金、华宝基金选择布局红利指数产品。前者新发长城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后者新发华宝中证8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基金。
2月17日新发基金中,主动投资基金相对较少,多为债券类基金。仅有的2只偏股型主动投资基金是量化选股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基金公司对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布局依然较为冷清。据数据统计,按照认购起始日统计口径,截至发稿,今年以来首发的基金中,主动权益基金占比不足两成,布局方向相对分散。今年以来完成首发的基金募资规模多呈现出“保成立”状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2月17日,公募基金现集中发行潮,36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同日首发。其中,指数产品占比超过七成,首批科创综指系列产品和新一批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的首发成为当天亮点,两类产品数量合计达21只。
发行首日,科创综指ETF建信宣告结募。建信基金公告称,截至2月17日,科创综指ETF建信累计有效认购申请份额总额已超过募集规模上限20亿元,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2月18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13只科创综指系列产品齐发
首批科创综指系列产品共13只,包括10只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的产品,3只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产品。
据了解,两种类型指数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计入分红收益。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由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并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采取同样的指数编制方式,由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但不计入上市公司分红收益。
中证指数官网显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和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均于1月20日发布。截至2月14日,两大指数前三大权重股均为海光信息、寒武纪、中芯国际,权重占比分别为4.84%、4%、3.02%。近日,两大指数出现较为明显上涨,截至2月17日收盘,2月以来涨幅均超过8%。
据数据统计,首批13只科创综指系列产品中,募集期多为5天,仅有3只产品募集期为12天。除了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未设置发行上限外,其余12只产品首募上限均为20亿元。此外,还有1只跟踪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指数的产品于2月17日首发,募集上限同样为20亿元。若上述产品全部顶格募集,预计将为科创板带来超260亿元资金。
热门产品布局热度不减
从2月17日基金新发情况来看,基金公司现阶段产品布局仍多围绕相对热门赛道。例如,此前热度较高的中证A500指数和红利指数迎来较多新入场者进行布局,近期颇受关注的软件板块也迎来新发的ETF联接基金。
2月17日,融通基金、苏新基金、泓德基金、宏利基金纷纷发行旗下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A、C份额基金同步发售。这也是市场上新一批亮相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据数据统计,截至2月14日,全市场已成立的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超过130只,总规模超2900亿元。其中已有12只产品规模超过百亿元,规模居前三的为国泰中证A500ETF、南方中证A500ETF、广发中证A500ETF。
长城基金、华宝基金选择布局红利指数产品。前者新发长城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后者新发华宝中证8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基金。
2月17日新发基金中,主动投资基金相对较少,多为债券类基金。仅有的2只偏股型主动投资基金是量化选股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基金公司对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布局依然较为冷清。据数据统计,按照认购起始日统计口径,截至发稿,今年以来首发的基金中,主动权益基金占比不足两成,布局方向相对分散。今年以来完成首发的基金募资规模多呈现出“保成立”状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