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17日电(记者闫鹏)AI+医疗概念17日继续活跃,医疗ETF盘中涨逾3%,截至收盘上涨1.39%。近日先后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推动AI加速落地,AI医疗市场关注度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逐步成熟,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深化,带动医药板块估值修复。在政策支持、需求刚性及技术突破的驱动下,行业中长期增长逻辑清晰,具备技术壁垒与全球化能力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AI+医疗”概念走势强劲
DeepSeek概念主题在医药行业持续扩散,A股“AI+医疗”相关主题近日表现突出。过去一周,A股医药生物板块累计上涨2.7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4位。以细分板块看,医疗服务以6.51%领涨,诊断服务、CXO(医药外包服务)等赛道多只个股上周也迎来大涨。
日前,美国著名投资人凯茜·伍德创立的投资机构Ark Investment发布《Big Ideas 2025》报告,坚定唱多“AI+医疗”,预测AI将彻底改变多组学工具、药物研发、分子诊断,并显著改善药物的经济回报。受此影响,美股相关医疗公司表现较好,叠加DeepSeek-R1主题的扩散,A股“AI+医疗”近期走势强劲。
新华财经了解到,国内“AI+医疗”上市公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生测序和诊疗等医疗数据的工具和服务商,另一类是引入AI解决方案以提高效率的药企,如新药研发企业通过AI提高临床阶段数据收集整理的效率。在DeepSeek发布具备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的V3和R1模型后,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
比如,2月12日,迪安诊断发布公告,透露了其在医疗AI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公告中提到,公司围绕医学诊断综合服务开展AI应用与合作,特别是在病理领域,公司已对100万以上的病理样本进行标注,并开发出多种AI产品模型,显著提升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在经历过去四年的连跌之后,迪安诊断今年股价迎来大涨。截至2月17日收盘,迪安诊断报19.82元/股,年初至今涨幅超过70%。同样处于诊断服务赛道,也表态接入DeepSeek的贝瑞基因、金域医学等公司股价近期亦出现大涨。
中信建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认为,AI医疗在提升医疗器械功能、检查检验结果解读、辅助临床医生决策、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较大,是医疗企业和医院必须重视的创新方向和竞争趋势。企业有望借助AI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粘性,巩固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国内企业发布的AI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已超50个,且在应用落地层面悉数采用和美国市场相同的先B后C战略。国内大模型辅助诊疗应用落地具备两大驱动因素:一是基层医疗资源稀缺;二是AI诊疗智能化产品能以高性价比方式提高诊疗效率。
医药板块具备向上修复空间
从公募基金持仓看,据中信建投证券统计,公募基金2024年第四季度医药持仓比例为8.18%,较前一季度下降1.26个百分点,持仓比例小幅下降。拉长来看,目前基金持仓比例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024年第四季度部分创新药、CXO公司持股基金增加明显。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短期看AI在医疗领域更多是主题交易,或暂时无法体现在未来1-2年的业绩中,但AI作为产业趋势,不排除反复交易。目前市场对医药板块预期较低、资金仓位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具备估值向上修复的空间。
“AI+医药有望成为医药2025年投资主线之一,AI应用领域广泛,涵盖药物研发、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慢病管理和健康监测、以及大数据平台和算力服务等多个环节,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将带来巨大投资机会。”中邮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蔡明子说。
中信证券认为,可以围绕两条主线挖掘AI+医疗受益标的。一是从技术壁垒角度,挖掘具备模型能力、稀缺数据竞争壁垒的企业。二是从商业化落地角度,挖掘B端客户基础扎实,在电子病历临床决策、电子病历、语音识别等领域和场景有成熟产品的企业。
中航证券医药分析师李蔚认为,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2月17日电(记者闫鹏)AI+医疗概念17日继续活跃,医疗ETF盘中涨逾3%,截至收盘上涨1.39%。近日先后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推动AI加速落地,AI医疗市场关注度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逐步成熟,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深化,带动医药板块估值修复。在政策支持、需求刚性及技术突破的驱动下,行业中长期增长逻辑清晰,具备技术壁垒与全球化能力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AI+医疗”概念走势强劲
DeepSeek概念主题在医药行业持续扩散,A股“AI+医疗”相关主题近日表现突出。过去一周,A股医药生物板块累计上涨2.7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4位。以细分板块看,医疗服务以6.51%领涨,诊断服务、CXO(医药外包服务)等赛道多只个股上周也迎来大涨。
日前,美国著名投资人凯茜·伍德创立的投资机构Ark Investment发布《Big Ideas 2025》报告,坚定唱多“AI+医疗”,预测AI将彻底改变多组学工具、药物研发、分子诊断,并显著改善药物的经济回报。受此影响,美股相关医疗公司表现较好,叠加DeepSeek-R1主题的扩散,A股“AI+医疗”近期走势强劲。
新华财经了解到,国内“AI+医疗”上市公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生测序和诊疗等医疗数据的工具和服务商,另一类是引入AI解决方案以提高效率的药企,如新药研发企业通过AI提高临床阶段数据收集整理的效率。在DeepSeek发布具备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的V3和R1模型后,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
比如,2月12日,迪安诊断发布公告,透露了其在医疗AI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公告中提到,公司围绕医学诊断综合服务开展AI应用与合作,特别是在病理领域,公司已对100万以上的病理样本进行标注,并开发出多种AI产品模型,显著提升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在经历过去四年的连跌之后,迪安诊断今年股价迎来大涨。截至2月17日收盘,迪安诊断报19.82元/股,年初至今涨幅超过70%。同样处于诊断服务赛道,也表态接入DeepSeek的贝瑞基因、金域医学等公司股价近期亦出现大涨。
中信建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认为,AI医疗在提升医疗器械功能、检查检验结果解读、辅助临床医生决策、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较大,是医疗企业和医院必须重视的创新方向和竞争趋势。企业有望借助AI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粘性,巩固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国内企业发布的AI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已超50个,且在应用落地层面悉数采用和美国市场相同的先B后C战略。国内大模型辅助诊疗应用落地具备两大驱动因素:一是基层医疗资源稀缺;二是AI诊疗智能化产品能以高性价比方式提高诊疗效率。
医药板块具备向上修复空间
从公募基金持仓看,据中信建投证券统计,公募基金2024年第四季度医药持仓比例为8.18%,较前一季度下降1.26个百分点,持仓比例小幅下降。拉长来看,目前基金持仓比例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024年第四季度部分创新药、CXO公司持股基金增加明显。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短期看AI在医疗领域更多是主题交易,或暂时无法体现在未来1-2年的业绩中,但AI作为产业趋势,不排除反复交易。目前市场对医药板块预期较低、资金仓位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具备估值向上修复的空间。
“AI+医药有望成为医药2025年投资主线之一,AI应用领域广泛,涵盖药物研发、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慢病管理和健康监测、以及大数据平台和算力服务等多个环节,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将带来巨大投资机会。”中邮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蔡明子说。
中信证券认为,可以围绕两条主线挖掘AI+医疗受益标的。一是从技术壁垒角度,挖掘具备模型能力、稀缺数据竞争壁垒的企业。二是从商业化落地角度,挖掘B端客户基础扎实,在电子病历临床决策、电子病历、语音识别等领域和场景有成熟产品的企业。
中航证券医药分析师李蔚认为,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