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独角Mall
撰文/大江
伴随着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光环的降临,以“非遗文化”为主角的非遗、民俗活动也成为今年全国各地春节期间的“流量密码”。
据文化和旅游部初步统计,至2月12日元宵节,全国各地预计将举办400多场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
非遗火了,商业也坐不住了。越来越多的商场、街区开始“蹭”非遗的热度了。
今年春节,北京北辰荟请来了央视春晚的“原班人马”南山英歌队,春节期间的客流量直接飙到5万人次!还有重庆的十八梯,作为国家级非遗旅游街区,整个新春期间吸引了128万人次!
非遗+商业,简直就是“流量收割机”!
在非遗逐渐“升温”的当下,商业怎么才能“蹭”好非遗的热度?非遗和商业又该如何实现“双向奔赴”,而不是昙花一现?
在看过国内众多商业之后,我们也把视野放大到了国外,亚洲最大的奢侈品购物中心——泰国暹罗天地ICONSIAM,已经给我们打了个样。他们打造的“非遗空间”暹罗乐城SOOKSIAM,成功地将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吸引了无数游客。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诀?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独角Mall实拍
01
投资2000万美元、占地1.5万㎡
汇聚泰国77府的文化遗产
说到泰国暹罗天地ICONSIAM,众所周知是亚洲最大的奢侈品购物中心,LV、Dior、HERMES等大牌云集。
独角Mall实拍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但事实上它的G层还藏着一个“非遗宝藏”——暹罗乐城SOOKSIAM!
这个投资2000万美元、占地15000㎡的特色景点,直接把泰国77个府的文化遗产和本土品牌“搬”进了商场,一天就能让你逛遍泰国!
独角Mall团队最初探访这个商场也是因其“亚洲最大奢侈品商场”的名头以及水上市集的亮点场景,但逛完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暹罗乐城SOOKSIAM这片区域所彰显的深厚的文化烙印。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微
在规划设计之初,暹罗乐城就以“社会景观”为概念,融合了泰国77府的独特文化和4个部的人文魅力,把文化与零售相融合,致力于让进来的游客能在一天之内体验到泰国的全景文化。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基于此,暹罗乐城SOOKSIAM与来自泰国的77府的传统商家、艺术家、工匠达成合作,展示了泰国3000多个工艺品、服务与艺术创作。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在场景打造上,暹罗乐城SOOKSIAM呈现出了泰国每个地区的民俗、风俗习惯,比如北部可以欣赏皇家兰纳宫廷建筑,中部区打造了泰国第一个室内水上市集,南部以中葡华人建筑、海滩、酒吧为主,在东北部则可以自由购买特色产品和欣赏传统艺术表演。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除了泰国传统美食,非遗产品也在这里以主题区域的形式展示和销售,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装饰和文化背景,同时鼓励游客穿着泰式服装在这里拍照打卡,让消费者能够沉浸式的了解泰国各地的文化特色。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此外,暹罗乐城SOOKSIAM区域的产品、艺术、表演等活动全年轮换,保持了消费者的新鲜感。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据悉,暹罗乐城SOOKSIAM部分工坊的月销售额能突破百万泰铢;根据泰国商业地产协会报告,暹罗乐城SOOKSIAM以水灯节、宋干节等非遗节庆为核心打造的“月月有主题”的营销节奏,带动周边酒店、餐饮消费增长120%。
显然,在非遗商业实践方面,暹罗乐城SOOKSIAM通过“地域文化IP+非遗场景消费化”的独特模式,依托泰国发达的旅游业态,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非遗与商业融合的差异化路径。
02
重视文化活动与节日推广
形成“展示+体验+消费”的经济闭环
观之国内,也不乏商场早早看到了“非遗经济”的潜力,打造中国风街区或是引入诸多非遗、民俗活动,但感觉更多的还是浮于表面。
近期笔者还看到深圳某商场打造的国潮主题街区,在经历几年持续的不温不火之后,已经重新引入了餐饮品牌,变成了餐厅。
究其根本,一方面是商场跟风打造的“灯笼+戏台+手工作坊”的非遗模板使其陷入了同质化泥潭,除了场景打卡缺乏深度内容,另一方面Z世代追捧的“非遗奶茶”“汉服快闪”依然困于文化表达的碎片化,缺乏生命力。
不少“商业”与“非遗”的结合仅仅浮于表面,依然限于空间载体的“伪场景化”等困境,只是成为非遗场景的“搬运工”,而忽略了深层文化的“挖掘”。
而从暹罗乐城SOOKSIAM在非遗与商业领域的成功,能给到我们哪些新启发?
重视文化活动与节日推广
暹罗乐城SOOKSIAM对于非遗文化的运用,并没有仅限于场景的打造,而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比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将非遗产品融入其中,吸引游客和消费者。
从暹罗乐城SOOKSIAM的官网来看,暹罗乐城SOOKSIAM举办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非常密集。
比如2024年4月,暹罗天地ICONSIAM为庆祝宋干节(泼水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微
此外还包括水灯节、素食节(素食活动)、四地文化活动等,以及还会举办中国春节、川剧变脸、韩国美食文化等外国文化活动。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非遗产品的知名度,还通过游客的参与和传播,扩大了其影响力。
与文化部、泰国国家旅游局等政府部门、环保组织、艺术家们合作
从活动内容来看,暹罗乐城SOOKSIAM的合作者不仅有SCGP Wake Up Waste等环保组织,也有文化部、泰国国家旅游局等政府部门,此外还与泰国艺术家们合作,共同推广非遗文化和非遗产品。
例如,与泰国美术部、文化部门和财政部合作打造的ICONSIAM Heritage Museum,展示泰国的国家文化遗产和历史宝藏。
构建“展示+体验+消费”的经济闭环
引入非遗传承人驻场演示技艺,消费者可以随时购买诸如金箔锻造、水果雕刻等手工艺品,在场内实现“技艺可见性-体验即时性-消费闭环性”的融合。
一方面,对传承人免缴场地租金,销售额按阶梯式分成,比如月销低于10万泰铢,暹罗乐城SOOKSIAM抽成15%,月销在10万-50万之间,暹罗乐城SOOKSIAM抽成12%,月销高于50万泰铢,抽成8%。
同时对于工坊的原创设计产品,额外支付3%-5%的IP授权费。(信息来源:《泰国商业周刊》调查)
另一方面,将非遗工坊嵌入主客流线,为其导流,加强曝光度;也为体验非遗的游客颁发电子证书,增加社交打卡度。
独角Mall实拍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在强调线下场景对于非遗的展示与体验的同时,也注重线上的运营。据泰国中小企业促进委员会报告,入驻的匠人的电商开通率达93%,2023年线上销售额占总营收的38%。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让“非遗”年轻化,将非遗产品与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相结合
在暹罗乐城SOOKSIAM里面,非遗不是“老古董”,而是可以变成吸引年轻人的“流量密码”!
与泰国本土设计师品牌合作,将传统纹样、材质转化为现代家居、时装。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比如与泰国艺术大学、泰国创意设计中心合作招募新锐设计师进驻非遗工坊,建立“1位设计师+3位匠人”的共创小组;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在“Mudmee Silk Reboot”项目中,设计师将传统扎染丝绸(Mudmee)的几何纹样转化为模块化拼接设计,开发出可自由组合的围巾、家居软装系列等。
筛选辨识度较高的非遗元素,与时尚、家居品牌开放授权形成跨界联名。比如2021年推出的Jim Thompson X SookSiam丝绸系列,泰国顶级丝绸品牌Jim Thompson将兰纳传统织锦纹样解构为抽象线条,运用数码印花技术生产限量款丝巾,单价高达8900泰铢,首发三日售罄(数据来源:《泰国商业周刊》)。
此外,暹罗天地ICONSIAM通过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将非遗产品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例如,今年年初为了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以及中国春节,暹罗天地携手合作伙伴斥资1.5亿泰铢举办了“澜沧江到湄南河”主题雕塑作品展,展出了中国艺术家许鸿飞的作品。
03
非遗行业规模超千亿
“非遗+商业”更需要彰显生命力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2023年中国非遗行业规模已达到10983亿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在“非遗”热潮下,非遗跟各个领域或者业态的融合也只会越来越普遍,并不只是商业地产领域。
近些年我们也在商场里看到过各种各样的非遗街区,真正运营成功且成为商场的特色景点的实则寥寥无几。
其根本原因也是在于这些非遗与商业的结合是没有生命力的,非遗体验场景只是沦为商场的快消式打卡点,只有简单的嫁接而没有深度运营的概念。
而暹罗乐城SOOKSIAM在非遗领域的成功探索也给到我们更多借鉴思路。存量商业时代,商业运营走不走心至关重要,因为消费者只会用脚投票!
登录 | 注册
周洋霞非遗国金宝藏馆全国首店进驻杭州西湖银泰
线上销售占半壁江山,新电商助力百年老字号传承年味儿
京东618“非遗购物节”开启 精选好物1元起拍
必胜客落地非遗主题餐厅,首次推新春年夜饭
京东非遗频道上线 首批展示近3万件非遗美物
感受国潮新力量 深山集市登陆龙湖杭州滨江天街
爱马仕今年或再涨价,中国市场所在区域营收增速垫底
回到顶部
出品/独角Mall
撰文/大江
伴随着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光环的降临,以“非遗文化”为主角的非遗、民俗活动也成为今年全国各地春节期间的“流量密码”。
据文化和旅游部初步统计,至2月12日元宵节,全国各地预计将举办400多场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
非遗火了,商业也坐不住了。越来越多的商场、街区开始“蹭”非遗的热度了。
今年春节,北京北辰荟请来了央视春晚的“原班人马”南山英歌队,春节期间的客流量直接飙到5万人次!还有重庆的十八梯,作为国家级非遗旅游街区,整个新春期间吸引了128万人次!
非遗+商业,简直就是“流量收割机”!
在非遗逐渐“升温”的当下,商业怎么才能“蹭”好非遗的热度?非遗和商业又该如何实现“双向奔赴”,而不是昙花一现?
在看过国内众多商业之后,我们也把视野放大到了国外,亚洲最大的奢侈品购物中心——泰国暹罗天地ICONSIAM,已经给我们打了个样。他们打造的“非遗空间”暹罗乐城SOOKSIAM,成功地将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吸引了无数游客。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诀?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独角Mall实拍
01
投资2000万美元、占地1.5万㎡
汇聚泰国77府的文化遗产
说到泰国暹罗天地ICONSIAM,众所周知是亚洲最大的奢侈品购物中心,LV、Dior、HERMES等大牌云集。
独角Mall实拍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但事实上它的G层还藏着一个“非遗宝藏”——暹罗乐城SOOKSIAM!
这个投资2000万美元、占地15000㎡的特色景点,直接把泰国77个府的文化遗产和本土品牌“搬”进了商场,一天就能让你逛遍泰国!
独角Mall团队最初探访这个商场也是因其“亚洲最大奢侈品商场”的名头以及水上市集的亮点场景,但逛完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暹罗乐城SOOKSIAM这片区域所彰显的深厚的文化烙印。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微
在规划设计之初,暹罗乐城就以“社会景观”为概念,融合了泰国77府的独特文化和4个部的人文魅力,把文化与零售相融合,致力于让进来的游客能在一天之内体验到泰国的全景文化。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基于此,暹罗乐城SOOKSIAM与来自泰国的77府的传统商家、艺术家、工匠达成合作,展示了泰国3000多个工艺品、服务与艺术创作。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在场景打造上,暹罗乐城SOOKSIAM呈现出了泰国每个地区的民俗、风俗习惯,比如北部可以欣赏皇家兰纳宫廷建筑,中部区打造了泰国第一个室内水上市集,南部以中葡华人建筑、海滩、酒吧为主,在东北部则可以自由购买特色产品和欣赏传统艺术表演。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除了泰国传统美食,非遗产品也在这里以主题区域的形式展示和销售,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装饰和文化背景,同时鼓励游客穿着泰式服装在这里拍照打卡,让消费者能够沉浸式的了解泰国各地的文化特色。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此外,暹罗乐城SOOKSIAM区域的产品、艺术、表演等活动全年轮换,保持了消费者的新鲜感。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据悉,暹罗乐城SOOKSIAM部分工坊的月销售额能突破百万泰铢;根据泰国商业地产协会报告,暹罗乐城SOOKSIAM以水灯节、宋干节等非遗节庆为核心打造的“月月有主题”的营销节奏,带动周边酒店、餐饮消费增长120%。
显然,在非遗商业实践方面,暹罗乐城SOOKSIAM通过“地域文化IP+非遗场景消费化”的独特模式,依托泰国发达的旅游业态,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非遗与商业融合的差异化路径。
02
重视文化活动与节日推广
形成“展示+体验+消费”的经济闭环
观之国内,也不乏商场早早看到了“非遗经济”的潜力,打造中国风街区或是引入诸多非遗、民俗活动,但感觉更多的还是浮于表面。
近期笔者还看到深圳某商场打造的国潮主题街区,在经历几年持续的不温不火之后,已经重新引入了餐饮品牌,变成了餐厅。
究其根本,一方面是商场跟风打造的“灯笼+戏台+手工作坊”的非遗模板使其陷入了同质化泥潭,除了场景打卡缺乏深度内容,另一方面Z世代追捧的“非遗奶茶”“汉服快闪”依然困于文化表达的碎片化,缺乏生命力。
不少“商业”与“非遗”的结合仅仅浮于表面,依然限于空间载体的“伪场景化”等困境,只是成为非遗场景的“搬运工”,而忽略了深层文化的“挖掘”。
而从暹罗乐城SOOKSIAM在非遗与商业领域的成功,能给到我们哪些新启发?
重视文化活动与节日推广
暹罗乐城SOOKSIAM对于非遗文化的运用,并没有仅限于场景的打造,而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比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将非遗产品融入其中,吸引游客和消费者。
从暹罗乐城SOOKSIAM的官网来看,暹罗乐城SOOKSIAM举办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非常密集。
比如2024年4月,暹罗天地ICONSIAM为庆祝宋干节(泼水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微
此外还包括水灯节、素食节(素食活动)、四地文化活动等,以及还会举办中国春节、川剧变脸、韩国美食文化等外国文化活动。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非遗产品的知名度,还通过游客的参与和传播,扩大了其影响力。
与文化部、泰国国家旅游局等政府部门、环保组织、艺术家们合作
从活动内容来看,暹罗乐城SOOKSIAM的合作者不仅有SCGP Wake Up Waste等环保组织,也有文化部、泰国国家旅游局等政府部门,此外还与泰国艺术家们合作,共同推广非遗文化和非遗产品。
例如,与泰国美术部、文化部门和财政部合作打造的ICONSIAM Heritage Museum,展示泰国的国家文化遗产和历史宝藏。
构建“展示+体验+消费”的经济闭环
引入非遗传承人驻场演示技艺,消费者可以随时购买诸如金箔锻造、水果雕刻等手工艺品,在场内实现“技艺可见性-体验即时性-消费闭环性”的融合。
一方面,对传承人免缴场地租金,销售额按阶梯式分成,比如月销低于10万泰铢,暹罗乐城SOOKSIAM抽成15%,月销在10万-50万之间,暹罗乐城SOOKSIAM抽成12%,月销高于50万泰铢,抽成8%。
同时对于工坊的原创设计产品,额外支付3%-5%的IP授权费。(信息来源:《泰国商业周刊》调查)
另一方面,将非遗工坊嵌入主客流线,为其导流,加强曝光度;也为体验非遗的游客颁发电子证书,增加社交打卡度。
独角Mall实拍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在强调线下场景对于非遗的展示与体验的同时,也注重线上的运营。据泰国中小企业促进委员会报告,入驻的匠人的电商开通率达93%,2023年线上销售额占总营收的38%。
来源:暹罗天地ICONSIAM官网
让“非遗”年轻化,将非遗产品与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相结合
在暹罗乐城SOOKSIAM里面,非遗不是“老古董”,而是可以变成吸引年轻人的“流量密码”!
与泰国本土设计师品牌合作,将传统纹样、材质转化为现代家居、时装。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比如与泰国艺术大学、泰国创意设计中心合作招募新锐设计师进驻非遗工坊,建立“1位设计师+3位匠人”的共创小组;
来源:暹罗乐城SOOKSIAM官网
在“Mudmee Silk Reboot”项目中,设计师将传统扎染丝绸(Mudmee)的几何纹样转化为模块化拼接设计,开发出可自由组合的围巾、家居软装系列等。
筛选辨识度较高的非遗元素,与时尚、家居品牌开放授权形成跨界联名。比如2021年推出的Jim Thompson X SookSiam丝绸系列,泰国顶级丝绸品牌Jim Thompson将兰纳传统织锦纹样解构为抽象线条,运用数码印花技术生产限量款丝巾,单价高达8900泰铢,首发三日售罄(数据来源:《泰国商业周刊》)。
此外,暹罗天地ICONSIAM通过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将非遗产品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例如,今年年初为了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以及中国春节,暹罗天地携手合作伙伴斥资1.5亿泰铢举办了“澜沧江到湄南河”主题雕塑作品展,展出了中国艺术家许鸿飞的作品。
03
非遗行业规模超千亿
“非遗+商业”更需要彰显生命力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2023年中国非遗行业规模已达到10983亿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在“非遗”热潮下,非遗跟各个领域或者业态的融合也只会越来越普遍,并不只是商业地产领域。
近些年我们也在商场里看到过各种各样的非遗街区,真正运营成功且成为商场的特色景点的实则寥寥无几。
其根本原因也是在于这些非遗与商业的结合是没有生命力的,非遗体验场景只是沦为商场的快消式打卡点,只有简单的嫁接而没有深度运营的概念。
而暹罗乐城SOOKSIAM在非遗领域的成功探索也给到我们更多借鉴思路。存量商业时代,商业运营走不走心至关重要,因为消费者只会用脚投票!
登录 | 注册
周洋霞非遗国金宝藏馆全国首店进驻杭州西湖银泰
线上销售占半壁江山,新电商助力百年老字号传承年味儿
京东618“非遗购物节”开启 精选好物1元起拍
必胜客落地非遗主题餐厅,首次推新春年夜饭
京东非遗频道上线 首批展示近3万件非遗美物
感受国潮新力量 深山集市登陆龙湖杭州滨江天街
爱马仕今年或再涨价,中国市场所在区域营收增速垫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