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观话题丨“瑶一瑶”陷摆拍争议,如何看待流量漩涡中的成长?

川观新闻

3天前

近日,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的账号陷入摆拍争议。...那么,针对此次的摆拍争议,我们应当警惕和思考什么。

近日,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的账号陷入摆拍争议。视频中走路被绊倒、拍摄时小手被冻得通红、4岁尚未入学幼儿园等细节,都引发了网友争议,质疑其父母为了流量故意摆拍。

“瑶一瑶”被绊倒。视频截图

对此,瑶瑶母亲发长文回应。比如关于4岁仍未入幼儿园的疑问,其称“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培养瑶瑶,但不想过早让瑶瑶去报班学习,因为以后学习的时间还很长,幼儿园只晚了半年,因为想上我们这里最好的幼儿园”。

不过,部分网友并不买账

直言瑶瑶母亲及其家人

利用孩子赚取流量钱

应该封禁

此外,还有媒体梳理发现,近一年来,抖音“瑶一瑶小肉包”“瑶一瑶的爸比妈咪”两支账号曾发布30条广告视频。而此前2023年内,“瑶一瑶小肉包”也曾发布26条广告视频,每条时长在2分钟左右。据第三方平台显示,“瑶一瑶小肉包”账号1—20s广告报价为40万,60s以上广告报价为55万,高于90%同级达人。以一年30条广告、每条55万元估算,“瑶一瑶小肉包”一年内广告收入或超1650万元。

“瑶一瑶”的软萌可爱打动了许多人。互联网时代,她的成长轨迹也暴露在许多人的目光注视之下。不少网友表示,希望“瑶一瑶”父母多多关注孩子成长,不要一味拍摄视频而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用“透支童年”的方式来获取流量。

“瑶一瑶小肉包”账号视频列表中,点赞量超百万的视频不在少数。截图

那么,针对此次的摆拍争议,我们应当警惕和思考什么?对孩童来说,在流量漩涡中成长,其未成年人权益又要如何保证?

“关于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拍摄或视频制作,这是一个需要特别谨慎的问题。”李肖峰律师认为,“瑶一瑶小肉包”仅4岁,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其父母在让孩子参与这类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确保其是自愿参与的。“此外,还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和合法权益,避免在视频或拍摄中泄露其个人信息或隐私内容。”

李肖峰律师呼吁,互联网时代,网络流量和商业利益对未成年人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你如何看待萌娃走红?评论区聊聊~

综合 九派新闻、潮新闻等

近日,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的账号陷入摆拍争议。...那么,针对此次的摆拍争议,我们应当警惕和思考什么。

近日,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的账号陷入摆拍争议。视频中走路被绊倒、拍摄时小手被冻得通红、4岁尚未入学幼儿园等细节,都引发了网友争议,质疑其父母为了流量故意摆拍。

“瑶一瑶”被绊倒。视频截图

对此,瑶瑶母亲发长文回应。比如关于4岁仍未入幼儿园的疑问,其称“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培养瑶瑶,但不想过早让瑶瑶去报班学习,因为以后学习的时间还很长,幼儿园只晚了半年,因为想上我们这里最好的幼儿园”。

不过,部分网友并不买账

直言瑶瑶母亲及其家人

利用孩子赚取流量钱

应该封禁

此外,还有媒体梳理发现,近一年来,抖音“瑶一瑶小肉包”“瑶一瑶的爸比妈咪”两支账号曾发布30条广告视频。而此前2023年内,“瑶一瑶小肉包”也曾发布26条广告视频,每条时长在2分钟左右。据第三方平台显示,“瑶一瑶小肉包”账号1—20s广告报价为40万,60s以上广告报价为55万,高于90%同级达人。以一年30条广告、每条55万元估算,“瑶一瑶小肉包”一年内广告收入或超1650万元。

“瑶一瑶”的软萌可爱打动了许多人。互联网时代,她的成长轨迹也暴露在许多人的目光注视之下。不少网友表示,希望“瑶一瑶”父母多多关注孩子成长,不要一味拍摄视频而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用“透支童年”的方式来获取流量。

“瑶一瑶小肉包”账号视频列表中,点赞量超百万的视频不在少数。截图

那么,针对此次的摆拍争议,我们应当警惕和思考什么?对孩童来说,在流量漩涡中成长,其未成年人权益又要如何保证?

“关于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拍摄或视频制作,这是一个需要特别谨慎的问题。”李肖峰律师认为,“瑶一瑶小肉包”仅4岁,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其父母在让孩子参与这类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确保其是自愿参与的。“此外,还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和合法权益,避免在视频或拍摄中泄露其个人信息或隐私内容。”

李肖峰律师呼吁,互联网时代,网络流量和商业利益对未成年人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你如何看待萌娃走红?评论区聊聊~

综合 九派新闻、潮新闻等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