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递网 雷建平 2月16日
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过百亿,作为出品方的光线传媒股价持续走高,创始人王长田身价暴涨。
光线传媒已经历经多个20%的涨停,截至周五收盘,光线传媒股价为34.73元,市值已高达1018.84亿元。
2025年2月初,光线传媒曾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48.4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0亿元。
而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过百亿,可以预计的是,此片给光线传媒带来的营业收入可能会超过20亿元。
减持在大涨前夜 少赚4亿
阿里是光线传媒的重要股东。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光线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7.4%,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持股6%;
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39%,李晓萍持股3.67%,杜英莲持股3.5%,李德来持股2.9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为2.19%。
在光线传媒大涨的前夜,阿里创投却持续减持光线传媒,共减持11,485,345,占光线传媒总股本的0.391509%。
阿里创投减持的均价在9.8元到9.96元之间。
此次减持前,阿里创投持股为5.391506%,此次减持后,仍持股4.999997%。
阿里这笔投资仍价值50.9亿元,但因为减持,也因此少赚了4亿元。
阿里巴巴是2015年3月入股光线传媒,当时投资24亿元,成为光线传媒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78%,持有257,638,314股。此后,阿里也曾经过几次套现。
阿里减持光线传媒,也可以理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之前,光线传媒的日子也很难过。
光线传媒业绩
财报显示,光线传媒2024年前9个月营收为14.42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为4.61亿元,同比增长25%;但光线传媒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08亿元,同比降68%;扣非后净亏损为2781万元。
阿里创投也是华谊兄弟的股东,截至2024年9月30日,王忠军持股为11.51%,阿里创业持股为3.47%,马云持股为2.6%,王忠磊持股为2.3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为1.55%,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 10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1.17%;
截至2024年9月30日,华谊兄弟股权结构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持股为1.01%,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64%。
华谊兄弟没赶上这一波热门电影,市值也一直跌跌撞撞,截至周五收盘,公司股价为3.23元,市值为89.62亿元,阿里和马云则一直持有,反倒是腾讯前两年进行了大幅减持,一度已接近清仓,目前还持有1%股权。
投资新零售损失最大
过去一年,阿里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相继清空了B站、减持了小鹏汽车、速腾聚创,只是当前中国资产正值重估之际,市值正在快速反弹,阿里基本都是减持在了大涨前夜。
阿里亏得最多的板块是新零售。2024年12月17日,阿里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
2014年4月,阿里就以53.7亿港元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2017年,阿里巴巴联手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177亿私有化银泰商业。
阿里巴巴就银泰出售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4 亿(10 亿美元),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93亿元(13 亿美元)。
2025年初,阿里宣布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斥资约224亿港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20年10月,高鑫零售再获阿里巴巴总对价36亿美元(约279.57亿港元)的增持。
阿里前后对高鑫零售总投资高达504亿港元,且投资多年,如今亏损超过373亿港元。
当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倡导新零售,不到十年时间,新零售的战略已彻底失败。
苹果带火了阿里
当然,无论是减持光线传媒、速腾聚创,还是清仓B站,对阿里来说,都是财务投资,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自己。
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则让阿里价值得到重估,重新焕发出了生机,股价在几个月的时间就上涨了50%。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上市之初,就提出未来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力,阿里面向未来将有三个重要优先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阿里将保持创业心态,更坚决地投入,更果断地取舍,以更灵活的治理机制,抓住AI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
在这一策略下,一年多时间,阿里相继投资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MoonshotAI(月之暗面)、MiniMax,尤其是2024年初8亿美元投资月之暗面,更是让外界看到了阿里投资AI的决心。
AI对阿里云也形成了明显拉动效应。阿里云凭借开源策略及通义大模型的技术能力,吃到红利。比如,苹果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为中国的iPhone用户开发人工智能功能。此举是苹果应对在中国销售下滑的策略之一,旨在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软件功能。
近期,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表示,苹果在中国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的手机服务。苹果一直非常挑剔,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最终,苹果选择与阿里做生意。
此次合作涉及多个方面。在技术整合方面,阿里巴巴的AI模型将深度集成至iOS系统,覆盖语音交互、图像生成、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模块。
当然,阿里自身也在加大对阿里通义的投入,AI科学家李飞飞团队用50美元训练成本复刻的DeepSeek类推理模型,也是基于通义千问进行有监督的微调。
从目前来看,DeepSeek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业态形成了鲶鱼效应。当前,微信当前正在小范围灰测接入DeepSeek R1。部分用户已经内测到了相关AI搜索功能。其AI搜索提供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两项功能。
腾讯回应称,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 AI 搜索的同时,近日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被灰度到的用户,可在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字样,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获得更多元化的搜索体验。
DeepSeek的爆火,也冲击了闭源生态,最近,百度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雷递网 雷建平 2月16日
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过百亿,作为出品方的光线传媒股价持续走高,创始人王长田身价暴涨。
光线传媒已经历经多个20%的涨停,截至周五收盘,光线传媒股价为34.73元,市值已高达1018.84亿元。
2025年2月初,光线传媒曾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48.4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0亿元。
而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过百亿,可以预计的是,此片给光线传媒带来的营业收入可能会超过20亿元。
减持在大涨前夜 少赚4亿
阿里是光线传媒的重要股东。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光线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7.4%,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持股6%;
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39%,李晓萍持股3.67%,杜英莲持股3.5%,李德来持股2.9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为2.19%。
在光线传媒大涨的前夜,阿里创投却持续减持光线传媒,共减持11,485,345,占光线传媒总股本的0.391509%。
阿里创投减持的均价在9.8元到9.96元之间。
此次减持前,阿里创投持股为5.391506%,此次减持后,仍持股4.999997%。
阿里这笔投资仍价值50.9亿元,但因为减持,也因此少赚了4亿元。
阿里巴巴是2015年3月入股光线传媒,当时投资24亿元,成为光线传媒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78%,持有257,638,314股。此后,阿里也曾经过几次套现。
阿里减持光线传媒,也可以理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之前,光线传媒的日子也很难过。
光线传媒业绩
财报显示,光线传媒2024年前9个月营收为14.42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为4.61亿元,同比增长25%;但光线传媒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08亿元,同比降68%;扣非后净亏损为2781万元。
阿里创投也是华谊兄弟的股东,截至2024年9月30日,王忠军持股为11.51%,阿里创业持股为3.47%,马云持股为2.6%,王忠磊持股为2.3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为1.55%,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 10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1.17%;
截至2024年9月30日,华谊兄弟股权结构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持股为1.01%,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64%。
华谊兄弟没赶上这一波热门电影,市值也一直跌跌撞撞,截至周五收盘,公司股价为3.23元,市值为89.62亿元,阿里和马云则一直持有,反倒是腾讯前两年进行了大幅减持,一度已接近清仓,目前还持有1%股权。
投资新零售损失最大
过去一年,阿里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相继清空了B站、减持了小鹏汽车、速腾聚创,只是当前中国资产正值重估之际,市值正在快速反弹,阿里基本都是减持在了大涨前夜。
阿里亏得最多的板块是新零售。2024年12月17日,阿里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
2014年4月,阿里就以53.7亿港元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2017年,阿里巴巴联手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177亿私有化银泰商业。
阿里巴巴就银泰出售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4 亿(10 亿美元),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93亿元(13 亿美元)。
2025年初,阿里宣布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斥资约224亿港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20年10月,高鑫零售再获阿里巴巴总对价36亿美元(约279.57亿港元)的增持。
阿里前后对高鑫零售总投资高达504亿港元,且投资多年,如今亏损超过373亿港元。
当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倡导新零售,不到十年时间,新零售的战略已彻底失败。
苹果带火了阿里
当然,无论是减持光线传媒、速腾聚创,还是清仓B站,对阿里来说,都是财务投资,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自己。
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则让阿里价值得到重估,重新焕发出了生机,股价在几个月的时间就上涨了50%。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上市之初,就提出未来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力,阿里面向未来将有三个重要优先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阿里将保持创业心态,更坚决地投入,更果断地取舍,以更灵活的治理机制,抓住AI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
在这一策略下,一年多时间,阿里相继投资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MoonshotAI(月之暗面)、MiniMax,尤其是2024年初8亿美元投资月之暗面,更是让外界看到了阿里投资AI的决心。
AI对阿里云也形成了明显拉动效应。阿里云凭借开源策略及通义大模型的技术能力,吃到红利。比如,苹果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为中国的iPhone用户开发人工智能功能。此举是苹果应对在中国销售下滑的策略之一,旨在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软件功能。
近期,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表示,苹果在中国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的手机服务。苹果一直非常挑剔,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最终,苹果选择与阿里做生意。
此次合作涉及多个方面。在技术整合方面,阿里巴巴的AI模型将深度集成至iOS系统,覆盖语音交互、图像生成、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模块。
当然,阿里自身也在加大对阿里通义的投入,AI科学家李飞飞团队用50美元训练成本复刻的DeepSeek类推理模型,也是基于通义千问进行有监督的微调。
从目前来看,DeepSeek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业态形成了鲶鱼效应。当前,微信当前正在小范围灰测接入DeepSeek R1。部分用户已经内测到了相关AI搜索功能。其AI搜索提供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两项功能。
腾讯回应称,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 AI 搜索的同时,近日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被灰度到的用户,可在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字样,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获得更多元化的搜索体验。
DeepSeek的爆火,也冲击了闭源生态,最近,百度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