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亿,药王要去IPO了

IPO在线

1周前

传闻已久的药王到港交所二次上市,终于得以证实。...对药企而言,营收代表着当下,研发管线则代表着公司的未来,代表着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10月18日,恒瑞医药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A股药王,融资金额4.79亿元。

来源:大象IPO(ID:daxiangipo),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大象君

传闻已久的药王到港交所二次上市,终于得以证实。

据大象君了解,恒瑞医药(600276.SH)发布公告,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关于此次赴港上市的资金用途,恒瑞医药方面表示,所得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研发创新、产品商业化及公司运营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10月18日,恒瑞医药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A股药王,融资金额4.79亿元这是恒瑞医药唯一的一次公开市场融资记录,此后的24年,恒瑞医药从未进行过再融资。

2900亿A股药王

恒瑞医药,成立于1970年,是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制药龙头企业之一,其早期业务主要以仿制药为主。然而,随着政策的变化,以及集采带来的冲击,仿制药市场的天花板日益显现。自2008年起,恒瑞医药开始向创新药研发转型,2011年公司第一个创新药艾瑞昔布获批上市。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后,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已经覆盖传统优势的肿瘤领域。同时公司前瞻性地广泛布局了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从业绩方面来看,2020年之前,恒瑞医药的营收、归母净利润一直在持续增长,表现相当稳健、亮眼。

其中,于2020年,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19.09%至277.3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78%至63.28亿元人民币,双双创下新高。

在稳健且强劲的业绩支撑下,恒瑞医药也成为了A股市场所谓的“核心资产”之一,作为“白马股”、“医药行业标杆”,获得了各路投资者的广泛青睐。

在股价上,恒瑞医药的走势一路上涨,最后在2021年1月8日到达巅峰,但巅峰过后,恒瑞医药的股价开始“跳崖式”坠落,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跌超70%,

股价暴跌的背后,有资金持续抱团趋势瓦解的因素,同时也有企业经营出现困境,业绩下降的原因。

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期间,恒瑞医药的营收连遭下滑,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63.28亿元、45.30亿元、39.06亿元。

不过,自2023年开始,恒瑞医药的情况开始好转,营收、净利重回升势,股价也在止跌后持续反弹。

2024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的表现更加亮眼,营收同比增长18.67%至201.8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46.20亿元,同比增速回升至32.98%。

截至2月14日收盘,总市值2902.45亿元。

累计研发投入超400亿元

作为国内制药行业龙头公司,恒瑞医药持续转型创新药研发并迈向国际化,有效推动了业绩的稳定增长。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恒瑞医药营业收入为201.89亿元,同比增长1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20亿元,同比增长3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16亿元,同比增长37.38%。
据披露,截至目前,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超400亿元,2021年到2023年研发投入每年均超6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5.49亿元,同比增加22%。
在多年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驱动下,恒瑞医药创新成果稳居行业领先地位。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在中国上市创新药合计17款,2类新药4款,正临床开发的自主创新产品有90多个,在国内外开展300余项临床试验。
今年第三季度,恒瑞医药多个药品获得中国和美国监管机构批准,得以开展临床试验或受理上市。其中,ANGPTL3单抗和HR19042胶囊被中国药监局纳入突破性疗法;白蛋白紫杉醇仿制药在美国获批上市;同时,该公司重新向FDA递交卡瑞丽珠单抗的上市申请。
中银证券研报称,恒瑞医药已建立起成熟的化药、单/双抗体药物、ADC药物、小核酸、核药及多特异性抗体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PDC、AOC、DAC和mRNA等新分子模式平台,有效拓宽产品线,逐步实现在肿瘤和慢性疾病领域的多元化布局,创新产品逐步落地,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对药企而言,营收代表着当下,研发管线则代表着公司的未来,代表着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恒瑞医药目前管线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研发投入较MNC(跨国公司)而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此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恒瑞医药新募资金可直接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药研发,进而有望使其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赴港IPO剑指国际化

对于此次赴港上市的原因,恒瑞医药方面表示,是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
“截至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恒瑞医药在公告中表示。
今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股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加快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11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也表示,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政策端的支持使得A股企业迎来赴港上市的窗口期,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筹备搭建“A+H”双融资平台。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将战略核心聚焦于创新和出海的恒瑞医药而言,若实现“A+H”双重上市主体,可谓是迈出了加速全球化步伐的突破性一步,有助于其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制药集团。

各位朋友,微信公众号改了新规则,这样很多朋友将看不到我们的文章。只有将我们公众号“设为星标”,我们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设置方法如下:

1、进入IPO在线公众号页面,单击右上角

2、选择设为星标

▼喜欢本篇文章 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精品文章推荐:

IPO潜规则最全版本(建议了解)

对赌协议悄然变味,你不得不留意的18大条款!

最全关于财务分析及价值投资精华总结(好文建议收藏!)

关于IPO流程知识完全整理

财务造假手段及核查要点

干货|企业IPO财务审核要点(收藏版)

中国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全见版,建议所有人收藏!)

一文读懂IPO现场检查,八个必知要点全掌握!

史上最透彻关于财务分析的超级深度全解析

版权事宜、商务合作及投稿联系方式:

zhanguocike@163.com或QQ:565385239

传闻已久的药王到港交所二次上市,终于得以证实。...对药企而言,营收代表着当下,研发管线则代表着公司的未来,代表着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10月18日,恒瑞医药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A股药王,融资金额4.79亿元。

来源:大象IPO(ID:daxiangipo),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大象君

传闻已久的药王到港交所二次上市,终于得以证实。

据大象君了解,恒瑞医药(600276.SH)发布公告,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关于此次赴港上市的资金用途,恒瑞医药方面表示,所得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研发创新、产品商业化及公司运营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10月18日,恒瑞医药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A股药王,融资金额4.79亿元这是恒瑞医药唯一的一次公开市场融资记录,此后的24年,恒瑞医药从未进行过再融资。

2900亿A股药王

恒瑞医药,成立于1970年,是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制药龙头企业之一,其早期业务主要以仿制药为主。然而,随着政策的变化,以及集采带来的冲击,仿制药市场的天花板日益显现。自2008年起,恒瑞医药开始向创新药研发转型,2011年公司第一个创新药艾瑞昔布获批上市。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后,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已经覆盖传统优势的肿瘤领域。同时公司前瞻性地广泛布局了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从业绩方面来看,2020年之前,恒瑞医药的营收、归母净利润一直在持续增长,表现相当稳健、亮眼。

其中,于2020年,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19.09%至277.3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78%至63.28亿元人民币,双双创下新高。

在稳健且强劲的业绩支撑下,恒瑞医药也成为了A股市场所谓的“核心资产”之一,作为“白马股”、“医药行业标杆”,获得了各路投资者的广泛青睐。

在股价上,恒瑞医药的走势一路上涨,最后在2021年1月8日到达巅峰,但巅峰过后,恒瑞医药的股价开始“跳崖式”坠落,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跌超70%,

股价暴跌的背后,有资金持续抱团趋势瓦解的因素,同时也有企业经营出现困境,业绩下降的原因。

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期间,恒瑞医药的营收连遭下滑,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63.28亿元、45.30亿元、39.06亿元。

不过,自2023年开始,恒瑞医药的情况开始好转,营收、净利重回升势,股价也在止跌后持续反弹。

2024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的表现更加亮眼,营收同比增长18.67%至201.8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46.20亿元,同比增速回升至32.98%。

截至2月14日收盘,总市值2902.45亿元。

累计研发投入超400亿元

作为国内制药行业龙头公司,恒瑞医药持续转型创新药研发并迈向国际化,有效推动了业绩的稳定增长。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恒瑞医药营业收入为201.89亿元,同比增长1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20亿元,同比增长3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16亿元,同比增长37.38%。
据披露,截至目前,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超400亿元,2021年到2023年研发投入每年均超6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5.49亿元,同比增加22%。
在多年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驱动下,恒瑞医药创新成果稳居行业领先地位。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在中国上市创新药合计17款,2类新药4款,正临床开发的自主创新产品有90多个,在国内外开展300余项临床试验。
今年第三季度,恒瑞医药多个药品获得中国和美国监管机构批准,得以开展临床试验或受理上市。其中,ANGPTL3单抗和HR19042胶囊被中国药监局纳入突破性疗法;白蛋白紫杉醇仿制药在美国获批上市;同时,该公司重新向FDA递交卡瑞丽珠单抗的上市申请。
中银证券研报称,恒瑞医药已建立起成熟的化药、单/双抗体药物、ADC药物、小核酸、核药及多特异性抗体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PDC、AOC、DAC和mRNA等新分子模式平台,有效拓宽产品线,逐步实现在肿瘤和慢性疾病领域的多元化布局,创新产品逐步落地,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对药企而言,营收代表着当下,研发管线则代表着公司的未来,代表着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恒瑞医药目前管线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研发投入较MNC(跨国公司)而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此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恒瑞医药新募资金可直接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药研发,进而有望使其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赴港IPO剑指国际化

对于此次赴港上市的原因,恒瑞医药方面表示,是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
“截至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恒瑞医药在公告中表示。
今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股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加快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11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也表示,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政策端的支持使得A股企业迎来赴港上市的窗口期,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筹备搭建“A+H”双融资平台。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将战略核心聚焦于创新和出海的恒瑞医药而言,若实现“A+H”双重上市主体,可谓是迈出了加速全球化步伐的突破性一步,有助于其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制药集团。

各位朋友,微信公众号改了新规则,这样很多朋友将看不到我们的文章。只有将我们公众号“设为星标”,我们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设置方法如下:

1、进入IPO在线公众号页面,单击右上角

2、选择设为星标

▼喜欢本篇文章 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精品文章推荐:

IPO潜规则最全版本(建议了解)

对赌协议悄然变味,你不得不留意的18大条款!

最全关于财务分析及价值投资精华总结(好文建议收藏!)

关于IPO流程知识完全整理

财务造假手段及核查要点

干货|企业IPO财务审核要点(收藏版)

中国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全见版,建议所有人收藏!)

一文读懂IPO现场检查,八个必知要点全掌握!

史上最透彻关于财务分析的超级深度全解析

版权事宜、商务合作及投稿联系方式:

zhanguocike@163.com或QQ:565385239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